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淋正 勾伟 +3 位作者 王万海 冯育才 杨雄威 粟海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野生种群的重要集中分布地之一,为查清当前该区域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与分布,于2021年7月—2022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直接观察猴群计数和夜宿地调查法对保护区及周边的黑叶...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野生种群的重要集中分布地之一,为查清当前该区域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与分布,于2021年7月—2022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直接观察猴群计数和夜宿地调查法对保护区及周边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共有黑叶猴27群166只,群体密度为0.10群/km^(2),种群密度为0.62只/km^(2),最小群仅2只,最大群为16只,猴群平均为(6±4)只,成年个体总体雌雄性比约为2∶1。黑叶猴集中分布于保护区内的梅江—水翠河—铁厂河片区(22群154只),97.00%的群体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内,其中所调查猴群中86.75%分布在距河流轴线缓冲距1 km的区域内。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后续黑叶猴的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种群数量 种群分布 野外调查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岩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鲵资源现状及历史动态 被引量:13
2
作者 粟海军 喻理飞 马建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2-657,共6页
为了解野生大鲵在喀斯特区域的分布规律与种群历史动态,于2006年6月份、2007年8、10月份对长江支系沅江水域的贵州省贵定县岩下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种群资源状况与捕获量进行了调查,并对繁殖洞穴涌苗现象进行了... 为了解野生大鲵在喀斯特区域的分布规律与种群历史动态,于2006年6月份、2007年8、10月份对长江支系沅江水域的贵州省贵定县岩下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种群资源状况与捕获量进行了调查,并对繁殖洞穴涌苗现象进行了分析。初步查明岩下野生大鲵种群集中分布在一个以地下水域为依托,地面水网与地下河流相连的集中区域,栖息地由地下(洞穴)与地面水域广布缩小到以地下水域为主;根据繁殖洞穴的鲵苗涌出量与大鲵繁殖特征,推算岩下野生大鲵种群密度约为0.085 kg/m2,总资源量约为1700 kg;捕获量表明,种群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后急剧减少,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后,数量变化趋于缓和。岩下保护区野生大鲵分布的集中性、生境自然条件的优越性以及繁殖洞穴的大规模涌苗现象在全国均属少见。由于受到外在致危因素影响,大鲵的生境遭到破坏、种群生存受胁,亟待加强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种群分布 种群资源 历史动态 岩下保护区
下载PDF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于江傲 鲁庆彬 +2 位作者 刘长国 周圻 章叔岩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于2006年1-3月,采用雪地足迹计数法和样带法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8条样带中有13条样带发现有华南梅花鹿,这13条样带构成—个狭长地带;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梅花鹿种群最低密... 于2006年1-3月,采用雪地足迹计数法和样带法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8条样带中有13条样带发现有华南梅花鹿,这13条样带构成—个狭长地带;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梅花鹿种群最低密度为0.90头/km2,最高密度为2.79头/km2,平均密度为1.84头/km2,种群数量为104(51-156)头。研究揭示,华南梅花鹿主要在海拔800-1200 m的范围内活动,栖息地植被类型以草甸和灌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梅花鹿 种群数量与分布 雪地足迹汁数 清凉峰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白眉长臂猿种群及数量现状初报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兴勇 白冰 +2 位作者 艾怀森 李正波 周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6-858,共3页
经2003~2006年访问和现场调查,表明白眉长臂猿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5~20群,25~4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环境的急剧恶化和人类猎捕是造成白眉长臂猿数量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提出应加强白眉长臂猿的栖息... 经2003~2006年访问和现场调查,表明白眉长臂猿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5~20群,25~4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环境的急剧恶化和人类猎捕是造成白眉长臂猿数量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提出应加强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保护和消除生境隔离,加强公众保护宣传教育和加强白眉长臂猿的生态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种群数量 分布现状 栖息地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双版纳灰孔雀雉的种群数量现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志勇 杨鸿培 +4 位作者 余东莉 杨正斌 李俊松 赵建伟 王利繁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2,共6页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灰孔雀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曼稿子保护区外,勐养、勐仑、勐腊、尚勇4个子保护区均有灰孔雀雉分布,潜在分布面...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灰孔雀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曼稿子保护区外,勐养、勐仑、勐腊、尚勇4个子保护区均有灰孔雀雉分布,潜在分布面积约222 825hm^2。春季种群密度为0. 004 60只/hm^2,种群数量为1 009只,冬季种群密度为0. 003 76只/hm^2,种群数量为858只,全年平均种群密度0. 004 18只/hm^2,种群数量平均值为931只,按照±5%的误差率来估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灰孔雀雉种群数量理论值为884-978只。灰孔雀雉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3种生境有选择偏好,分布在海拔624-1 750m的区域。针对灰孔雀雉种群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孔雀雉 种群 分布 数量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田贵全 宗雪梅 +1 位作者 孟祥亮 曹惠明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系统调查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和保护区拥有管理权的土地面积,定量分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状况。结果表明,山东省83.6%的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清晰,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土地权... 系统调查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和保护区拥有管理权的土地面积,定量分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状况。结果表明,山东省83.6%的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清晰,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土地权属构成差异不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构成差异明显,森林生态类、内陆湿地类和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以集体土地为主,海洋海岸类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以国有土地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土地权属 数量与分布
下载PDF
霸王岭睑虎种群及数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齐旭明 田蜜 +3 位作者 李小成 周照骊 杨世彬 杨民 《热带林业》 2011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霸王岭睑虎的栖息地状况、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霸王岭睑虎仅分布于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内的东一、东六和雅加三个地点,其分布海拔介于500~800m之间;霸王岭睑虎的种群数量极小... 通过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霸王岭睑虎的栖息地状况、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霸王岭睑虎仅分布于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内的东一、东六和雅加三个地点,其分布海拔介于500~800m之间;霸王岭睑虎的种群数量极小,主要原因为栖息地的破碎化;最后提出了保护霸王岭睑虎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岭睑虎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种群分布 种群数量
下载PDF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种雉类海拔分布及垂直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鹏 刘美娟 +2 位作者 冯莹莹 舒惠理 黄晓凤 《自然保护地》 2021年第3期63-69,共7页
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是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别于2015年7—11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选取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对同域分布的4种雉类(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白鹇Lophura nycthemer... 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是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别于2015年7—11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选取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对同域分布的4种雉类(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的海拔分布及垂直生态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地点同域分布的4种雉类的海拔分布范围为200~1399 m,各物种均有相对集中分布的海拔段。海拔分布范围依次为白鹇(324~1360 m)、勺鸡(433~1297 m)、白颈长尾雉(346~1006 m)、灰胸竹鸡(200~598 m)。对研究对象垂直生态位及重叠指数研究显示,4种雉类垂直生态位分别为0.83、0.64、0.46、0.44;垂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的是白鹇与勺鸡(0.74),重叠指数最低的是勺鸡与灰胸竹鸡(0.32)。同域分布的4种雉类对海拔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差异,白鹇对海拔资源的利用最广,活动最强;灰胸竹鸡对海拔资源的利用能力最弱;勺鸡与灰胸竹鸡对海拔资源的利用差异大,两者间竞争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类 垂直分布 生态位 官山保护区
下载PDF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分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秀辉 安春林 《野生动物》 2007年第2期14-16,共3页
1995-1998年,我们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生态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特别是在1995年10月-1996年6月通过基本路线法对该区内褐马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褐马鸡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提出了今后小五台山... 1995-1998年,我们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生态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特别是在1995年10月-1996年6月通过基本路线法对该区内褐马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褐马鸡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提出了今后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在褐马鸡保护方面要防止种群岛屿化现象出现,加强物种交流,建立生物廊道,人为控制天敌数量等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种群 分布 保护 小五台山
下载PDF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调查与保护对策分析
10
作者 胡斌 郭斌 +2 位作者 胡永乐 董军录 赵鹏祥 《陕西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9-23,共5页
采取林样线法植物动物种群密度计算公式,对周至自然保护区现有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至自然保护区现有川金丝猴为12群,群体数量基本稳定,每群平均约130只(略有增加),密度为2.76只·km-2,总数量为1 557只,... 采取林样线法植物动物种群密度计算公式,对周至自然保护区现有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至自然保护区现有川金丝猴为12群,群体数量基本稳定,每群平均约130只(略有增加),密度为2.76只·km-2,总数量为1 557只,成年雄性占金丝猴总数的26.3%,成年雌性占总数的27.7%,亚成体雄性占总数18.6%,亚成体雌性占总数的12.0%,幼猴数量占总数15.4%,2015年比2012年的金丝猴数量增加了322只。周至保护区今后应采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觉保护金丝猴的意识,加强保护监测体系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坚持保护优先,促进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促进金丝猴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至自然保护区 金丝猴 种群 数量 分布
下载PDF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雉类的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君英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雉类 数量分布 周至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巨蜥分布情况及保护策略
12
作者 杨鸿培 李泽君 +1 位作者 宋志勇 李红梅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3期54-56,100,共4页
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双版纳的勐腊、景洪、勐海县开展野生巨蜥调查。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发现该物种在3县(市)皆有分布,其分布与水系、海拔有关,且巨蜥的活动在保护区内及周边村寨较其它区域更为频繁。对巨蜥调查中存在的种群... 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双版纳的勐腊、景洪、勐海县开展野生巨蜥调查。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发现该物种在3县(市)皆有分布,其分布与水系、海拔有关,且巨蜥的活动在保护区内及周边村寨较其它区域更为频繁。对巨蜥调查中存在的种群数量减少,常被捕杀、贩卖作为食材,案件查处难,伤害家畜、家禽后受害农户难以得到相应赔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蜥 分布 种群数量 生存状况 保护策略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陕西长青保护区勺鸡种群密度、分布及繁殖 被引量:5
13
作者 门桂荣 杜小建 袁朝晖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为了了解勺鸡的种群密度、分布及繁殖信息,采用了日常巡护监测数据资料、分布图、样带法、样方法、跟踪调查法。得到勺鸡平均密度为0.217 1只/hm2,由此推算勺鸡种群数量为1 303只。勺鸡繁殖期选择产卵地点的因子是:巢址海拔区间1 430~2... 为了了解勺鸡的种群密度、分布及繁殖信息,采用了日常巡护监测数据资料、分布图、样带法、样方法、跟踪调查法。得到勺鸡平均密度为0.217 1只/hm2,由此推算勺鸡种群数量为1 303只。勺鸡繁殖期选择产卵地点的因子是:巢址海拔区间1 430~2 220 m;在林缘附近,坡度适中,坡向南或者东南、下坡位,巢向向阳;视野开阔、离水源近;有巢材,卵白色、卵数4枚;巢为地面巢,能遮风避雨;巢周围有栖材、沙浴场。勺鸡巢穴处的植被因子乔木、灌木、草本差异不明显,都有一定数量的乔灌草。未发现在乱石堆和无植被覆盖的地方有巢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青自然保护区 勺鸡 种群密度与分布 繁殖
下载PDF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豆杉资源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军政 郭斌 +2 位作者 景建飞 朱代博 孙利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71-73,共3页
红豆杉在周至保护区有一定数量的野生资源分布,采取现地核实法对其分布数量,种群结构、更新状况和生境因子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保护区红豆杉的珍稀濒危状况,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周至自然保护区 红豆杉 资源 分布
下载PDF
妥打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对白冠长尾雉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志刚 蒋鸿 +1 位作者 李峰 李筑眉 《贵州科学》 2010年第4期68-71,共4页
2007年6月开始对妥打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1993年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目前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变狭窄且数量大为减少。核心区内已少有分布,部份转移到缓冲区。相反,白腹锦鸡Chrgsolophus a... 2007年6月开始对妥打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1993年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目前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变狭窄且数量大为减少。核心区内已少有分布,部份转移到缓冲区。相反,白腹锦鸡Chrgsolophus amherstiae和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已从缓冲区逐渐转移至核心区,且数量呈上升趋势。调查中发现人为干扰是造成白冠长尾雉分布外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打保护区 白冠长尾雉 分布变化
下载PDF
周至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动态监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永乐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37-42,共6页
2013—2014年采用野外人工样线调查结合红外相机图片资料记录的方法,确定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鸟类171种(亚种),隶属于13目43科95属,其中东洋界繁殖鸟占38.36%、古北界繁殖鸟占43.84%、广布型繁殖鸟17.81%;国家级保护鸟类共有17... 2013—2014年采用野外人工样线调查结合红外相机图片资料记录的方法,确定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鸟类171种(亚种),隶属于13目43科95属,其中东洋界繁殖鸟占38.36%、古北界繁殖鸟占43.84%、广布型繁殖鸟17.81%;国家级保护鸟类共有17种;不同海拔区域分布的鸟种类和数量,表现为垂直分布生境带谱,且种类和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至自然保护区 鸟类 种类 分布 监测
下载PDF
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种群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立帅 李丽霞 《山西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5-37,共3页
红腹锦鸡是山西省新记录鸟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太宽河保护区是红腹锦鸡在山西省的重点分布区域之一,笔者采用样线法在太宽河保护区共布设48条样线对红腹锦鸡的种群数量及生境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16条样线发现了红腹... 红腹锦鸡是山西省新记录鸟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太宽河保护区是红腹锦鸡在山西省的重点分布区域之一,笔者采用样线法在太宽河保护区共布设48条样线对红腹锦鸡的种群数量及生境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16条样线发现了红腹锦鸡的踪迹;太宽河保护区红腹锦鸡资源数量为753只,多分布于乔木林与灌木林相交接的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 红腹锦鸡 种群数量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周至自然保护区的竹林及大熊猫分布研究
18
作者 孟军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74-75,87,共3页
秦岭北麓惟一的大熊猫分布区———周至保护区的大熊猫少为人知 ,论述了保护区内竹子的种类、生境、分布及大熊猫的数量、生境和分布 .
关键词 周至自然保护区 竹林 大熊猫 分布
下载PDF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血雉种群数量与分布
19
作者 麻应太 蔺俊武 +3 位作者 吴逊涛 邵建斌 解振锋 段文东 《陕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路线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牛背梁保护区血雉种群数量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血雉仅分布于牛背梁保护区境内秦岭主脊以南海拔1 725~2 615m的地带,而以光头山、小甘沟、牛背梁与花门楼...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路线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牛背梁保护区血雉种群数量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血雉仅分布于牛背梁保护区境内秦岭主脊以南海拔1 725~2 615m的地带,而以光头山、小甘沟、牛背梁与花门楼地区海拔2 115~2 387m的分布最为集中。血雉在区内的分布面积为41.7km2。根据调查数据计算,牛背梁保护区境内血雉的间接数量为1 902只,在整个保护区内的平均分布密度为11.288只/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种群数量 分布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秦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