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光性视网膜病变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晓然 邵东平 +1 位作者 梁雪芬 杨洁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2-654,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仪观察电焊弧光对电焊工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损坏情况。方法收集电焊工人41例82眼和正常健康自愿者30例60眼,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前节检查、裂隙灯+90...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仪观察电焊弧光对电焊工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损坏情况。方法收集电焊工人41例82眼和正常健康自愿者30例60眼,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前节检查、裂隙灯+90D前置镜进行眼底检查、电脑全自动视野计检查、高分辨率OCT等检查。结果试验组裸眼视力:0.1~0.2者2眼,0.3~0.4者4眼,0.5~0.6者7眼,0.7~0.9者18眼,≥1.0者51眼,试验组41例82眼中,除1例双眼裸眼视力0.4,矫正视力只能达到0.7外,其他所有患者的矫正视力均能达到1.0。对照组裸眼视力:0.1~0.2者1眼,0.3~0.4者3眼,0.5~0.6者6眼,0.7~0.9者15眼,≥1.0者35眼,对照组中所有受试对象的矫正视力均能达到1.0。2组受试对象的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常规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的暗黄色改变者22眼(占26.8%),其中双眼改变的9例18眼,单眼改变的4例4眼。试验组41例82眼中有64眼的OCT出现程度不等感光细胞层损伤,发生率为78.0%,表现为:感光细胞内外节连接带断裂、缺损,严重者色素上皮层内层缺损。正常对照组均未见有明显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改变。结论电焊弧光可以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损害和缺失,OCT相当于活体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损伤范围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焊弧光 视网膜 感光细胞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RCS大鼠视网膜色素变性过程中内源性干细胞激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丽峰 阴正勤 曾玉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6-658,共3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rat,RCS rat)在视网膜变性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内源性视网膜干细胞(retinal stem cells,RSCs)激活。方法RCS-p+(视网膜含色素的变性大鼠)按出生后视网膜变性的发展状况分为... 目的研究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rat,RCS rat)在视网膜变性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内源性视网膜干细胞(retinal stem cells,RSCs)激活。方法RCS-p+(视网膜含色素的变性大鼠)按出生后视网膜变性的发展状况分为变性早期(RCS15d)、中期(RCS30d)、晚期(RCS90d)3个时相点,分别采用相应时期的RCS-rdy+p+(视网膜含色素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s,C15d,C30d,C90d),每组4只8眼,对各组视网膜切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抗Chx10)实验,以鉴定视网膜干细胞;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视网膜神经上皮总蛋白中Chx10表达。结果①各正常组及变性15d大鼠视网膜各层抗Chx10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阴性,变性中、晚期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层部位Chx10免疫荧光阳性;②Western blot检测各变性组视网膜神经上皮总蛋白中Chx10均有表达,但变性中期Chx10表达显著高于早期和晚期(P<0.05)。结论RCS大鼠变性过程中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出现视网膜干细胞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感光细胞层 内源性干细胞
下载PDF
傅里叶域相干光断层扫描在黄斑区视网膜感光细胞层断裂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许雪妹 乔莉 +3 位作者 乔志燕 董志军 孙立男 郝佳颖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0期21-23,共3页
目的:应用傅里叶域相干光断层扫描( 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D-OCT)对眼底血管造影正常的患者眼底黄斑区进行观察,寻找患者自述视物遮挡的原因。方法:对符合病情的患者询问病史,进行视力检查,裂隙灯眼... 目的:应用傅里叶域相干光断层扫描( 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D-OCT)对眼底血管造影正常的患者眼底黄斑区进行观察,寻找患者自述视物遮挡的原因。方法:对符合病情的患者询问病史,进行视力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眼底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野, OCT等检查。结果:7例患者(共9只眼),其中1例机械性外伤,1例日光性损伤,2例激光笔照射,3例电弧光损伤。矫正视力:0.3~1.0之间。5例患者进行FFA,结果正常(其余2例拒绝进行FFA检查),7例患者均进行视野检查,无异常。眼底检查6眼黄斑区有黄色圆形病灶。 FD~OCT检查发现7例患者(9眼)均存在黄斑区IS/OS层及椎体外节与RPE绒毛结合部断裂,形成细小囊腔。结论:FD~OCT能够准确观察到黄斑区微小结构变化,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断层扫描 感光细胞 黄斑
下载PDF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光感受器细胞层变化与视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施晨蕾 王亚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图像特征,探讨光感受器细胞层形态变化与AMD患者视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图像特征,探讨光感受器细胞层形态变化与AMD患者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59眼)湿性AMD患者为AMD组及25例(35眼)为正常组,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间接眼底镜及SD—OCT检查,AMD组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观察正常组和AMD组黄斑区OCT图像特征;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测量中心凹向鼻侧及颞侧各500μm范围内视网膜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连接(inner/outer segments of photoreceptor,IS/OS)连续性中断的长度,并以此将AMD组分为3组,中断长度≤200μm为(+)组,200~800μm为(±)组,≥800μm为(-)组。分析OCT特征与LogMAR视力的相关性;比较AMD组与正常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差异;分析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LogMAR视力的关系;分别比较ELM三组及IS/OS三组间LogMAR视力的差异。结果AMD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241.64±129.56)μm与正常组(199.34±13.64)v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9,P=0.039)。AMD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以199μm为分界,厚度≤199μm组与LogMAR视力呈负相关(r=-0.542,P=0.008);厚度〉199μm,与LogMAR视力呈正相关(r=0.659,P=0.000)。ELM三组间LogMAR视力均有明显差异(P=0.000、0.000、0.005)。IS/OS三组间LogMAR视力进行比较,IS/OS(-)与IS/OS(+)、IS/OS(±)纽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而IS/OS(+)与IS/O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SD—OCT能清晰显示湿性AMD的视网膜细微结构变化,ELM和IS/OS连续性可作为判断湿性AMD患者视功能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光感受器细胞层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杆体锥体分离概念及特征
5
作者 肖迪 徐奕爽 陈长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弓形虫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中存在的外层视网膜光感受器分离首次以杆体锥体分离(BALAD)来命名,表现为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上光感受器内节在肌样体水平上分离,形成独特的视网膜囊腔。随后许多研究相继报道了不同疾病中存在的BALAD。外... 弓形虫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中存在的外层视网膜光感受器分离首次以杆体锥体分离(BALAD)来命名,表现为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上光感受器内节在肌样体水平上分离,形成独特的视网膜囊腔。随后许多研究相继报道了不同疾病中存在的BALAD。外层视网膜中,光感受器内节的肌样体区结构相对薄弱,当促进光感受器外节附着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上的外向力超过光感受器内节肌样体的抗拉伸强度时,肌样体带分裂,形成BALAD。BALAD具有其独特的多模态影像特征,识别BALAD可以为临床诊断、鉴别以及治疗眼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BALAD命名的发展过程、解剖结构特征、病理生理机制、多模态影像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脱离 杆体锥体分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光感受器细胞层与最佳视力之间的关系
6
作者 王永波 石安娜 +2 位作者 石浔 金昱 刘维锋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光感受器细胞层与最佳视力(BCVA)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RVO患者88例(88眼)的资料,其中中央静脉阻塞28例(28眼),分支静脉阻塞60例(60眼)。采用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光感受器细胞层与最佳视力(BCVA)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RVO患者88例(88眼)的资料,其中中央静脉阻塞28例(28眼),分支静脉阻塞60例(60眼)。采用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黄斑中心凹区光感受器细胞层连续性。根据对患者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IS/OS)层的检测情况分为完全连续组(36眼)、不完全连续组(40眼)、完全缺失组(12眼),比较3组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结果 3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5±0.32、0.54±0.27、0.08±0.06,完全缺失组与完全连续组和不完全连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完全连续组与不完全连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76.00±42.00)、(165.00±34.00)、(152.00±33.00)μm,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P>0.05)。结论 RVO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随自身光感受器细胞层连续性增加而提高,应注意对中心凹部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光感受器细胞层 最佳矫正视力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