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n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Hemisphere-segment Bluff-body 被引量:9
1
作者 JI Jing ZHANG Jianhui +3 位作者 XIA Qixiao WANG Shouyin HUANG Jun ZHAO Chunshe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95-605,共11页
Existing researches on no-moving part valves in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s mainly concentrate on pipeline valves and chamber bottom valves, which leads 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ump ch... Existing researches on no-moving part valves in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s mainly concentrate on pipeline valves and chamber bottom valves, which leads 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ump channel and chamber bottom. Furthermore, position fixed valves with respect to the inlet and outlet also makes the adjust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flow rate wors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ovel implantable structure of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hemisphere-segments in the pump chamb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low around bluff-body, the flow resistance on the spherical and round surface of hemisphere-segment is different when fluid flows through, and the macroscopic flow resistance differences thus formed are also different. A novel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hemisphere-segment bluff-body (HSBB) is presented and designed. HSBB is the no-moving part valve. By the method of volume and momentum comparison, the stress on the bluff-body in the pump chamber is analyzed. The essential reason of unidirectional fluid pumping is expounded, and the flow rate formula is obtained. To verify the theory, a prototype is produced. By using the prototyp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rate, pressure difference, voltage, and frequency has been carried out, which prov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above theory. This prototype has six hemisphere-segments in the chamber filled with water, and the effective diameter of the piezoelectric bimorph is 30mm. 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flow rate can reach 0.50 mL/s at the frequency of 6 Hz and the voltage of 110 V. Besides,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can reach 26.2 mm H20 at the frequency of 6 Hz and the voltage of 160 V.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hemisphere-segment bluff-body, and its validity and feasibility is verifi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 hemisphere-segment bluff-body flow resistance
下载PDF
FLOW DIRECTION OF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NOZZLE/DIFFUSER-ELEMENTS 被引量:13
2
作者 ZhangJianhui XiaQixiao +1 位作者 HongZhen OnukiAkiyosh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The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nozzle/diffuser-elements, which oscillating formdiffering from regular volumetric reciprocating or rotating pumps because there arenozzle/diffuser-elements substituted for regular valves, i... The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nozzle/diffuser-elements, which oscillating formdiffering from regular volumetric reciprocating or rotating pumps because there arenozzle/diffuser-elements substituted for regular valves, is a new type pump whose actuator is apiezoelectric ceramal part with verse piezoelectric effect In recent year, piezoelectric pump is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because it is an ideal candidate in application in such area as medicalhealth, mechanical tools and micro-mechanism.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on it, however, is still notmade through.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of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flow among Germany pump, Chinesepump and Swiss pump, which are all fitted with nozzle/diffuser-elements, and analyzes the coneangle of nozzle/diffuser-elements based on the flow equation of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 withnozzle/diffuser-elements. As a result, the concepts of diffuser toss coefficient and losscoefficient are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se phenomena, from which a discussion is given on theoptimization of the cone angle of nozzle/diffuser-element aiming at the maximum of pump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pump flow direction valve-less
下载PDF
“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振动分析及泵流量计算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建辉 黎毅力 +1 位作者 夏齐霄 路计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2-929,共8页
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保健领域进行细胞或高分子等输送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压电泵——“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对其压电振子振动特性及泵流量计算进行了研究。介绍了“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及其流管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圆形薄板... 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保健领域进行细胞或高分子等输送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压电泵——“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对其压电振子振动特性及泵流量计算进行了研究。介绍了“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及其流管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圆形薄板弯曲振动理论对压电振子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讨论了泵及其流管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建立了泵流量方程。最后,基于有限元法对流管内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正反流压强变化规律及正反流流阻。实验结果表明:理论泵流量与实验泵流量变化趋势一致,且两者最小相对误差为12%,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流阻'Y'形流管 振动分析 流量计算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类分形Y形分叉流管无阀压电泵的流阻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俊 张建辉 王守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93-198,共6页
以有阀压电泵为应用主流的电子芯片水冷散热系统,因存在阀体的结构原因增加了系统的体积,而且也会因阀体疲劳、失效和性能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也还会产生噪声。由于类分形Y形分叉流管无阀压电泵具有简单的二维半... 以有阀压电泵为应用主流的电子芯片水冷散热系统,因存在阀体的结构原因增加了系统的体积,而且也会因阀体疲劳、失效和性能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也还会产生噪声。由于类分形Y形分叉流管无阀压电泵具有简单的二维半的加工特性及逐级分叉流动能够覆盖更广域面积而产生极佳散热效果可以避免传统有阀压电泵的缺点。介绍类分形Y形分叉流管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分形原理对类分形Y形分叉流管的流阻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对类分形Y形分叉流管无阀压电泵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得到该泵进出口间压差与流量关系;制作类分形Y形分叉流管无阀压电泵样机,并对该泵进行流阻和压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差下,沿流管分流方向流动的出口流量大于合流时的出口流量;当进出口间压差为196 Pa时,试验值与模拟值存在最大相对误差,分流时,为90%,合流时,为89%;当驱动电压为100 V,驱动频率为9 Hz时,泵压差达到最大,为637 Pa。所做研究证明了类分形Y形分叉流管无阀压电泵分流和合流流阻不等,同时也验证了该泵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分形 流阻 Y形
下载PDF
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蕊华 张建辉 +1 位作者 朱银法 胡笑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7-334,共8页
以三棱柱阻流体为无移动部件阀,结合3D打印技术的快速一体成型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以压电振子为动力源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分析了该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理论流量和振子振动特性,推导出了它的的流量表达式。利用有限元法对三棱... 以三棱柱阻流体为无移动部件阀,结合3D打印技术的快速一体成型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以压电振子为动力源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分析了该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理论流量和振子振动特性,推导出了它的的流量表达式。利用有限元法对三棱柱阻流体的流阻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由其内部压强分布及进出口流速情况,定性分析了三棱柱阻流体的正反向流阻大小。最后,使用3D打印机制作了该无阀泵的试验样机,并进行了流阻和流量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棱柱阻流体具有正反向绕流流阻不等的特性,当驱动电压为550V,驱动频率为8 Hz时,该压电泵的输出流量达到最大,为29.8mL/min。结果证明了该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具有良好的输送流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三棱柱 阻流体 流阻测量 流量测量
下载PDF
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 被引量:33
6
作者 夏齐霄 张建辉 李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1-64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这种泵巧妙地利用了泵腔内部的空间,将泵腔底部沿吸入口和排出口方向设计成非对称坡面形状,非对称坡面腔底与压电振子之间形成非对称交替排列的一组锥形流道。当泵工作时,使流体产生单向流动...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这种泵巧妙地利用了泵腔内部的空间,将泵腔底部沿吸入口和排出口方向设计成非对称坡面形状,非对称坡面腔底与压电振子之间形成非对称交替排列的一组锥形流道。当泵工作时,使流体产生单向流动,从而可以不再需要传统的锥形流管;建立了这种泵关于平均值的流阻系数与泵流量关系的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泵的工作原理;最后制作了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利用试验证明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试验用泵采用的工作电压为220 V,工作频率为50 Hz,压电振子有效直径为30 mm,当非对称坡面的倾角差为70°,工作介质为水时,泵产生了4.67 mm水柱的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流阻 非对称坡面腔底
下载PDF
“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流量及流管流阻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建辉 黎毅力 夏齐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6-141,共6页
目前已有无阀压电泵所采用的无移动部件阀要么结构复杂,要么会产生速度、压强变化显著的湍流流场,不利于应用在医疗、卫生、保健等领域进行活体细胞或长链高分子细胞的输送。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一种新型无阀压电泵——'Y'形流管... 目前已有无阀压电泵所采用的无移动部件阀要么结构复杂,要么会产生速度、压强变化显著的湍流流场,不利于应用在医疗、卫生、保健等领域进行活体细胞或长链高分子细胞的输送。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一种新型无阀压电泵——'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对其进行模拟及试验研究。结合医疗领域输血、输液工作的需要,分析当前几种典型无移动部件阀的优缺点,并介绍'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及其流管的特点。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泵流量计算公式。基于有限元法对'Y'形流管内流体流动状态进行模拟,得到'Y'形流管内正反流压强变化规律及内部涡旋较锥形流管内涡旋小的结论,并计算得到'Y'形流管正反向流阻。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进行理论与试验流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泵流量与试验泵流量的最小与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7%、13%,也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流阻“Y”形流管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非对称群峰结构无阀压电泵的理论分析(英文) 被引量:9
8
作者 夏齐霄 张建辉 +2 位作者 雷红 王守印 成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91-239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对称群峰结构无阀压电泵。利用泵底的空间,沿泵的出入口轴线方向开发出非对称群峰结构,从而在泵腔内部形成串联的渐扩/渐缩流道,替代了传统的安装在泵腔外的渐扩/渐缩流管。当泵工作时,非对称群峰结构能驱使流体向单...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对称群峰结构无阀压电泵。利用泵底的空间,沿泵的出入口轴线方向开发出非对称群峰结构,从而在泵腔内部形成串联的渐扩/渐缩流道,替代了传统的安装在泵腔外的渐扩/渐缩流管。当泵工作时,非对称群峰结构能驱使流体向单一方向流动。建立了数学模型以表达该泵的平均能量损失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该泵的工作原理。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当一个坡面角固定为90°,而另一坡面角在10°~60°之间变化时,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的误差<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流阻 非对称群峰结构
下载PDF
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的流阻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何秀华 王健 +2 位作者 杨嵩 毕雨时 禚虹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6期497-501,共5页
针对传统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为了寻求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管的最佳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仿真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将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与传统扩散/收缩管进行性能对比分... 针对传统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为了寻求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管的最佳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仿真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将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与传统扩散/收缩管进行性能对比分析.分别改变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分流锥管长度L2、分流锥管夹角φ、分流锥管的锥角2θ和分流锥管宽度b2,研究分流锥管结构参数对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扩散/收缩管,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反向流阻系数与正向流阻系数之比λ在较高雷诺数下大于传统扩散/收缩管,可提高无阀压电泵的效率;在不同雷诺数流动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最优结构参数相差较大,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实际工况选用合适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三通全扩散/收缩管 数值模拟 流阻特性 优化设计
下载PDF
“V”型无阀压电泵的流阻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秀华 张睿 +1 位作者 杨嵩 邓许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2-246,共5页
基于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无阀压电泵的"V"型管,以满足微型全分析系统等应用需求。阐述了"V"型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对"V"型无阀压电泵内的流阻特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对"V&qu... 基于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无阀压电泵的"V"型管,以满足微型全分析系统等应用需求。阐述了"V"型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对"V"型无阀压电泵内的流阻特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对"V"型管进行模拟计算,研究"V"型管的结构参数对其流阻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V"型管的分流角、扩散角以及进口宽度对其流阻特性影响较大,"V"型管的长度对其流阻特性影响较小;较大的"V"型管深度有利于提高泵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V”型管 流阻特性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半球缺纵向排列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泵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纪晶 张建辉 +1 位作者 季瑞南 曹炳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2-1079,1170,共8页
为分析半球缺阻流体无阀压电泵中阻流体半球缺的绕流阻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对泵输出性能的影响,对阻流体作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建立了两个半球缺纵向遮流系数及流阻系数的计算公式;其次,递推出多个半球缺纵向排列遮流阻力作用规... 为分析半球缺阻流体无阀压电泵中阻流体半球缺的绕流阻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对泵输出性能的影响,对阻流体作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建立了两个半球缺纵向遮流系数及流阻系数的计算公式;其次,递推出多个半球缺纵向排列遮流阻力作用规律;最后,建立了任意多个半球缺纵向流阻系数的关系式。通过对纵向排列半球缺的流阻及泵流量试验,验证了该关系式的正确性;同时,在驱动电压为120V、频率为6Hz时,置入4个半球缺得到了43.89mL/min的最大泵流量,理论与试验流量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表明,半球缺纵向流阻系数关系式可用于半球缺无阀压电泵的流阻及泵流量计算,球缺数量与泵流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 压电泵 半球缺 阻流体 阻力系数 遮流系数
下载PDF
半球缺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的实验验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建辉 曹炳鑫 +2 位作者 陈道根 纪晶 黄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4,共9页
设计了一套压电双晶片作为激励源的半球缺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分析了该压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泵存在正反向流阻不等特性,半球缺阻可以作为泵的无运动部件阀。最后,实际制作... 设计了一套压电双晶片作为激励源的半球缺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分析了该压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泵存在正反向流阻不等特性,半球缺阻可以作为泵的无运动部件阀。最后,实际制作了半球缺无阀压电样泵和多组半径不等的半球缺,并进行了泵的流阻及流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泵正反向流时间差随入口压强增大而减小;当驱动电压为150V,频率为17Hz,半球缺半径为4.0mm时,泵的输出流量达到最大,其值为121.4ml/min;同时,该泵单位时间内的输出流量随半球缺半径增大而呈递减的变化趋势,而且半球缺的半径大小对该类无阀压电泵的工作效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半球缺 流阻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单腔体压电泵输出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晓锋 姜德龙 +1 位作者 祝明威 接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3,共3页
为验证理论上计算得到单腔体压电泵输出能力的准确性,将应用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单腔压电泵的输出流量与输出压力值与试验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40~400)Hz工作频率范围内,当单腔体压电输送液体水时,在小于第一个最佳工作频率... 为验证理论上计算得到单腔体压电泵输出能力的准确性,将应用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单腔压电泵的输出流量与输出压力值与试验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40~400)Hz工作频率范围内,当单腔体压电输送液体水时,在小于第一个最佳工作频率点100Hz工作时,由理论公式计算获得输出流量与试验测试结果比较接近,输出流量和工作频率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而当工作频率大于第二个最佳工作频率点160Hz时,二者比较相差很大,理论计算公式不能准确计算压电泵的实际输出;试验获得输出压力值为理论计算压力值的(4~5)倍。当输送气体空气时,在输出流量方面二者比较接近,在最佳工作频率点附近工作时压电振子会发生共振,使实际输出流量大于理论计算结果;在小于输出流量最佳工作频率点220Hz工作时,实际输出压力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单腔 输出流量 输出压力 理论计算 试验测试
下载PDF
无阀压电泵流阻测试装置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纪晶 胡彩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2-327,共6页
无阀压电泵的泵送性能主要取决于管道系统中的正、反向流阻差值,因而对流阻的测试尤为重要。为此设计了能够实现自动或半自动上水功能的无阀压电泵流阻测试装置,该装置测试液体的流速范围较宽,易于分析、研究流阻作用规律;以半球缺阀为... 无阀压电泵的泵送性能主要取决于管道系统中的正、反向流阻差值,因而对流阻的测试尤为重要。为此设计了能够实现自动或半自动上水功能的无阀压电泵流阻测试装置,该装置测试液体的流速范围较宽,易于分析、研究流阻作用规律;以半球缺阀为例推导了阻力系数公式;利用新、旧2种测试装置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的流阻进行了测试并计算了泵理论流量,与试验流量的偏差分别为34.38%、117.33%。研究表明:无阀压电泵流阻测试装置极大地提高了流阻测试精度;能够进行流阻测试、分析、泵理论流量计算及试验流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无阀 流阻测试
下载PDF
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流量特性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蕊华 张建辉 +1 位作者 胡笑奇 陈小元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0-585,610,共6页
为了提高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分析泵中无移动部件(三棱柱组)参数对泵输出流量的影响规律,改进设计了5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流量试验。首先,分析了该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建立了压电泵的流量计算公式,得... 为了提高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分析泵中无移动部件(三棱柱组)参数对泵输出流量的影响规律,改进设计了5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流量试验。首先,分析了该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建立了压电泵的流量计算公式,得到了泵输出流量与三棱柱组主要参数的关系表达式,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了三棱柱正反向流阻比、三棱柱个数与泵输出流量的关系曲线;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实际制作了5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并对其进行了流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驱动电压和驱动频率不变的条件下,三棱柱组参数对泵的输出流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泵输出流量随三棱柱个数、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三棱柱与泵腔壁的间隙及三棱柱顶角的增大而减小;另外,泵的输出流量随相邻三棱柱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间距增加到一定值后,泵的输出流量不再继续增大,反而会减小,其值接近于某一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三棱柱 阻流体 流阻 流量
下载PDF
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的研究——单向流动原理及泵流量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建辉 王守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利用流体在收缩与扩张流管中流动能耗不同的原理。借助流阻系数 ,具体分析了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在无阀状态下 ,产生单向流动的原因 ,并解析了泵流量。同时 ,把上述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压电锥形 流管无阀泵 单方向流动 泵流量 流阻系数
下载PDF
圆弧形流管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及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娟 张建辉 +1 位作者 张泉 冯会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2,397,共5页
圆弧形管路中的液体在压电元件的作用下产生流动,受到离心力和哥氏力的作用。利用上述现象提出了圆弧形流管无阀压电泵,通过压电元件的逆压电效应使泵腔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利用地球自转对流管中流体的影响,使流体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流... 圆弧形管路中的液体在压电元件的作用下产生流动,受到离心力和哥氏力的作用。利用上述现象提出了圆弧形流管无阀压电泵,通过压电元件的逆压电效应使泵腔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利用地球自转对流管中流体的影响,使流体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流动状态的流阻不同,形成流体宏观单向流动。对原理样机进行的压差试验表明:驱动电压保持为130V不变,当驱动频率为14Hz时,压差达到最大值为17mm水柱;当驱动频率为30 Hz时,压差降至3mm水柱。压差的产生源于地球自转的哥氏力,流量或压差的大小能够反映泵结构整体的旋转速度,可望通过地球转速的测量,获得本地地理位置信息,形成导航新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 压电泵 圆弧形流管 流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法的“V”形管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秀华 张睿 +1 位作者 杨嵩 邓许连 《排灌机械》 2008年第5期14-17,22,共5页
基于无阀压电泵中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新型"V"形管.为了获得"V"形管最佳的流阻性能,对"V"形管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正交设计法,采用有限元仿真的试验方法,设计了一个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 基于无阀压电泵中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新型"V"形管.为了获得"V"形管最佳的流阻性能,对"V"形管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正交设计法,采用有限元仿真的试验方法,设计了一个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方案,并对仿真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得到了各几何参数对"V"形管流阻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同时获得较合理的新方案.通过进行再设计和分析,并与正交方案进行对比,最终验证了新方案是最优方案,为"V"形管无阀压电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V”形管 流阻系数 正交设计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非零迎流角半球缺群无阀泵流场及流量特性
19
作者 胡彩旗 吴殿亮 +1 位作者 纪晶 胡笑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05-2612,共8页
理论研究了以半球缺群作为无移动部件阀的无阀压电泵的液体输送和混合搅拌功能,针对半球缺群迎流角的变化对该压电泵的泵送性能及混合搅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围绕迎流角θ在0°≤θ≤90°的变化,建立多组有... 理论研究了以半球缺群作为无移动部件阀的无阀压电泵的液体输送和混合搅拌功能,针对半球缺群迎流角的变化对该压电泵的泵送性能及混合搅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围绕迎流角θ在0°≤θ≤90°的变化,建立多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半球缺群迎流角变化引起的速度场、压强差、阻力系数及仿真流量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0°≤θ≤45°时,仿真流量随θ的增加而增加;45°<θ≤90°时,仿真流量随θ的增加而减小;θ≈45°时取得最大流量96.13mL/min。此外,研究显示旋涡的大小及强度具有与仿真流量相同的变化趋势。泵流量试验验证了仿真研究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在θ≈45°时,试验流量达到67.90mL/min;0°<θ≤360°时,试验流量与仿真流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θ在一个周期的变化中泵流量及旋涡强度出现2次正向最大值和2次反向最大值。本研究为优化无阀压电泵的泵送性能和混合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缺群 无阀泵 压电泵 迎流角 流阻差 泵流量 混合搅拌
下载PDF
零迎流角半球缺群无阀压电泵流阻与流量特性研究
20
作者 纪晶 徐安坡 张建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3-378,共6页
半球缺群相比于单一的半球缺具有更好的正、反向流体阻力不等特性,为分析其流阻变化对泵送性能的影响,对泵腔内半球缺群的行数、列数及行列间距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半球缺群的正、反向阻力系数作用规律,流阻试验及泵流量试验验证... 半球缺群相比于单一的半球缺具有更好的正、反向流体阻力不等特性,为分析其流阻变化对泵送性能的影响,对泵腔内半球缺群的行数、列数及行列间距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半球缺群的正、反向阻力系数作用规律,流阻试验及泵流量试验验证了该规律分析计算流阻及泵流量的可行性;在有限行、列间距范围内,计算及试验流阻差及泵流量均随半球缺群行数、列数的增加而增加;在驱动电压及频率为120 V、6 Hz时,半球缺群3×4、4×3、4×4行列分别获得45.5 m L/min、46.2 m L/min、47.75 m L/min泵流量;理论与试验流量的最大偏差为23.23%。研究表明,半球缺群的流阻作用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及预测泵流量;增加行数及列数并适当控制行、列间距均能提高泵流量,且增加行数比增加列数能获得更好的输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 压电泵 半球缺群 流阻 阻力系数 泵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