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term effectiveness of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versus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1
作者 Fen Zhou Cheng-Hu Wang +3 位作者 Chen-Chen Zhou Sha Liu Jin Yao Qin J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11期2045-2051,共7页
AIM:To compare the short-term effectiveness of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577-nm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METHOD... AIM:To compare the short-term effectiveness of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577-nm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METHODS:This observational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cluded 60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n=30)or 577-nm SML treatment(n=30)for cCSC between Jan.2021 and Oct.2022.During 3mo follow-up,all patients underwent assessments of 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RESULTS:The operation of laser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 in all cases.At 1mo,BCVA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ore in the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group compared to the SML group(P<0.05).The chang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3mo(P>0.05).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in the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in the SML group at 1mo(P<0.05).The 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in two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3mo(all P<0.05).The chang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1mo or at 3mo(P>0.05).CONCLUSION: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is superior to SML for treating cCSC,leading to better improvements in vision and CMT for short t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navigat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下载PDF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路雪 谢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49-752,共4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发生在中青年患者中常见的黄斑病变,该病具有一定自限性,但治疗不及时也可致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进展为慢性CSC、继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等,最终导致中心视力不可逆性损害。...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发生在中青年患者中常见的黄斑病变,该病具有一定自限性,但治疗不及时也可致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进展为慢性CSC、继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等,最终导致中心视力不可逆性损害。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LP)是一种短促重复的脉冲激光,它不同于具有损伤性治疗作用的传统激光,在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不会对RPE细胞和光感受器造成损伤和热损伤。在光动力治疗(PDT)缺乏维替泊芬的情况下,因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SMLP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CSC的治疗。本综述旨在阐述SMLP治疗CSC过程中涉及的效应细胞、细胞因子及作用机制,以期为SMLP在临床的推广和合理化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视网膜色素上皮 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乔芯蕊(综述) 安建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8-692,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当今影响青壮年人群视力的主要疾病,因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的特点使得其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SC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传统激光光凝治疗、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DM)治疗、抗血管内皮...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当今影响青壮年人群视力的主要疾病,因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的特点使得其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SC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传统激光光凝治疗、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DM)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等,其中SDM是一种高频率、短促、阈值下、选择性光凝的激光,因为其能量小,安全性好、创伤小等优点受到了众多临床医生的青睐。不同波长的激光可被眼内不同色素吸收,因此不同CSC的发病部位所选用的SDM发射的治疗光波长也不尽相同。SDM治疗需要确定有效的治疗范围和参数,避免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本文就SDM治疗CSC的机制、不同波长阈值下微脉冲激光的区别、治疗部位及参数选择、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577 nm激光 激光光凝
下载PDF
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邵东平 丁瑛 +2 位作者 刘斐 李敏超 杨晓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532倍频激光阈值下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edema,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非增殖期的弥漫性DME患者32例57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阈值能量的80%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对照组采用阈值... 目的:探讨应用532倍频激光阈值下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edema,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非增殖期的弥漫性DME患者32例57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阈值能量的80%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对照组采用阈值激光进行光凝,两组除能量不同外,其他的激光治疗参数均一致。两组患者均在光凝前、光凝后1wk;1,3mo进行视力、OCT、眼底检查;在光凝前、光凝后3mo进行FFA检查;并对这些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光凝后1mo,实验组的眼视力提高占11.1%,不变占66.7%,下降占22.2%,对照组中提高占13.3%,不变占63.3%,下降占23.3%;实验组黄斑水肿部分吸收占40.7%,不吸收占59.3%,对照组黄斑水肿完全吸收占6.7%,部分吸收占53.3%,不吸收占40.0%。实验组在视力提高和黄斑水肿吸收两方面均比对照组差,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3mo,实验组在视力提高和黄斑水肿吸收两方面数据接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DME可取得和阈值激光相似的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激光对视网膜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激光 光凝 阈下值
下载PDF
阈值下导航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苏 姚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87-1692,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智能精准靶向导航阈值下能量和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0-01/2021-01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cCSC患者36例40眼纳入研究,其中19例23眼接受智能精... 目的:对比分析智能精准靶向导航阈值下能量和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0-01/2021-01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cCSC患者36例40眼纳入研究,其中19例23眼接受智能精准靶向导航阈值下能量激光治疗(靶向导航组),17例17眼接受微脉冲激光(SML)治疗(SML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wk, 1、3、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积液(SRF)、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流密度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结果:治疗后3、6mo,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靶向导航组CMT在治疗后2wk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ML组在治疗后1mo出现降低(P<0.05),治疗后3、6m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SRF吸收情况有差异(P<0.05),靶向导航组患者SRF完全吸收率高于SML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SCP、DCP、FAZ较治疗前均无改变(P>0.05)。结论:智能精准靶向导航阈值下能量激光治疗可迅速改善视网膜形态,缩短cCSC病程以促进视功能恢复,具有显效时间快、费用低、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可成为临床治疗cCSC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精准靶向导航激光 阈值下能量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微脉冲激光
下载PDF
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射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脉络膜骨瘤继发非脉络膜新生血管性视网膜下积液的应用
6
作者 孙光丽 赵玥 +1 位作者 杨婷婷 姚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SML)治疗脉络膜骨瘤伴非脉络膜新生血管性视网膜下积液(SRF)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7年至2021年间就诊的8例脉络膜骨瘤患者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SML)治疗脉络膜骨瘤伴非脉络膜新生血管性视网膜下积液(SRF)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7年至2021年间就诊的8例脉络膜骨瘤患者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治疗方案采用眼内康柏西普注射后行黄斑区微脉冲激光光凝。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MT)的变化情况。结果3眼接受3次康柏西普注射,3眼接受2次康柏西普注射,2眼接受1次抗VEGF注射;4眼接受4次SML治疗,2眼接受3次、1眼接受2次以及1眼接受1次SML治疗。至末次随访时,7眼SRF完全吸收,1眼伴后极部囊样视网膜变性(PCRD)者残存SRF。治疗前BCVA(LogMAR)中位数为0.9(Q1~Q3,0.5~2.0),CMT中位数为393.50μm(Q1~Q3,314~460μm)。治疗后12mo BCVA中位数为0.4(Q1~Q3,0.2~1.0),CMT为208.00μm(Q1~Q3,189~231μm)。治疗前后BCVA及CMT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联合微脉冲激光可促进脉络膜骨瘤患者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黄斑水肿 脉络膜骨瘤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洪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玻...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E)]水平、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的61.36%(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值高于对照组,ESR、PV和AE水平低于对照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珠单抗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DR患者效果优于单一激光治疗,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BCVA值,减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 雷珠单抗 血液流变学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视力
下载PDF
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周静琳 李金香 曾琦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目的探讨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hold micropulse laser photocoagulation,SMLP)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ntravitreal conbercept,IVC)与单纯IVC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本... 目的探讨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hold micropulse laser photocoagulation,SMLP)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ntravitreal conbercept,IVC)与单纯IVC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难治性DME患者,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共10例,16眼)和对照组(共12例,17眼)。实验组采用577 nm SMLP联合IVC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IVC治疗。收集两组治疗基线及随访6个月每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硬性渗出面积(hard exudates,HE)及微血管瘤数量(microangioma,MA)的变化情况以及玻璃体腔注药次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对照组LogMAR BCVA分别为0.300(0.100,0.400)、0.400(0.300,0.6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75,P=0.015);CMT分别为237.00(230.75,254.75)μm、263.00(237.00,341.50)μ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35);HE[411.50(72.25,8757.50)pixels^(2)]vs.[3000.00(10.00,6604.00)pixels^(2)]和MA[1.00(0.00,7.25)个]vs.[2.00(1.00,8.00)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6,P=0.452;t=-0.861,P=0.400)。实验组、对照组的注药次数分别为(4.6±0.2)次、(5.3±0.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2,P=0.039)。实验组577 nm SMLP治疗6个月后患眼眼底检查无明显色素沉积和激光瘢痕。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577 nm SMLP具有较好的安全性。577 nm SMLP联合IVC与单纯IVC治疗对比,在针对难治性DME患者的HE面积和出血点、MA的数量改善方面具有同等的效果,但联合治疗能在短期内更好地减轻部分患者的黄斑水肿,提升BCVA,并且延长玻璃体腔注药间隔时间,减少玻璃体腔注药频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合理选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明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1-274,共4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的黄斑疾病,主要表现为黄斑区浆液性脱离,虽有自限性,但接近一半的患者长期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是治疗CSC的有效方法,但在光敏剂维替泊芬...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的黄斑疾病,主要表现为黄斑区浆液性脱离,虽有自限性,但接近一半的患者长期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是治疗CSC的有效方法,但在光敏剂维替泊芬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治疗CSC成为眼科医生共同关心的话题。根据CSC患者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变化与自然病程、PDT治疗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CSC患者应尽早接受有效治疗,以防止中心凹外核层变薄导致视功能损伤不可逆转。针对目前文献报道的除PDT以外的多种治疗方法,建议根据是否存在渗漏点及其渗漏点与中心凹的位置关系,首先考虑渗漏点激光光凝或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当合并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和(或)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时,可考虑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不建议选择未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其他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光动力疗法 述评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昕 吴苗琴 +1 位作者 郦晓霞 沈雨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引起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视力预后不佳。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对DR患者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引起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视力预后不佳。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对DR患者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需视网膜激光光凝的DR患者,治疗方式除了"金标准"的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外,还出现了超全PRP,阈下微脉冲PRP,NAVILAS光凝系统引导下的PRP,以及PRP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联合治疗等新型方式。因此,本文就以上对DR的激光治疗方式做一综述,为临床上治疗DR提供新手段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 光凝 视网膜 广泛 光凝 视网膜 超全 激光 阈下微脉冲二极管 激光 靶向导航 检眼镜 间接 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康柏西普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锦秀 张景晖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LP)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DME患者100例100只眼纳入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单纯...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LP)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DME患者100例100只眼纳入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单纯IVC组、IVC+SMLP组,各50例50只眼。患眼均行IVC治疗,每一个月1次,连续3次;IVC+SMLP组患眼IVC后2周内行SMLP治疗。所有患眼采用对数视力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测量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治疗前,单纯IVC组、IVC+SMLP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56±0.04、0.55±0.03;CMT分别为(437.36±11.35)、(434.58±10.88)μm。两组患眼logMAR BCVA、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76、1.027,P>0.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眼IVC次数以及BCVA、CMT的变化情况。组间logMAR BCVA、CMT、IVC次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后12个月,单纯IVC组、IVC+SMLP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29±0.11、0.28±0.13;CMT分别为(241.63±29.79)、(240.47±30.46)μm。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眼BCVA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14、5.608,P<0.001);CM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26、6.013,P<0.001)。两组患眼间BCVA、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35、0.764,P>0.05)。单纯IVC组、IVC+SMLP组患眼IVC次数分别为(8.15±2.04)、(5.91±1.8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0,P<0.001)。结论IVC+SMLP与单纯IVC均可有效降低DME患眼CMT,提高BCVA;联合治疗可以减少IVC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康柏西普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对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连海燕 宋艳萍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观察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疗效及对黄斑色素密度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武汉临床医学院确诊为慢性CSC行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的患... 目的观察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疗效及对黄斑色素密度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武汉临床医学院确诊为慢性CSC行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的患者32例(32眼)。方法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全视网膜镜、眼底彩色照相及黄斑色素密度(MPO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对比敏感度检查。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光斑直径100μm,曝光时间0.2 s,负载系数5%,治疗能量为50%P,根据检查结果对渗漏点及其周围(跨出渗漏点约50~100μm)进行覆盖性光凝。治疗后1、3、6个月复查相关检查。主要指标BCVA、视网膜中心凹厚度(CFT)和对比敏感度、视网膜下液(SRF)吸收率、预后相关因素及黄斑色素密度。结果治疗1、3、6个月后BCVA分别为0.36±0.15、0.35±0.16、0.32±.021,均较前好转(P均<0.05);CFT分别为(305.56±62.53)μm、(298.29±46.42)μm、(253.81±57.18)μm,均较前下降(P均<0.05);对比敏感度分别为14.32±1.02、15.68±0.98、17.53±1.32,均较前提高(P均<0.05)。阈下微脉冲治疗慢性CSC疗效与病变类型和年龄相关,当病变为点状渗漏其SRF吸收率最高为100%,病变为局限性渗漏伴RPE萎缩时SRF吸收率为72.73%,当病变为弥漫性病变及RPE萎缩时SRF吸收率最低为64.25%。阈下微脉冲治疗慢性CSC无反应组平均年龄高于有反应组(t=-9.23,P=0.001)。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所有检查上均未在治疗部位观察到可见光斑。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后1、3、6个月MPOD平均值分别为0.15±0.18、0.16±0.05、0.16±0.21(P均>0.05)。结论 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CSC安全有效,对MPOD水平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阈下微脉冲激光 黄斑色素密度
原文传递
雷珠单抗及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凤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及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共40例(40眼)的临床资料。包括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 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及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共40例(40眼)的临床资料。包括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20例(20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20例(2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0.5 mg雷珠单抗,1周后行黄斑区532 nm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周边无灌注区播散性光凝或广泛视网膜光凝。随访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7天、1、2、3及6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BVRO组视力提高更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2、-5.547、-5.205、-5.021、-2.076,均P<0.05)。两组黄斑中心区厚度(CMT)治疗后逐步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内注药次数BRVO组平均为(1.75±0.91)次,CRVO组平均为(2.80±0.8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9,P=0.001)。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及532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促进出血吸收、改善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阻塞 静脉 视网膜 水肿 黄斑 光凝 激光 微脉冲 阈下 疗效
原文传递
阈下值二极管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科内.阿布巴卡 艾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比较阈下值二极管激光(810nm)和传统的氩激光(514nm)光凝术在治疗临床显著糖尿病患者的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23例患者32眼,随机选择两种激光光凝之一进行治疗,并随诊至少5个月。检测视力变化及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黄斑水肿... 目的:比较阈下值二极管激光(810nm)和传统的氩激光(514nm)光凝术在治疗临床显著糖尿病患者的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23例患者32眼,随机选择两种激光光凝之一进行治疗,并随诊至少5个月。检测视力变化及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黄斑水肿的变化。结果:在整个观察期间,所有治疗者的视力均保持稳定。视网膜中心凹及周围的厚度变化很小。局部黄斑水肿的患者,在二极管激光光凝术后3个月,视网膜中心凹厚度显著下降[(250±77)μm,P=0.02]。结论:阈下值二极管激光和常规的氩激光光凝治疗在视力方面有相同的疗效。而阈下值二极管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疗效稳定,甚至疗效更佳。以二极管激光光凝为主辅以氩激光光凝治疗可能更有利于减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值二级管激光光凝 氩激光光凝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性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15
作者 王伟 李玉军 +1 位作者 刘苏青 孙利娜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目前临床尚未明确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本研究探讨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治疗CSC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12-03-2018-11-03郑州爱尔眼科医院门诊确诊的30例CS... 目的目前临床尚未明确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本研究探讨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治疗CSC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12-03-2018-11-03郑州爱尔眼科医院门诊确诊的30例CSC患者30眼进行研究,对患者黄斑区盘状隆起处行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全覆盖光凝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眼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脉络膜及视网膜损伤等并发症。在治疗后3个月时,30眼中,24眼视网膜下液已完全吸收,6眼仍有视网膜下液积存,但较治疗前已有明显缓解趋势,同时对此6眼进行了二次微脉冲激光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BCVA分别为(0.35±0.10)、(0.34±0.09)、(0.07±0.06)和(0.07±0.06)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53,P<0.001,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CMT分别为(381.47±16.47)、(337.97±13.66)、(226.97±5.33)和(226.43±5.2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24,P<0.001,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577nm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C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微脉冲矩阵激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全覆盖光凝治疗 视力
原文传递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金琼 周海英 《国际眼科纵览》 2019年第3期170-175,共6页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photocoagulation,SMLP)是在传统激光技术上的改良,可将连续波激光束切割成一系列重复的微秒级脉冲,使组织在各脉冲之间冷却,从而减少了热量的累积,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photocoagulation,SMLP)是在传统激光技术上的改良,可将连续波激光束切割成一系列重复的微秒级脉冲,使组织在各脉冲之间冷却,从而减少了热量的累积,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SMLP的作用靶点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可刺激诱导RPE细胞泵功能的恢复,促进视网膜下和视网膜内水肿的快速吸收。目前,此种低能量、高密度激光光凝模式单独或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于DME患者,达到了较佳的视力预后及水肿消退效果,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及脉络膜层无热损伤,且多次重复治疗可增加治疗效果但无累积损伤,有望成为治疗DME以及其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并发黄斑水肿的一线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 微脉冲激光光凝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原文传递
微脉冲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早期中浆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王倩 赵钰 戴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评估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河南省职工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者72例(72眼),使用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 目的:评估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河南省职工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者72例(72眼),使用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进行渗漏点及其周围多点覆盖式光凝,随访观察12周。结果:治疗后12周,视力(BCVA,log MAR)由术前的0.560±0.181提高至0.115±0.111(t=315.419,P=0.000);黄斑中心区厚度由术前的(461.63±72.84)μm下降至(175.38±105.55)μm(t=358.802,P=0.000);视网膜下积液高度由术前的(277.60±56.09)μm下降至(28.71±17.92)μm(t=358.801,P=0.000)。术后眼底照相未发现激光瘢痕。结论: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凝 激光 微脉冲 阈值下 577nm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浆液性 中心性 厚度 视网膜 黄斑中心区 瘢痕 激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