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pled biodegradation of p-nitrophenol and p-aminophenol in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Mechanism and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jun Luo Yuxi Xu +3 位作者 Jing Wang Libin Zhang Xinbai Jiang Jinyou Sh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34-144,共11页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s and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during coupled pnitrophenol(PNP)and p-aminophenol(PAP)degradation were studied in a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PNP in the biocathode and PAP in the bioanode ...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s and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during coupled pnitrophenol(PNP)and p-aminophenol(PAP)degradation were studied in a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PNP in the biocathode and PAP in the bioanode were almost completely removed within 28 hr and 68 hr respectively.The degradation followed the steps including hydrating hydroxyalkylation,dehydrogenating carbonylation,and hydrolating ring cleavage,etc.Metagemom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KEGG and egg NOG database annotations revealed the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genes/enzymes related to phenol degradation in the system.The predominant bacteria genera were Lautropia,Pandoraea,Thiobacillus,Ignavibacterium,Truepera and Hyphomicrobium.The recognized biodegradation genes/enzymes related to pollutant degradation were as follows:pmo,hbd,&ppo for phenol degradation,nzba,amie,&badh for aromatic degradation,and CYP&p450 for xenobiotics degradation,etc.The co-occurrence of ARGs(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such as ade F,Mex J,Erm F,PDC-93 and Escherichiacolimdf A,etc.,were annotated in CARD database during the biodegradation process.The 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 phylum was the primary host of both the biodegradation genes&ARGs in this system.The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ensured the effective biodegradation of the phenol pollutants in th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ls biodegradation Functional diversity Functional gene METAGENOME
原文传递
一株苯酚降解菌(Alcaligenes faecalis BC2001)的PCR检测及其苯酚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智敏 宋亚娜 +2 位作者 姚梅宾 陈彬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根据苯酚羟化酶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该基因的特异引物。采用该特异引物从粪产碱菌BC2001总DNA中扩增一条大小为684 bp的片段。将该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与Proteobacterium L-18菌(登录号为:AY346142)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7... 根据苯酚羟化酶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该基因的特异引物。采用该特异引物从粪产碱菌BC2001总DNA中扩增一条大小为684 bp的片段。将该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与Proteobacterium L-18菌(登录号为:AY346142)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7%。另降解试验表明BC2001菌在pH=6时(质量浓度为500mg.L-1)其生长最佳,而在苯酚质量浓度为300 mg.L-1时也是菌株具降解能力的有效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羟化酶基因 PCR检测 粪产碱菌BC2001 降解
下载PDF
A novel and complete gene cluster involv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aniline by Delftia sp. AN3 被引量:10
3
作者 ZHANG Tao ZHANG Jinglei +1 位作者 LIU Shuangjiang LIU Zhipe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17-724,共8页
A recombinant strain, Escherichia coli JM109-AN1, was obtained by constructing of a genomic library of the total DNA of Delftia sp. AN3 in E. coli JM109 and screening for catechol 2,3-dioxygenase activity. This recomb... A recombinant strain, Escherichia coli JM109-AN1, was obtained by constructing of a genomic library of the total DNA of Delftia sp. AN3 in E. coli JM109 and screening for catechol 2,3-dioxygenase activity. This recombinant strain could grow on aniline as sole carbon, nitrogen and energy source. Enzymatic assays revealed that the exogenous genes including aniline dioxygenase (AD) and catechol 2,3-dioxygenase (C230) genes could well express in the recombinant strain with the activities of AD and C230 up to 0.31 U/mg wet cell and 1.92 U/mg crude proteins, respectively. The AD or C23O of strain AN3 could only catalyze aniline or catechol but not any other substituted substrates. This recombinant strain contained a recombinant plasmid, pKC505-AN1, in which a 29.7-kb DNA fragment from Delftia sp. AN3 was inserted. Sequencing and open reading frame (orfs) analysis of this 29.7 kb fragment revealed that it contained at least 27 orfs, among them a gene cluster (consisting of at least 16 genes, named danQTA1A2BRDCEFG1HIJKG2)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lete metabolism of aniline to TCA-cycle intermediates. This gene cluster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parts, the upper sequences consisted of 7 genes (danQTA1A2BRD) were predicted to encode a multi-component aniline dioxygenase and a LysR-type regulator, and the central genes (danCEFG1HIJKG2) were expected to encode meta-cleavage pathway enzymes for catechol degradation to TCA-cycle intermediates. Unlike clusters tad from 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 and tdn from Pseudomonas putida UCC22, in this gene cluster, all the genes were in the same transcriptional direction. There was only one set of C230 gene (danC) and ferredoxin-like protein gene (danD). The presence of only one set of these two genes and specificity of AD and C230 might be the reason for strain AN3 could only degrade aniline. The products of danQTA1A2BRDC showed 99%-100% identity to those from Delftia acidovorans 7N, and 50%-85% identity to those of tad cluster from D. tsuruhatensis AD9 in amino acid residues. Besides this dan cluster, the 29.7 kb fragment also contained genes encoding th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 and transposases which might be needed for transposition of the gene cluster.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and plasmid curing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the dan cluster might be encoded on the chromosome of strain AN3. The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for the dan cluster of Delftia sp. AN3 is DQ661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LINE biodegradation Delftia sp. AN3 genomic library aniline degradative gene cluster
下载PDF
烷基化多环芳烃的细菌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婧 栾天罡 罗丽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93,共14页
烷基化多环芳烃(alkyl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A-PAHs)是以多环芳烃(PAHs)为母环,具有烷基侧链的稠环芳香烃,是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是其在环境中降解去除的主要途径,与真菌、藻类等相比,... 烷基化多环芳烃(alkyl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A-PAHs)是以多环芳烃(PAHs)为母环,具有烷基侧链的稠环芳香烃,是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是其在环境中降解去除的主要途径,与真菌、藻类等相比,细菌降解A-PAHs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对APAHs的污染现状及生态毒性,细菌降解甲基萘、甲基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PAHs的降解酶和降解基因作为参考,总结了A-PAHs可能涉及的降解酶及降解基因.本文有助于了解环境中A-PAHs的生物降解研究现状,为寻找高效的A-PAHs降解方法及减轻其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多环芳烃 生物降解 细菌 降解酶 降解基因.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及其工程菌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一惠 向述荣 +1 位作者 张银定 林敏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98-101,共4页
概述了苯酚的生物降解途径和几株降解菌的基因组成及其作用机制 ,提出了生物降解的调控模式 ,并讨论了工程降解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调控模式 遗传学 微生物降解 降解菌 基因组成 应用前景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和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江 白涛 +1 位作者 饶军 宋钞穷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2-495,共4页
从东华理工学院北区原化学系排污口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效的苯酚降解细菌PS1。该菌为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经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PS1为Raoultella属菌株(Raoultella sp.strain PS1),其最高苯酚耐受... 从东华理工学院北区原化学系排污口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效的苯酚降解细菌PS1。该菌为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经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PS1为Raoultella属菌株(Raoultella sp.strain PS1),其最高苯酚耐受和降解浓度在3500mg/L以上,当苯酚浓度为500mg/L和1000mg/L时,22h和32h可完全降解,在1500mg/L^3000mg/L时,32h^50h可完全降解,2500mg/L时降解速率最快,达78.1mg/h。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该菌最适生长条件为25℃、pH6.5、葡萄糖500mg/L;最佳苯酚降解条件为20℃、pH7.0、葡萄糖5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苯酚降解菌 筛选 16SRRNA基因 Raoultella sp.
下载PDF
采用苯酚羟化酶基因特异引物检测苯酚降解菌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玉泉 方宣钧 +3 位作者 陈明 张维 李浚明 林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8-303,共6页
根据苯酚羟化酶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该基因的特异PCR引物。采用该特异引物从苯酚降解菌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PHEA 2的总DNA中扩增到唯一一条大小为 684bp的片段。该DNA片段与已知的A .calcoaceticusNCIB8... 根据苯酚羟化酶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该基因的特异PCR引物。采用该特异引物从苯酚降解菌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PHEA 2的总DNA中扩增到唯一一条大小为 684bp的片段。该DNA片段与已知的A .calcoaceticusNCIB82 50的苯酚羟化酶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84%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8%。对苯酚和非苯酚降解菌株的PCR扩增结果表明 :所有苯酚降解菌均能扩增出 684bp的特征片段 ,而非苯酚降解菌则无PCR条带。对炼焦废水中的细菌群落进行PCR扩增和生化特性检测表明 :显示 684bp特征片段的菌株均具有苯酚降解特性。上述结果表明 ,利用苯酚羟化酶基因的特异引物可对环境中的苯酚降解菌株进行准确快速的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降解菌 苯酚羟化酶基因 PCR检测 炼焦废水 引物
下载PDF
阿特拉津降解菌SA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代先祝 蒋建东 +2 位作者 顾立锋 李荣 李顺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4-547,共4页
为进行阿特拉津(AT)污染的生物修复,从AT降解混合菌群中,经长期的交替液体摇瓶培养和平板划线分离,筛选到一株能完全降解AT的菌株SA1.经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与已报道的AT降解... 为进行阿特拉津(AT)污染的生物修复,从AT降解混合菌群中,经长期的交替液体摇瓶培养和平板划线分离,筛选到一株能完全降解AT的菌株SA1.经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与已报道的AT降解菌Pseudomonas sp.ADP不同,SA1能以AT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培养基中添加铵盐不抑制SA1的降解功能,而添加葡萄糖时,累积的氰尿酸会被快速降解.SA1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0.SA1的静息细胞在10℃~40℃或pH值4~11时均能高效降解AT,比ADP降解具有更广的pH和温度范围,表明SA1降解菌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A1中AT降解基因为保守的atzABCD,并含有IS1071的tnpA基因片段,传代过程中降解基因会以一定频率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生物降解 分离鉴定 降解特性 基因转移
下载PDF
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楠 陈波水 +4 位作者 杨致邦 余瑛 黄伟九 苏善平 方建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3,共6页
以HVI 500润滑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株菌,分别命名为SN0901,SN0902和SN0903.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HVI 500润滑油培养液的ρ(CODCr),用以评价分离菌对润滑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由于润滑油降解而使... 以HVI 500润滑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株菌,分别命名为SN0901,SN0902和SN0903.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HVI 500润滑油培养液的ρ(CODCr),用以评价分离菌对润滑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由于润滑油降解而使培养液ρ(CODCr)降低,即3株菌均为HVI 500润滑油降解菌.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3株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博德特氏菌属(Bordetella).采用倾注平板法对不同温度下降解菌的菌落计数,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不同pH下培养液的ρ(CODCr).结果显示,温度和pH对菌株降解作用影响显著,3株菌最适宜的降解温度为30~34℃,pH为6.0~7.8,但每株菌的最适宜降解温度和pH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降解菌 基因序列比对 润滑油
下载PDF
两株假单胞菌降解酚类化合物的特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纪全 汤岳琴 +4 位作者 刘伟强 徐莲 赵晶晶 吴晓磊 陈福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33-1638,共6页
从焦化废水中分离得到2株可降解对氯酚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1和CO-44.其最适降解温度为35~40℃,最适pH值为6.0~8.0.菌株降解对氯酚的速度与对氯酚初始浓度呈负相关.2株细菌均能较快地降解苯酚和甲酚,其中CO-1还能够降解1-萘酚和... 从焦化废水中分离得到2株可降解对氯酚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1和CO-44.其最适降解温度为35~40℃,最适pH值为6.0~8.0.菌株降解对氯酚的速度与对氯酚初始浓度呈负相关.2株细菌均能较快地降解苯酚和甲酚,其中CO-1还能够降解1-萘酚和萘.在添加对氯酚的焦化废水中,CO-1和CO-44能够在42h内将苯酚、甲酚和对氯酚完全降解.从2株细菌中均检测到了苯酚羟化酶基因,分别从菌株CO-1和CO-44中检测到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基因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酚 生物降解 假单胞菌 苯酚羟化酶基因 焦化废水
下载PDF
苯酚的生物降解基因组成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向述荣 林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8-53,共6页
苯酚的生物降解受多组分的降解基因控制 ,形成邻位和间位等不同的代谢途径。结合部分实验结果 ,介绍了邻位和间位代谢系统的基因组成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降解基因 邻位 间位 代谢 调控机制
下载PDF
阿特拉津降解菌BTAH1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江 代先祝 李顺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8-742,共5页
从除草剂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源氮源生长的革兰氏阳性细菌BTAH1,该菌株能够在126h内完全降解1000mg/L的阿特拉津.通过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聚类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 从除草剂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源氮源生长的革兰氏阳性细菌BTAH1,该菌株能够在126h内完全降解1000mg/L的阿特拉津.通过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聚类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外加碳源不会促进该菌株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该菌株的最适降解温度为25~30℃,最适降解pH值在7~9之间.该菌株具有2个大质粒,pBTAH11和pBTAH12,大小分别为20kb和100kb,基因定位发现有2个参与阿特拉津降解的基因位于其中一个较小的质粒(pBTAH11)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生物降解 微小杆菌属 降解基因定位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菌株JY01生长和苯酚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立春 袁利娟 +2 位作者 阮期平 杨梅 刘利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2,共5页
金属可能通过生理和生态两方面对微生物的苯酚降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芽孢杆菌Bacillus sp.JY01(以下称菌株JY01)的苯酚降解效率,探讨了6种金属离子(Ba2+、Cu2+、Co2+、Fe3+、Zn2+、Pb2+)对其生长和苯酚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金属可能通过生理和生态两方面对微生物的苯酚降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芽孢杆菌Bacillus sp.JY01(以下称菌株JY01)的苯酚降解效率,探讨了6种金属离子(Ba2+、Cu2+、Co2+、Fe3+、Zn2+、Pb2+)对其生长和苯酚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001%~0.050%时,Cu2+、Zn2+、Co2+、Fe3+、Ba2+、Pb2+对菌株JY01的生长和苯酚降解均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总体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6种金属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005%时,菌株JY01对苯酚的降解能力为Ba2+<Cu2+<Co2+<Fe3+<Zn2+<Pb2+;金属离子通过影响菌株JY01的生长状况来影响其苯酚降解性能;很多金属离子对菌株JY01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在实际生物处理含苯酚废水时,要考虑废水中金属离子对降解菌生长状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菌 苯酚 金属离子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固定化活细胞苯酚生物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姗姗 刘永军 黎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33,37,共5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苯酚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细菌细胞固定后,与自由悬浮细胞比较,分析其苯酚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700 m...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苯酚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细菌细胞固定后,与自由悬浮细胞比较,分析其苯酚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700 mg/L、培养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游离细胞和固定化活细胞的苯酚降解率均超过90%;与自由悬浮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的降酚能力、耐酚能力以及环境耐受能力均强于游离细菌。比较细菌细胞不同固定方式对苯酚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将细胞固定在纱布上的可操作性及处理效果均优于海藻酸钠小球,且固定化细胞的机械强度随着培养基中pH的减小而增加,研究结果对含酚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细胞固定化 降解特性
下载PDF
一株菲降解菌的特性及相关降解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丽娟 李正华 +1 位作者 洪青 李顺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2-685,共4页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菲降解菌2F5-2.根据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ium sp.).该菌株在10h内对100mg/L的菲的降解率为100%.降解菲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对降解途径...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菲降解菌2F5-2.根据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ium sp.).该菌株在10h内对100mg/L的菲的降解率为100%.降解菲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对降解途径的初步研究显示,该菌株通过水杨酸途径降解菲.克隆了编码芳香烃双加氧酶α亚基的基因phdA,它与菌株Sphingomonas sp. P2、Sphingobiumyanoikuyae B1、Sphingomonas sp. ZP1中phdA的同源性分别为97.9%、98%和100%,表明该基因具有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降解途径 phdA基因
下载PDF
聚乙烯醇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贻海 戴九兰 王仁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6,93,共6页
聚乙烯醇由于具有良好的黏附性、浆膜强韧性、耐磨性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等行业,但由于其不易生物降解的特性而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自1973年成功分离出第一株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以来,研究者们对聚乙烯醇的... 聚乙烯醇由于具有良好的黏附性、浆膜强韧性、耐磨性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等行业,但由于其不易生物降解的特性而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自1973年成功分离出第一株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以来,研究者们对聚乙烯醇的生物降解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聚乙烯醇的降解微生物、降解酶类、降解基因和生物降解环境,并提出聚乙烯醇生物降解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聚乙烯醇高效降解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生物降解 PVA降解酶 PVA降解基因
下载PDF
高效苯酚降解菌PDB1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图锦 潘瑾 刘雪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04,共4页
从一个焦化厂受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高效降解苯酚能力的不动杆菌属细菌PDB1,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该菌株降酚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苯酚浓度低于1 200 mg/L时,该菌株能够在60 h内完全降解苯酚;在更高苯酚浓度下,高... 从一个焦化厂受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高效降解苯酚能力的不动杆菌属细菌PDB1,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该菌株降酚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苯酚浓度低于1 200 mg/L时,该菌株能够在60 h内完全降解苯酚;在更高苯酚浓度下,高浓度苯酚对菌株生长造成明显抑制,菌株降酚能力出现显著下降。对该菌株苯酚降解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苯酚降解符合基质抑制型的Haldane模型;当初始苯酚浓度低于144.56 mg/L时,苯酚比降解速率随苯酚浓度增大而增大;在苯酚浓度为144.56 mg/L时,得到最大比降解速率,苯酚浓度高于144.56 mg/L时,苯酚比降解速率逐渐下降。该菌株降解苯酚最适温度为25~40℃,p H为7.0~8.0,菌株具有良好的高盐分耐受性,能够耐受5%Na Cl浓度并取得良好降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降解动力学 抑制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酚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治希 刘昭文 +2 位作者 杨凯 刘鸿杰 吴龙火 《广州化学》 CAS 2015年第1期72-78,共7页
从降解酚类微生物筛选、影响酚类降解的因素、降解机制和降解动力学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降解酚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微生物降解苯酚的代谢途径主要为厌氧途径和好氧途径。好氧条件下,苯酚首先被氧化成邻苯二酚中间态,然后在邻位或者间位... 从降解酚类微生物筛选、影响酚类降解的因素、降解机制和降解动力学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降解酚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微生物降解苯酚的代谢途径主要为厌氧途径和好氧途径。好氧条件下,苯酚首先被氧化成邻苯二酚中间态,然后在邻位或者间位发生苯环裂解反应。厌氧条件下,苯酚首先被微生物羧基化,然后发生脱羟基还原反应和开环裂解。微生物降解苯酚的霍尔丹方程模型的参数是多变的,所以微生物降解苯酚的动力学方程没有固定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污染物 微生物降解 酚类降解动力学
下载PDF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楠 陈波水 +3 位作者 杨致邦 余瑛 黄伟九 方建华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2-26,37,共6页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株菌,命名为Phe0901和Phe0902。在32℃、pH值为7.0、200r/min摇床振荡培养72h,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2菌株培养液中苯酚含量,结果表明2株茵均能彻底降解初始...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株菌,命名为Phe0901和Phe0902。在32℃、pH值为7.0、200r/min摇床振荡培养72h,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2菌株培养液中苯酚含量,结果表明2株茵均能彻底降解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苯酚培养液,即Phe0901和Phe0902为苯酚降解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Phe0901为假单胞℃属(Pseudomonas)成员;Phe902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成员。在不同温度下用比浊法探讨降解菌株的生长情况,在不同pH值下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降解率,结果表明在32℃、pH值为7.0~7.8时适宜Phe0901的降解,Phe0901培养44h能彻底降解1000mg/L的苯酚;在32oC、pH值为7.0时适宜Phe0902的降解,Phe0902培养70h能彻底降解1000mg/L的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降解菌 基因序列比对 苯酚
下载PDF
一株苯酚降解菌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世东 孔龙 +3 位作者 廖路花 陶文鑫 姚丽强 张星楠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74-79,共6页
从实验室模拟煤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好氧段取污泥,先利用含苯酚的富集培养基筛选出对苯酚具有良好耐受性能的菌株(记为JX,JY,JZ);再利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从以上三种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苯酚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菌株(JY)。对JX... 从实验室模拟煤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好氧段取污泥,先利用含苯酚的富集培养基筛选出对苯酚具有良好耐受性能的菌株(记为JX,JY,JZ);再利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从以上三种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苯酚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菌株(JY)。对JX,JY,JZ的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观察与鉴定。将菌株JY进行了16S r DNA基因序列的测定,最终确定该菌株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并研究了菌投加量、温度、p H、以及摇床转速对JY的生长量以及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Y的最佳菌投加量为3%,最适温度为30℃~35℃,最佳p H为7.0,最佳摇床转速为12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降解 棒杆菌属 遗传学与基因 降解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