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浆剂含量对碳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艳 邱伟峰 +2 位作者 马全胜 张顺 张月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116,共6页
以国产聚丙烯腈(PAN)基高强中模碳纤维(QZ5526)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万能材料试验机、纱线耐磨仪等表征手段分析比较了上浆量分别为0、0.5%、1.0%、1.5%、2.0%、2.5%和3.0%的碳纤维表面物理结构和... 以国产聚丙烯腈(PAN)基高强中模碳纤维(QZ5526)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万能材料试验机、纱线耐磨仪等表征手段分析比较了上浆量分别为0、0.5%、1.0%、1.5%、2.0%、2.5%和3.0%的碳纤维表面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结合耐磨性、悬垂性、表面能以及拉伸强度、层间剪切强度(ILSS)等力学性能实验,探讨了上浆量对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表面形貌、后加工性能及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浆剂含量对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化学活性、耐磨性、力学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等影响显著,适宜的上浆量(1.5%左右)有助于改善碳纤维表面性能以及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中模型碳纤维 上浆剂含量 物理结构 化学特性 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下载PDF
镧参与金属胎体/金刚石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月清 康志君 +1 位作者 高云 李永良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分析镧参与金属胎体 /金刚石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条件 ,指出在本试验烧结条件下 ,镧参与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已得到满足 ,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金属胎体与金刚石颗粒之间的界面反应 ,但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 ,镧的作用程度不同。
关键词 界面反应 热力学 动力学 金刚石工具 金属胎体/金刚石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付海 郑兴莉 +3 位作者 吴会敏 班大明 尹晓刚 龚维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13期21-23,共3页
高密度聚乙烯应用广泛,近几年来对其性质研究也在逐步发展,但是高密度聚乙烯存在韧性低、硬度低、环境应力开裂能差等缺点,就其的改性研究做出了一定的总结。根据高密度聚乙烯的特点,分别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化学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应用广泛,近几年来对其性质研究也在逐步发展,但是高密度聚乙烯存在韧性低、硬度低、环境应力开裂能差等缺点,就其的改性研究做出了一定的总结。根据高密度聚乙烯的特点,分别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化学方法包含了接枝法、交联法、氯化及氯磺化法、等离子法等;物理方法包含共混改性法、填充改性法、增强改性法;并介绍了各种改性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电化学改性对PAN基碳纤维表面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郭云霞 刘杰 梁节英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4,共6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后的碳纤维表面状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碳纤维表面状态与其抗拉强度及其复合材料...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后的碳纤维表面状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碳纤维表面状态与其抗拉强度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经电化学氧化后,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1.1倍;表面碳含量降低了9.7%,氧含量提高了53.8%,氮含量增加了7.5倍,羟基和羰基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面取向指数减小了1.5%,表面微晶尺寸减小,表面活性碳原子数增加了78%。电化学氧化法的刻蚀作用致使碳纤维拉伸强度降低了8.1%,但同时也改善了碳纤维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了碳纤维与树脂间的粘结性,使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改性 电化学氧化 表面状态
下载PDF
浅论影响原油乳状液破乳的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明宪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5年第1期24-25,共2页
从原油乳状液、破乳剂、外界破乳条件三个方面论述了原油乳状液稳定存在的原因及影响破乳的因素,并结合乳状液界面性质分析了好的破乳剂应具备扩散吸附性好,润湿能力强,絮凝聚结能力强的性能及外界因素影响破乳的原理。
关键词 乳状液 原油 稳定性 破乳
下载PDF
WF/PVC木塑复合材料理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东锋 李济吾 吴永贵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1年第2期436-438,443,共4页
选用废弃木粉、聚氯乙烯塑料为原料,通过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处理木粉、马来酸酐接枝共聚PVC等方法进行改性模压制备木塑复合料,并初步研究了其理化性能。结果表明,经改性剂处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吸水率及厚度膨胀率... 选用废弃木粉、聚氯乙烯塑料为原料,通过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处理木粉、马来酸酐接枝共聚PVC等方法进行改性模压制备木塑复合料,并初步研究了其理化性能。结果表明,经改性剂处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吸水率及厚度膨胀率等理化性能均比改性前有所提高。经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处理木粉再分别与马来酸酐接枝共聚PVC树脂进行复合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种改性的性能。同时采用FT-IR、SEM对木塑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剂复配 理化性能
下载PDF
周丛生物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申祺 马凌云 +4 位作者 黄裕普 朱紫檀 张晓宁 钟顺成 孙驰 《北方水稻》 CAS 2022年第2期61-64,共4页
稻田中普遍存在的周丛生物对稻田生态环境和水稻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缺少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基于此,结合近年国内外周丛生物相关研究,总结了周丛生物对水-土界面理化性质、重金属、氨挥发以及水稻生长关键期的作用;提出未来研究应... 稻田中普遍存在的周丛生物对稻田生态环境和水稻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缺少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基于此,结合近年国内外周丛生物相关研究,总结了周丛生物对水-土界面理化性质、重金属、氨挥发以及水稻生长关键期的作用;提出未来研究应更关注稻田土壤表面的周丛生物、资源循环利用、工艺技术、基础理论等方面。以期深入了解周丛生物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而为周丛生物管理和水稻生长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丛生物 水-土界面理化性质 重金属 氨挥发 水稻生长
下载PDF
氧化剂对氰化体系下黄铁矿溶解行为的影响及机理
8
作者 赵前飞 高鹏 +3 位作者 杨洪英 佟琳琳 张裕海 袁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2024年第11期3822-3831,共10页
本文针对氰化过程金精矿中黄铁矿与氰化物作用特性,对比研究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钠对黄铁矿的预氧化处理效果,并对黄铁矿溶解特性、氰化物消耗、硫氰酸根离子浓度及氧化渣表面物质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氧化剂均能抑... 本文针对氰化过程金精矿中黄铁矿与氰化物作用特性,对比研究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钠对黄铁矿的预氧化处理效果,并对黄铁矿溶解特性、氰化物消耗、硫氰酸根离子浓度及氧化渣表面物质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氧化剂均能抑制黄铁矿的氰化溶解,当以过硫酸钠为氧化剂时,氰化物的消耗量减少51.72%,硫氰酸根离子的生成量减少75.97%,同时氰化体系中的氧环境得到改善。但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时,氯化物的释放导致氰化物的消耗量增加10.34%。SEM-EDS及XPS分析结果表明,氧化剂的使用导致黄铁矿表面形成了不与氰化物作用的FeO、FeSO_(4)和Fe_(2)(SO_(4))_(3),从而抑制了黄铁矿氰化溶解,优化了氰化提金系统的浸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氰化浸出 氧化剂 溶液化学 界面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