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汶口文化彩陶花瓣纹造型分析及其应用
1
作者 刘佳丽 王传春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4,共9页
为探究大汶口文化彩陶花瓣纹的造型特点及实用价值,解决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实地考察法搜集大汶口文化花瓣纹的图片资料,并对花瓣纹的造型特征、组织形式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引入形状文法对彩陶花瓣纹... 为探究大汶口文化彩陶花瓣纹的造型特点及实用价值,解决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实地考察法搜集大汶口文化花瓣纹的图片资料,并对花瓣纹的造型特征、组织形式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引入形状文法对彩陶花瓣纹中的设计因子进行提取,结合生成性规则及衍生性规则制定客观约束条件,生成大量具有大汶口文化特点的图案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现代袜品设计中,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考虑图案造型及袜子风格特征,采用合适的制作工艺进行整体设计的表达,并借助目标人群调研及评价验证创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可行性,为当前中国传统纹样创新设计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花瓣纹 形状文法 图案设计
下载PDF
红砖古厝元素在鞋靴设计中的应用
2
作者 郑子怡 张吉生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本文以闽南红砖古厝的装饰纹样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闽南红砖古厝的建筑特色、艺术价值和红砖装饰纹样样式;着重分析红砖四瓣柿蒂纹装饰纹样,对四瓣柿蒂纹和相关装饰元素进行外观特征提取和纹样的解构,让红砖古厝元素的图案与色彩通过现... 本文以闽南红砖古厝的装饰纹样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闽南红砖古厝的建筑特色、艺术价值和红砖装饰纹样样式;着重分析红砖四瓣柿蒂纹装饰纹样,对四瓣柿蒂纹和相关装饰元素进行外观特征提取和纹样的解构,让红砖古厝元素的图案与色彩通过现代设计的重组更好地与鞋靴设计结合。在现代鞋靴设计中融入红砖古厝元素,既能提高鞋靴设计的艺术风格,增加鞋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能更好地传播与深化人们对闽南红砖古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砖古厝 鞋靴设计 四瓣柿蒂纹 闽南文化 图案设计
下载PDF
淫羊藿属(小檗科)花瓣的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应俊生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89,共9页
淫羊藿属的种数与 60年前大不相同 ,现在已知约有 5 0种。该属种类间断地分布于日本至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广大地区 ,这一分布格局表明了该属的古老性质。它们在欧亚大陆的分布极不均匀 ,约有 80 %的种类产于中国中部至东南部 ,而且... 淫羊藿属的种数与 60年前大不相同 ,现在已知约有 5 0种。该属种类间断地分布于日本至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广大地区 ,这一分布格局表明了该属的古老性质。它们在欧亚大陆的分布极不均匀 ,约有 80 %的种类产于中国中部至东南部 ,而且根据花瓣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 ,只有中国的淫羊藿属植物具有连续不断的演化过程。由此可见 ,中国中部至东南部成为北半球淫羊藿属植物的汇集中心是有充分根据的。淫羊藿属种类基本上是林地草本植物 ,常生于水青冈林下 ,为林下草本层的优势种 ,而且该属的分布格局与第三纪植物属———水青冈属在欧亚大陆的分布格局极为相似 ,说明淫羊藿属植物在早第三纪时期已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新世时期由于中亚地区气候变干 ,加之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并引起喜马拉雅山脉隆起 ,致使中亚地区进一步干旱 ,水青冈属和淫羊藿属植物随之消失 ,进而导致其东亚—地中海、西亚间断分布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属 小檗科 花瓣 演化 地理分布格局
下载PDF
庙底沟类型陶器花瓣纹源自关中——西安杨官寨遗址作为“黄帝都邑”的一个旁证 被引量:6
4
作者 胡义成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庙底沟花瓣纹是"早期中国"框架最主要的文化标志,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文艺标识。它首先表达着当年黄帝族群力求挣脱原始萨满教"神高于人"的传统教义,追求"足食"的社会理想;作为此花瓣纹"转世灵童... 庙底沟花瓣纹是"早期中国"框架最主要的文化标志,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文艺标识。它首先表达着当年黄帝族群力求挣脱原始萨满教"神高于人"的传统教义,追求"足食"的社会理想;作为此花瓣纹"转世灵童"的"華"字,则凝聚和标识着中华民族辈辈代代追求人人丰衣足食、审美人生和世界"大同"的核心价值观。苏秉琦先生类型学分析得出庙底沟文化花瓣纹源自关中,张忠培、严文明、李伯谦、王巍、王仁湘等先生,对苏先生所论庙底沟文化的强势传播且形成"最早中国"之论,均有称许、认同或探讨之论;近年石兴邦、王仁湘两先生"美术考古"结论再申花瓣纹源自关中,都为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是花瓣纹源头,从而为史前黄帝都邑所在,提供了考古旁证。这也为西安杨官寨遗址作为"黄帝都邑"提供了一个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底沟花瓣纹 花瓣纹起源 西安杨官寨遗址 关中 中国审美文化
下载PDF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装饰图案中四瓣花的生命进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晶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2-24,共3页
和田特殊的生态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给予四瓣花存在、进化的条件。它在装饰构成中由单一适合纹样,变得更加多样。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到了现代仍然呈现旺盛的适应性及生命力。
关键词 和田 维吾尔族 四瓣花 图案 装饰
下载PDF
植物纹样及其在当代丝绸图案的设计应用——以汉代铜镜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扬 张毅 +1 位作者 单筱秋 杨丽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汉代铜镜上的植物纹样是农耕社会背景下,中国本土早期的自然观、宗教与汉代经济政治、审美意识交融共生的产物。文章结合汉镜的图像资料,绘制植物纹样的形态,根据形态特征对汉镜上植物纹样的类别进行总结归纳,并从艺术设计审美的角度对... 汉代铜镜上的植物纹样是农耕社会背景下,中国本土早期的自然观、宗教与汉代经济政治、审美意识交融共生的产物。文章结合汉镜的图像资料,绘制植物纹样的形态,根据形态特征对汉镜上植物纹样的类别进行总结归纳,并从艺术设计审美的角度对它的布局功能、形神表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最后结合现代设计构成理论探究其在当代丝织品中传承与应用。研究表明,汉镜植物纹样的类别主要包括四瓣纹、草叶纹、花卉纹、仙草纹四种,其造型概括抽象,构成多变,气韵生动。设计实践验证,汉镜植物纹样可以通过现代设计在当代重新焕发活力,这对其他传统纹样融入当代生活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铜镜 植物纹样 四瓣纹 草叶纹 传统纹样 图案设计
下载PDF
明清外销瓷中的叶纹装饰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万芬芬 宁钢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9-813,共5页
明清时期瓷器外销的数量庞大,而瓷器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在其器型上的纹饰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文化交流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叶纹的起源和叶纹装饰的三种构成形式做了分析和阐述,阐明了"叶纹"这种域外传入的纹样后经长久的中... 明清时期瓷器外销的数量庞大,而瓷器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在其器型上的纹饰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文化交流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叶纹的起源和叶纹装饰的三种构成形式做了分析和阐述,阐明了"叶纹"这种域外传入的纹样后经长久的中国化历程通过瓷器这一媒介的传播影响着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纹之源 环带格式 花瓣格式 适形格式
下载PDF
彩陶与史前中国的文化融合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炜林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6,共11页
5000多年前,兴盛于渭河流域的庙底沟文化,以彩陶为标识,在东到大海,西达甘青,南至长江,北抵阴山的广大区域,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浪潮,庙底沟文化统一而规范的花卉纹彩陶在这些区域的不同考古学文化中的传播,标志着这些文化先民对... 5000多年前,兴盛于渭河流域的庙底沟文化,以彩陶为标识,在东到大海,西达甘青,南至长江,北抵阴山的广大区域,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浪潮,庙底沟文化统一而规范的花卉纹彩陶在这些区域的不同考古学文化中的传播,标志着这些文化先民对庙底沟文化人文观念和精神信仰的认同。伴随着这种传播,不同文化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在不断碰撞、融合下,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共同体,也勾勒出了文化意义上早期中国的雏形。庙底沟先民这种文化上的融合和疆域上的扩展及寓礼意于彩陶,器以藏礼的特征,为其后以中原为中心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底沟文化 花瓣纹 彩陶 文明共同体 早期中国
下载PDF
元代泉州印度教龛状石刻纹饰辨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丽明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2年第6期106-121,156,157,共18页
元代泉州印度教石刻是中国在本土发现的唯一一批印度教寺遗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五方龛状石刻图案组成复杂、精美且独特,主题图像目前都已解读清楚,配饰虽分量不小,但因图像罕见、费解,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辨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元代泉州印度教石刻是中国在本土发现的唯一一批印度教寺遗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五方龛状石刻图案组成复杂、精美且独特,主题图像目前都已解读清楚,配饰虽分量不小,但因图像罕见、费解,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辨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石刻图像已逐步解密。通过对五方龛状石刻的配饰作抽丝剥茧的分析,可以发现古代中印双方的多种文化图样集合在小小石刻中:装饰神像的是屋形龛,屋式主体构造采用印度神庙的营造法式;屋顶有中式建筑的脊饰,包括吻兽和正脊中央脊饰;吻兽是龙头与卷草纹搭配形成的龙吻;脊中央的脊饰采用印度神庙的“金刚首”,但腹部装饰了中国的传统云纹图;柱子用中印都常见的莲瓣纹和忍冬纹装饰;屋形龛的两旁雕刻有藏传佛教的过门塔。如此,印度教、佛教、道教,以及喇嘛教元素的有机搭合,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新图案。图案细节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也渐次显现,从而传递出大量的信息,展现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汉文化、草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云纹 龙纹 莲瓣纹 喇嘛塔
下载PDF
元代青花瓷变形莲瓣纹艺术特征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周峻葵 钟蔚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0年第2期17-19,共3页
通过对元代青花瓷中的变形莲瓣纹进行研究,分析其艺术特征,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和发展,探究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变形莲瓣纹 元代青花瓷 艺术特征 设计应用价值
下载PDF
花瓣纹源起试想——从刘林遗址和大墩子遗址彩陶钵谈起
11
作者 金濡欣 《陶瓷研究》 2020年第3期35-40,共6页
本文从刘林遗址和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彩陶器出发,综合庙底沟文化类型中的彩陶现象,从"第一次的闲适""自然主义的描绘""心智的大开发""地域传播与文化认同"四个角度试论花瓣纹在新石器时代的出现... 本文从刘林遗址和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彩陶器出发,综合庙底沟文化类型中的彩陶现象,从"第一次的闲适""自然主义的描绘""心智的大开发""地域传播与文化认同"四个角度试论花瓣纹在新石器时代的出现与源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 花瓣纹 农耕文明 自然主义 世俗化 地域传播
下载PDF
湖北荆州荆北新区窑台子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德银 刘建业 +3 位作者 李莉 王家鹏(绘图) 朱枫(绘图) 彭巍(摄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4,共16页
窑台子墓地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郢城镇郢南村,北距秦汉郢城遗址约1千米,西南距荆州古城约1.8千米。2017年荆州博物馆在此发掘墓葬14座,年代自战国延续至明清,其中西汉、东晋、南宋墓出土器物较为丰富,为研究荆州地区各时代文化演变提供了... 窑台子墓地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郢城镇郢南村,北距秦汉郢城遗址约1千米,西南距荆州古城约1.8千米。2017年荆州博物馆在此发掘墓葬14座,年代自战国延续至明清,其中西汉、东晋、南宋墓出土器物较为丰富,为研究荆州地区各时代文化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其中,窑台子M10出土的裂瓣纹铜匜造型罕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 窑台子墓地 战国至明清时期 裂瓣纹铜匜
原文传递
舰船花瓣航迹下多分枝拖曳线列阵的动态响应
13
作者 谢博洲 张大朋 +3 位作者 孙一方 赵博文 严谨 姜淏予 《科学咨询》 2024年第21期155-158,共4页
本文结合某多分枝系统具体参数及其在花瓣运动轨迹下的作业过程,将拖曳缆索离散成凝集质量模型,建立了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在舰船花瓣航迹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运用时域耦合分析得到了拖曳线沿缆长方向的张力、拖曳端尾端的张力等的变化情... 本文结合某多分枝系统具体参数及其在花瓣运动轨迹下的作业过程,将拖曳缆索离散成凝集质量模型,建立了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在舰船花瓣航迹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运用时域耦合分析得到了拖曳线沿缆长方向的张力、拖曳端尾端的张力等的变化情况,对具体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枝拖曳线列阵 花瓣航迹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浙江绍兴兰亭棋盘山唐墓发掘简报
14
作者 李晖达(摄影) 王策 陈利平(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63,共14页
2019年3月至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柯桥区兰亭街道娄宫村的杭绍台高速棋盘山南麓项目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20座,其中8座唐代砖室墓时代特征明显,内涵丰富,平面形状多样,出土随葬品15件。这批墓葬的发掘... 2019年3月至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柯桥区兰亭街道娄宫村的杭绍台高速棋盘山南麓项目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20座,其中8座唐代砖室墓时代特征明显,内涵丰富,平面形状多样,出土随葬品15件。这批墓葬的发掘对于研究绍兴唐代墓葬形制、墓葬分期、丧葬习俗、青瓷特征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唐墓 莲瓣纹 盘口壶 玉璧底碗
原文传递
关于曲阜孔子研究院设计的学术报告——在曲阜孔子研究院设计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良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4-17,共4页
The first phase project of the Confucius Research Institute in Qufu has recently been completed by the creative group headed by its chief architect, Professor Wu Liangyong. Putting forward in 1996, it took four years ... The first phase project of the Confucius Research Institute in Qufu has recently been completed by the creative group headed by its chief architect, Professor Wu Liangyong. Putting forward in 1996, it took four years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Neighbouring Confucius temple, Confucius mansion and Confucius forest, the Confucius Research Institute contains five parts, including the museum, library, academic hall, research institute and administrative unit. The nature of the project demands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representing Chinese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of its local culture. To achieve this requirement, 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city design, the designers, in the overall alignment, through artistic techniques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sculpture, mural painting, interior design, garden and others, make the architecture complex appear more beautiful and close to nature, while assuring their use functions. As the architectural complex was built after the old palatial architecture in the form of nine square palaces on a square terrace, it blends the highly developed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distinctiv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complete harmony. Thus, forming a unified environment as a whole that has both the sense perception of a solemn and quiet sacred space and the delightful and auspicious cultu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研究院 建筑设计 曲阜城 建筑创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