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分离屎肠球菌pilA和hyl_(Efm)基因流行病学研究
1
作者 李佳俊 黄文祥 +2 位作者 辛小娟 佘轩 尹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检测屎肠球菌菌毛样结构蛋白基因pilA和类透明质酸酶基因hylEfm在临床感染株中的分布,探讨屎肠球菌感染率持续上升的原因。方法:采用多重PCR检测临床感染株、住院患者肠道定植株和健康志愿者肠道定植株的pilA和hylEfm基因的分布... 目的:检测屎肠球菌菌毛样结构蛋白基因pilA和类透明质酸酶基因hylEfm在临床感染株中的分布,探讨屎肠球菌感染率持续上升的原因。方法:采用多重PCR检测临床感染株、住院患者肠道定植株和健康志愿者肠道定植株的pilA和hylEfm基因的分布;然后通过接合实验确认pilA和hylEfm基因在屎肠球菌间的传递方式;最后采用分子杂交法确认转移后pilA和hylEfm的质粒或染色体定位。结果:137株屎肠球菌感染株中共筛查确认120株携带pilA基因,阳性率为88%;21株携带hylEfm基因,阳性率为15%。分离鉴定住院患者肠道定植株、健康志愿者肠道定植株各50株,pilA基因阳性菌株分别为35株(阳性率70%)、26株(阳性率52%),临床感染株与住院患者肠道定植株、健康志愿者肠道定植株pilA基因携带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P=0.008 0)。接合实验证实pilA和hylEfm基因均能通过质粒的接合在不同菌株间进行传递,并同时伴随耐药基因传递。Southern Slot杂交发现pilA与hylEfm基因可位于同一大质粒上,不同菌株间此质粒大小存在差异(145.5~291 kb)。结论:临床感染患者分离屎肠球菌大多携带pilA基因。pilA和hylEfm基因可通过同一个可移动大质粒在菌株之间进行传递,同时伴随耐药基因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菌毛样结构蛋白基因pil A 类透明质酸酶基因hylEfm 质粒
下载PDF
大豆PIN-Like(PILS)基因家族的鉴定、表达分析及在根瘤共生固氮过程中的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衍坤 黄定全 +1 位作者 高震 陈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3-366,共14页
植物激素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稳态和浓度梯度建立控制了几乎所有器官的极性建成。生长素在特定细胞中合成、运输、感知以及代谢降解建立了符合器官发育的生长素浓度梯度。在豆科植物中,根与土壤微生... 植物激素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稳态和浓度梯度建立控制了几乎所有器官的极性建成。生长素在特定细胞中合成、运输、感知以及代谢降解建立了符合器官发育的生长素浓度梯度。在豆科植物中,根与土壤微生物互作形成了根瘤这一特殊的器官,进行生物固氮。然而,生长素稳态控制生物固氮的功能还未知。拟南芥中的研究表明,PIN-Like (PILS)蛋白协助调节的细胞内生长素稳态,并介导下游细胞核内的生长素信号传递。本研究以大豆作为研究模型,在大豆基因组中鉴定获得19个PILS家族基因(GmPILS),不均匀分布于大豆10条染色体上。GmPILS在大豆9种组织部位中表现出多种表达模式,且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GmPILS1e和GmPILS1f在根瘤菌体区域富集表达,使用人工微RNA沉默(artificialmicro RNA interference,amiRNAi)下调GmPILS1e和GmPILS1f在根瘤的表达,导致根瘤的固氮酶活性上升,而过量表达GmPILS1f导致根瘤的固氮酶活性下降,因此GmPILS1e和GmPILS1f可能参与大豆固氮酶活性的调节。这些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大豆GmPILS家族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结瘤固氮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PIN-Like(pilS)基因家族 根瘤 共生固氮
下载PDF
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1连锁的MRG4766标记鉴定173份云南地方稻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进斌 李鼎 +1 位作者 孙一丁 许明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9,共7页
稻瘟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鉴定与发掘抗稻瘟病种质资源是抗稻瘟病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本研究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1连锁的SSR引物MRG4766对173份云南地方稻种抗性基因Pi1进行了检测,并选择其中30个材料进行了人工接种... 稻瘟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鉴定与发掘抗稻瘟病种质资源是抗稻瘟病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本研究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1连锁的SSR引物MRG4766对173份云南地方稻种抗性基因Pi1进行了检测,并选择其中30个材料进行了人工接种验证。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验证与分子鉴定结果完全相符,说明SSR引物MRG4766用于鉴定抗稻瘟病基因Pi1是可行的。分子标记检测表明,供试的173份材料中有64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1,占36.99%;其中102份籼稻中有33份含有该基因,占32.35%,而71份粳稻中有31份含有该基因,占43.66%,粳稻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1的比例比籼稻要高。检测到含有Pi1基因的种质材料分布在云南省11个州市29个县(市),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南部边缘水陆稻区分布频率为41.03%,滇南单双季籼稻区分布频率为32.69%,滇中一季粳稻籼稻区分布频率为35.29%、滇东北高原粳稻区为35.29%、滇西北高原粳稻区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方稻种 稻瘟病 SSR分子标记 pil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