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term effectiveness of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versus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1
作者 Fen Zhou Cheng-Hu Wang +3 位作者 Chen-Chen Zhou Sha Liu Jin Yao Qin J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11期2045-2051,共7页
AIM:To compare the short-term effectiveness of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577-nm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METHOD... AIM:To compare the short-term effectiveness of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577-nm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METHODS:This observational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cluded 60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n=30)or 577-nm SML treatment(n=30)for cCSC between Jan.2021 and Oct.2022.During 3mo follow-up,all patients underwent assessments of 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RESULTS:The operation of laser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 in all cases.At 1mo,BCVA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ore in the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group compared to the SML group(P<0.05).The chang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3mo(P>0.05).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in the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in the SML group at 1mo(P<0.05).The 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in two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3mo(all P<0.05).The chang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1mo or at 3mo(P>0.05).CONCLUSION: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is superior to SML for treating cCSC,leading to better improvements in vision and CMT for short t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CRVO继发ME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覃蓓 刘晓辉 秦程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非缺血型CRVO继发ME患者。根据患者自行选择是否接受微脉冲激光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17只眼)。对照...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非缺血型CRVO继发ME患者。根据患者自行选择是否接受微脉冲激光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17只眼)。对照组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总注药次数及按需治疗次数。结果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观察组BCVA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注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按需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CRVO继发ME,疗效显著,可改善视力,降低黄斑厚度,减少总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577 nm微脉冲激光
下载PDF
577 nm微脉冲光凝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VEGF、IL-23、sE-sel及PED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星怡 白琳 +1 位作者 秦岭 孙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探讨577 nm微脉冲光凝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3(IL-23)、E-选择素(sE-sel)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DR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视... 目的探讨577 nm微脉冲光凝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3(IL-23)、E-选择素(sE-sel)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DR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观察组采用577 nm微脉冲光凝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VEGF、IL-23、sE-sel及PEDF水平,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和黄斑中心厚度(CMT);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IL-23及sE-se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D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77 nm微脉冲光凝治疗可以更好恢复PDR患者视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VEGF、IL-23及sE-sel水平及上调血清PED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77 nm微脉冲光凝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 E-选择素
下载PDF
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研究
4
作者 郑琳璐 毛羽佳 +1 位作者 郑才峰 陈德兵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60例(60眼)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60例(60眼)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璃体腔注射anti-VEGF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联合anti-VEGF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M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BCVA均低于前一时间点,CMT均薄于前一时间点,且观察组BCVA低于对照组,CMT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anti-VEGF药物治疗DME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减少黄斑厚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577 nm微脉冲激光
下载PDF
577 nm波长微脉冲激光二次治疗与单次治疗重度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路宏 李敏 +4 位作者 曾思明 吴学今 陈丽妃 黄孔乾 赖小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10期961-965,共5页
目的比较577 nm波长微脉冲激光二次治疗与单次治疗重度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重度DME患者60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比较577 nm波长微脉冲激光二次治疗与单次治疗重度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重度DME患者60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两组患者均先应用微脉冲577 nm激光治疗。观察组行二次微脉冲激光治疗(在第1次治疗6周后行第2次微脉冲光凝治疗),对照组只行1次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治疗后12周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CMT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在治疗后12周观察组CMT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CVA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2周,观察组BCVA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高眼压、前房炎性渗出、视野暗点、视网膜下纤维化、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并发症。结论微脉冲激光二次治疗较单次微脉冲激光治疗DME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577 nm波长微脉冲激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晓玉 钟福炉 +2 位作者 李成茂 郑彦 李维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评价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20年4月,收集干... 目的评价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20年4月,收集干预组为577 nm微脉冲激光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的联合治疗,对照组为单一微脉冲激光或者单一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黄斑水肿的研究,对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运用Stata 14.0和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Q值检验结果采用不同的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检测。结果(1)最佳矫正视力(BCVA):联合治疗较单一微脉冲激光治疗后1、3、6个月明显提高,加权均数差WMD(95%CI)分别为-0.13(-0.15,-0.10),-0.12(-0.16,-0.08),-0.10(-0.18,-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黄斑中央厚度(CMT):联合治疗较单一微脉冲激光治疗后1、3、6、12个月明显降低,WMD(95%CI)分别为-66.90(-91.30,-42.50)μm,-75.78(-107.38,-44.19)μm,-93.01(-162.12,-23.91)μm,-23.81(-46.24,-1.38)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与单一注药组治疗后3个月CMT对比WMD(95%CI)为20.45(2.45,38.44)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抗VEGF注药次数:联合治疗组较单一注药组,玻璃体腔注射药物针数减少,合并效应量WMD(95%CI)为-1.52(-2.63,-0.40)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较单一微脉冲激光在治疗黄斑水肿的早期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BCVA(<3个月),减轻水肿程度(≤6个月);与单一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相比,能有效减少抗VEGF药物的注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577 nm微脉冲激光 抗VEGF药物 META分析
下载PDF
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努尔斯曼古丽·米吉提 艾斯开尔江·穆合台尔 艾尼瓦尔·卡地尔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究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102例单眼CS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益脉康分散片联合卵磷脂络合碘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577 nm... 目的:探究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102例单眼CS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益脉康分散片联合卵磷脂络合碘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577 nm微脉冲激光。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下积液高度(SRFH)、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中央凹外核层(ONL)厚度、光感受器内节(IS)和外节(OS)厚度、微视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27%vs.68.63%,P<0.05);观察组BCVA、SRFH及CMT均低于对照组(P<0.05),ONL厚度、IS厚度、OS厚度、固视总稳定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光敏感度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联合药物(脉康分散片联合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CSC的疗效较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577 nm微脉冲激光 药物治疗 视网膜下积液 微视野
下载PDF
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龙河 刘茂雄 +1 位作者 胡庆华 李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53-757,共5页
激光光凝是视网膜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时至今日,视网膜激光仍在不断发展。以往数十年,研究者试图发现一种既可以减少组织损伤,同时又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激光治疗。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SML)因其... 激光光凝是视网膜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时至今日,视网膜激光仍在不断发展。以往数十年,研究者试图发现一种既可以减少组织损伤,同时又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激光治疗。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SML)因其光毒性低、散射小、穿透力较强,与传统激光相比损伤小、反应轻、无疼痛等特点,让这一目标不再是梦想,使激光治疗眼底疾病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本文就577 nm SML的概念、作用机制、相关参数及在多种视网膜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予临床治疗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77nm微脉冲激光 视网膜疾病 黄斑水肿
下载PDF
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周静琳 李金香 曾琦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目的探讨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hold micropulse laser photocoagulation,SMLP)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ntravitreal conbercept,IVC)与单纯IVC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本... 目的探讨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hold micropulse laser photocoagulation,SMLP)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ntravitreal conbercept,IVC)与单纯IVC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难治性DME患者,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共10例,16眼)和对照组(共12例,17眼)。实验组采用577 nm SMLP联合IVC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IVC治疗。收集两组治疗基线及随访6个月每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硬性渗出面积(hard exudates,HE)及微血管瘤数量(microangioma,MA)的变化情况以及玻璃体腔注药次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对照组LogMAR BCVA分别为0.300(0.100,0.400)、0.400(0.300,0.6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75,P=0.015);CMT分别为237.00(230.75,254.75)μm、263.00(237.00,341.50)μ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35);HE[411.50(72.25,8757.50)pixels^(2)]vs.[3000.00(10.00,6604.00)pixels^(2)]和MA[1.00(0.00,7.25)个]vs.[2.00(1.00,8.00)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6,P=0.452;t=-0.861,P=0.400)。实验组、对照组的注药次数分别为(4.6±0.2)次、(5.3±0.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2,P=0.039)。实验组577 nm SMLP治疗6个月后患眼眼底检查无明显色素沉积和激光瘢痕。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577 nm SMLP具有较好的安全性。577 nm SMLP联合IVC与单纯IVC治疗对比,在针对难治性DME患者的HE面积和出血点、MA的数量改善方面具有同等的效果,但联合治疗能在短期内更好地减轻部分患者的黄斑水肿,提升BCVA,并且延长玻璃体腔注药间隔时间,减少玻璃体腔注药频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新霞 《实用防盲技术》 202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80眼)DME患者(2017年3月~2019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研究组...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80眼)DME患者(2017年3月~2019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研究组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χ2=5.165,P=0.023);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值、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t1=9.989,P1=0.000;t2=14.628,P2=0.000)。结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DME,能进一步降低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视力水平,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 黄斑中心凹厚度 视力
下载PDF
阈值下577nm微脉冲激光光凝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趋化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连海燕 宋艳萍 +3 位作者 易敬林 杨海军 罗云峰 杜红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3-727,共5页
目的观察阈值下577 nm微脉冲激光光凝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趋化素(Chem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5 mg·kg^(-1)链脲佐菌... 目的观察阈值下577 nm微脉冲激光光凝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趋化素(Chem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5 mg·kg^(-1)链脲佐菌素对40只Brown Norway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20只造模成功者为实验鼠,造模后2周右眼采用IQ577 nm激光行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处理为微脉冲激光组,左眼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在微脉冲激光光凝后3 d、7 d、14 d、28 d随机各选取5只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双眼视网膜VEGF、NGF和Chemerin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VEGF mRNA和蛋白在3 d、7 d、14 d、28 d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微脉冲激光组VEGF mRNA和蛋白在3 d、7 d、14 d、28 d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氉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3 d、7 d、14 d、28 d NGF mRNA和蛋白均逐渐下降(均为P<0.05),7 d NGF比3 d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脉冲激光组NGF mRNA和蛋白在3 d、7 d、14 d、28 d均较对照组上升,且在14 d达到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Chemerin mRNA和蛋白在3 d、7 d、14 d、28 d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微脉冲激光组Chemerin mRNA和蛋白在3 d、7 d、14 d、28 d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阈值下577 nm微脉冲激光光凝可降低早期糖尿病大鼠VEGF、Chemerin表达,上调N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77 nm激光 微脉冲激光 糖尿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趋化素
下载PDF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路雪 谢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49-752,共4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发生在中青年患者中常见的黄斑病变,该病具有一定自限性,但治疗不及时也可致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进展为慢性CSC、继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等,最终导致中心视力不可逆性损害。...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发生在中青年患者中常见的黄斑病变,该病具有一定自限性,但治疗不及时也可致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进展为慢性CSC、继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等,最终导致中心视力不可逆性损害。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LP)是一种短促重复的脉冲激光,它不同于具有损伤性治疗作用的传统激光,在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不会对RPE细胞和光感受器造成损伤和热损伤。在光动力治疗(PDT)缺乏维替泊芬的情况下,因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SMLP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CSC的治疗。本综述旨在阐述SMLP治疗CSC过程中涉及的效应细胞、细胞因子及作用机制,以期为SMLP在临床的推广和合理化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视网膜色素上皮 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810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昕滢 曹丽 徐学东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4期17-22,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810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diode laser micropulse photocoagulation,SDMP)相较传统激光(convention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CLP)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 目的 系统评价810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diode laser micropulse photocoagulation,SDMP)相较传统激光(convention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CLP)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SionMed、ClinicalTrials.gov、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810 nm SDMP比较CLP治疗DME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时限为2001年12月—2021年12月。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6篇RCTs,共420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LP组相比,810 nm SDMP组在改善最佳矫正视力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MD=-0.07,95%CI:-0.12~-0.03,P<0.05),且810 nm SDMP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比CLP组更为显著,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8.90,95%CI:-17.22~-0.58,P=0.04)。结论 810 nm SDMP在改善最佳矫正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方面的疗效均优于C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 阈值下 810 nm 糖尿病黄斑水肿 META分析
下载PDF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芯蕊(综述) 安建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8-692,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当今影响青壮年人群视力的主要疾病,因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的特点使得其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SC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传统激光光凝治疗、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DM)治疗、抗血管内皮...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当今影响青壮年人群视力的主要疾病,因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的特点使得其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SC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传统激光光凝治疗、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DM)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等,其中SDM是一种高频率、短促、阈值下、选择性光凝的激光,因为其能量小,安全性好、创伤小等优点受到了众多临床医生的青睐。不同波长的激光可被眼内不同色素吸收,因此不同CSC的发病部位所选用的SDM发射的治疗光波长也不尽相同。SDM治疗需要确定有效的治疗范围和参数,避免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本文就SDM治疗CSC的机制、不同波长阈值下微脉冲激光的区别、治疗部位及参数选择、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577 nm激光 激光光凝
下载PDF
阈值下导航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苏 姚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87-1692,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智能精准靶向导航阈值下能量和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0-01/2021-01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cCSC患者36例40眼纳入研究,其中19例23眼接受智能精... 目的:对比分析智能精准靶向导航阈值下能量和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0-01/2021-01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cCSC患者36例40眼纳入研究,其中19例23眼接受智能精准靶向导航阈值下能量激光治疗(靶向导航组),17例17眼接受微脉冲激光(SML)治疗(SML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wk, 1、3、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积液(SRF)、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流密度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结果:治疗后3、6mo,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靶向导航组CMT在治疗后2wk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ML组在治疗后1mo出现降低(P<0.05),治疗后3、6m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SRF吸收情况有差异(P<0.05),靶向导航组患者SRF完全吸收率高于SML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SCP、DCP、FAZ较治疗前均无改变(P>0.05)。结论:智能精准靶向导航阈值下能量激光治疗可迅速改善视网膜形态,缩短cCSC病程以促进视功能恢复,具有显效时间快、费用低、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可成为临床治疗cCSC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精准靶向导航激光 阈值下能量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微脉冲激光
下载PDF
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射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脉络膜骨瘤继发非脉络膜新生血管性视网膜下积液的应用
16
作者 孙光丽 赵玥 +1 位作者 杨婷婷 姚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SML)治疗脉络膜骨瘤伴非脉络膜新生血管性视网膜下积液(SRF)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7年至2021年间就诊的8例脉络膜骨瘤患者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SML)治疗脉络膜骨瘤伴非脉络膜新生血管性视网膜下积液(SRF)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7年至2021年间就诊的8例脉络膜骨瘤患者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治疗方案采用眼内康柏西普注射后行黄斑区微脉冲激光光凝。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MT)的变化情况。结果3眼接受3次康柏西普注射,3眼接受2次康柏西普注射,2眼接受1次抗VEGF注射;4眼接受4次SML治疗,2眼接受3次、1眼接受2次以及1眼接受1次SML治疗。至末次随访时,7眼SRF完全吸收,1眼伴后极部囊样视网膜变性(PCRD)者残存SRF。治疗前BCVA(LogMAR)中位数为0.9(Q1~Q3,0.5~2.0),CMT中位数为393.50μm(Q1~Q3,314~460μm)。治疗后12mo BCVA中位数为0.4(Q1~Q3,0.2~1.0),CMT为208.00μm(Q1~Q3,189~231μm)。治疗前后BCVA及CMT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联合微脉冲激光可促进脉络膜骨瘤患者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黄斑水肿 脉络膜骨瘤
下载PDF
577nm多点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淯平 张祺 金中秋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4-17,43,共5页
目的 577 nm多点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S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8-06/2019-06月招摹双眼SNPDR患者,将患者双眼随机分为577 nm多点微脉... 目的 577 nm多点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S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8-06/2019-06月招摹双眼SNPDR患者,将患者双眼随机分为577 nm多点微脉冲激光组和532 nm传统单点氩激光组。两组均行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评估患者基线、3、6、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视野检查情况。主要结果观察指标包括视力改变、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CMT)、视野参数(visual field index, VFI)。次要结果观察是否进展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结果在12个月随访期末,两组均无患眼进展为PDR。两组患者在BCVA、CM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7 nm多点微脉冲激光治疗组视野受损程度明显低于532 nm传统单点氩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577 nm多点微脉冲激光治疗SNPDR与532 nm传统单点氩激光治疗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可以作为替代方案从而避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77nm多点微脉冲激光 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
原文传递
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18
作者 王伟 李玉军 +1 位作者 刘苏青 孙利娜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目前临床尚未明确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本研究探讨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治疗CSC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12-03-2018-11-03郑州爱尔眼科医院门诊确诊的30例CS... 目的目前临床尚未明确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本研究探讨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治疗CSC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12-03-2018-11-03郑州爱尔眼科医院门诊确诊的30例CSC患者30眼进行研究,对患者黄斑区盘状隆起处行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全覆盖光凝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眼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脉络膜及视网膜损伤等并发症。在治疗后3个月时,30眼中,24眼视网膜下液已完全吸收,6眼仍有视网膜下液积存,但较治疗前已有明显缓解趋势,同时对此6眼进行了二次微脉冲激光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BCVA分别为(0.35±0.10)、(0.34±0.09)、(0.07±0.06)和(0.07±0.06)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53,P<0.001,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CMT分别为(381.47±16.47)、(337.97±13.66)、(226.97±5.33)和(226.43±5.2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24,P<0.001,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C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全覆盖光凝治疗 视力
原文传递
雷珠单抗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洪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玻...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E)]水平、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的61.36%(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值高于对照组,ESR、PV和AE水平低于对照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珠单抗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DR患者效果优于单一激光治疗,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BCVA值,减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 雷珠单抗 血液流变学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视力
下载PDF
合理选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明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1-274,共4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的黄斑疾病,主要表现为黄斑区浆液性脱离,虽有自限性,但接近一半的患者长期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是治疗CSC的有效方法,但在光敏剂维替泊芬...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的黄斑疾病,主要表现为黄斑区浆液性脱离,虽有自限性,但接近一半的患者长期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是治疗CSC的有效方法,但在光敏剂维替泊芬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治疗CSC成为眼科医生共同关心的话题。根据CSC患者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变化与自然病程、PDT治疗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CSC患者应尽早接受有效治疗,以防止中心凹外核层变薄导致视功能损伤不可逆转。针对目前文献报道的除PDT以外的多种治疗方法,建议根据是否存在渗漏点及其渗漏点与中心凹的位置关系,首先考虑渗漏点激光光凝或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当合并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和(或)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时,可考虑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不建议选择未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其他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光动力疗法 述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