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edling Petri-dish inoculation method:A robust,easy-to-use and reliable assay for studying plant-Ralstonia solanacearum interac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CAO Peng CHEN Jia-lan +6 位作者 LI Ning-ning ZHANG Shuang-xi WANG Rong-bo LI Ben-jin LIU Pei-qing AN Yu-yan ZHANG Mei-x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709-3719,共11页
Ralstonia solanacearum causes a lethal bacterial wilt disease in many crops,leading to huge losses in crop production every year.Understanding of plant-R.solanacearum interactions will aid to develop efficient strateg... Ralstonia solanacearum causes a lethal bacterial wilt disease in many crops,leading to huge losses in crop production every year.Understanding of plant-R.solanacearum interactions will aid to develop efficient strategies to control the disease.As a soilborne pathogen,R.solanacearum naturally infects plants via roots.A huge limitation in studying plant-R.solanacearum interactions is the large variation of R.solanacearum infection assay due to the variable soil conditions and uneven inoculum exposure.Here,we developed a robust and reliable Petri-dish inoculation method which allows consistent and stable infection in young plant seedlings.This method is easy to use,takes about only 10 days from seed germination to the completion of inoculation assay,and requires less inoculum of bacteria as well as growth chamber space.We proved the efficacy of the seedling Petri-dish inoculation method by analyzing plant defense primed by molecular patterns,resistance of defense-related plant mutants,and virulence of R.solanacearum mutants.Furthermore,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edling Petri-dish inoculation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host plants such as tobacco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resistant plant germplasms to bacterial wil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wilt Ralstonia solanacearum petri-dish inoculation method VIRULENCE resistance defense priming
下载PDF
6种种衣剂防治芝麻枯萎病效果初步研究
2
作者 赵新贝 倪云霞 +6 位作者 刘新涛 赵辉 何碧珀 闫文庆 申桐 王婧 刘红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种衣剂处理是防治由土壤、种子带菌引起的作物苗期枯萎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分别采用培养皿培养和盆栽试验评估6种种衣剂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培养皿培养法筛选芝麻种衣剂可行,与盆栽试验相比,培养皿方法简单快速。盆栽... 种衣剂处理是防治由土壤、种子带菌引起的作物苗期枯萎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分别采用培养皿培养和盆栽试验评估6种种衣剂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培养皿培养法筛选芝麻种衣剂可行,与盆栽试验相比,培养皿方法简单快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6种种衣剂中防治效果最好的为15%多·福FSC,其次为30 g/L苯醚甲环唑FSC和25%噻虫·咯·霜灵FSC。15%多·福FSC的防治效果在播种后15 d达97%,播种后45 d仍在50%以上。15%多·福FSC、30 g/L苯醚甲环唑FSC和25%噻虫·咯·霜灵FSC包衣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1.11、7.50 mL/kg和30 mL/kg。本研究为芝麻种衣剂的初筛提供了简单快速的方法,并筛选出3种防效良好的种衣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枯萎病 种衣剂 皿内培养法
下载PDF
三种单萜对皿式培养樟芝三萜合成的影响
3
作者 李心阳 罗志珊 +5 位作者 耿燕 任怡琳 许泓瑜 史劲松 陆震鸣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3,共6页
三萜是药食用真菌樟芝野生子实体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但是人工皿式培养的樟芝菌丝体中三萜含量较低。为了提高樟芝皿式培养三萜的产量,该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了3种单萜作为刺激因子。通过添加浓度的优化,得到了对生物量具有显著促进作... 三萜是药食用真菌樟芝野生子实体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但是人工皿式培养的樟芝菌丝体中三萜含量较低。为了提高樟芝皿式培养三萜的产量,该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了3种单萜作为刺激因子。通过添加浓度的优化,得到了对生物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添加方式是0.08 g/L的α-松油醇;对三萜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最佳添加方式为0.16 g/L的松油烯、0.08 g/L的α-松油醇以及0.12 g/L的4-萜烯醇,三萜产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5.68%、50.39%和28.56%;且在添加0.16 g/L的松油烯时,有两种三萜(去氢硫色多孔菌酸和去氢齿孔菌酸)在樟芝菌丝体中的含量显著升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56倍和0.96倍,在添加0.08 g/L的α-松油醇时,去氢硫色多孔菌酸的含量显著升高,较对照组提高了3.20倍。该研究发现了3种可以促进樟芝皿式培养三萜生成的单萜,为樟芝皿式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三萜 皿式培养 Α-松油醇 松油烯 4-萜烯醇 去氢硫色多孔菌酸 去氢齿孔菌酸
下载PDF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petri-dish cultured Antrodia camphorata and their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against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 被引量:4
4
作者 WU Yu TIAN Wen-Jing +10 位作者 GAO Shuo LIAO Zu-Jian WANG Guang-Hui LO Jir-Mehng LIN Pei-Hsin ZENG De-Quan QIU Da-Ren LIU Xiang-Zhong ZHOU Mi LIN Ting CHEN Hai-Fe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3-42,共10页
Antrodia camphorata, a well-known and highly valued edible medicinal mushroom with intriguing activities like liver protection, has been traditional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 camphorata s... Antrodia camphorata, a well-known and highly valued edible medicinal mushroom with intriguing activities like liver protection, has been traditional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 camphorata shows highly medicinal and commercial values with the demand far exceeds the available supply. Thus, the petri-dish cultured A. camphorata(PDCA) is expected to develope as a substitute. In this paper, nineteen triterpenes were isolated from PDCA, and thirteen of them were the unique anthroic acids in A. camphorata, including the main content antcin K, which suggested that PDCA produced a large array of the same anthroic acids as the wild one. Furthermore, no obvious acute toxicity was found suggesting the edible safety of PDCA. In mice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model, triglyceride(TG),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and malondialdehyde(MDA) had been reduced by the PDCA powder as well as the main content antcin K,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DCA could protect alcoholic liver injury in mice model and antcin K could be the effective component responsible for the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of PDCA against alcoholic liv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dish Antrodia camphorata HEPATOPROTECTIVE
原文传递
47份野生大豆草甘膦耐性的培养皿鉴定
5
作者 孙亚萍 胡雪洁 +7 位作者 石晓坤 赵圆 郑佳喆 王艳丽 李晓明 乔亚科 秦君 张锴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为确定野生大豆耐草甘膦特性,采用培养皿鉴定法对采集于燕山山脉47份野生大豆材料的芽期耐草甘膦能力进行了鉴定。通过对野生大豆材料芽期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等指标的测定,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等... 为确定野生大豆耐草甘膦特性,采用培养皿鉴定法对采集于燕山山脉47份野生大豆材料的芽期耐草甘膦能力进行了鉴定。通过对野生大豆材料芽期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等指标的测定,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等方法计算得出野生大豆草甘膦耐性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8个性状指标转化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43%。将其耐性等级分为4级,其中,野生大豆材料2011编8的草甘膦耐性综合得分最高,2011编42的草甘膦耐性综合得分最低。培养皿鉴定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野生大豆耐草甘膦性状评价方法,可用于野生大豆草甘膦耐性材料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耐性鉴定 耐草甘膦 培养皿鉴定法
下载PDF
一种测定鳞翅目幼虫取食选择的方法——叶碟法及其改进和注意事项 被引量:56
6
作者 汤清波 王琛柱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2-915,共4页
叶碟法是鳞翅目幼虫取食选择实验常用的一个方法。文章以经典的Jermy叶碟法为基础,介绍对其的改进以及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幼虫的选择、幼虫取食的持续时间、叶碟的数目以及叶碟面积的测量等。
关键词 幼虫 取食选择 叶碟法 培养皿
下载PDF
哈尔滨市室内空气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爱荣 孙巍 王天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79,共3页
采用曝皿法,选用孟加拉红培养基(RBC)对东北林业大学的办公室、教室和食堂内空气真菌进行取样调查。经过7个月的研究分析,共得到6040个真菌菌落,又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63个真菌菌株,经鉴定得到20属或群、57种不同真菌(包括无孢菌群3种... 采用曝皿法,选用孟加拉红培养基(RBC)对东北林业大学的办公室、教室和食堂内空气真菌进行取样调查。经过7个月的研究分析,共得到6040个真菌菌落,又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63个真菌菌株,经鉴定得到20属或群、57种不同真菌(包括无孢菌群3种真菌)。室内空气真菌的优势菌属依次为枝孢属(Cladosporium)占总菌落数的27.21%、曲霉属(Aspergillus)占总菌落数的19.7%、青霉属(Penicillium)占总菌落数的14.86%、链格孢(Alternaria)占总菌落数的8.57%、无孢菌群占总菌落数的7.02%)、附球菌属(Epicoccum)占总菌落数的4.74%、木霉属(Trichoderma)占总菌落数的4.61%。不同采样时间对室内外空气真菌的种类没有影响,仅对菌落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总菌落数从早至晚也逐渐增加,但差异不大。不同采样地点空气真菌的种类差异不大,但菌落数量有较大差异,菌落数量依次为食堂>办公室>教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真菌 曝皿 优势属 室内
下载PDF
哈尔滨市室外空气真菌组成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董爱荣 陶玉柱 《菌物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75-80,共6页
采用曝皿法(孟加拉红培养基)连续12个月对哈尔滨市实验林场、东北林业大学家属区和哈尔滨市二环路、兴路区间3个地点的空气真菌进行取样,初步确定了哈尔滨市室外空气真菌的种类及其动态变化。试验共得到9 908个真菌菌落,经鉴定为22属(或... 采用曝皿法(孟加拉红培养基)连续12个月对哈尔滨市实验林场、东北林业大学家属区和哈尔滨市二环路、兴路区间3个地点的空气真菌进行取样,初步确定了哈尔滨市室外空气真菌的种类及其动态变化。试验共得到9 908个真菌菌落,经鉴定为22属(或群)49种。试验结果表明:室外空气真菌的优势菌属依次为枝孢属、链格孢、曲霉属、青霉属、附球菌属、木霉属和无孢菌群,分别占总菌落数的21.54%、15.16%1、4.70%、12.20%、11.35%、7.86%和7.80%;室外空气真菌的种类在一天中基本没有变化,但菌落的数量有一定变化,总菌落数从早至晚也逐渐增加;不同季节室外真菌的种类和菌落数有明显变化,秋季最多,冬季最少;不同采样地点的空气真菌的种类变化不大,但菌落数量有差异,菌落数量依次为公路>林场>家属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真菌 曝皿法 优势属 哈尔滨市
下载PDF
南繁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林 黄启星 +3 位作者 左娇 孔祥义 王旭初 郭安平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1期61-66,共6页
【背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海南省南部三亚、乐东、陵水等地形成的南繁育种区是我国的"种业硅谷",其天然气候与环境优势,为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提供了条件。大量的... 【背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海南省南部三亚、乐东、陵水等地形成的南繁育种区是我国的"种业硅谷",其天然气候与环境优势,为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提供了条件。大量的育种材料汇集于南繁区域,在利用南繁优势的同时,也造成了潜在的生态风险,因而在南繁区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平板培养计数和分子鉴定手段,对海南三亚南繁区种植的转cry1 Ab/cry1 Ac基因水稻TT51及其对照常规水稻明恢63(MH63)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监测。【结果】连续3个种植周期(42个采样时间点)的监测发现,TT51与MH63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转基因水稻未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造成明显影响。TT51与MH63根际土壤细菌类群主要种属组成一致。【结论与意义】种植转cry1 Ab/cry1 Ac基因水稻TT51不会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组成造成明显影响。本研究可为在我国南繁育种区开展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ry1Ab/cry1Ac稻 根际微生物 平板培养计数 分子鉴定 南繁
下载PDF
大规模蠕虫在线追踪培养皿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强 康健 向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96-2698,共3页
提出了一个用于反向追踪大规模网络蠕虫传播的虚拟实验环境,能够用于网络蠕虫检测和防御实验。实验环境使用虚拟机技术,虚拟大量主机和网络设备参加,尽量符合网络实际。在可控的范围内,使用真实的感染代码引发大规模蠕虫的爆发,观测蠕... 提出了一个用于反向追踪大规模网络蠕虫传播的虚拟实验环境,能够用于网络蠕虫检测和防御实验。实验环境使用虚拟机技术,虚拟大量主机和网络设备参加,尽量符合网络实际。在可控的范围内,使用真实的感染代码引发大规模蠕虫的爆发,观测蠕虫的传播过程。实验环境中可以发现蠕虫的传播特性,实时收集网络蠕虫的流量数据和感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在线追踪 培养皿
下载PDF
一种快速鉴定抗咪唑乙烟酸除草剂谷子的培养皿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婷 师志刚 +4 位作者 王根平 程汝宏 陈媛 冀小绵 杨伟红 《农业工程》 2016年第4期85-87,共3页
介绍一种快速、简单和可靠的鉴定抗咪唑乙烟酸除草剂谷子的培养皿方法,种子置于滤纸上后即喷药处理,喷施剂量为2 250 mL/hm^2。该方法适于大批量种子鉴定的需要,可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对谷子育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咪唑乙烟酸 谷子 鉴定 培养皿
下载PDF
生物去除地下水中硫酸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宏涛 翟辉 《地下水》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使用平皿夹层厌氧法分离得到纯化的硫酸盐还原菌,通过对比封口、敞口两种情况下细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细菌的生长曲线,表明SRB并非严格的厌氧菌,能耐受一定浓度的环境溶解氧。将该菌用于去除溶液中的SO42-,发现SRB在还原SO42-的...  使用平皿夹层厌氧法分离得到纯化的硫酸盐还原菌,通过对比封口、敞口两种情况下细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细菌的生长曲线,表明SRB并非严格的厌氧菌,能耐受一定浓度的环境溶解氧。将该菌用于去除溶液中的SO42-,发现SRB在还原SO42-的过程中,随着SO42-去除率的增加,溶液的pH值会减小,而当SO42-去除率降低时,溶液的pH有增加的趋势;COD/SO42-比值对SO42-的去除率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封口情况下,COD/SO42-=0.75时SO42-的最大去除率约为48.60%,COD/SO42比值增加至2.5时,SO42-最大去除率可以达到89.72%,要达到SO42-高去除率,必须增加COD/SO42-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率 COD SO4^2- SRB 厌氧法 硫酸盐 溶解氧 比值 实验研究 增加
下载PDF
环境卫生学监测培养皿单制纸封条式管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靖 刘胜英 徐喜荣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观察医学微生物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培养皿单制纸封条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查采用开放式管理法和单制纸封条式管理法的医学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各348个值班次的空气培养皿、物表监测皿、消毒试剂监测皿的检查情况,对比两组培养皿的完好... 目的观察医学微生物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培养皿单制纸封条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查采用开放式管理法和单制纸封条式管理法的医学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各348个值班次的空气培养皿、物表监测皿、消毒试剂监测皿的检查情况,对比两组培养皿的完好率及监测结果达标率。结果单制纸封条式管理组的空气培养皿、物表监测皿、消毒试剂监测皿的完好率及监测结果达标率高于开放式管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微生物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培养皿单制纸封条管理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规范了医院感染管理,而且提升了管理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卫生学监测 培养皿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下载PDF
桑细菌性疫病的侵染循环与防治研究
14
作者 郑继法 丁爱云 +1 位作者 张建华 田玉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文研究了桑疫病菌的侵染循环,并进行了药效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桑疫病菌随病残体在灭菌土内,自然土表,自然土内10cm 深处以及桑树上均可存活到翌年5月份。病菌在灭菌土内和自然土表可存活到翌年6月份。说明在我省桑疫病菌... 本文研究了桑疫病菌的侵染循环,并进行了药效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桑疫病菌随病残体在灭菌土内,自然土表,自然土内10cm 深处以及桑树上均可存活到翌年5月份。病菌在灭菌土内和自然土表可存活到翌年6月份。说明在我省桑疫病菌可在病残体上越冬。室内药效测定表明,利克菌、70%百菌清、卡郡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对桑疫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次为DTMZ 和多氧霉素,田间防治试验指出DT 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DTMZ,其防治效果分别为85.5%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疫病 侵染循环 药效 防治
下载PDF
直接压印快速采样法在院内感染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分析
15
作者 刘素珍 张甜 欧阳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7期151-152,共2页
目的:对直接压印快速采样法在院内感染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本院空气、医护人员手部、物体表面、器械、经高压消毒的物品等240份表面细菌数量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直接压印快速采样法,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对直接压印快速采样法在院内感染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本院空气、医护人员手部、物体表面、器械、经高压消毒的物品等240份表面细菌数量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直接压印快速采样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生理盐水棉拭子涂擦法,对两组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细菌数量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生理盐水棉拭子涂擦法相比,直接压印快速采样法在院内感染环境的检测采样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减少众多中间环节所导致的检测结果误差缩短采样到达培养箱中的时间,方便快捷、易操作、经济节约,值得在同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压印快速采样 院内感染环境监测 格式无菌培养皿
下载PDF
聚合物材料表面纳米条纹对生物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海伟 路庆华 +2 位作者 陈万涛 徐宏杰 印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24-2326,共3页
The nanogrooved surface of polystyrene(PS) petri-dishes was induced by an ultraviolet laser irradia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surface nanostructure on the growth of the human tongue squamous cells carcinomas (H... The nanogrooved surface of polystyrene(PS) petri-dishes was induced by an ultraviolet laser irradia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surface nanostructure on the growth of the human tongue squamous cells carcinomas (HTSCC) was investigated. Cells cultured on laser-irradiated PS surface show an enhanced attachment and spreading in HTSCC cell culture test, and cell orient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by selectively treating the PS surface. We also prove that the nanostructures on polymer surface improved the cell attachment and spre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 生物材料 细胞培养 纳米条纹 细胞生长 化学表面改性 紫外光激光诱导法
下载PDF
牛樟芝的分离鉴定及最适谷物皿培基质的筛选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雪 王玲芝 +1 位作者 余锦欣 章文贤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11期10-16,共7页
牛樟芝是一种中国台湾地区特有的真菌,具有极高的药用和商业价值。皿培式固态培养已经成为牛樟芝主要的人工培养方式之一,筛选最适培养基质成为皿培法的关键。首先从牛樟木培养的牛樟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菌株BX1119.1,经形态特征、ITS... 牛樟芝是一种中国台湾地区特有的真菌,具有极高的药用和商业价值。皿培式固态培养已经成为牛樟芝主要的人工培养方式之一,筛选最适培养基质成为皿培法的关键。首先从牛樟木培养的牛樟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菌株BX1119.1,经形态特征、ITS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台湾牛樟芝种Antrodiacamphorata;接着以麸皮为基本成分,按1∶1(w/w)比例分别加入5种谷物作为碳源,混合得到谷物基质;接种已鉴定菌株后,采用谷物皿培法培养20 d,分别测量接种第5、8、11、14、17、20 d的菌丝生长直径;采用高氯酸-香草醛显色法分别测定不同谷物基质培养的牛樟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最适牛樟芝菌株生长的碳源为黄米粉,最适三萜合成的碳源为莜麦粉。研究结果为牛樟芝人工培养皿培法中固态基质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ITS鉴定 系统发育树 谷物皿培 三萜化合物
下载PDF
丙草胺对沿海地区4个主栽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姬振蒙 任荣荣 +4 位作者 沈业松 朱丽 殷敏 李亚芳 孙扣忠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2年第3期54-57,71,共5页
丙草胺作为一种水稻田常用除草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小麦田杂草的防治。为探究丙草胺对沿海地区4个主栽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小杯法以蒸馏水和3、30、300、3 000、30 000 mg/L丙草胺分别处理扬麦34、扬麦35、淮... 丙草胺作为一种水稻田常用除草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小麦田杂草的防治。为探究丙草胺对沿海地区4个主栽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小杯法以蒸馏水和3、30、300、3 000、30 000 mg/L丙草胺分别处理扬麦34、扬麦35、淮麦44和淮麦66。结果表明,小麦与丙草胺直接接触,浓度控制在300 mg/L以内对扬麦34、扬麦35种子萌发影响较小,种子发芽率可以达到90%以上。综合分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得出,丙草胺更适用于扬麦34和扬麦35田块的杂草防治,淮麦44和淮麦66对丙草胺较为敏感。分析小麦幼苗生长指标发现,当丙草胺浓度为300 mg/L时,对小麦根长、根质量、苗长以及苗质量的生长抑制率均高于50%,因此丙草胺在麦田苗前施用不宜过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草胺 小麦 小杯法 种子萌发 幼苗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剑 陈娟丽 +3 位作者 张彬彬 孙霞 谢俊平 宋安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31-335,共5页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GB/T 4789.36-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作为参考方法,研究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应用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GB/T 4789.36-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作为参考方法,研究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应用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等指标,同时利用卡方检验分析阳性率显著性差异。结果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灵敏度为100%,不存在假阴性,特异性为96.4%,假阳性率为3.6%,准确度为98%,显著性差异卡方值卡Χ~2为0,均达到定性方法验证的相关指标。结论大肠杆菌O157检测板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筛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肉与肉制品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 快速检测板 肉制品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细菌菌数的研究
20
作者 郑莲姬 朱玉兰 +2 位作者 尹明 李柱石 叶静娴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41-43,共3页
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 ,本文以此为根据 。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大肠杆菌 新陈代谢 细菌菌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