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位点离子液体聚合物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研究
1
作者 王昊 岳成光 +1 位作者 王美岩 马新宾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共10页
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是一条绿色经济的CO_(2)利用途径。针对现有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中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活性低和活性组分易流失等问题,设计制备了系列多位点离子液体超交联聚合物HCPs-[DmPhe]Br,研究... 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是一条绿色经济的CO_(2)利用途径。针对现有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中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活性低和活性组分易流失等问题,设计制备了系列多位点离子液体超交联聚合物HCPs-[DmPhe]Br,研究了多位点协同作用、超交联聚合物组成和结构等因素对其催化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其中,同时含有双季铵-卤素离子对、羟基和叔胺结构的HCP-[DmPhe]Br-DCX离子液体超交联聚合物催化剂,在1.3 MPa,130℃,8 h的条件下,可实现94%的碳酸丁烯酯收率,且催化剂循环稳定性好,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另外,超交联聚合物的多孔结构以及大比表面积促进了离子液体的较好分散,使其与离子液体单体具有相当的活性。该工作对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高效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开发与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利用 环状碳酸酯 离子液体 协同作用 超交联聚合
下载PDF
交联诱导重组装多重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抗肿瘤应用
2
作者 唐昭敏 赵健清 +4 位作者 周建仁 唐婉兰 魏佳元 韩秉锟 吕文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64-269,共6页
本工作合成了基于聚赖氨酸的三嵌段两亲性聚合物mPEG-P(LL/LL-LA)-PCL-IR820,其中聚赖氨酸链为交联剂硫辛酸(LA)提供了反应位点,疏水链段的聚己内酯(PCL)为物理包埋化疗药物阿霉素(DOX)提供了可行性。随后,光敏剂(IR820)通过酯键接枝到... 本工作合成了基于聚赖氨酸的三嵌段两亲性聚合物mPEG-P(LL/LL-LA)-PCL-IR820,其中聚赖氨酸链为交联剂硫辛酸(LA)提供了反应位点,疏水链段的聚己内酯(PCL)为物理包埋化疗药物阿霉素(DOX)提供了可行性。随后,光敏剂(IR820)通过酯键接枝到PCL上得到mPEG-P(LL/LL-LA)-PCL-IR820。将聚合物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未交联载药胶束(DUCM),再使用交联诱导剂二硫苏糖醇(DTT)诱导LA制备交联载药胶束(DCM)。由于内部交联结构的存在,DCM在经历注射和血液循环后保持结构稳定,并且在进入肿瘤细胞后,LA中的二硫键会在肿瘤细胞中高浓度谷胱甘肽(GSH)作用下断裂,从而释放化疗药物,避免了未交联胶束因剪切力和蛋白质吸附作用而提前裂解,进而避免了药物在体内的非特异性分布。最终,该交联纳米胶束协同化疗和光动力疗法高效杀死癌细胞,为胶束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诱导 胶束 光疗 协同治疗 多重刺激响应
下载PDF
单宁酸-纳米协同改性胶原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3
作者 石佳博 张宇轩 +1 位作者 陈雪峰 谭蕉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24-4629,共6页
以胶原纤维为代表的生物质基多孔材料因其具有可再生、储量丰富等特点且保留胶原纤维独特的多尺度孔隙结构以及具有优异的分离能力、可重复使用和可生物降解等优势,近年在含油废水处理等领域备受关注。针对胶原纤维多孔材料存在着油水... 以胶原纤维为代表的生物质基多孔材料因其具有可再生、储量丰富等特点且保留胶原纤维独特的多尺度孔隙结构以及具有优异的分离能力、可重复使用和可生物降解等优势,近年在含油废水处理等领域备受关注。针对胶原纤维多孔材料存在着油水分离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利用单宁酸与金属离子(铝和锆)掺杂锂藻土纳米片的协同交联体系来改性胶原纤维,制备了一种具有油水分离性能的胶原纤维基多孔材料。结果表明:该协同交联体系可提高胶原纤维多孔材料的自支撑性、成型性和多孔性,同时未改变胶原的三股螺旋构象并可起到稳定胶原微结构的作用;协同交联改性后胶原纤维多孔材料的收缩温度提升至90℃以上,接触角提升至98°以上,油水分离效率提升至68%以上,表明其热稳定性、疏水性以及油水分离性能均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胶原纤维 多孔材料 协同交联 油水分离 纳米材料
下载PDF
Charge-reversible crosslinked nanoparticle for pro-apoptotic peptide delivery and synergistic photodynamic cancer therapy
4
作者 Haijing Qu Han Chen +5 位作者 Wei Cheng Yuqing Pan Zhiran Duan Yanjun Wang Xing-Jie Liang Xiangdong Xue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2期13267-13282,共16页
Although anti-cancer nanotherapeutics have made breakthroughs,many remain clinically unsatisfactory due to limited delivery efficiency and complicated biological barriers.Here,we prepared charge-reversible crosslinked... Although anti-cancer nanotherapeutics have made breakthroughs,many remain clinically unsatisfactory due to limited delivery efficiency and complicated biological barriers.Here,we prepared charge-reversible crosslinked nanoparticles(PDC NPs)by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pro-apoptotic peptides and photosensitizers,followed by crosslinking the self-assemblies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to impart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sponsiveness and charge-reversibility.The resultant PDC NPs have a high drug loading of 68.3%,substantially exceeding that of 10%–15%in conventional drug delivery systems.PDC NPs can overcome the delivery hurdles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umor accumulation and endocytosis of payloads by surface charge reversal and responsive crosslinking strategy.Pro-apoptotic peptides target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s and block the respiratory effect to reduce local oxygen consumption,which extensively augments oxygen-dependent photodynamic therapy(PDT).The photosensitizers around mitochondria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peptides,allowing PDT to work with pro-apoptotic peptides synergistically to induce tumor cell death by mitochondria-dependent apoptotic pathways.Our strategy would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delivery efficiency of hydrophilic peptides and developing mitochondrial-targeting cancer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reversible nanoparticle crosslinked nanoparticle peptide delivery photodynamic therapy synergistic cancer treatment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PVA水凝胶敷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钶 潘钊 +3 位作者 张祥 胡俊 高家荣 徐维平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2862-2870,共9页
提出了一种两步法制备工艺,制备新型聚乙烯醇水凝胶创面敷料,用于伤口保护。这种方法通过热处理得到物理交联的聚乙烯醇干凝胶,后通过限溶胀法,在劣溶剂中化学交联得到一种新型的物理-化学协同交联的水凝胶。分别对不同处理方法所得水... 提出了一种两步法制备工艺,制备新型聚乙烯醇水凝胶创面敷料,用于伤口保护。这种方法通过热处理得到物理交联的聚乙烯醇干凝胶,后通过限溶胀法,在劣溶剂中化学交联得到一种新型的物理-化学协同交联的水凝胶。分别对不同处理方法所得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溶胀率、水蒸气透过率及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物理-化学协同交联水凝胶具有最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断裂强度达19.39 MPa、延展率达415%、弹性模量达5.66 MPa、韧性达30.18 MJ·m^(-3)及断裂韧性达3.64 k J·m^(-2)。并且,体外模拟展现出优异的抗溶胀率、透气性和载药释药能力。这种两步法制备的力学性能优异、透气、可负载药物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有望作为新型创面敷料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水凝胶 两步法制备工艺 物理-化学协同交联 综合力学性能 创面敷料
下载PDF
混杂塑料废弃物的共混改性技术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征平 曾敏峰 许承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5期39-42,共4页
对混杂塑料废弃物的共混改性回收的主要技术,即增容改性、交联改性、粉末化及与其他材料复合技术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增容-交联协同技术应用于混杂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再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塑料废弃物 共混 改性 再生 增容-交联协同 技术进展
下载PDF
硅烷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焦传梅 王正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4-39,共6页
采用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计和热分析等手段 ,研究了氢氧化镁 (MH)和其他类型的无卤阻燃剂在硅烷交联聚乙烯 (SXPE)体系中的阻燃协效作用。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 ,硅烷交联的聚乙烯 /氢氧化镁 (SXPE/MH )体系的氧指数高于未交联的PE/MH体... 采用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计和热分析等手段 ,研究了氢氧化镁 (MH)和其他类型的无卤阻燃剂在硅烷交联聚乙烯 (SXPE)体系中的阻燃协效作用。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 ,硅烷交联的聚乙烯 /氢氧化镁 (SXPE/MH )体系的氧指数高于未交联的PE/MH体系的氧指数 ,若在SXPE/MH阻燃体系中添加适量的其他无卤阻燃剂 ,如磷氮类化合物 (NP 2 8)和氮类化合物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MCA) ]氧指数都有提高。锥形量热计实验结果表明 ,在SXPE/MH阻燃体系中添加适量的NP 2 8或MCA ,体系的着火时间有所延长 ,热释放速率和发烟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热分析实验结果显示 ,NP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无卤阻燃 硅烷交联 协效作用 燃烧特性
下载PDF
双交联体系互穿聚合物网络对石墨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戴舒天 陶国良 +1 位作者 夏艳平 陶圣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7,共6页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体材料,石墨烯为导电填料,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BPH)、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为交联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在2种交联剂的协同作用下制备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体材料,石墨烯为导电填料,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BPH)、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为交联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在2种交联剂的协同作用下制备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的石墨烯/EVA/HDPE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所用2种交联剂的协同作用能使复合材料的交联度达到54.3%。扫描电镜图中可以观察到EVA和HDPE形成的IPN结构可以促使石墨烯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形成较完善的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还表明网络结构能在复合材料达到抗静电性能标准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石墨烯在EVA/HDPE基体中的添加量。当复合材料的交联度为40%~50%时,会出现类渗流阈现象,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28.1 MPa,体积电阻率达到10~8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石墨烯 交联剂 协同作用 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 抗静电性能 类渗流阈
下载PDF
黄原胶和瓜尔胶混合溶液及其硼砂交联体系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范亮姣 田玉芹 +4 位作者 钱钦 陈雷 郭宏伟 辛爱渊 侯万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1-540,共10页
本文研究了黄原胶(XG)和瓜尔胶(GG)的混合溶液及其硼砂(B)交联体系的流变性,考察了XG/GG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以及溶液组成、pH和电解质(NaCl和CaCl 2)对其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溶液体系均为假塑型流体,其流变曲线可用Herschel-B... 本文研究了黄原胶(XG)和瓜尔胶(GG)的混合溶液及其硼砂(B)交联体系的流变性,考察了XG/GG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以及溶液组成、pH和电解质(NaCl和CaCl 2)对其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溶液体系均为假塑型流体,其流变曲线可用Herschel-Bulkley和Casson模型描述。XG和GG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粘效应”,在XG占两聚合物的质量分数w(XG)为20%和90%时协同增粘效应最强,其“协同增粘率”(R m)分别约为42%和34%。硼砂(B)可交联XG/GG混合溶液,其交联增粘效果随w(XG)的减小和硼砂质量浓度ρ(B)的增大而增大;在w(XG)=50%和ρ(B)=1.00 g/L时,“交联增粘率”可达85%。在所研究的pH值范围(6.2~10.0)内,XG/GG混合溶液的流变性基本无变化,而XG/GG/B交联体系(w(XG)=50%和ρ(B)=0.75~1.00 g/L)的表观粘度随pH值增大先升高后降低,pH=9.0时出现最大值,交联增粘率达107%。电解质可使XG/GG/B交联溶液(w(XG)=10%和ρ(B)=0.50 g/L)体系的粘度大幅下降,且CaCl 2的影响明显高于NaCl,表明交联结构的耐盐能力较差。这些结果加深了对XG/GG混合溶液流变性的认识,可为其实际应用(如在强化采油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瓜尔胶 硼砂 协同效应 交联 流变性 粘度
下载PDF
硫酸铜/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配位交联丁腈橡胶硫化胶的弱化Mullins效应
10
作者 李嘉豪 蔺玉胜 +1 位作者 黄萍 王兆波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硫酸铜/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配位交联制备了丁腈橡胶(NBR)硫化胶,对不同TMTD用量下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及压缩模式下的弱化Mullins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价铜离子和TMTD通过协同作用生成的[Cu(SnCNMe_(2)... 采用硫酸铜/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配位交联制备了丁腈橡胶(NBR)硫化胶,对不同TMTD用量下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及压缩模式下的弱化Mullins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价铜离子和TMTD通过协同作用生成的[Cu(SnCNMe_(2))]·^(2+)络合物与氰基配位交联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随着TMTD用量的增加,NB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得到提高。在单轴循环压缩过程中,NBR硫化胶产生了明显的Mullins效应,且随TMTD用量增加而明显减弱。同一应变下的最大压缩应力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表现出应力软化现象,瞬时残余压缩形变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应变的提高,最大压缩应力的下降幅度和瞬时残余压缩形变的增加幅度增大,Mullins效应更加明显;但是随着TMTD用量的增加,最大压缩应力的下降幅度和瞬时残余压缩形变的增加幅度减小,Mullins效应得以明显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交联 丁腈橡胶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力学性能 弱化Mullins效应 协同效应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盐的合成、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杨晋辉 刘泰 +3 位作者 陈艳雪 王满 王洪媛 刘宏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52-1862,共11页
聚天门冬氨酸/盐(PASP)是一种新兴的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材料,凭借其特殊的分子链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ASP的合成及改性方法逐渐多样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性能大大提升,其应用领域也... 聚天门冬氨酸/盐(PASP)是一种新兴的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材料,凭借其特殊的分子链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ASP的合成及改性方法逐渐多样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性能大大提升,其应用领域也得到快速扩展。本文综述了PASP的合成、改性方法以及PASP在工农业(阻垢剂、缓蚀剂、肥料增效剂、保水剂、涂料)、生物医药和其他领域应用的新进展,并对PASP及其改性衍生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门冬氨酸/盐(PASP) 开环-共聚 开环-交联 阻垢剂 缓蚀剂 肥料增效剂 保水剂 药物输送与控释
下载PDF
阻燃型交联疏水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小鹏 周福城 +2 位作者 刘彦仁 王志伟 何佳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2,共8页
利用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冷冻干燥工艺成功制备了阻燃型CNF气凝胶.结果表明:MF和MTMS与CNF之间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使得Si-CNF/MF气凝胶微观孔状结构明显缩小并且增多,从... 利用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冷冻干燥工艺成功制备了阻燃型CNF气凝胶.结果表明:MF和MTMS与CNF之间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使得Si-CNF/MF气凝胶微观孔状结构明显缩小并且增多,从而提高了气凝胶的压缩强度、压缩模量以及比模量.同时,Si-CNF/MF气凝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接触角达到132.3°).此外,Si-CNF/MF气凝胶相比纯CNF气凝胶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从19.5%增加到37.1%,垂直燃烧测试(UL-94)也达到了V-0等级.同时,微型量热(MCC)测试表明,Si-CNF/MF气凝胶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相比纯CNF气凝胶从53.2 W/g降低为26.3 W/g,总热释放量(THR)从9.8 kJ/g降低到了3.5 kJ/g,证明Si-CNF/MF气凝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气凝胶的残炭分析结果表明,在CNF气凝胶阻燃改性中,MF与MTMS之间可能存在气相-凝聚相协同阻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气凝胶 化学交联 阻燃性能 协效作用
下载PDF
Tumor-specific and photothermal-augmented chemodynamic therapy by ferrocene-carbon dot-crosslinked nanoparticles 被引量:2
13
作者 Shan Sun Qiao Chen +3 位作者 Yike Li Yao Yu Zhongjun Li Hengwei Lin 《SmartMat》 2022年第2期311-322,共12页
Extensive research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theranostic agents for cancer,but the poor tumor specificity and unsatisfactory treatment efficacy are some of the critical obstacles for thei... Extensive research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theranostic agents for cancer,but the poor tumor specificity and unsatisfactory treatment efficacy are some of the critical obstacles for their clinical translations.Herein,ferrocene-carbon dot-crosslinked nanoparticles(Fc-CD NPs)wer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for achieving highly specific and photothermal-augmented chemodynamic therapy(CDT).The Fc-CD NPs were found not only to inherit the immanent fluorescence,photoacoustic,and photothermal properties of carbon dots(CDs),but also be endowed with CDT that could occur selectively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due to the presence of Fc for triggering Fenton reaction.Moreover,the enlarged particle size of Fc-CD NPs facilitated their effective accumulation at tumor sites,thus realizing great improvement for antitumor treatment outcomes.Once docking at tumor and being exposed to 660 nm laser irradiation,significantly amplified CDT effect of Fc-CD NPs was observed due to heataccelerating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More interestingly,since the produced ROS could in turn alleviate the thermal-resistance of photothermal therapy(PTT),the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integrated PTT and CDT was synergized to the maximum extent.This study on the one hand provides a facile approach to fabricate CDs-based multifunctional theranostic nanoplatform with enhanced tumor accumulation and specificity,on the other hand emphasizes the merits of synergizing mutually beneficial therapeutic modalities for more efficient cancer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ots crosslinked nanoparticles FERROCENE synergistic therapy tumor specificity
原文传递
引发剂对硅烷化杨木单板/聚乙烯薄膜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露 王正 +2 位作者 熊先青 王雪花 吴智慧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为分析引发剂对硅烷偶联剂的协同效应,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为胶黏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杨木单板的改性剂,制备硅烷化杨木单板/HDPE薄膜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力学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DMA)... 为分析引发剂对硅烷偶联剂的协同效应,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为胶黏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杨木单板的改性剂,制备硅烷化杨木单板/HDPE薄膜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力学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和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引发剂DCP用量(0、0.05%、0.10%、0.15%)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DCP的诱导下,硅烷化杨木单板与HDPE薄膜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形成了优良的胶接结构,硅烷化杨木单板/HDPE薄膜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和耐高温破坏性能都显著增强。当引发剂DCP添加量达到0.15%时,复合材料的胶合强度、木破率、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值分别由1.02 MPa、2%、60.10 MPa、5 102 MPa增加至2.07 MPa、95%、77.20 MPa、6 822 MPa;吸水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由77.80%和5.79%降低至53.75%和4.09%。DMA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耐高温破坏能力随DCP添加量的增加而改善,当DCP用量由0增至0.15%时,复合材料在130℃时的储能模量保留率由44.19%提高到88.34%,胶接界面层失效的温度点从147℃提高至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发剂 协同效应 胶接界面 交联反应 高密度聚乙烯(HDPE) 杨木单板改性
原文传递
硅烷偶联剂MPS对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微球接枝交联结构及剪切取向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继承 雷中秋 +3 位作者 王振 曹志海 戚栋明 黄骅隽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6-1105,共10页
为了探究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SiO2-聚丙烯酸酯(PAcr)复合微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悬浮共聚合体系中加入MPS、MPS偶联改性的SiO2(MPS-SiO2)纳米粒子或MPS偶联改性SiO2纳米粒子... 为了探究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SiO2-聚丙烯酸酯(PAcr)复合微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悬浮共聚合体系中加入MPS、MPS偶联改性的SiO2(MPS-SiO2)纳米粒子或MPS偶联改性SiO2纳米粒子的原始分散液,分别考察了非偶联MPS的量、偶联MPS的量、偶联与非偶联MPS的相对含量对SiO2-PAcr复合微球交联程度和交联结构的作用规律,并进一步对比了具有不同交联结构复合微球的剪切取向能力。通过TEM观察发现,非偶联MPS会水解自缩聚产生直径约6 nm的颗粒(即MPS水解颗粒),表面带有可聚合双键,能起到交联作用。MPS偶联改性SiO2纳米粒子原始分散液除含有MPS-SiO2纳米粒子外,还含有MPS水解颗粒,因而能构筑双重交联结构。具有这种双重交联结构的复合微球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经熔融剪切可形成平均长径比高达12.0的取向体,而单独以MPS水解颗粒或MPS-SiO2纳米粒子为交联点的微球经相同的熔融剪切过程只能形成平均长径比分别为9.1和8.8的取向体。这表明,偶联和非偶联MPS所构造的两种不同尺度的交联结构对SiO2-PAcr复合微球剪切取向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球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双重交联 剪切取向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