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neuroprotective bakkenolide from the rhizome of Petasites tricholobus 被引量:7
1
作者 Na Zhang Mei Li Guo +1 位作者 Ge Zhang Run Ping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41-844,共4页
A new bakkenolide-type compound, bakkenolide-Va(1), was isolated from the rhizome of Petasites tricholobus.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various NMR (1H, 13C, 1H-1H COSY, HMQC, HMBC and NOESY) a... A new bakkenolide-type compound, bakkenolide-Va(1), was isolated from the rhizome of Petasites tricholobus.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various NMR (1H, 13C, 1H-1H COSY, HMQC, HMBC and NOESY) and mass spectrometry data. The neuroprotective activity of bakkenolide-Va was investigated in primarily cultured neurons treated by hypoxia-ghicose deprivation and various types of oxidative in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asites tricholobus COMPOSITAE Bakkenofide-Va NEUROPROTECTION
下载PDF
Petatrichol B: A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with Unusual Skeleton from Petasites tricholobus
2
作者 Wei Dong XIE Ping Lin LI Zhong Jian JI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351-1353,共3页
A novel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petatrichol B, was isolated from the rhizome of Petasites tricholobus. Its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analysis (EIMS, HRSIMS, IR, 1D NMR and 2D NMR).
关键词 petasites tricholobus COMPOSITAE TRITERPENOID petatrichol B.
下载PDF
A Novel Triterpenoid from Petasites tricholobus
3
作者 WeiDongXIE PingLinLI ZhongJianJI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16-618,共3页
A novel triterpenoid, D:B-friedoursane-3α, 16α-dihydroxy-7α, 8α-epoxy-5(10)-ene, named petatrichol A,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 A novel triterpenoid, D:B-friedoursane-3α, 16α-dihydroxy-7α, 8α-epoxy-5(10)-ene, named petatrichol A,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especially 2DNMR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asites tricholobus COMPOSITAE TRITERPENOID petatrichol A.
下载PDF
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玉亮 郭美丽 +1 位作者 张戈 薛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对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验证其抗炎活性。方法:用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在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中重结晶精制,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以化合物... 目的:对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验证其抗炎活性。方法:用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在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中重结晶精制,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以化合物对组胺致离体豚鼠气管片收缩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毛裂蜂斗菜中分离得到6种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合模蜂斗菜螺内酯(1)、蜂斗菜内酯-B(2)、豆甾醇(3)、β-谷甾醇(4)、蜂斗菜内酯-D(5)和胡萝卜苷(6);化合物2和5对组胺致离体豚鼠气管片收缩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出;化合物2和5有明显的抗组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斗叶属 化学成分 倍半萜类 组胺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山蕗菜根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鸿 邓泽元 +2 位作者 刘蓉 范亚苇 李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以山蕗菜根提取类黄酮后的残渣为材料,研究山蕗菜根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定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提取... 以山蕗菜根提取类黄酮后的残渣为材料,研究山蕗菜根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定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3h、料液比1:45(g/mL)、提取1次时,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35.04%,验证值为34.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菇菜根 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曲面法优化
下载PDF
蜂斗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余先 王燕 郭美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9-781,共3页
目的对中药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麦角甾醇(Ⅱ)、蜂斗菜内酯-B(Ⅲ)、蜂斗菜内酯-D(Ⅳ)、呋喃蜂斗菜醇(Ⅴ)。结论化合... 目的对中药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麦角甾醇(Ⅱ)、蜂斗菜内酯-B(Ⅲ)、蜂斗菜内酯-D(Ⅳ)、呋喃蜂斗菜醇(Ⅴ)。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斗菜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山蕗菜营养和功能成分的初步分析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鸿 李静 +1 位作者 范亚苇 邓泽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63-866,共4页
本文对山蕗菜不同部位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进行研究,为该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山蕗菜茎膳食纤维含量高达30.9%,灰分含量高达12.1%,富含人体易缺少的Ca,Mg,Fe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多种必需氨基酸。山蕗菜根多糖... 本文对山蕗菜不同部位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进行研究,为该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山蕗菜茎膳食纤维含量高达30.9%,灰分含量高达12.1%,富含人体易缺少的Ca,Mg,Fe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多种必需氨基酸。山蕗菜根多糖含量高达30.4%,黄酮含量高达2.0%,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药物氨基酸含量丰富。山蕗菜叶中黄酮、粗蛋白、粗纤维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分别达3.5%、20.3%、35.1%、21.25%,且其矿物质含量丰富,总量达97812.92μg.g-1。山蕗菜中营养和功能成分较为丰富,可进行深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蕗菜 营养和功能成分 分析测定
下载PDF
山路菜-苹果复合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宏高 王艳 孙宏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6-309,共4页
以山路菜、苹果为原料,研究山路菜、苹果复合膳食纤维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并对山路菜的护绿、除单宁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价,得出复合膳食纤维饮料的最佳配比为苹果膳食纤维汁40g/100mL、山路菜膳食纤维汁30g/100mL、白砂糖10... 以山路菜、苹果为原料,研究山路菜、苹果复合膳食纤维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并对山路菜的护绿、除单宁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价,得出复合膳食纤维饮料的最佳配比为苹果膳食纤维汁40g/100mL、山路菜膳食纤维汁30g/100mL、白砂糖10g/100mL、柠檬酸0.25g/100mL、蜂蜜2.8g/100mL、复合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1g/100mL、单干酯0.13g/100mL、明胶0.2g/100mL。研制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山路菜、苹果复合膳食纤维保健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路菜 苹果 膳食纤维 饮料
下载PDF
毛裂蜂斗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程捷恺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34-736,共3页
目的:对毛裂蜂斗菜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研究。方法:通过多次柱层析和重结晶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羽扇豆醇,BakkenolideB,BakkenolideE... 目的:对毛裂蜂斗菜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研究。方法:通过多次柱层析和重结晶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羽扇豆醇,BakkenolideB,BakkenolideEBakkenolideD,三十二碳酸,β谷甾醇。结论:上述6 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裂蜂斗菜中分离得到。BakkenolideD 经初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裂蜂斗菜 倍半萜 Bakkenolide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毛裂蜂斗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光辉 韦寿莲 韦汉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2-56,共5页
从毛裂蜂斗菜 ( 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的石油醚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运用 IR,EI- MS,HRMS,1H NMR,13C NMR,DEPT等光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它们分别是 :A1,β-谷甾醇 ;A2 ,三十二碳酸 ;A3,羽扇豆醇 ;A4 ,Bakkeno... 从毛裂蜂斗菜 ( 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的石油醚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运用 IR,EI- MS,HRMS,1H NMR,13C NMR,DEPT等光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它们分别是 :A1,β-谷甾醇 ;A2 ,三十二碳酸 ;A3,羽扇豆醇 ;A4 ,Bakkenolide-B;A5,Bakkenolide- D和 A6,Bakkenolide-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裂蜂斗菜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药
下载PDF
蜂斗菜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喜林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8期649-652,共4页
用4%纤维素酶RS,2%半纤维素酶和1%果胶酶Y-23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混合酶液,从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叶片分离出高产率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无机盐为1/4 MS、维生素为1/2MS、附加NAA2 mg/L、BA 0.2—0.5mg/L的甘露醇0.5mol/... 用4%纤维素酶RS,2%半纤维素酶和1%果胶酶Y-23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混合酶液,从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叶片分离出高产率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无机盐为1/4 MS、维生素为1/2MS、附加NAA2 mg/L、BA 0.2—0.5mg/L的甘露醇0.5mol/L、蔗糖10 g/L的液体培养基里,分裂旺盛。形成愈伤组织后经芽的诱导,生根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斗菜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蜂斗菜的生药学研究
12
作者 岐琳 刘宇凡 +1 位作者 庄超 牛晓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5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对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Sieb.Et Zucc.)Maxim.进行显微鉴别和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显微鉴别采用形态学和组织学鉴别方法,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蜂斗菜根茎中维管束为双韧型,根茎和根中具有分泌道;粉末中可见... 目的对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Sieb.Et Zucc.)Maxim.进行显微鉴别和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显微鉴别采用形态学和组织学鉴别方法,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蜂斗菜根茎中维管束为双韧型,根茎和根中具有分泌道;粉末中可见不定式气孔和非腺毛。蜂斗菜总黄酮含量为1.5-2.2%。结论上述显微特征及总黄酮含量测定可用于蜂斗菜药材的质量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斗菜 生药学 总黄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毛裂蜂斗菜的生药鉴定
13
作者 吕培霖 郑明霞 夏军梅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2年第2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毛裂蜂斗菜的生药学特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观察植物性状、显微结构、理化特征等。结果描述了毛裂蜂斗菜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毛裂蜂斗菜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毛裂蜂斗菜 生药 鉴定
下载PDF
蜂斗叶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14
作者 冷春玲 刘丹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3-373,375,共2页
对蜂斗叶的组培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蜂斗叶的叶柄切段为外植体,在MS+6B-A2mg/L培养基上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分化出丛生芽;芽丛在MS+6B-A1mg/L的继代培养基上,月繁殖系数可达3倍以上;健壮芽在1/2MS+NAA0.1mg/L+活性炭... 对蜂斗叶的组培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蜂斗叶的叶柄切段为外植体,在MS+6B-A2mg/L培养基上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分化出丛生芽;芽丛在MS+6B-A1mg/L的继代培养基上,月繁殖系数可达3倍以上;健壮芽在1/2MS+NAA0.1mg/L+活性炭1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斗叶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山蕗菜根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杨辉 王鸿 +2 位作者 邓泽元 范亚苇 李静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年第6期44-47,共4页
通过蛋白质、多糖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新鲜山蕗菜根所含内源蛋白酶、多糖水解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新鲜山蕗菜根匀浆后1 h蛋白质水解程度为41.58%,2 h多糖水解程度约为26%,3.5 h纤维素水解程度约为3.8%。说明山蕗菜根蛋... 通过蛋白质、多糖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新鲜山蕗菜根所含内源蛋白酶、多糖水解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新鲜山蕗菜根匀浆后1 h蛋白质水解程度为41.58%,2 h多糖水解程度约为26%,3.5 h纤维素水解程度约为3.8%。说明山蕗菜根蛋白酶和多糖水解酶具有较高活力,而纤维素酶活力较小。通过福林法和DNS法分别测得其粗提液蛋白酶和多糖水解酶的活力分别为24 221.57U/g粗酶蛋白和45 018.65U/g粗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蕗菜根 酶活性 福林法 DNS法
下载PDF
掌叶蜂斗菜根部倍半萜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臣杰 王光寅 +2 位作者 吴迎春 李医明 郭夫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70-1974,共5页
目的研究掌叶蜂斗菜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根部的倍半萜成分。方法应用硅胶、ODS反相、Sephadex LH-20凝胶、MCI柱等技术,对掌叶蜂斗菜根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解析。结果... 目的研究掌叶蜂斗菜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根部的倍半萜成分。方法应用硅胶、ODS反相、Sephadex LH-20凝胶、MCI柱等技术,对掌叶蜂斗菜根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解析。结果从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japonipene A(1)、蜂斗菜内酯-B(2)、蜂斗菜内酯-L(3)、9-hydroxy-1-carbonylfukinanolide(4)、蜂斗菜酮(5)、10βH-8α,12-epidioxyeremophil-7(11)-en-8β-ol(6)、合模蜂斗菜螺内酯(7)、蜂斗菜醇酮(8)、蜂斗菜内酯-E(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螺内酯型(1~4、7、9)或艾里莫芬烷型(5、6、8)倍半萜。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在蜂斗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8和9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蜂斗菜 倍半萜
下载PDF
黑龙江省蜂斗菜生产前景及主要栽培技术
17
作者 刘延迪 赵玉涛 《林业勘查设计》 2019年第1期106-107,共2页
蜂斗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日本由于劳动成本高昂,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将绝大部分的蜂斗菜的生产外包,国内保留少量栽培供鲜食。我们应抓住日本产业外迁的机遇,扩大出口。蜂斗菜在黑龙江生长加工的时期正好与传统农时错开,栽种... 蜂斗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日本由于劳动成本高昂,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将绝大部分的蜂斗菜的生产外包,国内保留少量栽培供鲜食。我们应抓住日本产业外迁的机遇,扩大出口。蜂斗菜在黑龙江生长加工的时期正好与传统农时错开,栽种在4月底,收割和加工在8、9月份,不耽误农时,也给农闲时在家的农民提供了一条增收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斗菜 山蕗 山露 前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GIS的松溪县掌叶蜂斗菜适种地遴选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丽月 邱昌颖 +2 位作者 叶夏 黄曦 宋秀高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77-179,共3页
掌叶蜂斗菜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松溪县具有发展掌叶蜂斗菜的适宜条件。以松溪县为研究区域,根据掌叶蜂斗菜的生物学特性,综合考虑年均温、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土地利用等要素,以ArcGIS为技术平台,采... 掌叶蜂斗菜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松溪县具有发展掌叶蜂斗菜的适宜条件。以松溪县为研究区域,根据掌叶蜂斗菜的生物学特性,综合考虑年均温、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土地利用等要素,以ArcGIS为技术平台,采用小网格推算模型对年均温进行插值,将各要素图叠加计算,生成松溪县掌叶蜂斗菜适种地分布图。结果表明适宜区面积约5043 hm2,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3个乡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蜂斗菜 适宜性评价 GIS 松溪县
下载PDF
蜂斗菜泡腾颗粒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19
作者 陈琳琳 张文州 +3 位作者 林水森 彭飞 许嵘 黄晓冬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0-34,共5页
利用蜂斗菜提取物制备一种新型泡腾颗粒.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宜的稀释剂和润湿剂;以柠檬酸的含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聚乙二醇6000的含量3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最适宜作为蜂斗菜泡腾颗粒剂的稀... 利用蜂斗菜提取物制备一种新型泡腾颗粒.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宜的稀释剂和润湿剂;以柠檬酸的含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聚乙二醇6000的含量3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最适宜作为蜂斗菜泡腾颗粒剂的稀释剂,3%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无水乙醇溶液最适宜作为蜂斗菜泡腾颗粒剂的润湿剂.蜂斗菜泡腾颗粒剂制备最佳组合为柠檬酸含量8%、碳酸氢钠含量10%、聚乙二醇6000含量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斗菜 泡腾颗粒 制备工艺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bioactive bakkenolides of 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 by HPLC–UV 被引量:1
20
作者 Jianming He Qin Wang +3 位作者 Yan Wang Ruibing Chen Yuyang Zhang Meili Guo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2013年第5期354-360,共7页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variable wavelength detection(HPLC–UV)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 through a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bakkenol...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variable wavelength detection(HPLC–UV)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 through a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bakkenolides:bakkenolide-L,bakkenolide-D,bakkenolide-B,bakkenolide-Ⅰa,bakkenolide-Ⅶa,bakkenolide-Ⅳa,bakkenolide-Ⅲa and homofukinolide.With a C18 analytical column,the eight analytes were efficiently separated using tetrahydrofuran–acetonitrile–water as the mobile phase in a constant program.The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limits of quantitation of the method ranged 0.42–2.56μg/mL and 1.22–8.40μg/mL,respectively.The intra-and inter-day precisions of the method were all less than 1.83%.All the recoveries for the spiked analytes ranged 97.8%–102.4%.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contents of the eight bakkenolides in different parts and origins of P.tatewakianus(Po0.01).The content of total bakkenolides in rhizom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parts of the plant.The content of total bakkenolides in rhizome from Baishan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localities.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rhizome may be the most valuable part of P.tatewakianus,and P.tatewakianus from Baishan may be the best plant resource.Our results might serve as a soun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UV Bakkenolide 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