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available phosphorus distribution in alpine meadow soil is affected by topography in the Tian Shan Mountains 被引量:1
1
作者 LI Fa-Yong YUAN Cheng-yu +4 位作者 YUAN Zi-Qiang YOU Yong-jun HU Xue-fei WANG Shan LI Guo-y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2期410-422,共13页
Phosphorus(P) bioavail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lpine meadow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ecosystem functioning.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envir... Phosphorus(P) bioavail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lpine meadow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ecosystem functioning.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environmental factors,such as elevation and slope aspect,affect soil P bioavailability.W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elevational gradient and slope aspect on different forms of P and P availability in the alpine meadows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Tian Shan Mountain range.Total P was found to be 851.9-1556.7 mg·kg^(-1) at different elevational gradients and 437.5-1547.0 mg·kg^(-1) at different slope aspects,and highest at 3337 and 3652 m.a.s.l.,but little differences between slope aspects.Olsen P and Labile P linearly increased with the elevational gradient.The valley and the base of the shady slope had higher contents of H_2O-Po.NaHCO_3-Pi,and NaHCO_3-Po,and high-active organic P(NaHCO_3-Po,NaOH-Po,and H_2O-Po)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total carbon(TC),total nitrogen(TN),soil organic carbon(SOC),and aboveground biomass(AGB),bu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H,aluminum(Al),and calcium(Ca) at different elevational gradients.High-active bioavailable P(H_2OPi,H_2O-Po,NaHCO_3-Pi,and NaHCO_3-Po)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SOC and AGB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H at different slope aspects.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oil P availability in alpine meadows is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by topographical factors and the valleys and base of shady slopes are reservoirs of high-active bioavailable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phosphorus ALTITUDE Shady aspect Sunny aspect phosphorus forms
下载PDF
改良剂对Pb污染土壤中Pb形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恒宇 郑文 唐文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和土壤连续浸提-原子吸收法探讨了过磷酸钙、石灰、硫化钠对Pb污染土壤中Pb存在的6种化学形态(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对水溶态Pb... 通过盆栽试验和土壤连续浸提-原子吸收法探讨了过磷酸钙、石灰、硫化钠对Pb污染土壤中Pb存在的6种化学形态(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对水溶态Pb修复的效果:硫化钠>石灰>过磷酸钙;对交换态Pb的修复效果:石灰>过磷酸钙>硫化钠;对碳酸盐结合态Pb修复效果:石灰>硫化钠>过磷酸钙;对铁锰氧化态Pb的修复效果:过磷酸钙>硫化钠>石灰;对有机结合态与残渣态Pb的修复效果:硫化钠>石灰>过磷酸钙。改良剂的施加可使土壤Pb的有效态含量降低、活性下降,抑制了Pb在土壤-植物体系的迁移,从而有利于植物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污染 pb形态 改良剂 土壤修复
下载PDF
蔬菜产地酸性土壤中Pb、Cd、Cr形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聪 赵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1272-1277,共6页
在海南岛中部市县采集了8种蔬菜及其产地酸性土壤样品,采用连续浸提法分析土壤样品中Pb、Cd、Cr元素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以及全量态等的含量,同时测定了对应蔬菜样本中Pb、Cd、C... 在海南岛中部市县采集了8种蔬菜及其产地酸性土壤样品,采用连续浸提法分析土壤样品中Pb、Cd、Cr元素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以及全量态等的含量,同时测定了对应蔬菜样本中Pb、Cd、Cr的含量,探讨酸性土壤Pb、Cd、Cr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分布规律及对蔬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Cd、Cr元素形态分析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7%、94%和81%。3元素各形态含量占全量的百分比大小顺序分别为:Pb元素的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Cd元素的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有机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r元素的残渣态>有机物结合态>水溶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土壤中有70%以上的Pb、Cr离子处于被固定的状态(即残渣态),不容易被植物吸收,而有70%以上的Cd离子处于活化状态,容易被植物吸收,说明Cd元素是蔬菜无公害安全质量生产中重要的风险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蔬菜 pb CD Cr形态分析
下载PDF
铅污染矿区中耐铅解磷菌对玉米的促生及根际铅的固化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江润海 温绍福 +4 位作者 朱城强 张梅 杨润玲 王春雪 侯秀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中可溶性重金属随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造成矿区和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而矿区中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耐性,研究微生物对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矿... 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中可溶性重金属随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造成矿区和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而矿区中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耐性,研究微生物对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矿区废弃地土壤中筛选耐铅(Pb)解磷菌的基础上,将含有菌株分泌物的上清液、菌液、发酵液(上清液+菌株)分别施用到玉米(Zea mays L.)根际土壤中,对比三者对玉米的促生效果及根际土壤铅的形态变化,探究解磷菌对玉米的促生机制及其对土壤铅的固化作用。所筛菌株被鉴定为巴氏克雷伯菌(Klebsiella pasteurii),其通过分泌乙酸、乳酸、酒石酸和草酸对Ca3(PO4)2的溶磷率为26.5%,并能分泌生长素(IAA)。在玉米根际土壤中施用菌株的上清液、菌液和发酵液后,较对照组玉米株高、茎直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其中施用发酵液组增幅最高,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28%,216%、266%、147%。同时,3个处理组中玉米地上生物量中铅含量分别降低68.6%、58.1%、70.1%,地下部铅含量分别降低119%、36.7%、39.5%。施用菌株上清液、菌液和发酵液后均使玉米根际土壤中可溶态的铅向稳定态铅转化,这可能是巴氏克雷伯菌在解离土壤磷素的过程中,其解离的磷可能与铅形成稳定态的磷铅化合物,进而降低植物对铅的吸收。由此可以得出,在铅污染土壤中巴氏克雷伯菌能够显著固化重金属铅并抑制玉米对铅的吸收,对玉米具有促生作用,因此,巴氏克雷伯菌在土壤重金属修复和保障农作物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的固化 铅污染矿区 解磷菌 促生 铅的形态 重金属 土壤污染
下载PDF
烟秆生物炭及其改性对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5
作者 胡维 程建中 +2 位作者 高维常 涂成龙 唐源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生物炭(BC)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其修复效果与制备条件及原材料密切相关。以不同碳化温度(300、500和700℃)的烟秆生物炭BC及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改性生物炭(HBC)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实验探究不同时段(7、14和30 d)烟秆BC及... 生物炭(BC)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其修复效果与制备条件及原材料密切相关。以不同碳化温度(300、500和700℃)的烟秆生物炭BC及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改性生物炭(HBC)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实验探究不同时段(7、14和30 d)烟秆BC及HBC对矿区Pb、Zn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BC和HBC均能增加土壤pH值(7.81~8.56),并分别使土壤Pb毒性浸出浓度显著降低了30.02%~34.75%和28.23%~34.02%,使有效态Pb降低了37.95%~51.71%和22.56%~26.52%,有效态Zn降低了31.90%~55.52%和19.31%~41.70%;Pb、Zn生物有效性在培养7 d时降低最明显,不同BC使土壤Pb、Zn酸溶态降低了8%~11%和6%~14%,同时增加了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而HBC则促使Pb、Zn酸溶态和可还原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BC对土壤Pb、Zn修复效果与HBC相当,因此,烟秆BC和HBC在钝化矿区Pb、Zn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为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土壤 烟秆生物炭 改性 迁移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Soil phosphorus bioavailability assessed by XANES and Hedley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in a glacier foreland chronosequence in Gongga Mountain, 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7
6
作者 WU YanHong Jrg PRIETZEL +6 位作者 ZHOU Jun BING HaiJian LUO Ji YU Dong SUN ShouQin LIANG JianHong SUN HongY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1860-1868,共9页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s influenced by soil phosphorus bioavailability, which depends largely on chemical fractions of phosphorus. The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developed by Hedle...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s influenced by soil phosphorus bioavailability, which depends largely on chemical fractions of phosphorus. The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developed by Hedley et al. or its subsequent modification is a well-known method to determine soil phosphorus forms. Hedley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separates the phosphorus into fractions based on their different chemical solubilities in extractants with certain chemical properties. Recently, synchrotron-based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XANES) spectroscopy has been employed to measure soil phosphorus species directly and non-invasively. The XANES method provides information concerning loc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information of target elements at a molecular level. Thus, it can distinguish phosphorus fractions bound by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such as Fe, Al, and Ca). In this present work, the phosphorus speciation of topsoil along a glacial foreland chronosequence in Gongga Mountain is determined using these two methods. The changes in soil phosphorus bioavailability along the 120-year-old chronosequence are assessed based on comparisons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se two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edley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shows a greater ability to determine soil bioavailable phosphorus(Resin-P and NaCHO3-P), while XANES is effective in distinguishing phosphorus bound by metal compounds. In the chronosequence, Ca- and Al-bound phosphorus were derived mainly from primary minerals, whose phosphorus contents decreased within 120 years of moraine weathering and soil development. The content of soil bioavailable phosphorus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30 years since deglaciation. The increasing phosphorus bioavailability promoted the colonizing and primary succession veg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phosphorus forms Hedley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XANES Hailuogou
原文传递
云南澜沧老厂铅锌矿外围云山村一带地质特征及土壤Pb高值异常形成原因 被引量:2
7
作者 樊金虎 孙立秋 王鹏 《吉林地质》 2019年第1期49-54,共6页
老厂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境内,它是昌宁-孟连成矿带的南段唯一大型铅锌矿床,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开采历史。但矿山企业目前面临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近年来,由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项目的实施,矿区深部又发现细脉-浸染状钼(铜... 老厂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境内,它是昌宁-孟连成矿带的南段唯一大型铅锌矿床,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开采历史。但矿山企业目前面临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近年来,由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项目的实施,矿区深部又发现细脉-浸染状钼(铜)矿化。在目标指向深部的同时多家单位对老厂外围展开了找矿潜力评价工作,经局部土壤测量工作于矿区东侧的云山村一带发现多处Pb元素高值异常,多点异常值超过10 000 ppm。本文从多处搜集证据对Pb元素高值异常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加以分析,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指导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厂铅锌银矿 外围 土壤测量 pb异常特征 形成原因
下载PDF
碱改性沸石吸附铅和氨氮性能及对稀土矿山土壤的修复作用
8
作者 林小淳 刘晓瑜 +5 位作者 袁欣 张隆隆 刘斯文 冯亚鑫 赵晓倩 黄园英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7-1188,共12页
针对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中的重金属铅和氨氮复合污染问题,本文采用木醋液、氢氧化钠、木醋液-氢氧化钠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分析改性前后沸石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变化。开展室内... 针对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中的重金属铅和氨氮复合污染问题,本文采用木醋液、氢氧化钠、木醋液-氢氧化钠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分析改性前后沸石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变化。开展室内模拟溶液中吸附动力实验;以现场采集的土壤为基质,进行柱淋滤实验及土壤中稳定化实验,分析了天然沸石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木醋液-氢氧化钠三种不同改性沸石对铅和氨氮的形态影响。结果表明:碱改性沸石和碱+木醋液改性沸石对200mg/L铅的去除率超过94%,对30mg/L氨氮的去除率大于65%;2%(质量百分比)为碱改性沸石的最佳添加比例,使土壤中铅有效态固化率达52%,氨氮由不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现场中试实验证明,添加修复材料6个月后,碱改性沸石吸附稳定土壤中氨氮达94.61%。碱改性沸石不仅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无二次污染,而且对土壤中铅和氨氮复合污染有很好的稳定化效果,可作为用于废弃稀土矿山土壤修复稳定化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沸石 离子型稀土矿山 铅有效态 氨氮形态 土壤修复
下载PDF
不同有机改良剂对矿区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其铅赋存形态的影响机制
9
作者 李思敏 吴月颖 +4 位作者 吴治澎 王全超 李财生 侯正伟 符传良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9,共9页
为探讨不同来源有机改良剂对污染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子特征及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来源的有机改良剂,以海南省昌化矿区铅(Pb)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不施有机改良剂的土壤为空白对照处理,对3种不同有机改良... 为探讨不同来源有机改良剂对污染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子特征及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来源的有机改良剂,以海南省昌化矿区铅(Pb)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不施有机改良剂的土壤为空白对照处理,对3种不同有机改良剂处理(添加5%羊粪、海藻有机肥、小麦秸秆生物炭)的土壤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能显著提高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在培养后期DOC含量逐渐降低;除了生物炭,其他3种处理高分子量芳香碳类物质(C2)占比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降低,较低分子量的氧化醌类物质(C3)占比提高。红外光谱特征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后土壤中DOM的官能团主要是氨基酸N H键和羟基OH;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4种处理均能提高土壤中水溶态Pb含量,其中海藻处理的水溶态Pb含量最高,达到1.91 mg·kg^(-1),可还原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是Pb的主要存在形态(48%~54%)。不同培养时间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DOC含量以及相关官能团与土壤Pb含量和形态存在相关性,土壤溶液中的Pb主要受控于土壤溶液中的DOM,海藻和羊粪处理能够增加土壤中水溶态Pb和EDTA-Pb的含量。研究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改变了土壤中DOM的性质,进而影响土壤中水溶态Pb和有效态Pb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良剂 土壤 溶解性有机质 铅形态 羊粪 海藻 生物炭
下载PDF
重金属铅胁迫下EDTA对狗牙根抗氧化酶及土壤磷、铅形态的影响
10
作者 姜冉冉 江润海 +1 位作者 朱城强 侯秀丽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38,共8页
为探究施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增强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CK)、2.5、5、7.5、10 mmol/L共5个EDTA浓度处理,研究重金属铅胁迫下施用EDTA对狗牙根抗氧化酶系统及土壤不同形态磷... 为探究施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增强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CK)、2.5、5、7.5、10 mmol/L共5个EDTA浓度处理,研究重金属铅胁迫下施用EDTA对狗牙根抗氧化酶系统及土壤不同形态磷、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 EDTA处理下狗牙根根部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63、1.95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它浓度处理;狗牙根根际、非根际土壤Ca-P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39.42%、51.24%,而根际土壤Fe-P含量是对照的1.92倍;狗牙根地上部和根部Pb富集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8.84倍和1.91倍,且转移系数大于1;根际土壤中有效态铅含量最高,为92.83 mg/kg,是对照的1.84倍。以上结果表明施用10 mmol/L的EDTA能够有效促进根际土壤中铁锰氧化态铅、腐殖酸结合态铅、残渣态铅和强有机结合态铅转化为有效态铅,提高狗牙根对铅的吸收,增强POD、CAT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狗牙根在高浓度铅胁迫下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乙二胺四乙酸(EDTA) 抗氧化酶系统 植物铅富集 土壤磷、铅形态
下载PDF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昆山市土壤铅形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万红友 周生路 +1 位作者 陈杰 赵其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地处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的江苏省昆山市为典型区,采集水稻土及传统蔬菜地和保护栽培蔬菜地土壤样品126个,采用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几种因素对农田土壤各形态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铅平均含量为3.75 mg·kg... 以地处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的江苏省昆山市为典型区,采集水稻土及传统蔬菜地和保护栽培蔬菜地土壤样品126个,采用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几种因素对农田土壤各形态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铅平均含量为3.75 mg·kg-1,土壤全铅平均含量为27.42 mg·kg-1,土壤铅的活化率平均为15.64%。土壤各形态铅含量相对大小为残渣态(15.35 mg·kg-1)>有机质结合态(6.68 mg·kg-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27 mg·kg-1)>碳酸盐结合态(0.76 mg·kg-1)>可交换态(0.36 mg·kg-1),残渣态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形态,占49.79%。pH是影响可交换态铅含量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含量的最主要因素,均达极显著负相关水平。全铅含量是影响碳酸盐结合态铅含量和残渣态铅含量的最主要因素,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有机质结合态铅含量的最主要因素,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H也是影响有机质结合态铅含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 土壤铅 铅形态 影响因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腐殖酸对石灰(岩)土中铅形态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蝶 黄莺 +1 位作者 杨倩 刘晓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8,共5页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不同用量腐殖酸对石灰(岩)土中铅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各处理均能降低石灰(岩)土中交换态和残渣态Pb含量,而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及碳酸盐结合态Pb含量则增加;施用腐殖酸降低了石灰(岩...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不同用量腐殖酸对石灰(岩)土中铅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各处理均能降低石灰(岩)土中交换态和残渣态Pb含量,而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及碳酸盐结合态Pb含量则增加;施用腐殖酸降低了石灰(岩)土中Pb的活性,且影响程度随腐殖酸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腐殖酸对石灰(岩)土中Pb各形态含量在培养0~36 d期间变化较明显,培养36 d后基本趋于平稳;随腐殖酸在石灰(岩)土中施用量的加大,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和有机结合态Pb与之的相关性最明显,交换态Pb和残渣态Pb的分配比率随腐殖酸施用量的增大而下降,碳酸盐结合态Pb、铁锰氧化物及有机结合态Pb的分配比率则随腐殖酸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腐殖酸具有能暂时固定石灰(岩)土中重金属Pb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石灰(岩)土 形态
下载PDF
粤东凤凰山茶区土壤不同形态铅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张伟 易本梁 刘知翔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9-153,共5页
通过对粤东凤凰山茶区12个大型茶园土壤和茶叶进行采样,采用连续提取法将茶园土壤Pb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束缚态和残渣态,探讨茶园土壤Pb的5种化学形态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茶叶Pb含量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发现,... 通过对粤东凤凰山茶区12个大型茶园土壤和茶叶进行采样,采用连续提取法将茶园土壤Pb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束缚态和残渣态,探讨茶园土壤Pb的5种化学形态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茶叶Pb含量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发现,土壤中Pb的5种化学形态分布的规律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交换态>有机束缚态>碳酸盐态。土壤有机质与可交换态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碳酸盐结合态Pb呈极其显著负相关,而土壤pH值与土壤可交换态Pb呈显著负相关,与碳酸盐态Pb和有机束缚态Pb呈极其显著正相关。茶区12个茶园土壤样品的Pb生物有效性系数范围在0.029~0.113,平均值为0.061;Pb可迁移性系数范围在0.021~0.078,平均值为0.044。凤凰山茶叶Pb含量的范围在1.39~1.82 mg/kg之间,平均为1.56 mg/kg。茶叶中的Pb含量与土壤氧化物结合态Pb、有机束缚态Pb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极其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化学形态 茶园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活化剂对镉、铅单一及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伟伟 滕玉婷 +2 位作者 任静华 张亚平 龙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2-886,890,共6页
选取柠檬酸(CA)、木醋液(WV)、聚天冬氨酸(PASP)、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和FeCl3作为活化剂,以镉、铅单一和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振荡淋洗法结合形态分析技术研究活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重金属单一污染... 选取柠檬酸(CA)、木醋液(WV)、聚天冬氨酸(PASP)、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和FeCl3作为活化剂,以镉、铅单一和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振荡淋洗法结合形态分析技术研究活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重金属单一污染时,5种活化剂对镉、铅均有一定的淋出效果,淋出效率均随活化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活化剂通过淋洗实验主要淋出酸溶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2)重金属复合污染时,金属离子间的竞争作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重金属的淋出效率,多数情况下,铅的存在会促进镉的淋出,但镉的存在会抑制土壤铅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活化剂 重金属形态
下载PDF
基于土壤中铅化学形态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孙瑞瑞 陈华清 李杜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47-51,共5页
针对曾爆发儿童血铅事件的南安市庄内村土壤中的铅含量及化学形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其土壤中的铅进行化学形态分析,并采用ICP-MS对土壤中各形态铅含量及总铅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测定结果利用地累积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 针对曾爆发儿童血铅事件的南安市庄内村土壤中的铅含量及化学形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其土壤中的铅进行化学形态分析,并采用ICP-MS对土壤中各形态铅含量及总铅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测定结果利用地累积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中铅的环境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为轻度-偏中度水平,环境风险水平不高;基于RAC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平均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基于RSP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平均风险水平为重度风险;RAC法、RSP法评价结果均呈现出表层土壤风险程度略高于母质层;3种评价方法中RSP法较适宜对小区域土壤中铅的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铅化学形态 RAC法 RSP法 地累积指数法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施用硅酸盐和生物炭对土壤铅形态与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鹤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采用盆栽模拟的方法,探讨施用硅酸盐和生物炭对棕壤土中铅形态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施加生物炭有利于残渣态铅的形成;相同浓度铅处理下,施用硅酸盐和生物炭均会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铅含量,其中生物炭施用量为2... 采用盆栽模拟的方法,探讨施用硅酸盐和生物炭对棕壤土中铅形态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施加生物炭有利于残渣态铅的形成;相同浓度铅处理下,施用硅酸盐和生物炭均会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铅含量,其中生物炭施用量为20g/kg,硅酸盐施用量为1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形态 土壤 硅酸盐 生物炭
下载PDF
外源铅在红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
17
作者 王旭 颜丽 关连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243-4244,共2页
[目的]为污染土壤的控制和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土柱法,研究外源铅在红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在水分不饱和条件下,外源水溶性铅进入红壤90 d后并未向15~30 cm土层迁移,而是集中在0~15 cm层次;外源水溶性铅... [目的]为污染土壤的控制和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土柱法,研究外源铅在红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在水分不饱和条件下,外源水溶性铅进入红壤90 d后并未向15~30 cm土层迁移,而是集中在0~15 cm层次;外源水溶性铅进入红壤(0~15 cm)30 d后水溶态迅速向其他形态转化,其形态分布主要以交换态为主,其次为铁锰氧化物态、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未检出)。[结论]外源铅进入红壤90 d后绝大部分还未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形态,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红壤(0~15 cm)对外源铅的吸附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或螯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铅 红壤 迁移 形态分布
下载PDF
硫和白云石对皖中黄褐土铅形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丽芹 章力干 +2 位作者 周可金 马成泽 杨晓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9-923,共5页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应用连续浸提分组方法,研究了S与白云石用量对黄褐土中重金属Pb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S处理条件下,土壤pH下降,可交换态Pb有升高的趋势;白云石处理条件下,土壤pH升高,显著促进了可交换态Pb向碳酸盐结合态和...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应用连续浸提分组方法,研究了S与白云石用量对黄褐土中重金属Pb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S处理条件下,土壤pH下降,可交换态Pb有升高的趋势;白云石处理条件下,土壤pH升高,显著促进了可交换态Pb向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转化,这种形态分布与白云石用量无明显关联,S的添加不足以改变白云石粉对黄褐土中Pb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形态 黄褐土
下载PDF
某金矿区下游土壤基于重金属化学形态风险评价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浩 朱苏加 +2 位作者 徐良伟 贾文茹 李炜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2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为定量评价某金矿对下游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风险评价编码法,从重金属总量及化学形态两个维度来评价土壤的生态风险,并在分析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与次生态、原生态相关性基础上,应用Pb同位素比值示踪土壤重金... 为定量评价某金矿对下游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风险评价编码法,从重金属总量及化学形态两个维度来评价土壤的生态风险,并在分析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与次生态、原生态相关性基础上,应用Pb同位素比值示踪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随着与矿区距离的增大,除Cr外土壤中重金属大致逐渐减弱。土壤重金属总体呈现低风险。Cd具有较高的单项系数(均值72.50),但其有效态占比较低,集中在10%~17%,而Pb虽然总量较少,但具有较高的有效态占比,集中在15%~30%,Pb、Cd元素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应重点关注。Pb、Cd、Zn次生态含量与其富集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2)值分别为0.7657、0.9115、0.6029,表明这三种重金属与矿区生产活动更为相关,即人为来源可能性更大,而Cu、Cr主要以自然来源为主。Pb同位素比值关系显示,土壤样品整体位于尾矿源(人为源)及成土母质(自然源)端元之间。随着与矿区距离的减小,重金属含量及可交换态大致呈现增大的趋势,^(206)Pb/^(207)Pb同位素比值呈现下降趋势,更偏向人为源,表明矿区生产活动对靠近矿区的土壤区域输入的重金属贡献更大,结合采样点位,矿区西北边界400 m以内区域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区 土壤 重金属 化学形态 pb同位素
下载PDF
有机肥对铅在土壤中形态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宇杰 赵文 +2 位作者 罗春岩 徐毓皎 吴蔚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4-543,共10页
为了解铅污染商品有机肥对培养土壤中铅形态的影响以及低铅含量有机肥对外源铅污染土壤中铅形态分配的影响,在海南采集了4种商品有机肥样品,进行有机肥与土壤铅污染的老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原土壤中重金属铅主要以交换态(33.43%)和残渣... 为了解铅污染商品有机肥对培养土壤中铅形态的影响以及低铅含量有机肥对外源铅污染土壤中铅形态分配的影响,在海南采集了4种商品有机肥样品,进行有机肥与土壤铅污染的老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原土壤中重金属铅主要以交换态(33.43%)和残渣态(30.03%)存在,随着海藻有机肥(HK01)和羊粪有机肥(DF01)施肥量的增加,处理土壤中交换态铅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有机结合态从9.56%提高到22.05%.外源铅(250 mg·kg-1)污染土壤中以交换态(36.21%)、铁锰态(27.03%)和碳酸盐结合态铅(23.54%)为主;随着有机肥料添加量的增大,格瑞龙有机肥处理后,污染土壤中的交换态铅的比例有所下降,添加量为10%时比例最低为27.80%;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铅的比例上升,在20%时比例最大为13.68%、13.35%.鱼蛋白豆粕有机肥处理的土壤中交换态铅和碳酸盐结合态铅比例下降,在添加量为20%时比例分别降低到11.75%和11.89%,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变化不显著;铅主要转入有机结合态铅和残渣态,平均增长比例分别为8.42%、3.03%.施用有机肥经过足够长时间的老化均会使土壤中的有效性高的铅转化成稳定态的铅,因此有机肥对铅污染的土壤的修复作用较大.但是由于重金属铅的移动性差,会累积在土壤表层,施用有机肥前还是要经过检测,选用相对安全的有机肥改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重金属污染 铅形态 分配 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