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巢式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薛芳 董作仁 +1 位作者 张冰 高丽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为了探索检测Ph+ /bcr ab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变 (MRD)的简便而灵敏的方法 ,对 84例初治ALL患者和其中的缓解期患者的骨髓分别用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和巢式RT PCR检测。结果表明 ,缓解期患者骨髓中不存在Ph... 为了探索检测Ph+ /bcr ab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变 (MRD)的简便而灵敏的方法 ,对 84例初治ALL患者和其中的缓解期患者的骨髓分别用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和巢式RT PCR检测。结果表明 ,缓解期患者骨髓中不存在Ph′染色体 ,巢式RT PCR方法检测到 11/ 14例缓解期患者存在MRD(bcr abl融合基因 ) (阳性率 78 5 7% ) ,而流式细胞术检测到 5 / 14的缓解期患者阳性 (阳性率 35 71% )。巢式PCR的灵敏度达到 10 -6- 10 -7水平 ,流式细胞检测的灵敏度达到 10 -4- 10 -5水平。结论 :Ph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检测MRD不够灵敏 ,而巢式RT PCR检测MRD较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灵敏度更高 ,且更易于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分析 巢式RT—PCR 流式细胞术 微小残留病变
下载PDF
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洁 周海侠 +1 位作者 张日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8-168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i-HSCT)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可行性。对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接受亲缘hi-HSCT的22例Ph+ALL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22例患者移植前状态为:15例CR1,3例CR... 本研究旨在探讨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i-HSCT)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可行性。对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接受亲缘hi-HSCT的22例Ph+ALL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22例患者移植前状态为:15例CR1,3例CR2,1例CR3,3例复发状态。获取亲缘单倍体供者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药物采用阿糖胞苷(Ara-C)、白消安(Bu)、环磷酰胺(CTX)及全身照射等。联合使用环孢素A(Cs A)+短程甲氨蝶呤(MTX)+吗替麦考酚酯(MMF)+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显示:22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ANC≥0.5×109/L及Plt≥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3 d及23 d;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3个月,随访期间1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a GVHD,8例发生c GVHD;因感染死亡2例,GVHD死亡3例,复发死亡3例,其余14例患者仍无病存活,2年无病存活(DFS)率为57%。结论:亲缘间hi-HSCT是治疗Ph+ALL的有效方法,可使部分患者延长无病生存乃至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3
3
作者 许兰平 黄晓军 +7 位作者 刘开彦 陈欢 刘代红 张耀臣 陈育红 韩伟 高志勇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用于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chromosomepositiveacutelymphoblasticleuke mia,Ph+ALL)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 HSCT)的时机和供者的选择。方法:总结北... 目的:探讨用于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chromosomepositiveacutelymphoblasticleuke mia,Ph+ALL)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 HSCT)的时机和供者的选择。方法:总结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自2000年3月至2004年7月采用Allo HSCT治疗Ph+ALL患者32例。其中移植前处第一次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1 )期23例,非CR1 患者9例。干细胞来源: 同胞相合供者12例,非血缘脐带血4例,非血缘志愿供者3例,HLA不合的亲缘供者13例。危险因素筛选采用COX回归分析,时间依赖的率的计算采用Kaplan Meier分析,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结果:本组患者4年存活率(overallsurvival,OS) 57. 19%, 无病存活(leukemia freesurvival, LFS) 37. 09%,复发率(relapseincidence, RI) 56. 36% 。单因素分析: 在移植前处CR1 患者组比非CR1 患者OS高(74. 50% vs22. 22% ,P=0. 004 6)、LFS高(49. 06% vs11. 11% , P=0. 005 7 )、RI低( 44. 80% vs84. 76%, P=0. 0157 ); MBCR/ABL组比mBCR/ABL组OS高( 100% vs40. 91%, P=0. 031 8)、LFS高( 75% vs17. 72%, P=0. 005 7)、RI低( 25% vs77. 88, P=0. 011 6) ;HLA不合亲缘组与HLA全合同胞组OS相近(52. 65% vs55. 56%, 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Ph^+ALL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BCR/ABL ALLO-HSCT COX回归分析 亲缘供者 acute 2004年 2000年 干细胞来源 单因素分析 融合蛋白类 多因素分析 移植后复发 CR1 移植前 HLA cell
下载PDF
Ph^+和Ph^-CML病人外周血TCR Vβ T细胞分布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平 李扬秋 +3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李荣福 许敏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为了解Ph+ 和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病人外周血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特点 ,利用RT PCR分别扩增 13例CML病人 (Ph+ b3a2型 5例 ,Ph+ b2a2型 5例 ,Ph-型 3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的2 4个亚家族基因片段 ,了解病人各Vβ亚... 为了解Ph+ 和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病人外周血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特点 ,利用RT PCR分别扩增 13例CML病人 (Ph+ b3a2型 5例 ,Ph+ b2a2型 5例 ,Ph-型 3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的2 4个亚家族基因片段 ,了解病人各Vβ亚家族的利用情况。研究结果 :发现与正常人有所不同 ,病人仅存在部分TCRVβ亚家族T细胞 ,Ph+ b3a2型CML表达 4 - 16 (平均 10 .2 )个Vβ亚家族 ,Ph+ b2a2型CML表达 8- 11(平均8.8)个Vβ亚家族 ,而Ph-者表达 5 - 6 (平均 5 .7)个Vβ亚家族。各病人表达的Vβ亚家族分布有所不同 ,在Ph+(b3a2型 )全部病人表达Vβ10和Vβ16 ,其次为Vβ9和Vβ2 2 ;Ph+ (b2a2型 )除与Ph+ (b3a2型 )相同全部病人表达Vβ10和Vβ16外 ,还全部表达Vβ2 4 ,其次为Vβ8;而Ph-者全部表达Vβ2 4 ,其次为Vβ3,Vβ10 ,Vβ13和Vβ2 2。结论 :提示Ph+ 和Ph-CML病人外周血的TCRVβ亚家族T细胞存在倾斜性分布现象 ,不同类型CML病人T细胞的TCRVβ选择性利用有所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T细胞受体 VΒ基因 Ph^+CML Ph^-CML CML RT PCR技术 TCR VβT细胞
下载PDF
鬼臼苦素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Sup-B15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永恒 廖芬芳 +2 位作者 程琳 侯宇 王伟章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鬼臼苦素(picropodophyllin,PPP)对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细胞Sup-B15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为将PPP开发成为治疗Ph^+ALL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MTS法检测PPP和格列卫(IM)对Sup-B1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探讨鬼臼苦素(picropodophyllin,PPP)对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细胞Sup-B15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为将PPP开发成为治疗Ph^+ALL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MTS法检测PPP和格列卫(IM)对Sup-B1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PP和IM对Sup-B15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PP对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对IGF1R蛋白磷酸化和表达的影响。结果PPP和IM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抑制Sup-B15细胞的增殖,且相同剂量下PP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强于IM;PPP处理细胞12 h和24 h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而S期细胞比例则相应减少;PPP能够上调p53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以及抑制p21和c-myc蛋白的表达,但对IGF1R总蛋白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PPP能有效抑制Sup-B15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其机制与上调p53和cyclin B1蛋白表达以及抑制p21和c-myc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苦素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Sup-B15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1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福明 袁长吉 +2 位作者 张淑芹 赖增新 王冠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 Ph1染色体和 bcr/ abl融合基因检测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 9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和 2 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T- PCR法分析 bcr/ abl融合基因。... 目的 :探讨 Ph1染色体和 bcr/ abl融合基因检测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 9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和 2 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T- PCR法分析 bcr/ abl融合基因。结果 :9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 ,Ph1染色体阳性者 83例 (87.4 % ) ,bcr/ abl阳性阳性者 90例 (94 .7% ) ,Ph1和 bcr/ abl均阳性 83例 (94 .7% ) ,Ph1阴性、bcr/ abl阳性 7例 (7.4 % ) ,Ph1 和 bcr/ abl均阴性 5例 (5 .3% )。 2 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 Ph1 和 bcr/ abl均阴性。结论 :Ph1 染色体、 bcr/ abl融合基因的检测有助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性 慢性/诊断 Ph^1染色体 BCR/ABL融合基因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干扰素α治疗Ph^1染色体及M-BCR基因重排消失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葛秀清 镰田七男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84-184,共1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干扰素α治疗Ph~1染色体及M-BCR基因重排消失1例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葛秀清日本广岛大学原爆放射医学研究所镰田七男关键词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干扰素,Ph~1染色体,M-BCR基因报告1例慢性粒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干扰素α治疗Ph~1染色体及M-BCR基因重排消失1例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葛秀清日本广岛大学原爆放射医学研究所镰田七男关键词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干扰素,Ph~1染色体,M-BCR基因报告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以干扰素(IFN)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干扰素 Ph^1染色体 M-BCR基因
下载PDF
以Ph^+急性杂合性细胞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慢粒白血病急性变1例
8
作者 谢守军 王娜 +1 位作者 彭兴荣 郝长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慢粒白血病 急变 PH^+ 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格列卫治疗Ph^+的急性白血病5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李菲 黄萍 +1 位作者 周莹 伍世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患者 格列卫治疗 PH^+ 疗效观察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 PH染色体 不良预后因素
下载PDF
罕见的慢淋伴Ph^1阳性、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10
作者 张红 张惠英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临床上 ,Ph1阳性、bcr/abl阳性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 .本病例则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骨髓淋巴细胞形态和数值异常、免疫学B细胞表型的高表达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符合慢性淋巴B细胞型白血病诊断的病人 ,染色体检查发现细胞Ph... 临床上 ,Ph1阳性、bcr/abl阳性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 .本病例则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骨髓淋巴细胞形态和数值异常、免疫学B细胞表型的高表达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符合慢性淋巴B细胞型白血病诊断的病人 ,染色体检查发现细胞Ph染色体阳性 ,即t (9;2 2 ) ,经RTPCR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1阳性 bcr/abl阳性 慢性淋巴B细胞型白血病
下载PDF
Ph^1染色体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诊断及其预后的探讨
11
作者 王志林 顾伟英 +1 位作者 邱国强 吴浩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1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Ph1染色体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生物学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患者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用流式细胞仪对直接免疫荧光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分型;采用改良的热处理姬姆萨(RHG)显带技... 目的观察Ph1染色体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生物学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患者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用流式细胞仪对直接免疫荧光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分型;采用改良的热处理姬姆萨(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同时应用RT-PCR检测ABL/BCR融合基因和MDR1耐药基因。治疗采用针对AML、ALL或二者兼顾的方案。结果Ph1染色体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治疗效果差,生存期较短。结论Ph1染色体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1染色体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
下载PDF
Ph^1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黄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0-14,共5页
Ph^1染色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标志。但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中也发现有Ph^1染色体,约占1~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约占2~5%,在成人ALL中可达17~25%。急性白血病(AL)中发现... Ph^1染色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标志。但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中也发现有Ph^1染色体,约占1~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约占2~5%,在成人ALL中可达17~25%。急性白血病(AL)中发现Ph^1染色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Ph^1 急性白血病 多能干细胞 附加染色体异常 白血病祖细胞 基因转录本 高二倍体 融合基因 细胞转化
下载PDF
Ph^1阴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Ph^1阳性的急性白血病的基因分子分析
13
作者 郁知非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6-67,共2页
Ph^1染色体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特殊标志,其特点为9号及22号染色体的长臂各有一段发生断裂和互相易位[t(9;22)(q34;q11)]。结果9号染色体上的abl 原瘤基因转移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集结区bcr 基因的5’一侧,出现一新的异常的杂... Ph^1染色体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特殊标志,其特点为9号及22号染色体的长臂各有一段发生断裂和互相易位[t(9;22)(q34;q11)]。结果9号染色体上的abl 原瘤基因转移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集结区bcr 基因的5’一侧,出现一新的异常的杂交基因—bcr/abl,由此产生8.5Kb 的mRNA。在此mRNA 中bcr 的外显子b2或b3与abl 的外显子2联接成b2-a2或b3-a2。此mRNA 转译出210KD 的蛋白质(P210)有增加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作用。这些分子改变与Ph^1(+)的慢粒的病理生理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Ph^1阴性 阳性 基因分子
下载PDF
bcr/abl反义RNA片段对Ph^+人白血病细胞系致瘤性和存活的影响(英文)
14
作者 郝秀娟 唐佩弦 +4 位作者 王波 奚永志 毛宁 杜德林 吴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6-55,共10页
构建了表达2、3和4个相同241bp b3/a2型bcr/abl融合基因的反义RNA片段的重组质粒,酶切电泳和以241bp bcr/abl基因片段为探针进行的菌落原位杂交证实各目的片段已插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DAB2、pDAB3和pDAB4。用脂质体介导的... 构建了表达2、3和4个相同241bp b3/a2型bcr/abl融合基因的反义RNA片段的重组质粒,酶切电泳和以241bp bcr/abl基因片段为探针进行的菌落原位杂交证实各目的片段已插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DAB2、pDAB3和pDAB4。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DAB3导入Ph^+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BV173细胞),48小时后用G418进行抗性筛选,观察了对靶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质粒在靶细胞内表达的反义RNA片段,使细胞致瘤性消失及诱发凋亡。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融合基因 反义RNA片段 Ph^+人白血病细胞系 凋亡
下载PDF
Ph^+ALL患儿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周阳 孙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54-1760,共7页
目的:探讨Ph^+ALL患儿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4例初治Ph^+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临床生物学特征、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并评估相关因素对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的... 目的:探讨Ph^+ALL患儿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4例初治Ph^+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临床生物学特征、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并评估相关因素对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34例患儿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6.5个月,随访2年和5年累积OS率分别为(61.57±7.09)%和(50.75±8.22)%;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3.5个月,随访2年和5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4.49±6.77)%、(48.77±7.42)%。合并髓系抗原表达患儿早期治疗反应良好率显著低于未合并者(P<0.05);早期治疗反应良好组1个疗程达CR率显著高于不良组(P<0.05);诱导治疗阶段加用TKI后1个疗程达CR率显著高于单纯接受化疗者(P<0.05)。化疗+TKI+allo-HSCT组和化疗+TKI组患儿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h^+ALL患儿随访2年总生存率影响因素包括基线WBC计数水平、LDH水平、肝脏下缘与肋缘距离、脾脏下缘与肋缘距离、合并髓系抗原(+)、早期治疗反应性、1个疗程后FCM-MRD状态、1个疗程后BCR-ABL状态和TKI应用(P<0.05);随访2年无复发生存率影响因素包括LDH水平、肝脏下缘与肋缘距离、脾脏下缘与肋缘距离、合并髓系抗原(+)、早期治疗反应性、1个疗程后FCM-MRD状态、1个疗程后BCR-ABL状态和TKI应用(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h^+ALL患儿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独立危险因素均为脾脏下缘与肋缘距离≥3 cm(P<0.05)。结论:儿童Ph^+ALL患儿临床生物学特征独特;接受单纯化疗预后较差,而化疗与TKI联合使用能够显著增加生存获益,同时合并髓系抗原(+)者早期治疗反应性不佳;而脾脏下缘与肋缘距离≥3 cm是影响患儿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LL 临床生物学特征 预后
下载PDF
c-myc抑制剂10058-F4对Ph^+ALL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宇 廖芬芳 +1 位作者 刘漫宇 王伟章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c-myc抑制剂10058-F4对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细胞Sup-B15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为将10058-F4开发成为治疗Ph^+ALL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0058-F4对Sup-B15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Ph^+和P... 目的探讨c-myc抑制剂10058-F4对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细胞Sup-B15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为将10058-F4开发成为治疗Ph^+ALL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0058-F4对Sup-B15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Ph^+和Ph^-的原代ALL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10058-F4对c-myc及其下游调控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0058-F4显著地诱导Sup-B15细胞凋亡,但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10058-F4分别诱导Ph^+和Ph^-的原代ALL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和坏死。40μmol/L的10058-F4显著抑制c-myc、Bcl-xl、Mcl-1和Bcl-abl的蛋白表达,但对Bcl-2、Bax和p-crkl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影响。阳性对照药物PPP和IM均显著抑制c-myc、Mcl-1和p-crkl蛋白的表达,同时,PPP也明显地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 10058-F4能有效促进Ph^+的Sup-B15细胞系和原代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抑制c-myc及其调控的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58-F4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Sup-B15 C-MYC
下载PDF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庄贤栩 裴仁治 +4 位作者 陆滢 张丕胜 刘旭辉 马俊霞 吴静怡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4期35-38,共4页
目的比较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淋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Ph+ALL患者24例和CML急淋变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结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CML急淋变组肝肿大和... 目的比较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淋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Ph+ALL患者24例和CML急淋变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结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CML急淋变组肝肿大和脾脏肿大比例显著高于Ph+ALL组(P<0.05或P<0.01)。CML急淋变组WBC>10×109/L比例显著高于Ph+ALL组(P<0.05)。治疗前两组融合基因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Ph+ALL患者治疗后达到缓解,Bcr/abl融合基因拷贝数平均(0.4±0.1),10例CML急淋变患者达到血液缓解,Bcr/abl融合基因拷贝数平均(50.1±15.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h+ALL组CR发生率显著高于CML急淋变组(P<0.05),平均生存率显著长于CML急淋变组(P<0.01)。结论 Ph+ALL与CML急淋变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不同的遗传性特征。Ph+ALL诱导完全缓解后,Ph染色体呈阴性,而CML急淋变诱导缓解后Ph染色体仍然存在。Ph+ALL完全缓解率高于CML急淋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CML急淋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下载PDF
Wt1基因与Ph^+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生物学特性
18
作者 李艳 李晓燕 +6 位作者 王琳 田征 饶青 贾海蓉 王慧君 王敏 秘营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64-569,共6页
Wt1基因是与造血调控、白血病发生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的双功能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呈高表达,且与预后呈负相关,已用于临床微量残留病的监测。WT1蛋白不同亚细胞定位发挥不同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Ph+白... Wt1基因是与造血调控、白血病发生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的双功能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呈高表达,且与预后呈负相关,已用于临床微量残留病的监测。WT1蛋白不同亚细胞定位发挥不同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Ph+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w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定位,wt1抑制剂——姜黄素(curcumin)对K562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wt1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相关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改变;免疫荧光技术及Western blot观察WT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药物处理后表达水平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法观察药物处理后wt1及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wt1 mRNA及蛋白在K562细胞高表达,姜黄素及格列卫均能降低w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姜黄素使K562细胞停滞于G2/M期,而格列卫使其停滞于G0/G1期。结论:wt1基因表达改变可以影响Ph阳性细胞—K562的生长、增殖,调控wt1表达有可能成为Ph阳性白血病的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Ph^+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Ph^+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良好的类固醇初始反应可以早期预测较件的治疗结果
19
作者 M.Schrappe M.Aricò +12 位作者 J.Harbott A.Biondi M.Zimmermann V.Conter A.Reiter M.G.Valsecchi H.Gadner G.Basso C.R.Bartram F.Lampert H.Riehm G.Maserat 肖昕 《德国医学》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前,世界各主要白血病研究小组均在探讨如何识别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twn-phoblastic leukemia,ALL)成功治疗的各种特有危险因素。大约3%~5%的 ALL 患儿存在染色体 t(9;22)(q34;q11)易位,即所谓的 Ph^+染色体,这一分... 目前,世界各主要白血病研究小组均在探讨如何识别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twn-phoblastic leukemia,ALL)成功治疗的各种特有危险因素。大约3%~5%的 ALL 患儿存在染色体 t(9;22)(q34;q11)易位,即所谓的 Ph^+染色体,这一分子标志被认为是与 ALL 治疗失败相关的特有高危因素。这种染色体易位可引起原癌基因 c-ABL 和断裂点决定簇区(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BCR)基因间的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 白血病 ALL 粝固醇 PH^+
下载PDF
Ph^(1+)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附二例分析
20
作者 王宇军 郭晓珺 郑优真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 观察Ph1+ 急性杂合型白血病 (HAL)临床特征。方法 形态学检查 :骨髓涂片经瑞特染色后分类计数 ,常规进行髓过氧化酶等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分型 :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采用活细胞单色间接免疫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遗传学分... 目的 观察Ph1+ 急性杂合型白血病 (HAL)临床特征。方法 形态学检查 :骨髓涂片经瑞特染色后分类计数 ,常规进行髓过氧化酶等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分型 :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采用活细胞单色间接免疫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遗传学分析 :骨髓标本采用直接法及 2 4小时短期培养法处理标本 ,显带分析应用改良的热处理姬姆萨R显带 (RHG)法 ,核型分析根据ISCN(1995 )描述。治疗采用标准方案并作定期随访。结果 病例 1用标准治疗方案治疗 ,预后差。病例 2用标准治疗方案诱导缓解时间短 ,持续缓解时间长 ,预后较好。结论 根据法、英、美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FAB)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型法 (MIC)诊断为Ph1+ HAL治疗效果差 ,预后恶劣。FAB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 2a型 ,MIC诊断为Ph1+HAL治疗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1+染色体 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分化抗原 诊断标准 免疫表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