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es and TCM Constitutions Using the RBF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3
1
作者 LUO Yue LIU Yu-Nan +1 位作者 LIN Bing WEN Chuan-Biao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correlation models between various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s,and explore their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 Objective To establish correlation models between various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s,and explore their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Methods The raw data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es and TMC constitutions of 650 subjects who underwent a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cleaned,classified and sorted,on the basis of which valid data were retrieved and categorized into a training dataset and a test dataset.Subsequently,the RBF neural network was applied to the valid samples in the training set to establish correlation models between various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es and TCM constitutions.The accuracy and the error margin of the correlation model were then verified using the valid samples in the test set.Results Of all selected samples,the highest accuracy rates were 80% for the blood lipid index-TCM constitution model;100% for the renal function index-TCM constitution model;100% for the blood routine(male)index-TCM constitution model;88.8% for the blood routine(female)index-TCM constitution model;84.1%for the urine routine index-TCM constitution model;and 100% for the blood transfusion index-TCM constitution model.Conclusions The samples selected in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es and TCM constitutions,making it feasible to apply the established correlation models to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m constitution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 Correlation model RBF neural network
下载PDF
Conducting a Correlation Model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 Based on BPNN Algorithm 被引量:3
2
作者 Yue LUO Bing LIN +1 位作者 Chuan-Biao WEN Mao LUO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8年第1期84-89,共6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 discrimination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 based on BPNN algorithm.253cases of routine urine test were used to build a linka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 discrimination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 based on BPNN algorithm.253cases of routine urine test were used to build a linkage model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and physical indicators via BPNN algorithm.According to the test,the correct rate of learning and test group are60%and40%,respectively.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exes.By applying cutting-edg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es,the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CM can be greatly promo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NN algorithm constitution of tcm physical examination target Relational model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Theor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3
作者 Hui-Xin DING Chun-Guang YU +2 位作者 Ling WANG Chun-Hua ZHANG Pei-Yao 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 2019年第2期115-122,共8页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CM constitution of patients with c...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CM constitu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theory and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helpful to provide ideas for integrated nursing care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program and the evaluation of health promotion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ory of tcm constitution SUMMARY Integrative nursing
下载PDF
再谈“寒温统一论”
4
作者 王海铭 康静 潘英英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外感热病中的寒温之争由来已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床中的困扰。文章从六经辨证、中医体质学、免疫学、外感热病治疗学等角度论证了伤寒与温病的统一性:一是从六经辨证认识,伤寒、温病辨证规律的相同之处;二是从中医体质学认识,伤寒、... 外感热病中的寒温之争由来已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床中的困扰。文章从六经辨证、中医体质学、免疫学、外感热病治疗学等角度论证了伤寒与温病的统一性:一是从六经辨证认识,伤寒、温病辨证规律的相同之处;二是从中医体质学认识,伤寒、温病的辨治体系均与体质相关;三是从现代医学免疫学的观点认识,伤寒、温病均属于病原体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四是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为例,从免疫学观点认识“寒温统一论”;五是从《黄帝内经》中“各通其脏脉”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六是从《黄帝内经》中“疏其血气”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七是从扶正法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基于外感热病属于感染诱发的免疫应答过程,文中指出温病病邪从口鼻而入,故病原体更早定植于呼吸道咽、气管、肺等部位;而伤寒中于皮毛,其发病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皮肤黏膜屏障作用相关,但两者免疫过程及转归大致是相同的。治疗上,二者均应早期疏通气机以祛邪;及早运用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以扭转截断病情的进展;重视扶正,防止急性虚证的产生。最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诠释:在引入熵的概念后,伤寒与温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治疗学上都得到相应的统一。由此证实两者在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认识、辨证体系及治疗方法上都可以融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统一论 六经辨证 中医体质学 免疫学 耗散结构理论
下载PDF
中医护理模式对亚健康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陈荣玲 许海英 孙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2期3866-386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学说的中医护理模式对亚健康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100例处于亚健康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学说的中医护理模式对亚健康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100例处于亚健康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0.20±2.01)岁;疲劳症状持续时间(6.45±1.43)个月。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9.98±2.40)岁;疲劳症状持续时间(6.37±1.40)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学说的中医护理模式。两组均连续干预30 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欧洲五维生存质量量表(EQ-5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中的体倦乏力、神疲懒言、口淡不渴、食少纳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01±0.30)分比(1.25±0.69)分、(1.43±0.22)分比(1.66±0.59)分、(1.00±0.35)分比(1.29±0.46)分、(0.73±0.22)分比(1.04±0.41)分](均P<0.05)。观察组EQ-5D中的行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活动能力、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01±0.64)分比(1.78±0.14)分、(1.95±0.43)分比(1.72±0.34)分、(1.82±0.26)分比(1.67±0.27)分、(2.01±0.27)分比(1.90±0.12)分、(1.92±0.14)分比(1.78±0.30)分](均P<0.05)。结论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学说的中医护理模式可改善亚健康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体质辨识学说 疾病转归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消脂合剂和阿托伐他汀对不同中医体质高脂血症的疗效差异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璐佳 刘宏飞 +1 位作者 邓艳华 周建扬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脂合剂和阿托伐他汀治疗不同中医体质分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发现血脂异常并使用消脂合剂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206例,每组各103例,消脂合剂治疗组为中药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为西药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脂合剂和阿托伐他汀治疗不同中医体质分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发现血脂异常并使用消脂合剂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206例,每组各103例,消脂合剂治疗组为中药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为西药组,提取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肝转氨酶,并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结果在痰湿质中,中药组TC、TG、LDL-C及non-HDL-C均有明显下降(P<0.05);西药组TC、TG、non-HDL-C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TC、LDL-C、non-HDL-C下降程度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在气虚质中,中药组TC、TG、LDL-C及non-HDL-C均有明显下降(P<0.05);西药组TC、LDL-C、non-HDL-C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non-HDL-C下降程度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在血瘀质中,中药组各指标下降均不明显(P>0.05);西药组TC、TG、LDL-C及non-HDL-C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TC、LDL-C、non-HDL-C下降程度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平和质中,中药组TC、non-HDL-C明显下降(P<0.05);西药组TC、LDL-C、non-HDL-C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TC、LDL-C、non-HDL-C下降程度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消脂合剂治疗痰湿质及气虚质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而对于血瘀质、平和质体质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不及阿托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脂合剂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 中医体质分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7
作者 王爱菊 郝峻 +3 位作者 董文超 李泉 朱晶瑜 姜梅芳 《山西中医》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在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312名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填写《中医证候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分析患者中医证型中体质分布情况,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临床指标。结果...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在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312名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填写《中医证候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分析患者中医证型中体质分布情况,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临床指标。结果:3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痰湿质占比(38.8%)较高。4种不同中医学证型进行9种体质分布:其中痰湿质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四种体质间比较,气虚质组和阳虚质组的体能指数低于痰湿质组(P<0.01,P<0.05);痰湿质组的体质量、臀围、腰围、BMI、WHR、瘦素高于气虚质组(P<0.01,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的中医体质以痰湿质为主,并且痰湿质患者在4种中医证候中分布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能 中医体质 中医证型
下载PDF
药物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和临床特点分析
8
作者 荣文雅 李佳辉 王睿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05,711,共6页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等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肝病科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368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体...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等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肝病科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368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等分布规律和临床特征。结果:药物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气郁质(19.02%)最为多见,其次依次为阴虚质(18.21%)、湿热质(15.22%)、阳虚质(13.32%)、血瘀质(11.14%)、平和质(7.61%)、痰湿质(6.25%)、气虚质(5.16%)、特禀质(4.08%)。药物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具有差异性,男性以湿热质、阴虚质为多见;女性以气郁质、阴虚质为多见,而阴虚质在男性、女性均多见;青年中以气郁质和湿热质较多见,中年中以痰湿质较多见、老年以血瘀质较多见。药物性肝病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中主要为湿热内蕴证125例(34%),其次分别为肝郁脾虚证98例(27%)、肝肾阴虚证56例(15%)、气滞血瘀证46例(12%)、寒湿中阻证43例(12%);药物性肝病患者在体质与证型存在相关性,体质类型决定了该病证型的易感性。结论:根据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及证型的分布特点以及相关临床特征,提示可以通过调节情志、合理饮食以及药物防治等方面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做到“辨体”“辨证”“辨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 体质分布特点 临床特征 中医体质 中医证型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辨体”-“辨证”-“辨病”
下载PDF
体检人群慢性病指标与中医体质的多重对应分析
9
作者 张文婷 葛珊珊 +1 位作者 胡晓瑾 温惠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29-3434,共6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慢性病指标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体检的73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体检当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医体质测定等数据。采用分类资料的关联性分析探索体检人群...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慢性病指标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体检的73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体检当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医体质测定等数据。采用分类资料的关联性分析探索体检人群慢性病指标与中医体质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并采用多重对应分析两者之间存在何种关联。结果:体检人群慢性病指标与中医体质之间存在关联(P<0.001)。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2种及以上指标异常与痰湿质、湿热质存在关联,倾向发生于男性、肥胖群体中;高血脂与阴虚质存在关联,倾向发生于>44岁、超重群体中;高血压、高血糖与血瘀质存在关联;无指标异常、≤44岁、体质指数过低或正常的女性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存在关联。结论:体检人群慢性病指标与中医体质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性,提示在预防时应重视调理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水平体检人群的偏颇体质,以达到慢性病防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慢性病指标 中医体质 多重对应分析
下载PDF
从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探析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10
作者 沈烨渠 沈泳 +1 位作者 廖顺花 涂德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慢性肾脏病因其发病率高、并发心血管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高已成为困扰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早期防治才能改善本病的预后。体质状态反映正气强弱,决定发病与否,也影响发病倾向,个... 慢性肾脏病因其发病率高、并发心血管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高已成为困扰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早期防治才能改善本病的预后。体质状态反映正气强弱,决定发病与否,也影响发病倾向,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导致对某些致病因子有着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形成某些(类)疾病发生的背景或基础,还是预测疾病发展、转归、预后的重要依据。体质具有相对稳定和动态可调的特征,“体病相关论”在慢性病防控研究中逐渐被深入应用。文章从中医体质学入手,阐述了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总结慢性肾脏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发现体质与慢性肾脏病发病具有相关性,气虚质对慢性肾脏病有易罹性,且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虚性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为多,实性体质以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为多。文章试论中医体质角度下的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探讨运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主要从辨体养生层面未病先防、从体质影响因素层面预防与调摄慢性肾脏病、从主要体质类型层面预防与调摄慢性肾脏病、从辨体-辨病-辨证体系层面防治慢性肾脏病等四个层面论述。文章最后讨论了目前中医体质学说在慢性肾脏病临床运用方面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期待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医体质 体质学说
下载PDF
重灸百会、关元穴联合天灸疗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平 王萌 周钰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重灸百会、关元穴联合天灸疗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阳虚质亚健康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7例予重灸百会、关元穴联合天灸疗法,对照组59例予常规艾箱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6个... 目的观察重灸百会、关元穴联合天灸疗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阳虚质亚健康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7例予重灸百会、关元穴联合天灸疗法,对照组59例予常规艾箱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阳虚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8%(53/57),对照组总有效率81.35%(48/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及健康变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及阳虚质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及阳虚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灸百会、关元穴联合天灸疗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状态疗效优于常规艾箱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中医症状,纠正阳虚偏颇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体质学说 阳虚质 灸法
下载PDF
肺癌与中医体质辨识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婷婷 张宝昕 +1 位作者 倪盼盼 张丽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189-194,共6页
大量文献研究显示肺癌的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辨识具有一定相关性。从患者体质类型看,气虚质为肺癌的主要发病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以痰湿质、阴虚质较为多见,而在TNM分期Ⅰ、Ⅱ期中痰湿质、湿... 大量文献研究显示肺癌的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辨识具有一定相关性。从患者体质类型看,气虚质为肺癌的主要发病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以痰湿质、阴虚质较为多见,而在TNM分期Ⅰ、Ⅱ期中痰湿质、湿热质分布较多,Ⅲ、Ⅳ期中以阴虚质、气虚质分布较多;从基因突变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与体质辨识关联较为密切,主要为19位点和21位点;从预后影响因素看,体质量下降与阴虚质、痰湿质的关联性较强,而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患者化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阴虚质与肿瘤转移的关联性较强,可能影响预后。体质辨识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因此,可以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做到有效预防、因人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中医体质学说 TNM分期 基因突变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体质学说辨证论治汗证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泽 韩旭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2期120-124,共5页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中医体质学说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特征及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病变的...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中医体质学说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特征及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学说。现代医家对中医体质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还是以《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分类较全且具有代表性的是王琦的体质九分法。总体来说,中医体质学说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明确疾病的类型及传变趋势,从而有效治疗各种疾病。南京中医药大学韩旭教授在长期研究体质学说的基础上,将辨证论治与辨体质论治相结合治疗多种内科疾病,效果显著。韩旭教授认为,虽然汗证是由机体阴阳失调导致的,但不能盲从阴虚或者阳虚论,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及临床表现论治,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韩旭教授辨体质论治汗证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历史沿革 体质学说 汗证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depression by thinking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1
14
作者 Yi-Tong Huang Cong-Cong Chang 《Medical Theory and Hypothesis》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Depression is a common ment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emotional changes,which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melancholia syndrome”and Chinese emotion medicine.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mood depressi... Depression is a common ment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emotional changes,which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melancholia syndrome”and Chinese emotion medicine.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mood depression,loss of interest,hallucinations,self-harm,and even suicide.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can be divided into“inner depression”and“outer depression”,and is related to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constitution.The diagnosis can be combined with four diagnoses and new techniqu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TCM,psychotherapy,acupuncture,music therapy and so on.TCM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has a long history,strong symptomatic,little side effects.It is forward-looking to explore new ideas of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depression syndrome with TCM theory,which is helpful to better“prevention before disease”.TCM therapy will certain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tcm theory “inner depression”and“outer depression” constitution susceptible psychological therapy SYMPTOMATIC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在阳虚体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刍议
15
作者 张洋 马斌祥 +8 位作者 杨博文 李振豪 姚鹏程 谢云松 赵学权 韩锡茜 姚雪莹 张文路 关永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8期1474-1478,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困扰患者生活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研究发现此类患者以阳虚体质多见,临床并无特异性治疗。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不断增加,逐渐年轻化,有必要将阳虚体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转移为预防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困扰患者生活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研究发现此类患者以阳虚体质多见,临床并无特异性治疗。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不断增加,逐渐年轻化,有必要将阳虚体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转移为预防为主,这将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是重要的防治疾病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将“治未病”理论和阳虚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相结合,即通过辨识,未发病者强调改善体质以防发病;已患病者注重扶正祛邪,标本兼治,避免疾病的加重;疾病瘥后要加强先天和后天的补养防止复发。临床通过疾病诊断、体质辨识、辨证论治等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患者本身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关系,将“治未病”理论应用到阳虚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过程中,这将对临床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理论 阳虚体质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疾病辨识 防治应用
下载PDF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方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玉莹 刘静文 +2 位作者 梁皓越 田宁 杜淑佳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6-19,共4页
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进行规范管理,综合应用饮食调养、运动保健、起居调摄、心理调节、中医非药物疗法“五位一体”全方位健康干预方法,制订不同体质的RRTIs患儿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对减少该病的发生和复发,维... 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进行规范管理,综合应用饮食调养、运动保健、起居调摄、心理调节、中医非药物疗法“五位一体”全方位健康干预方法,制订不同体质的RRTIs患儿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对减少该病的发生和复发,维护和提高患儿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学说 反复呼吸道感染 健康管理 饮食调养 运动保健 起居调摄 心理调节 中医非药物疗法
下载PDF
18805例中国成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80
17
作者 朱燕波 王琦 +5 位作者 吴承玉 庞国明 赵健雄 沈世林 夏仲元 闫雪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调整体质偏颇、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汇集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中医体质横断面调查18岁以上人群的数据18 805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调整体质偏颇、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汇集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中医体质横断面调查18岁以上人群的数据18 805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判定应用判别分析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结果: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者超重(OR,2.05;95%CI,1.79-2.35)和肥胖(OR,4.34;95%CI,3.52-5.36)的危险度均显著增高,气虚质者肥胖(OR,1.60;95%CI,1.30-1.98)危险度显著增高,而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度显著降低。结论:痰湿质、气虚质是超重和肥胖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量表 超重 肥胖症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饮食与体质关系撷要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瑞 牛乐 +2 位作者 宋建平 申杰 许玉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321-1323,共3页
饮食是人类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方式,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项生理功能,保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中医食疗作为自然疗法之一,在日常生活和临床的应用中越来越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在中医体质的... 饮食是人类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方式,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项生理功能,保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中医食疗作为自然疗法之一,在日常生活和临床的应用中越来越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在中医体质的形成因素中,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内在依据,后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外部条件。由于一个人的先天禀赋很难改变,决定了体质相对稳定性的一面,调整体质应该从改变影响体质形成的后天因素入手,使体质向着阴阳平衡,脏腑气血津液调和的方向发展,进而正是体质可变理论应用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中医体质 理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8448例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关系的分层分析 被引量:73
19
作者 朱燕波 王琦 +3 位作者 陈柯帆 吴玉娥 洪伟丽 刘利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82-389,共8页
目的:以性别或年龄为分层因素,探讨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从中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21948例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性别和年龄结构与2005年... 目的:以性别或年龄为分层因素,探讨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从中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21948例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性别和年龄结构与2005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比例基本一致的8448例组成本研究样本。采用Nemenyi检验,研究不同性别或年龄人群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之外的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8种体质类型均为偏颇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36-ItemShort-Form Health Survey,MOS SF-36)得分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或年龄人群的8种偏颇体质MOS SF-36得分显著低于平和质(P<0.05)。以性别为分层因素,男性气虚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和精力4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3个维度)、血瘀质(躯体疼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女性痰湿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和社会功能5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2个维度)、气虚质(精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以年龄分层,15~34岁年龄组特禀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和一般健康状况3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血瘀质(躯体疼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35~59岁年龄组气虚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和一般健康状况3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血瘀质(躯体疼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60岁以上年龄组气虚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和一般健康状况3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痰湿质(躯体疼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结论:不同性别或年龄人群的8种偏颇体质与平和质比较,MOS SF-36得分均显著降低,健康状况较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健康状况因性别或年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量表 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从中医体质学说谈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与预防 被引量:13
20
作者 于敏 张波 +4 位作者 王汉斌 刘晓玲 熊锡山 刘容锐 文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1825-1827,共3页
不同的体质对疾病有着不同的易感性和证候病机的倾向性,通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体质特点的研究,并对其进行干预,可能会减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关键词 体质 中医体质学说 慢性肾脏病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