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 petroleum &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被引量:8
1
作者 Chunyang Zeng Qianlin H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606-2614,共9页
In 2018,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of China achieved steady economic growth.The main business income of the entire industry was 12.4 trillion CNY,an increase of 13.6%over the previous year.The total profit ... In 2018,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of China achieved steady economic growth.The main business income of the entire industry was 12.4 trillion CNY,an increase of 13.6%over the previous year.The total profit was 83.93 billion CNY,an increase of 32.1%over the previous year.The total national oil and gas production reached 334 million tons of oil equivalent,increasing by 2.4%year-on-year.Among the total production,crude oil production was 189 million tons,decreased 1.2%,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was 161.02 billion cubic meters,increased 7.5%year on year.Imported crude oil production was 462 million tons,an increase of 10.1%over the last year.Imported gas production was 125.72 billion cubic meters,increased 31.9%.The annual processing capacity of crude oil was 604 million tons,up by 6.8%.The refined oil production was 360 million tons,up by 3.6%.The industry structure was optimized for production growth in 2018,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and products structure adjustment were sped up,energy efficiency was improved,and overall industrial benefit was rebounded.At present,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industry is still not very stable,and downward pressure is still great,mainly being reflected in the overcapacity of some industries,high cost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increased tax burden,and weak investment.With the slow recovery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key suppor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t is expected that 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of China will achieve 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steady growth in 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PROFIT MAIN business INCOM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下载PDF
PREPARATION,IDENTIFICATION AND INTERFACIAL ACTIVITIES OF PETROLEUM CARBOXYLATE AS SURFACTANT FOR CHEMICAL FLOODING 被引量:3
2
作者 Hong De HUANG Jianghan Petroleum Institute,Jiangling,Hubei,434102You Zhen YANG Ji Xin TANG Cheng Quan HE Rong Ming ZHANG Song Mei ZHANG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Anda,Heilongjiang,151400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73-376,共4页
Petroleum carboxylate that may be suitable for tertiary oil recovery have been produced inexpensively from the fractions of Daqing crude oil by a two step process.The feed stock was first oxidized in the vapor phase,f... Petroleum carboxylate that may be suitable for tertiary oil recovery have been produced inexpensively from the fractions of Daqing crude oil by a two step process.The feed stock was first oxidized in the vapor phase,followed by reaction of the oxidized products with sodium hydroxide.Dilute solutions of sodium carboxylates were produced and show ultralow(10^(-2)mN/m)interfacial tensions(IFTs)against a variety of hydrocarbons with a wide range of ACN(Alkane Carbon Number).Infrared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oxidized and the saponified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CN PR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FACIAL ACTIVITIES OF petroleum CARBOXYLATE AS SURFACTANT FOR chemical FLOODING AS
下载PD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ector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3
《China Oil & Gas》 CAS 2001年第2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ector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MDI CNPC TDI
下载PDF
Refin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s Rapidly in Xinjia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4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4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OO Refin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s Rapidly in Xinjia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下载PDF
高效环保型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评价与应用
5
作者 延雄 黄鑫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325-2329,共5页
设计了一种高效环保型水基钻井液体系,结合化学手段优选了其降滤失剂及各单剂的加量与配比,通过实验对其热稳定、抗污染及耐盐等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降滤失剂HH-8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温度60℃、单体丙烯酰胺、... 设计了一种高效环保型水基钻井液体系,结合化学手段优选了其降滤失剂及各单剂的加量与配比,通过实验对其热稳定、抗污染及耐盐等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降滤失剂HH-8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温度60℃、单体丙烯酰胺、邻苯二甲酸酐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配比5∶3∶2,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2%、pH=9。封堵剂B类的失水量响度较小,且其与磺化处理剂存在协同效应。HHC体系耐温性能、抗污染能力及抑制性能良好,其在540 min时的页岩膨胀率约为3.42%,仅为纯水体系的1/3。水基钻井液HHC体系在300μm的人工裂缝块中依然能承压5 MPa且在15 min内未发生滤失,尽管实验过程中有部分钻井液浸入岩心至1/2,但其始终未突破岩心。盐水体积分数对体系的润滑系数及黏滞系数影响甚微。25%的盐水体积分数为HHC体系的性能劣化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化学反应 石油 回收 吸收 聚合物
下载PDF
富产化学品的绿色高效石油碱催化新技术
6
作者 吴青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近年来,碱催化技术和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报道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原油直接催化转化制化学品(DPC)碱催化技术,包括催化剂性能、工业试验效果、碱催化技术与分子筛酸催化技术的比较以及碱催化反... 近年来,碱催化技术和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报道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原油直接催化转化制化学品(DPC)碱催化技术,包括催化剂性能、工业试验效果、碱催化技术与分子筛酸催化技术的比较以及碱催化反应特点、反应机理等。DPC碱催化技术开发的关键是在发现可大幅减少焦炭和干气产率的催化新材料基础上,合成制备出高水热稳定性的介孔材料及具有高碱活性稳定性的碱催化剂,并开发出配套的反应-再生新工艺。处理劣质重油原料时,DPC技术比延迟焦化技术和催化裂化(FCC)技术更具优势,而与处理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的加氢处理工艺,即常压渣油加氢脱硫(ARDS)或减压渣油加氢脱硫(VRDS)技术相比,DPC技术也具有更多的优势。DPC技术在大幅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的同时,还能大幅提高化学品收率,是目前唯一适用于原油、蜡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油砂沥青等各类原料的新技术。经初步证实,DPC碱催化技术遵循负碳离子反应机理,几乎不发生氢转移和芳烃缩合反应,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裂解和异构化反应能力,是当前对用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处理重油技术的颠覆性技术,可以取代延迟焦化、FCC、ARDS或VRDS工艺,为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支撑与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催化技术 石油加工 原油直接制化学品 绿色 低碳
下载PDF
高职院校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7
作者 刘立新 宋艳玲 《化工管理》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课程思政”是助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文章以高职院校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石油产品分析为例,就如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考核四个方面自然有机地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旨... “课程思政”是助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文章以高职院校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石油产品分析为例,就如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考核四个方面自然有机地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旨在为化工类等相关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石油产品分析 高职院校 化工专业
下载PDF
延长石油CO_(2)捕集与封存技术及实践
8
作者 王香增 杨红 +5 位作者 刘芳娜 胡海文 李超跃 刘瑛 梁全胜 张春威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8-262,共15页
延长石油创新将煤化工CO_(2)捕集与油藏CO_(2)封存相结合,实现了煤炭清洁利用、碳减排和原油增产等多重效益,探索形成了一条煤化工产业低碳发展的新路径。系统阐述了延长石油CCUS全流程一体化技术及矿场实践,形成了煤化工低温甲醇洗低成... 延长石油创新将煤化工CO_(2)捕集与油藏CO_(2)封存相结合,实现了煤炭清洁利用、碳减排和原油增产等多重效益,探索形成了一条煤化工产业低碳发展的新路径。系统阐述了延长石油CCUS全流程一体化技术及矿场实践,形成了煤化工低温甲醇洗低成本CO_(2)捕集技术,捕集成本105元/t,捕集示范规模30万t/a;建立了CO_(2)封存选址及潜力评价方法,评价油田CO_(2)理论封存量为8.84×10~8 t,封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油田西部;揭示了跨时间尺度油藏CO_(2)封存状态演变规律,水气交替注入情景下CO_(2)封存10年和100年对应的构造、束缚、溶解和矿化封存量占比分别为24.38%、27.19%、48.38%、0.05%和15.09%、38.65%、45.77%、0.49%;创建了盖层封闭性评价方法,明确化子坪CO_(2)封存试验区长4+5盖层主要为Ⅰ、Ⅱ类;构建了“三位一体”CO_(2)安全监测体系,监测未发现CO_(2)地质泄漏,封存安全等级为Ⅰ级,矿场实现CO_(2)安全有效封存10.12×10~4 t。煤化工CO_(2)捕集与油藏CO_(2)封存矿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碳减排与原油增产效果,相关创新技术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CO_(2)捕集 CO_(2)封存 盖层封闭性 安全监测 延长石油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尖尾芋抗乳腺癌作用机制
9
作者 王鹏 陈娅 +4 位作者 彭兰淳 郑青竹 陈厅 彭江丽 彭求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5-693,共19页
本研究通过UPLC-Q-TOF-MS/MS技术、网络药理学策略探究尖尾芋石油醚部位抗乳腺癌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通过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验证尖尾芋石油醚部位(petroleum ether fraction of Alocasia cucullata,EAC)体内抗乳腺癌作用及机... 本研究通过UPLC-Q-TOF-MS/MS技术、网络药理学策略探究尖尾芋石油醚部位抗乳腺癌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通过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验证尖尾芋石油醚部位(petroleum ether fraction of Alocasia cucullata,EAC)体内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基于UPLC-Q-TOF-MS/MS数据获取EAC化学成分41个,包括11种芳香类成分、8种萜类成分、5种生物碱类成分、4种脂肪酸类成分、2种香豆素类成分和11种其他类成分;基于鉴定出的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得到556个潜在作用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发现MAPK1、Bcl-2等10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发现核心靶点可能通过MAPK、PI3K-Akt等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毛地黄毒苷配基等活性成分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ERK、Bcl-2、Bax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抗乳腺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AC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趋势渐缓,肿瘤质量减少,抑瘤率逐渐增加;EAC中、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有显著性差异,EAC低剂量组脾脏指数效果不显著(P<0.05);HE染色观察到给药组肿瘤组织中细胞排列疏松,轮廓不清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发现EAC高、中剂量组、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的IL-1β、TNF-α含量均降低。动物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EAC均能下调MAPKs信号通路中p-ERK蛋白的表达(P<0.01),而对ERK、JNK、p-38、p-JNK、p-p38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EAC能显著升高小鼠乳腺癌组织中Bax/Bcl-2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综上,尖尾芋石油醚部位能下调p-ERK蛋白水平,促进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4T1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芋 石油醚部位 抗乳腺癌活性 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MAPKS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仪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瑞雪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91-92,106,共3页
气相色谱仪在石油化工产品检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效率高、精准性强、成本低等多重优势,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气相色谱仪的实际效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气相色谱仪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影响因素... 气相色谱仪在石油化工产品检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效率高、精准性强、成本低等多重优势,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气相色谱仪的实际效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气相色谱仪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阐述,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基于气相色谱仪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研究内容可为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仪 石油 化工产品 检验
下载PDF
异位化学氧化处理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工程实践
11
作者 张情亚 洪鑫 +1 位作者 刘志阳 王水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选用双氧水硫酸亚铁、氧化钙活化过硫酸钠、氢氧化钠活化过硫酸钠3种氧化剂体系处理被石油烃(C_(10)-C_(40))污染的土壤,对比不同氧化剂体系的处理效果,筛选出较好的氧化剂体系,用于指导石油烃(C_(10)-C_(40))污染土壤的异位化学氧化修... 选用双氧水硫酸亚铁、氧化钙活化过硫酸钠、氢氧化钠活化过硫酸钠3种氧化剂体系处理被石油烃(C_(10)-C_(40))污染的土壤,对比不同氧化剂体系的处理效果,筛选出较好的氧化剂体系,用于指导石油烃(C_(10)-C_(40))污染土壤的异位化学氧化修复工程实施。试验表明,氢氧化钠活化过硫酸钠能高效、稳定地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烃(C_(10)-C_(40));当过硫酸钠添加量为5%、氢氧化钠活化过硫酸钠对石油烃(C_(10)-C_(40))的降解效率最高达到83.4%。按照过硫酸钠添加量为2%实践,处理后的污染土壤中石油烃(C_(10)-C_(40))含量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 氧化剂 异位化学氧化法 土壤修复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石油炼制技术研发策略与工业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友好 李浩天 刘昌呈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9,共9页
百年石油炼制行业面临着“双碳”目标和第三次能源转型带来的燃料需求量持续减少的双重挑战,而传统石油炼制技术追求高转化率,造成石油资源碳氢利用效率低,CO_(2)排放高,与“减排增效”的转型发展目标相悖。为此,基于石油分子管理理念,... 百年石油炼制行业面临着“双碳”目标和第三次能源转型带来的燃料需求量持续减少的双重挑战,而传统石油炼制技术追求高转化率,造成石油资源碳氢利用效率低,CO_(2)排放高,与“减排增效”的转型发展目标相悖。为此,基于石油分子管理理念,以产品高选择性为石油炼制技术研发策略,开发出变革性的小分子烷烃加工、重油加工和低碳烯烃生产技术并进行工业实践,实现源头降碳和过程降碳,满足石油炼制行业向绿色低碳、减油增化、清洁生产方向转型日益迫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石油炼制 转化率 选择性 绿色低碳 减油增化 清洁生产
下载PDF
酸液作用下页岩力学参数变化规律
13
作者 艾常明 李桐 +2 位作者 黄飞宇 张帅杰 张旭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818-1822,共5页
选取重庆市页岩气区区块露头页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酸压作用下页岩的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测试,揭示酸蚀作用下页岩的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页岩中的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二氧化碳气体及三价铁离子等,并使... 选取重庆市页岩气区区块露头页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酸压作用下页岩的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测试,揭示酸蚀作用下页岩的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页岩中的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二氧化碳气体及三价铁离子等,并使其从无色变成黄色,从而造成页岩的溶蚀。同时,随酸液用量的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页岩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在同等条件下,随着层理角的增大,抗压强度逐渐增大。随着酸量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页岩的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在同等条件下,随着层理角的增大,拉伸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页岩 石油 页岩油 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 化学反应 溶解
下载PDF
基于构效关系研究的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表征技术进展
14
作者 徐广通 刘超文 邱丽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61,共21页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模式正从过去以实验设计、试错为主向理论设计指导转变,基于催化剂组成结构信息与反应性能建立的构效关系是催化剂设计的重要基础。多种超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表面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谱表征技术、基于同步辐...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模式正从过去以实验设计、试错为主向理论设计指导转变,基于催化剂组成结构信息与反应性能建立的构效关系是催化剂设计的重要基础。多种超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表面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谱表征技术、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高分辨谱学等技术为研究催化剂活性中心本质提供了重要手段。概述了近20年来催化剂表征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原子尺度与原位表征技术的进展,以及表征技术在分子筛、加氢催化剂、重整和丙烷脱氢催化剂、脱硫吸附剂等典型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研究人员更好地研究催化剂构效关系提供导引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原位表征 构效关系 石油炼制与化工
下载PDF
改性纳米流体的化学性能测试与驱油特性评价
15
作者 朱灵 张莉莹 +3 位作者 沈玺琳 曹琳 李超 曾家明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031-2035,共5页
基于表面活性剂改性制备了一种稳定性良好的纳米流体,结合微观测试分析了其相关化学性能与流体特性,评价了改性纳米流体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驱替效用。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性表面活性剂物理吸附行为(PAN)流体是化学键合的化学反应,... 基于表面活性剂改性制备了一种稳定性良好的纳米流体,结合微观测试分析了其相关化学性能与流体特性,评价了改性纳米流体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驱替效用。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性表面活性剂物理吸附行为(PAN)流体是化学键合的化学反应,表面活性剂改性PAN为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吸附行为,改性后纳米颗粒表面从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表面活性剂的连接作用可强化油水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界面处自由能,使得PAN-B与PAN-C体系的界面张力迅速降至10 mN·m^(-1)以下。油水质量比显著影响Pickering乳液的形态与稳定性。PAN-B体系的乳状液性能最优,其完全破乳时间可达48 h以上。质量分数为0.1%的PAN-B纳米流体时原油采收率增幅最大,且采收率会随注入速率或注入体积的增加先增加而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纳米材料 回收 复杂流体 化学反应 石油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CaO_(2)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张祥 孙勇 向甲甲 《环境科技》 2024年第2期1-6,12,共7页
将合成的纳米级过氧化钙(nCaO_(2))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过氧化钙(CaO_(2))、柠檬酸(CA)螯合二价铁(Fe(Ⅱ))投加量对石油烃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氧化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CaO_(2)或CA螯合Fe(Ⅱ)... 将合成的纳米级过氧化钙(nCaO_(2))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过氧化钙(CaO_(2))、柠檬酸(CA)螯合二价铁(Fe(Ⅱ))投加量对石油烃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氧化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CaO_(2)或CA螯合Fe(Ⅱ)的投加量增大,石油烃去除率均呈先增后降趋势。当n(CaO_(2)):n(Fe(Ⅱ)):n(CA)为4:1:1时,石油烃去除效果最佳,达到70.98%。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曲拉通X-100对土壤中石油烃均有较好的增溶效果。质量浓度为3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石油烃的降解可起促进作用,而曲拉通X-100则不利于石油烃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钙 石油烃 表面活性剂 化学氧化 纳米材料
下载PDF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赖婷婷 邱丽美 +3 位作者 吴梅 章群丹 高萍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2-884,共13页
阐述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XRF原理和分析过程;从X射线管、探测器、测角仪等方面介绍了波长色散XRF(WD-XRF)组件及最新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XRF技术在催化剂分析中的应用及重要性。简述了XRF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介绍... 阐述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XRF原理和分析过程;从X射线管、探测器、测角仪等方面介绍了波长色散XRF(WD-XRF)组件及最新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XRF技术在催化剂分析中的应用及重要性。简述了XRF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介绍了2种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粉末压片法和熔融法;概述了前处理过程对XRF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从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重整催化剂、分子筛等方面分类总结归纳了波长色散XRF在炼油化工催化剂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及进展,并对未来XRF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炼油化工催化剂 元素分析 定量分析 应用
下载PDF
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石油产品的鉴定分类
18
作者 古丽加娜提·排他尔 何勇 +3 位作者 郑清启 马青芳 买吾兰江·木合塔尔 翟建平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77-79,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石油产品的鉴定分类,以提高对石油产品危险性的认识,并建立有效的管控策略与评估指标。通过概述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和石油产品的种类与特性,结合实验室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典型鉴定方法与工具,探讨了石油产... 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石油产品的鉴定分类,以提高对石油产品危险性的认识,并建立有效的管控策略与评估指标。通过概述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和石油产品的种类与特性,结合实验室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典型鉴定方法与工具,探讨了石油产品鉴定与分类的方法。同时,分析了分类模型与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研究总结了多种实验室分析技术和典型鉴定方法的有效性,并介绍了一些现有的分类模型与算法在石油产品分类中的应用案例。通过本研究得出,石油产品的鉴定分类对危险化学品管控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制定更精准的危险性评估指标和管控策略,以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石油产品 鉴定分类 危险性评估 管控策略
下载PDF
水热碳化联合化学清洗技术处理油泥砂中总石油烃(C10-C40)
19
作者 王聪毅 《城市地质》 2024年第3期345-352,共8页
油泥砂是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泥浆产生的含油岩屑,具有处理难度大、环境风险高的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亟需探索出一种油泥砂资源化的处理方法。文章以天津大港油田油泥砂为样品,通过水热碳化联合化学清... 油泥砂是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泥浆产生的含油岩屑,具有处理难度大、环境风险高的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亟需探索出一种油泥砂资源化的处理方法。文章以天津大港油田油泥砂为样品,通过水热碳化联合化学清洗技术的方法,探索出了一种油泥砂资源化处理的新配方。在实验装置设定为最高温度250℃、压力3~4 MPa,恒温2~3 h时,探究出实验的最佳固液比[油泥砂(g)/清洗液体积(L)]=50∶3,第一脱油催化剂X+第一破乳催化剂Y+复配剂Z(第二脱油催化剂A+第二破乳催化剂B+碱性清洗剂C)=16.7 g·L^(-1)+16.7 mL·L^(-1)+2 g·L^(-1),此新配方作为中试实验结果,可将油泥砂含油率由6.31%左右降低至0.30%以下,总石油烃含量符合GB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油泥砂固体由危险废物转化为一般固体废物,为实际工程场地中油田油泥砂的大规模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砂 总石油烃 水热碳化 化学清洗
下载PDF
基于环境足迹分析方法的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绿色修复技术评价应用研究
20
作者 田平 郑静芬 +4 位作者 杜耀 朱于红 邹传 杨尚源 周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9-1155,共7页
以杭州市某炼油厂地块为分析案例,运用国际广泛认可的环境足迹分析电子表格(SEFA)对3种土壤修复技术(生物堆、异位化学氧化和异位热脱附)的环境足迹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案例地块修复,生物堆技术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最低,分别为62.6... 以杭州市某炼油厂地块为分析案例,运用国际广泛认可的环境足迹分析电子表格(SEFA)对3种土壤修复技术(生物堆、异位化学氧化和异位热脱附)的环境足迹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案例地块修复,生物堆技术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最低,分别为62.63×10^(4) MJ、32.83 t,其中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为柴油;异位热脱附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最高,分别为321.37×10^(4) MJ、197.75 t,其主要碳排放来源为天然气。通过Entropy-TOPSIS法进行权重分析,将碳排放量纳入考虑后,3种修复技术中生物堆的排队指示值最高(0.5577),是案例地块土壤修复技术的最优选择。考虑到“双碳”目标和国际“碳关税”的双重影响,建议在未来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评估中,应将碳排放量纳入评分标准,研究结果可为选择技术可行、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土壤修复技术提供方法学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 生物堆 异位化学氧化 异位热脱附 环境足迹 碳排放 Entropy-TOPSIS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