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on pickup by intrinsic low-frequency Alfvén waves with a spectrum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全明 李醒 董川飞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101-2108,共8页
Ion pickup by a monochromatic low-frequency Alfven wave,which propagates along the background magnetic field,has recently been investigated in a low beta plasma(Lu and Li 2007 Phys.Plasmas 14 042303).In this paper, th... Ion pickup by a monochromatic low-frequency Alfven wave,which propagates along the background magnetic field,has recently been investigated in a low beta plasma(Lu and Li 2007 Phys.Plasmas 14 042303).In this paper, the monochromatic Alfven wave is generalized to a spectrum of Alfven waves with random phase.It finds that the process of ion pickup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First,ions are picked up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and then phase difference(randomization) between ion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parallel thermal motions leads to heating of the ions.The heating is dominant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background magnetic field.The temperatures of the ions at the asymptotic stage do not depend on individual waves in the spectrum,but are determined by the total amplitude of the waves.The effect of the initial ion bulk flow in the parallel direction on the heating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阿尔芬波 频谱 皮卡 低频 随机相位 物理学 相位差
下载PDF
火星弓激波上游高能拾起氧离子实例分析
2
作者 雷桓 郭建鹏 +3 位作者 何林峡 林海博 常克文 陈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火星外逸层中的氧原子(O)经光致电离、电荷交换或电子碰撞产生氧离子(O^(+)),新生O^(+)随即被太阳风拾起,进而被对流电场加速.这些O^(+)被称为“拾起”O^(+).2018年11月17日08∶54∶00—10∶24∶00 UT期间,火星大气和挥发物演化任务(Mar... 火星外逸层中的氧原子(O)经光致电离、电荷交换或电子碰撞产生氧离子(O^(+)),新生O^(+)随即被太阳风拾起,进而被对流电场加速.这些O^(+)被称为“拾起”O^(+).2018年11月17日08∶54∶00—10∶24∶00 UT期间,火星大气和挥发物演化任务(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MAVEN)卫星从上游太阳风进入磁鞘中,持续观测到背离太阳运动的高能拾起O^(+)(约30 keV),在相空间呈现为初速度不为零的部分环分布.分析表明:这部分高能O^(+)的初始能量较高,回旋半径较大,位于摆线运动的高能区域,穿越火星弓激波进入磁鞘,离子在该范围内能量变化不显著,只是使得相应环分布在穿越弓激波后发生偏转.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火星空间高能拾起O^(+)的产生与运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拾起氧离子 MAVEN
下载PDF
Upstream proton cyclotron waves: occurrence and amplitude dependence on IMF cone angle at Mars——from MAVEN observations 被引量:2
3
作者 Di Liu ZhongHua Yao +6 位作者 Yong Wei ZhaoJin Rong LiCan Shan Stiepen Arnaud Espley Jared HanYing Wei WeiXing Wan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CSCD 2020年第1期51-61,共11页
Proton cyclotron waves(PCWs)can be generated by ion pickup of Martian exospheric particles in the solar wind.The solar wind ion pickup process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IMF cone angle”—the angle between the solar ... Proton cyclotron waves(PCWs)can be generated by ion pickup of Martian exospheric particles in the solar wind.The solar wind ion pickup process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IMF cone angle”—the angle between the solar wind velocity and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which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PCWs.Using data from 2.15 Martian years of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 collected by the 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MAVEN)mission,we have identified 3307 upstream PCW events.Their event number distribution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ir duration.A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IMF cone angle on the amplitudes and occurrence rates of PCWs reveals a slight tendency of PCWs’amplitudes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IMF cone angl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plitude and IMF cone angle is weak,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3.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IMF cone angle on the occurrence rate of PCWs and found that their occurrence rate is particularly high for intermediate IMF cone angles(~18°–42°)even though highly oblique IMF orientation occurs most frequently in the upstream region of the Martian bow shock.We also conclude that these variabilities are not artefacts of temporal coverage biases in MAVEN sampling.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whereas IMF cone angle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occurrence of PCWs,IMF cone angle may also weakly modulate their amplitudes in the upstream region of M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pickup proton cyclotron waves Martian exosphere
下载PDF
火星磁鞘区反射拾起氧离子事件分析
4
作者 常克文 郭建鹏 +4 位作者 何林峡 林海博 雷桓 陈艳 孔令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40-4849,共10页
火星逃逸层中性成分经光致电离、电荷交换和电子碰撞产生新生离子,新生离子随即被太阳风和火星磁鞘电磁场拾起,称为“拾起”离子.已有观测表明拾起氧离子(O^(+))在朝向火星沉降途中会被反射,但发生反射的空间位置和反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火星逃逸层中性成分经光致电离、电荷交换和电子碰撞产生新生离子,新生离子随即被太阳风和火星磁鞘电磁场拾起,称为“拾起”离子.已有观测表明拾起氧离子(O^(+))在朝向火星沉降途中会被反射,但发生反射的空间位置和反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若反射离子持续进入探测器,将为我们追踪反射发生的空间位置提供重要机遇.本文将报道这样一个观测实例,2016年9月25日04∶18∶30—04∶24∶54 UT期间,火星大气和挥发物演化任务(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MAVEN)运行在-E半球(对流电场E指向火星)的磁鞘区,轨道高度逐渐降低,持续观测到背离火星运动的O^(+)(10^(3)~10^(4)eV)束流,即正在反射的拾起O^(+).反射拾起O^(+)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相空间密度较高、能量较低的部分是由磁鞘拾起O^(+)被反射后形成;相空间密度较低、能量较高的部分则源于太阳风拾起O^(+)发生反射后形成.我们推断反射发生在感应磁层边界附近的强磁场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拾起离子 离子反射 MAVEN
下载PDF
一种外日球层拾起离子探测器的设计与仿真
5
作者 高天丰 孔令高 +1 位作者 苏斌 张爱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7-377,共11页
针对外日球层低速、低密度、低温的拾起离子(PUIs)的高分辨探测需求,以带顶盖超环面静电分析器、阻滞势分析器和线性场飞行时间系统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分辨拾起离子探测器。经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探测器可实现离子(氢)的速度范围15.7~... 针对外日球层低速、低密度、低温的拾起离子(PUIs)的高分辨探测需求,以带顶盖超环面静电分析器、阻滞势分析器和线性场飞行时间系统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分辨拾起离子探测器。经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探测器可实现离子(氢)的速度范围15.7~1072.2 km/s,密度范围0.0001~100 cm^(-3),温度高于474.9 K的探测,同时可实现典型拾起离子(氢、氦、碳、氮、氧、氖)的成分分辨,质谱分辨率(M/ΔM)大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日球层 拾起离子 静电分析器 线性场飞行时间系统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从地球磁层到外日球层及以远区域探测
6
作者 宗秋刚 任杰 +1 位作者 何建森 王玲华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6期554-559,共6页
在太阳系中,地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多颗行星的卫星,拥有由太阳风与这些天体的内在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磁层结构。主要根据现有的探测器得到的数据,介绍了太阳风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能量中性原子分布和拾起粒子... 在太阳系中,地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多颗行星的卫星,拥有由太阳风与这些天体的内在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磁层结构。主要根据现有的探测器得到的数据,介绍了太阳风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能量中性原子分布和拾起粒子相对空间密度变情况、异常宇宙线的形成机制、日球层可能的形状变化。给出了中国太阳系边际探测计划,设计两个相反方向的探测器,一个向日球层鼻尖方向飞行,对太阳系边际及其邻近空间开展全面的探测;另一个探测器向相反方向飞行,填补日球层尾部边界探测的空白。对日球层的空间环境的认识可为探测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球层 磁层 太阳风 星际介质 能量中性原子 拾起粒子 异常宇宙线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观测近月太阳风离子特征(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钟俊 谢伦 +5 位作者 濮祖荫 焦维新 Motoharu Nowada 王馨悦 张贤国 王世金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嫦娥一号"卫星的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WIDs)的科学目标是研究太阳风与月球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近月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文章利用"嫦娥一号"卫星SWIDs探测器在2007年12月30日的观测数据对近月太阳风等离子体环境,包... "嫦娥一号"卫星的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WIDs)的科学目标是研究太阳风与月球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近月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文章利用"嫦娥一号"卫星SWIDs探测器在2007年12月30日的观测数据对近月太阳风等离子体环境,包括向阳侧太阳风离子、"拾起"离子以及在月球尾迹边界处的太阳风离子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观测结果:1)在慢速太阳风中观测到双峰结构,分别为太阳风中的氢离子和二价氦离子;2)在行星际磁场具有明显昏向(+By)分量期间,在月球向阳侧持续观测到有月表散射或反射后被拾起的太阳风离子;3)与入射的太阳风离子不同,这些拾起的太阳风离子具有明显的角度分布特征;4)在行星际磁场昏向(晨向)期间,太阳风中的氢离子在月球尾迹北半球的边界处呈现减速(加速)特征并进入尾迹;而并未发现氦离子进入尾迹的特征。"嫦娥一号"卫星的这些观测数据对于认识近月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近月空间等离子体环境 太阳风 拾起离子 月尾边界
下载PDF
捕获加速新生离子对Alfvén波的激发
8
作者 毛定一 吴京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95,共7页
根据准线性方程,求出了在离子持续产生并被太阳风捕获加速的情况下离子的渐近态分布函数.采用此分布函数分析了斜向传播的Alfven波的稳定性.
关键词 捕获加速 离子 ALFVEN波 太阳风
下载PDF
火星上游空间拾起离子的产生及其运动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昋若寓 何林峡 +1 位作者 林海博 郭建鹏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13,共14页
火星引力小且无内禀磁场,外逸层可以延伸至弓激波之外,与太阳风直接作用.外逸层中的中性粒子在太阳紫外光的作用下光致电离,或与太阳风相互作用,通过电子碰撞和电荷交换产生离子.新生离子立即被行星际磁场捕获而成为拾起离子.火星上游... 火星引力小且无内禀磁场,外逸层可以延伸至弓激波之外,与太阳风直接作用.外逸层中的中性粒子在太阳紫外光的作用下光致电离,或与太阳风相互作用,通过电子碰撞和电荷交换产生离子.新生离子立即被行星际磁场捕获而成为拾起离子.火星上游空间拾起离子在电离瞬间被太阳风对流电场加速,进而受到洛伦兹力作用绕磁场作回旋运动,运动轨迹呈现摆线,对应的相空间速度分布为环束分布.拾起离子与背景太阳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可激发等离子体波动.拾起离子在运动过程中,还可能被加速与反射.本文简要介绍有关火星上游空间拾起离子的一些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拾起离子的产生机制、运动轨迹和反射与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外逸层 拾起离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