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相关炎症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洪志 朱世荣 +9 位作者 胡晓梅 王明镜 谌海燕 全日城 丁晓庆 赵攀 范腾 李雨蒙 郭小青 姜云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1-90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气不摄血证ITP患者30例(ITP组),根据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分为未出血组、低危...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气不摄血证ITP患者30例(ITP组),根据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分为未出血组、低危组(≤2分)及高危组(> 2分),健康正常人20例(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内皮素-1(ET-1)含量,AimPlex流式高通量技术检测外周血血管活性物质VEGF-A,VEGF-D及相关炎症因子IL-8,IL-10,IL-17A以及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气不摄血证ITP患者NOS、VEGF-A及IL-10含量显著降低(P <0.05),ET-1、IL-8、IL-17A以及TNF-α含量显著升高(P <0.05)。同时,气不摄血证ITP患者中,高危组ET-1含量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 <0.05),ET-1、VEGF-A含量与气不摄血证ITP患者出血显著相关(OR=1.012,95%CI:0.92-1.31;OR=1.065,CI:0.98-1.22,P <0.05)。结论血管活性物质及相关炎症因子在气不摄血证ITP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ET-1、VEGF-A可能是反应气不摄血证ITP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不摄血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管活性物质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明镜 胡晓梅 +7 位作者 丁晓庆 许勇钢 全日城 谌海燕 邓中阳 赵攀 范腾 朱世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22-825,共4页
目的:观察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从细胞层面探究气不摄血证ITP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ITP确诊患者42例,依据中医... 目的:观察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从细胞层面探究气不摄血证ITP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ITP确诊患者42例,依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同时纳入2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Th1、Th2、Th17、Treg、Breg细胞的表达比例变化情况,并对上述免疫细胞的表达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气不摄血证ITP患者Breg与Th17细胞的表达比例下降,Th1细胞的表达比例上升(P<0.05),Th1/Th2呈Th1型(P<0.05),Treg与Th2细胞的表达以及Th17/Treg比值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P<0.05)、中度组(P<0.05)、重度组(P<0.05)的Breg细胞的表达显著降低,Th1细胞的表达和Th1/Th2比值显著升高,Treg、Th2以及Th17细胞的表达、Th17/Tre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组与重度组Breg细胞的表达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其他免疫细胞的表达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上述免疫细胞细胞的表达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e细胞的表达与中医证候积分具有负相关性(r=-0.488,P=0.001),其余免疫细胞无相关性。结论:气不摄血证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表现为Th1细胞表达增加导致Th1/Th2失衡。Th17与Breg细胞表达水平下降。Breg细胞表达水平可能反映了气不摄血证患者的气虚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不摄血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失衡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同病异证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白玉盛 李晓征 +13 位作者 马西虎 吴雪琴 黄志惠 费飞 李巍 刘伟 秦兰 吴玉霞 王永 杜青容 杨茜 吴娟丽 李艳艳 崔祎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布规律,为证型与ITP免疫机制和调节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访谈获得四诊信息,由三位专业和中医诊断学专家分别辨证确定证型,分析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和规律。...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布规律,为证型与ITP免疫机制和调节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访谈获得四诊信息,由三位专业和中医诊断学专家分别辨证确定证型,分析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①189例患者中其中汉族165例,维吾尔族24例;②ITP证型分布阴虚火旺证57例,气不摄血证56例,肝肾阴虚20例,脾肾气虚18例,气阴两虚18例,肝郁脾虚3例,还有部分复合证型;③新诊断ITP证型分布及排序为气不摄血>阴虚火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肝郁脾虚;持续性ITP证型分布和排序为阴虚火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气不摄血>肝肾阴虚>肝郁脾虚;慢性ITP为气不摄血>阴虚火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肝郁脾虚证。结论证型总体上以气不摄血和阴虚火旺为主,还有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郁脾虚等;六个证型有程度的差异,也有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同病异证 分布 证型 民族 免疫 气不摄血 阴虚火旺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武曲星 王攀 +4 位作者 王冬芝 蔺亚东 张伏芝 刘建勋 任钧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56-61,共6页
目的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角度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血管损伤情况及出血机制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制备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第1周进行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同时注射抗... 目的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角度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血管损伤情况及出血机制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制备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第1周进行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同时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PS)进行免疫。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组再分为7、10、21 d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正常组10只、模型组12只,观察各时间点小鼠体征,检测小鼠体质量及血小板、抓力、脾脏指数、胸腺指数,ELISA检测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Aim Plex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第7日小鼠精神状态萎靡,倦怠蜷缩,极少活动,此状态随时间延长日益加重,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v WF、NO、ET-1显著升高(P<0.01);注射APS后,模型组小鼠腹部、腿部有出血点,便血情况发生,第2次注射后出血最为严重,此后逐日减轻,小鼠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胸腺指数、VEGF-A、sVCAM-1显著降低(P<0.01,P<0.05),脾脏指数、vWF、NO、ET-1显著升高(P<0.01);第21日模型组小鼠出血较轻,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vWF、NO、ET-1、sICAM-1显著升高(P<0.01)。结论 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存在血管损伤:造模第7日以血管内皮凝血功能紊乱为主,第10日以血管内皮通透性改变为主,第21日以血管内皮免疫功能紊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气不摄血证 血管活性物质 病证结合模型
下载PDF
从脾失升清浅析脾实证的病理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崔亚丽 袁卫玲 孟静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26-2527,共2页
脾主升清在脾运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化生气血使脾气充足而能统血。在脾病的辨证中以食积蕴脾、痰湿困脾和瘀血积脾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为实证。该文试从脾失升清导致食积实证、痰湿实证、瘀血实证3个方面来分析脾失升清与脾实证的关... 脾主升清在脾运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化生气血使脾气充足而能统血。在脾病的辨证中以食积蕴脾、痰湿困脾和瘀血积脾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为实证。该文试从脾失升清导致食积实证、痰湿实证、瘀血实证3个方面来分析脾失升清与脾实证的关系,这对于脾实证的病机认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不升清 运化 统血 脾实证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攀 蔺亚东 +4 位作者 武曲星 侯敏 高文静 刘建勋 任钧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第1周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nti-platelet se...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第1周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nti-platelet serum,APS)的方法复制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扫描电镜观察小鼠血小板形态,ELISA检测血小板α颗粒(β-TG、PF-4)、致密颗粒(ATP、ADP)的释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小板CD62P的表达率、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PNA)的百分率、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MMP)和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ROS-MFI)。结果正常组小鼠血小板大多呈圆形或圆盘形,有少量伪足形成,模型组小鼠血小板大多形状不规则,有大量伪足形成,部分黏附聚集成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小板β-TG、PF-4、ATP、MMP、ROS-MF明显升高(P<0.01),CD62P、ADP、PNA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呈高度活化状态且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P气不摄血证 血小板 活化功能
下载PDF
人参归脾丸对脾不统血证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丹 高峰 +3 位作者 陈慧 项伟玲 骆志显 金丽琴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1-575,610,共6页
目的:观察人参归脾丸对脾不统血证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脏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30),前42 d,实验组每日游泳30 min,同时饮食一天禁食两天(饮食失节),第43~72日,在游泳力竭加饮食失节... 目的:观察人参归脾丸对脾不统血证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脏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30),前42 d,实验组每日游泳30 min,同时饮食一天禁食两天(饮食失节),第43~72日,在游泳力竭加饮食失节的基础上,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诱导出血,构建脾不统血证大鼠模型;将成功建立模型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模型对照组(MD)、自然复健组(NR)、归脾丸组(GP)。第73~102日,模型组继续施加处理因素(游泳力竭、饮食失节及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溶液),自然复健组和归脾丸组停止施加处理因素,归脾丸组每日灌胃人参归脾丸溶液(0.2 g/ml,10 ml/(kg·d)),自然复健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第103日后,取血和肝脏,检测血清中各组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水平,检测血中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升高,TP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RBC数量、HGB含量和HCT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Bcl-2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自然复健组和归脾丸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TP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RBC数量、HGB含量和HCT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Bax和Caspase3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P<0.05);与自然复健组相比,归脾丸组血清ALT、AST和TBil均明显降低,TP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RBC数量明显升高(P<0.05),肝脏Bcl-2蛋白和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参归脾丸对脾不统血证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脏细胞凋亡、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归脾丸 脾不统血证 大鼠 肝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益气健脾摄血法配合西药治疗成人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IL-2、IL-4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庹德军 申宇宁 姚宇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摄血中药配合西药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摄血中药配合西药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总疗程为3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IT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4水平变化,观察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小板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IL-2升高,IL-4下降,2组内治疗前后IL-2、IL-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L-2升高及IL-4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75%,治疗组9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对照组80%,治疗组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变化,治疗组血小板升高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和IL-4可能参与了ITP自身免疫紊乱的过程,其水平的高低影响ITP的预后,中西医结合对IL-2水平的升高及IL-4水平下降更明显,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西医结合疗法 气不摄血证 IL-2 IL-4
下载PDF
益气止血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蔡佳吟 胡人匡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1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止血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脾不摄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上消化道出血脾不摄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2组均予常规西医干预措施,对照组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益气止血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脾不摄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上消化道出血脾不摄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2组均予常规西医干预措施,对照组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止血方内服,2组均连续治疗5天。比较2组的脾不摄血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记录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脾不摄血证症状(胃脘隐痛、面色萎黄、腹胀肠鸣、心悸头晕、神疲懒言、口淡乏味)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治疗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0.01),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止血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脾不摄血证,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脾不摄血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止血方
下载PDF
健脾生血汤治疗气不摄血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平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8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生血汤治疗气不摄血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吉安市新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ITP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健... 目的探讨健脾生血汤治疗气不摄血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吉安市新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ITP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健脾生血汤。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计数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81.93±16.22)×10^(9)/L高于对照组的(67.85±13.45)×10^(9)/L,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ITP患者采用健脾生血汤治疗效果较好,利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气不摄血证 健脾生血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瘀毒阻络”和“正气不足”角度探讨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医病机
11
作者 张庆 王成祥 +4 位作者 程淑丽 寇男 吴京秦 徐红日 刘清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6期681-685,共5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脓毒症常见并发症,属于中医“喘证”“暴喘”“喘脱”范畴,病位主要在肺。正气不足、瘀毒阻络是脓毒症主要病因病机。瘀毒邪气侵袭肺脏,热毒煎灼血中津液,血液黏稠运行不畅,致瘀毒互结于肺。又急性虚证、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脓毒症常见并发症,属于中医“喘证”“暴喘”“喘脱”范畴,病位主要在肺。正气不足、瘀毒阻络是脓毒症主要病因病机。瘀毒邪气侵袭肺脏,热毒煎灼血中津液,血液黏稠运行不畅,致瘀毒互结于肺。又急性虚证、热毒伤气、热毒灼津,津液虚少无以化气,致正气亏虚不能司呼吸、固津液及行血,致痰饮水湿瘀血阻肺。瘀毒阻肺、肺气不足、痰饮水湿瘀血致肺气闭塞发为本病。由此认为,瘀毒阻络、正气不足是脓毒症ARDS的中医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 瘀毒阻络 正气不足 气不摄津
原文传递
两种脾虚证大鼠肝脏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慧 陈燕 +3 位作者 王丹 项伟玲 吕斌 金丽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59-1365,共7页
目的比较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两种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水平,探讨脾虚证发生发展过程中,肝脏细胞状态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8只)、脾气虚组(8只)、脾... 目的比较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两种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水平,探讨脾虚证发生发展过程中,肝脏细胞状态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8只)、脾气虚组(8只)、脾不统血组(8只)。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失节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诱导出血的方法构建脾不统血证大鼠模型;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JC-1荧光探针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Ⅱ/Ⅰ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线粒体外Cyt-C的表达水平;使用荧光定量法检测PINK1、Parkin、Bcl-2、Bax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低分子肝素钠组比较,两种脾虚证大鼠肝组织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PINK1、Bcl-2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线粒体外Cyt-C蛋白水平、Bax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种脾虚证大鼠LC3Ⅱ/Ⅰ蛋白比值、Park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脾气虚证大鼠比较,脾不统血证大鼠肝组织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降低(P<0.05,P<0.01),线粒体外Cyt-C蛋白水平、Bcl-2蛋白及mRNA水平下降(P<0.05,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Bax蛋白及mRNA水平上升(P<0.05)。结论脾虚证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可能机制为,线粒体过度损伤导致线粒体自噬紊乱,进一步导致了细胞凋亡,随着脾虚证的加重,肝组织细胞凋亡程度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脾不统血证 肝脏细胞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邵静波 丁敬远 +2 位作者 李珊珊 张娜 蒋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价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99例CITP气不摄血证患儿临床特点,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糖皮质激素组(22例)、糖皮质激素+中... 目的评价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99例CITP气不摄血证患儿临床特点,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糖皮质激素组(22例)、糖皮质激素+中药组(39例)、中药组(38例),分析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激素+中药组整体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素组停药后复发率57.1%,高于激素+中药组(18.2%,P=0.008)。激素组不良反应(柯兴氏貌、身长受抑及严重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儿童CITP可获得较高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降低停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糖皮质激素 中西医结合 气不摄血证 补气固摄法
原文传递
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模型大鼠脾主肌肉实质的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屈小虎 黄玲 +2 位作者 陈慧 吕斌 金丽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研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模型大鼠骨骼肌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探讨中医脾主肌肉理论的内涵实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组、脾气虚组和脾不统血组,每组12只。复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 目的研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模型大鼠骨骼肌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探讨中医脾主肌肉理论的内涵实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组、脾气虚组和脾不统血组,每组12只。复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ATP含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ComplexⅠ、ComplexⅡ、ComplexⅢ、ComplexⅣ)活性、柠檬酸合酶(CS)活性、mt DNA拷贝数、COXⅣ蛋白和Cyt-C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期和末期脾气虚组和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的ATP含量、线粒体复合物活性、CS活性、mt DNA拷贝数、COXⅣ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均降低,Cyt-C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均升高(P <0. 05,P <0. 01);与脾气虚组比较,中期和末期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ATP含量、CS活性均降低(均P <0. 05);中期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ComplexⅠ、ComplexⅡ、ComplexⅢ活性降低,末期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ComplexⅠ、ComplexⅢ、ComplexⅣ活性降低(P <0. 05,P <0. 01);中期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mt DNA拷贝数升高(P <0. 05);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COXⅣ、Cyt-C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脾气虚证大鼠和脾不统血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变化,且脾气虚证发展成为脾不统血证的过程中,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障碍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脾不统血证 骨骼肌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攀 武曲星 +4 位作者 王冬芝 蔺亚东 张伏芝 刘建勋 任钧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在第1周仅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实验周期为3周。实验结束后,采...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在第1周仅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实验周期为3周。实验结束后,采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量、称量小鼠脾脏重量并计算脾脏指数、流式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此外,观察并检测小鼠一般体征,采用大小鼠抓力测定仪检测抓力,MouseOx Plus小动物无创监护仪检测脉搏幅度,数码照相机采集舌面特征。结果:疾病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注射部位、耳部、足部等有点状或块状出血,脾脏指数明显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均显著降低,且CD4^+/CD8^+明显降低;证候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抓力显著降低,脉搏幅度显著降低,舌象R/G值明显降低。结论: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可以成功建立与临床接近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气不摄血证 睡眠剥夺 病证结合模型
原文传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攀 武曲星 +5 位作者 王冬芝 蔺亚东 张伏芝 刘建勋 刘炯 任钧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从证候与疾病两方面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初步阐释ITP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方法: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第1 w睡眠剥夺... 目的:从证候与疾病两方面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初步阐释ITP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方法: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第1 w睡眠剥夺,第2、3 w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nti-platelet serum,APS)的方法复制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实验第7 d、10 d、21 d时各取一批小鼠检测体质量、抓力、脉搏幅度等相关证候指标,以及出血、外周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脾脏指数、脾脏病理等相关疾病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7 d、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证候指标(体质量、抓力、脉搏幅度)均显著降低(P<0.01);7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无出血情况,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腹部、尾等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脾脏指数显著增高(P<0.01);7 d、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PLT计数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APS法复制的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呈现气虚-出血-气虚-气不摄血的动态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P气不摄血证 睡眠剥夺 抗血小板血清 动态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