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ve Content of Phenoxyethanol and p-Hydroxyacetophenone in Water Phase of Oil-water Systems and Teir Relevant Control Parameters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ling Qiao Ping Cao +7 位作者 Yuanhua Cong Chunbo Feng Zhitao Chen Xuepu Li Lingling Zhang Qin Zhu Zheng Wang Xinran Li 《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 2016年第4期43-49,共7页
In emulsion system, micro-organisms survive in water phase, thus concentration of preservative in water phase directly reflects to anti-fungi efficacy. As preservative easily migrates into oil phase, it reduces preser... In emulsion system, micro-organisms survive in water phase, thus concentration of preservative in water phase directly reflects to anti-fungi efficacy. As preservative easily migrates into oil phase, it reduces preservative efficacy. A common solution is to increase preservative amount in the whole system. However this way always brings safety issues as preservative is a major allergen. Another effective but safety way is to prohibit preservative migrating into oil phase. In cosmetic research area, phenoxyethanol (PE) and p-Hydroxyacetophenone (p-HAP) pair gradually emerges to be a popular preservative candidate. Thus this new preservative system has been foc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work. The relative contents (C) of both PE (CPE) and p-HAP (Cp-HAP) in water phase has been carefully determined. Eight commonly used oils have been further employed to check CPE and Cp-HAP in different oil-water system. The other infuence parameters such as polyols, processing parameters a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s squalane, petrolatum, silicone oil and hydrogenated polyisobutene might be good oil phase candidates for formulation when using PE and p-HAP preservative system. In these oil systems, PE and p-HAP are mainly located in water phase. Besides, increasing percentage of 1, 3-butylene glycol, shortening homogenization time or adding preservatives at the end of processing under lower temperature could effectively increase effective content preservatives in water phase, ei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ERVATIVE phenoxyethanol p-Hydroxyacetophenone relative content control parameter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慧 张淼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0.45μm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使用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乙腈和0.02 mol/L乙酸铵(pH=...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0.45μm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使用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乙腈和0.02 mol/L乙酸铵(pH=4.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分别在242~20000 mg/kg、14.6~4000 mg/kg和6.6~400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回收率为90.4%~104%,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9.2%,方法应用于化妆品中防腐剂含量测定能力验证实验并获得满意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适用于同时定量测定化妆品中的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妆品 防腐剂 苯氧乙醇 4-羟基苯甲酸甲酯 4-羟基苯甲酸丙酯
下载PDF
市售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的测定及初步风险特征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任 吴鸳鸯 +3 位作者 乔佳 颜琳琦 陈岑 张丽媛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研究市售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防腐剂的暴露参数,对其进行初步风险特征描述,旨在为完善我国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提供参考。本实验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17号通告)检验,测得市售50批儿童... 研究市售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防腐剂的暴露参数,对其进行初步风险特征描述,旨在为完善我国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提供参考。本实验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17号通告)检验,测得市售50批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含量,并通过ConsExpo Web暴露评估软件建立数学模型,获得适用中国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的暴露参数。结果表明:实验所测的50批市售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的使用频率为50%。0~3岁儿童有吸吮行为,会增加苯氧乙醇的安全边际风险。市售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的安全边际(MoS)均大于50。结论: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的使用频率较高,市售儿童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的初步风险特征评估为安全。儿童化妆品暴露参数要充分参考到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皮肤特点,儿童特有的行为模式和儿童特定的应用场景,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估儿童化妆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化妆品 苯氧乙醇 暴露参数 ConsExpo Web暴露评估软件 初步风险特征评估
下载PDF
化妆品防腐剂苯氧乙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皮肤安全性和暴露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和伟 魏国志 代颖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3期212-217,共6页
应用多种试验方法评估苯氧乙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皮肤安全性和在皮肤中暴露量。所用的试验方法包括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斑马鱼胚模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抑制测定法和离体猪皮渗透试验。鸡胚试验显示二者在0.2%质量分... 应用多种试验方法评估苯氧乙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皮肤安全性和在皮肤中暴露量。所用的试验方法包括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斑马鱼胚模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抑制测定法和离体猪皮渗透试验。鸡胚试验显示二者在0.2%质量分数时不会对眼产生刺激性;斑马鱼胚模型表明,2个防腐剂质量分数在0.01%不会对斑马鱼胚摆尾产生显著影响;2个防腐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0.01%不会对MMP-2产生显著抑制;离体猪皮渗透试验显示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经皮累积透过量仅是苯氧乙醇累积透过量的5%,但其在皮肤角质层和真皮层中驻留量均较大,在20 min贴敷时约是苯氧乙醇驻留量的2.5和5.8倍。可为化妆品中防腐剂安全使用提供一种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乙醇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防腐剂安全评估 离体猪皮渗透试验 皮肤驻留量
下载PDF
2种麻醉剂对马口鱼幼鱼麻醉效果研究
5
作者 周烨 骆小年 +4 位作者 段友健 李姣 罗来幸 曾雪 刘佳欣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5-973,共9页
为减少马口鱼人工繁殖和运输过程中应激反应而导致的较高死亡率,通过使用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乙二醇苯醚对马口鱼[体质量(99.17±7.43)g]进行有效麻醉试验、深度麻醉后离水暴露试验、水温影响试验和镇静状态下模拟运输试验,... 为减少马口鱼人工繁殖和运输过程中应激反应而导致的较高死亡率,通过使用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乙二醇苯醚对马口鱼[体质量(99.17±7.43)g]进行有效麻醉试验、深度麻醉后离水暴露试验、水温影响试验和镇静状态下模拟运输试验,研究其在最终麻醉状态及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试验结果显示:(12.0±0.5)℃,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使马口鱼在3 min内麻醉,5 min复苏的有效质量浓度为30~35 mg/L,麻醉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各组(20~40mg/L)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经最适质量浓度35 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深度麻醉的马口鱼,在空气暴露8 min后,复苏率为100%。乙二醇苯醚使马口鱼在3 min麻醉,5 min复苏的有效剂量为0.30~0.38 mL/L,麻醉效果随乙二醇苯醚有效剂量的升高而增强,各组(0.26~0.42 mL/L)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经最适有效剂量0.34 mL/L乙二醇苯醚深度麻醉的马口鱼,在空气暴露8 min后,复苏率为92%。2种麻醉剂的麻醉效果与水温密切相关,麻醉效果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鱼水质量比1∶20情况下,24 h内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最佳运输质量浓度为7 mg/L、乙二醇苯醚最佳运输剂量为0.10 mL/L。本试验为马口鱼筛选了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结果可为提高马口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效率及运输存活率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乙二醇苯醚 麻醉
下载PDF
TBAB催化碳酸乙烯酯与苯酚合成苯氧乙醇
6
作者 龙鑫 孙腾 +3 位作者 陈学君 李建国 王庆印 王公应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9期840-845,共6页
开发一种无溶剂、催化剂用量低、原料转化率高和产品选择性好的苯氧乙醇合成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以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催化剂,用苯酚和碳酸乙烯酯为原料合成苯氧乙醇,考察了碳酸乙烯酯和苯酚的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 开发一种无溶剂、催化剂用量低、原料转化率高和产品选择性好的苯氧乙醇合成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以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催化剂,用苯酚和碳酸乙烯酯为原料合成苯氧乙醇,考察了碳酸乙烯酯和苯酚的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合成苯氧乙醇的影响,得出最优工艺条件:碳酸乙烯酯和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5∶1.00、 TBAB用量为苯酚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145℃、反应时间为4.5 h。在此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为99.77%、苯氧乙醇的选择性为99.08%,对反应液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高纯度苯氧乙醇。采用GC-MS对反应液定性分析,发现除产物外只产生了4种副产物,GC内标法对反应液中苯酚和产物进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乙醇 苯酚 碳酸乙烯酯 TBAB 合成
下载PDF
化妆品中苯氧乙醇原料的安全性评价
7
作者 黄倩 周洁慧 孙林 《大众科学》 2024年第21期111-116,共6页
苯氧乙醇(CAS号:122-99-6),国际化妆品成分命名(INCI)为PHENOXYETHANOL,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化妆品中,主要作为防腐剂使用。在化妆品配方中,若多种成分均含有苯氧乙醇,为了全面评估其在最终产品中的安全性,必须依据《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 苯氧乙醇(CAS号:122-99-6),国际化妆品成分命名(INCI)为PHENOXYETHANOL,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化妆品中,主要作为防腐剂使用。在化妆品配方中,若多种成分均含有苯氧乙醇,为了全面评估其在最终产品中的安全性,必须依据《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对苯氧乙醇进行安全性评估。基于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评估结果,苯氧乙醇相关的毒理学终点:大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740 mg/kg体重;无皮肤刺激性;2.2%浓度对家兔眼睛无刺激;无皮肤过敏反应;无光毒性;无遗传毒性(Ames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无致微核作用);在二段生殖毒性致畸实验中,对新西兰兔未发现致畸性;无致癌性,2年致癌试验中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249 mg/kg体重。基于上述毒理学终点,依据《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规定,评估得出在防晒霜以外的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的最大添加量为1%。在防晒霜中,其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83%,且在正常使用及可预见的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苯氧乙醇 防腐剂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2-苯氧乙醇和丁香酚对许氏平鲉幼鱼麻醉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关健 官曙光 +2 位作者 郑永允 慕伟 刘洪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8,共7页
研究了2-苯氧乙醇、丁香酚麻醉两个规格许氏平鲉幼鱼的效果。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0.001),在高浓度液(2-苯氧乙醇:500、600、800μl/L;丁香酚:60、80μl/L)中可在短时间内降低为0(休克),在中浓度液(2-苯氧乙... 研究了2-苯氧乙醇、丁香酚麻醉两个规格许氏平鲉幼鱼的效果。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0.001),在高浓度液(2-苯氧乙醇:500、600、800μl/L;丁香酚:60、80μl/L)中可在短时间内降低为0(休克),在中浓度液(2-苯氧乙醇:400μl/L;丁香酚:30、40μl/L)中存在不同程度下降,而低浓度液(2-苯氧乙醇:200、300μl/L;丁香酚:10、20μl/L)对呼吸频率总体影响较小。同等浓度麻醉剂对小规格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P<0.01)高于大规格幼鱼。2-苯氧乙醇中大规格幼鱼的入麻、休克和复苏时间均长于小规格幼鱼(P<0.05)。大规格幼鱼对麻醉剂的耐受能力强于小规格幼鱼;复苏能力方面,丁香酚麻醉的大规格幼鱼复苏迟于小规格幼鱼,但2-苯氧乙醇麻醉的大、小规格幼鱼复苏时间无差异。综合考虑入麻、休克、复苏时间和死亡率,认为使用2-苯氧乙醇、丁香酚麻醉许氏平鲉幼鱼的理想浓度分别为300、20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2-苯氧乙醇 丁香酚 麻醉 呼吸频率
下载PDF
3种麻醉剂对哲罗亲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贵强 王占全 +4 位作者 袁丁 徐绍刚 贺杰 马国庆 周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8-902,共5页
为寻找哲罗(Hucho taimen,Pallas)亲鱼在标志、催产注射、挤卵(精)时安全与有效的麻醉方法,本试验比较了三氯叔丁醇、丁香油和苯氧乙醇3种麻醉剂对哲罗亲鱼的麻醉效果。试验结果显示:(1)三氯叔丁醇,入麻时间和恢复时间均较长,可... 为寻找哲罗(Hucho taimen,Pallas)亲鱼在标志、催产注射、挤卵(精)时安全与有效的麻醉方法,本试验比较了三氯叔丁醇、丁香油和苯氧乙醇3种麻醉剂对哲罗亲鱼的麻醉效果。试验结果显示:(1)三氯叔丁醇,入麻时间和恢复时间均较长,可达到深度麻醉期;丁香油,入麻时间短,不能达到深度麻醉期,触觉恢复快,完全恢复所需时间较长;苯氧乙醇,入麻时间短,恢复也快,可达到深度麻醉期。(2)3种不同质量分数(0.1‰,0.3‰,0.5‰)的苯氧乙醇麻醉亲鱼的恢复时间y(s)与暴露时间x(s)之间可用线性方程表示,依次为:y1=24.5x+65.9,(R2=0.990 3,60≤x≤300);y3=26.5x+82.3,(R2=0.976 1,60≤x≤300);y5=55.5x+176.0,(R2=0.999 8,60≤x≤300)。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中,苯氧乙醇是哲罗亲鱼进行标记、催产注射、挤卵(精)等操作的合适麻醉剂,其安全效用范围为0.1‰~0.3‰,建议最佳剂量质量分数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亲鱼 三氯叔丁醇 丁香油 苯氧乙醇 麻醉
下载PDF
苯氧乙醇标准物质的纯度分析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玲玲 田玉平 +2 位作者 吴建军 朱丽娜 刘悦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1-284,320,共5页
采用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NMR)对原料苯氧乙醇进行定性分析,优化并建立了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法测定苯氧乙醇,纯度为99.3%。以甲醇为基体溶液,采用重量-容量法制备苯氧乙醇标准物质。以液相色谱(紫外法、示差法)两种方法进行定值,并... 采用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NMR)对原料苯氧乙醇进行定性分析,优化并建立了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法测定苯氧乙醇,纯度为99.3%。以甲醇为基体溶液,采用重量-容量法制备苯氧乙醇标准物质。以液相色谱(紫外法、示差法)两种方法进行定值,并做了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跟踪。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标准物质特性值为99.3(±1.1)μg/mL(k=2)。苯氧乙醇标准物质具有溯源性和准确性,对于化妆品中防腐剂苯氧乙醇含量的准确测定及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乙醇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氧乙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海燕 李彬 +1 位作者 孙磊 路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目的评定《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氧乙醇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苯氧乙醇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数... 目的评定《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氧乙醇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苯氧乙醇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样品中苯氧乙醇的含量为0.439%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苯氧乙醇含量表示为0.439%±0.016%。结论该方法测量化妆品中苯氧乙醇含量的不确定度总体较小,方法相对准确可靠。此次评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重复性测量、标准曲线配制和样品定容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苯氧乙醇 化妆品 防腐剂 高相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氧气催化氧化法苯氧乙醇合成苯氧乙酸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聪 单玉华 +2 位作者 蒋晓丽 鲁墨弘 李明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6-720,共5页
以苯氧乙醇和氧气为原料,经催化氧化合成苯氧乙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定量分析,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13CNMR)、气质联用仪(GC-MS)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分析。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的... 以苯氧乙醇和氧气为原料,经催化氧化合成苯氧乙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定量分析,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13CNMR)、气质联用仪(GC-MS)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分析。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的单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为主催化剂,丁二酮肟和乙酸钴为助催化剂,乙腈为溶剂;固定苯氧乙醇为0.1 mol,NHPI用量为苯氧乙醇物质的量的8%,催化剂配比是n(NHPI)∶n(丁二酮肟)∶n(乙酸钴)=8∶7.5∶1,0.8 MPa氧压力,于80℃反应6 h,苯氧乙酸收率达68.6%。并根据GC-MS分析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乙酸 氧化 催化剂 苯氧乙醇 氧气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法鉴定油性圆珠笔文书的书写时间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津 薛惠芸 +5 位作者 林彩凤 林德洵 陆嘉 杨慧 王相鹏 邹友思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油性圆珠笔文书书写时间的鉴定是司法鉴定工作中的热点.该文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对所购6种不同型号油性圆珠笔的油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苯氧基乙醇在文书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并建立了MG-115书写文书的自... 油性圆珠笔文书书写时间的鉴定是司法鉴定工作中的热点.该文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对所购6种不同型号油性圆珠笔的油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苯氧基乙醇在文书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并建立了MG-115书写文书的自然老化标准曲线.该标准曲线能够准确鉴定MG-115圆珠笔4个月内的文书书写时间,重现性良好;同时,该文探究了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的关系,为文书书写时间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性圆珠笔 书写时间 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 苯氧基乙醇
下载PDF
苯佐卡因和乙二醇苯醚对企鹅珍珠贝麻醉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万正平 王梅芳 +1 位作者 李双波 余祥勇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了寻找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Rding)植核时安全与有效的麻醉方法,本实验比较了乙二醇苯醚和苯佐卡因对企鹅珍珠贝植核时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海水温度在25℃时,φ=0.1%,0.2%,0.3%的乙二醇苯醚与ρ=500,800,1 000 mg.L-1的苯佐... 为了寻找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Rding)植核时安全与有效的麻醉方法,本实验比较了乙二醇苯醚和苯佐卡因对企鹅珍珠贝植核时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海水温度在25℃时,φ=0.1%,0.2%,0.3%的乙二醇苯醚与ρ=500,800,1 000 mg.L-1的苯佐卡因都有麻醉效果;随着麻醉剂用量的增加,企鹅珍珠贝麻醉所需时间减少,复苏时间变长;在一定剂量下,随水温的上升(21~27℃),麻醉和复苏时间均减少;φ=0.2%的乙二醇苯醚、ρ=800 mg.L-1和1 000 mg.L-1的苯佐卡因对企鹅珍珠贝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30min内的麻醉效果均达到100%,麻醉贝复苏快,且1周后均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苯佐卡因 乙二醇苯醚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肝灭活疫苗中的2-苯氧基乙醇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华 柯华昕 +2 位作者 阎玲梅 周文晶 谢忠平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8期12-13,共2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2-苯氧基乙醇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50%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室温。以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2-苯氧基乙醇的浓度线性范围是0.55~111μg...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2-苯氧基乙醇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50%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室温。以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2-苯氧基乙醇的浓度线性范围是0.55~111μg/mL(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1.77%。结论RP-HPLC法可用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2-苯氧基乙醇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2-苯氧基乙醇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乙基己基甘油与苯氧乙醇复配体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杰 李程碑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55-56,58,共3页
化妆品防腐剂正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欧盟和美国已经开始重新评估现有防腐剂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更多的化妆品生产商希望走向全球市场。但是公众关于传统化妆品用防腐剂的争论限制了配方师在配方设计时的选择。大家开始把目光投向新的... 化妆品防腐剂正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欧盟和美国已经开始重新评估现有防腐剂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更多的化妆品生产商希望走向全球市场。但是公众关于传统化妆品用防腐剂的争论限制了配方师在配方设计时的选择。大家开始把目光投向新的防腐替代产品。一种新的防腐概念,华科-CHLOR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此文通过微生物实验证明了华科-CHLOR的防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乙基己基甘油 苯氧乙醇
下载PDF
化妆品防腐剂氯苯甘醚复配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7
作者 杭磊 李程碑 《工业微生物》 CAS 2019年第5期61-63,共3页
对化妆品防腐剂氯苯甘醚、乙基己基甘油和苯氧乙醇进行复配试验,并得出微生物抑菌圈实验最佳配比,然后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的测定和微生物挑战试验及毒理性试验。结果表明,复配防腐剂的氯苯甘醚、乙基己基甘油和苯氧乙醇配比为1∶... 对化妆品防腐剂氯苯甘醚、乙基己基甘油和苯氧乙醇进行复配试验,并得出微生物抑菌圈实验最佳配比,然后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的测定和微生物挑战试验及毒理性试验。结果表明,复配防腐剂的氯苯甘醚、乙基己基甘油和苯氧乙醇配比为1∶1∶3时抑菌效果最佳,并通过了毒理性测试。该复配防腐剂是优良的化妆品防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氯苯甘醚 乙基已基甘油 苯氧乙醇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体润滑剂中苯氧乙醇和羟苯甲酯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成 王刚林 崔平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5期54-56,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体润滑剂中苯氧乙醇和羟苯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claim 120 C18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水-冰醋酸(310∶690∶2)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体润滑剂中苯氧乙醇和羟苯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claim 120 C18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水-冰醋酸(310∶690∶2)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苯氧乙醇质量浓度在3.02~60.39μg/mL范围内,羟苯甲酯质量浓度在1.33~26.6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086 X+0.004 34(r=0.999 99,n=5)和Y=0.598 8 X+0.017 39(r=0.999 99,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6%(RSD=0.92%)和96.37%(RSD=0.53%),人体润滑剂中苯氧乙醇和羟苯甲酯的含量分别为2.85 mg/g和2.00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人体润滑剂中苯氧乙醇和羟苯甲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氧乙醇 羟苯甲酯 人体润滑剂
下载PDF
鱼饲料添加剂2-苯氯乙醇的光谱法剖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声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83-84,共2页
采用薄层层析法有效分离某鱼饲料,得到2苯氧乙醇,化合物结构经IR、HNMR和13CNMR鉴定。
关键词 薄层层析法 苯氧乙醇 NMR 鱼饲料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苯氧乙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亨 《化工中间体》 2013年第10期13-19,共7页
本文介绍了苯氧乙醇的理化性质、光谱性质及应用。综述了苯氧乙醇国内外的合成研究情况。
关键词 苯氧乙醇 性质 合成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