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7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及唐初敦煌艺术对外来影响的吸收与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敦煌隋代彩塑受到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彩塑已形成了中国式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既保持了雕塑的写实性,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精神。壁画也同样,隋至唐初的人物造型中,常常出现典型的印度风格晕染法,比起北朝壁画更接近印度绘画... 敦煌隋代彩塑受到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彩塑已形成了中国式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既保持了雕塑的写实性,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精神。壁画也同样,隋至唐初的人物造型中,常常出现典型的印度风格晕染法,比起北朝壁画更接近印度绘画的特点,表明当时确有一部分画家擅长画外来风格。但随着唐前期艺术的发展,画家们对外来晕染法不断改造,使之与传统的线描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从壁画的装饰图案中,我们也可看到对外来艺术的改造,如隋至唐初流行的联珠纹、石榴纹、葡萄纹等纹样在不断地被吸收改造,最后都融入了形态更为丰富的卷草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艺术 隋唐 印度 中原 晕染法
下载PDF
敦煌石窟中的山西——三晋僧俗信众莫高窟巡礼题记辑录
2
作者 李国 沙武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0,共11页
据调查统计,元、清以及民国时期山西朝谒巡礼敦煌莫高窟的僧俗信众留题多达75条,相比于莫高窟留存的来自其他地域僧俗道众和游人香客的壁题而言,当为较多区域之一。这些巡礼题记,不仅体现了元明清时期莫高窟在山西佛教僧徒和普通信众心... 据调查统计,元、清以及民国时期山西朝谒巡礼敦煌莫高窟的僧俗信众留题多达75条,相比于莫高窟留存的来自其他地域僧俗道众和游人香客的壁题而言,当为较多区域之一。这些巡礼题记,不仅体现了元明清时期莫高窟在山西佛教僧徒和普通信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展示出元以降丝绸之路上仍然颇为频繁的佛教交流景象。这些题记资料,亦透露出这一时期敦煌与山西晋中之间的人员往来与人文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僧俗信众 巡礼题记 敦煌石窟壁题
下载PDF
从工匠题记考察敦煌石窟西夏至民国时期的重修活动——敦煌石窟题记系列研究之四
3
作者 张先堂 李国 杨天荣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9,共14页
本文系统辑录了敦煌石窟中有关画匠、塑匠、木匠等工匠题记,首次全面考察了西夏、元代、清代和民国时期敦煌石窟中重绘壁画、重修塑像和维修石窟寺建筑等重修活动,重点研究了清代乾隆末、嘉庆初和民国四年的莫高塑像重修活动,提出民国... 本文系统辑录了敦煌石窟中有关画匠、塑匠、木匠等工匠题记,首次全面考察了西夏、元代、清代和民国时期敦煌石窟中重绘壁画、重修塑像和维修石窟寺建筑等重修活动,重点研究了清代乾隆末、嘉庆初和民国四年的莫高塑像重修活动,提出民国重修塑像明显比清代重修塑像制作更精致、艺术水平更高,敦煌艺术中应补充民国塑像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题记 工匠 石窟重修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与跨文类叙事:《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敦煌文学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松 杨芷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17,F0002,共17页
自19世纪末,海外汉学家开启了中国文学史的编纂工作,21世纪以来走向成熟和深化。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2001年出版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讨论,该书有关敦煌文学书写的问题值得重视。通过阐述选取文献的缘由、撰写的... 自19世纪末,海外汉学家开启了中国文学史的编纂工作,21世纪以来走向成熟和深化。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2001年出版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讨论,该书有关敦煌文学书写的问题值得重视。通过阐述选取文献的缘由、撰写的思路以及向文学本位回归的特色,可以提炼出作者书写敦煌文学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即跨学科视域和跨文类叙事研究。考察该书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方法论,可以为国内的书写实践提供路径参考。中国文学史编纂应该立足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参与全球国际对话并构建科学的文学史理论,撰写真正内在于中国文学文化同时又融入世界潮流的文学史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敦煌文学 梅维恒 史密德
下载PDF
敦煌呼吸妙诀吐纳导引操对老年COPD患者肺康复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刘晓霞 周璐 +2 位作者 周立文 宋媛媛 马真琴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68-671,683,共5页
目的 研究敦煌呼吸妙诀吐纳导引操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 目的 研究敦煌呼吸妙诀吐纳导引操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进行2个月的敦煌呼吸妙诀吐纳导引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步行距离、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评分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6MWT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mMRC评分、CAT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敦煌呼吸妙诀吐纳导引操对加速老年COPD患者肺康复、缓解呼吸困难及改善肺功能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医学 呼吸妙诀口纳导引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下载PDF
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彭晓静 刘拉毛卓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2023年9月5日-8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承办的“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敦煌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土耳其、韩国、伊朗等11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9月5日-8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承办的“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敦煌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土耳其、韩国、伊朗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相聚敦煌,共同探讨国际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与敦煌文化艺术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论坛 敦煌文化 综述
下载PDF
关于敦煌文献的“数字化”问题
7
作者 荣新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经过一百多年的整理和研究,大多数已经有了标准的录文本。目前,中国古代文献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但敦煌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是图片,而不能检索文字。文章从图片、编目、电子文本、检索四个方面,探讨敦煌文献真正数字化... 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经过一百多年的整理和研究,大多数已经有了标准的录文本。目前,中国古代文献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但敦煌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是图片,而不能检索文字。文章从图片、编目、电子文本、检索四个方面,探讨敦煌文献真正数字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敦煌文献数据库 IDP
下载PDF
跻身“破门之学”
8
作者 李正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6,共5页
回忆李正宇征聘来敦煌文物研究所(后为敦煌研究院)从事敦煌遗书研究工作经历,从通读敦煌遗书开始接触并熟悉研究对象,写记大量笔记,积蓄资料,充实空乏,从不知到有知,从外行变内行;研究路径,则由点到面,由低到高,从特殊带到普遍,循序而进。
关键词 敦煌学 敦煌遗书 研究路径
下载PDF
点石成色:敦煌壁画的彩色世界
9
作者 张天龙 张鑫媛 +3 位作者 赵星 汤宏胜 李延 李华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238-245,共8页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是一个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文化遗产宝库,其价值不可估量。这些壁画所用的颜料,皆为天然矿物精心挑选而成,它们为敦煌壁画带来了独一无二的色彩与质感。深入理解这些颜料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是一个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文化遗产宝库,其价值不可估量。这些壁画所用的颜料,皆为天然矿物精心挑选而成,它们为敦煌壁画带来了独一无二的色彩与质感。深入理解这些颜料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艺术、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底蕴,也是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基础。本文采用生动拟人化的叙述方式,通俗易懂地描绘了莫高窟壁画的色彩来源,重点阐述了常用典型的矿物颜料及其来源,旨在促进壁画的保护工作,以及文化遗产的普及、宣传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矿物颜料 科普 文物保护
下载PDF
阳关:西汉经敦煌郡与西域间交流交往的关隘——基于史籍与出土文献的考察
10
作者 魏迎春 郑炳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2,共7页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的命名与设置布局应是仿照中原关隘布局而来的,即复制或者移植了中原地区的关隘名称与布局。而悬泉汉简所载“敦煌塞”很可能就是指阳关一带的边塞,也即阳关都尉所辖边塞。阳关是西汉中原前往西域地区使用最多的...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的命名与设置布局应是仿照中原关隘布局而来的,即复制或者移植了中原地区的关隘名称与布局。而悬泉汉简所载“敦煌塞”很可能就是指阳关一带的边塞,也即阳关都尉所辖边塞。阳关是西汉中原前往西域地区使用最多的关隘。西汉敦煌郡九置组成的邮驿系统向东可通达长安,向西从最西端的龙勒置就近经由阳关出塞,又经文候鄣可抵达鄯善国伊循城,至此连接西域南道。这条阳关通道相对玉门关通道更便于通行,因而,阳关通道是文书传送之路,也是戍卒、施刑士来往之路,还是西汉与西域间通使、通商之路。因此,阳关应当是为了与西域诸国通使通商需要而设置的关隘,此后成为西汉中原与西域交流交往交融的一扇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阳关 敦煌郡 西域
下载PDF
宿山:明清杭州的天竺进香及其香市
11
作者 陈宝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天竺分称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既指天竺山,又指天竺寺。在明清两代,普陀因观音而成为天下佛教名山,引得全国信众前去“朝海”;而杭州天竺因观音而名闻遐迩,进而引得信众前来“宿山”。从本地日常的烧香,到越境进香;从朝山、朝海,再... 天竺分称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既指天竺山,又指天竺寺。在明清两代,普陀因观音而成为天下佛教名山,引得全国信众前去“朝海”;而杭州天竺因观音而名闻遐迩,进而引得信众前来“宿山”。从本地日常的烧香,到越境进香;从朝山、朝海,再到宿山,诸如此类的宗教仪式及其转向,无不说明明清民间信众的宗教信仰更趋广泛,形式也更加多样。因进香而形成的“香市”,既是宗教与经济的结缘,更是一个流动的商业市场。香市既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又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进而成为杭州的一处城市人文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天竺 进香 香市
下载PDF
香道景观共同体——妙峰山南道村落群风土景观的塑造
12
作者 向岚麟 闫鑫 马宇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8,共9页
【目的】当前,对传统村落进行集群式和活态性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将风土景观作为村落群的价值特征的认知视角,以朝山香道作为切入口,逐步展示村庙、庙会等信仰与仪式实践如何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观念意识,形成香道景观共同体,... 【目的】当前,对传统村落进行集群式和活态性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将风土景观作为村落群的价值特征的认知视角,以朝山香道作为切入口,逐步展示村庙、庙会等信仰与仪式实践如何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观念意识,形成香道景观共同体,以此探究风土景观的塑造机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的方法,选取妙峰山庙会景观及其南道沿线的5个典型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村庙与村落、茶棚与香道共同体、传说与共同体意识3个层次出发,逐步剖析庙会涉及的各村村庙、茶棚、香道、村落等物质景观,以及村内村际社会组织结构、信仰仪式活动实践、传说主题与乡土观念等非物质景观。【结果】揭示了香道村落群以“灵验”为动力,以互惠互利原则为纽带,以娘娘庙庙会及村庙为载体的乡土日常生活秩序的建立及乡土社会结构的维护。妙峰山南道村落群以“互惠互助”观念为主线串联起各村落的生活世界,形成本地的风土景观。【结论】信仰是表象,生存地域观念为本质。传统村落群的价值认知应从当地人生存生活的活态性特征出发,围绕对村落共同体的日常行为、活动空间、观念意识,形成对价值的体系性理解,以此为据展开村落群的保护与开发。不仅拓展了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理论视野,更为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土景观 共同体 村落群 香道 妙峰山
下载PDF
李贞伯等拍摄敦煌石窟影像档案的内容及价值
13
作者 张建荣 宋利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敦煌研究院有4万多张石窟影像档案资料,经过多年整理陆续进行数字化扫描后现已经保存于敦煌研究院数据库。从2021年开始我们对之前尚未整理的8000余张不同介质的敦煌石窟影像档案进行了整理。这8000余张石窟影像档案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8... 敦煌研究院有4万多张石窟影像档案资料,经过多年整理陆续进行数字化扫描后现已经保存于敦煌研究院数据库。从2021年开始我们对之前尚未整理的8000余张不同介质的敦煌石窟影像档案进行了整理。这8000余张石窟影像档案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李贞伯与其他同事拍摄的,其内容主要为敦煌石窟艺术及常书鸿先生等莫高窟守护者们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等各方面的影像档案记录,是研究敦煌石窟壁画保存状况、自然演变、敦煌研究院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影像档案 李贞伯 内容 价值
下载PDF
敦煌绘画中的芭蕉图像
14
作者 史忠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4,共10页
敦煌壁画、纸画、绢画中有大量的芭蕉图像,主要被绘制在庭院内外、佛菩萨身后、阶前宝池、山林旷野及洞石坡脚之间。除体现无常、虚无不实的佛学义理,比喻佛的种种妙相外,还具有庄严环境及供养之功能。其图像远承印度雕刻和壁画,近接南... 敦煌壁画、纸画、绢画中有大量的芭蕉图像,主要被绘制在庭院内外、佛菩萨身后、阶前宝池、山林旷野及洞石坡脚之间。除体现无常、虚无不实的佛学义理,比喻佛的种种妙相外,还具有庄严环境及供养之功能。其图像远承印度雕刻和壁画,近接南朝造像碑浮雕和北朝石葬具线刻画。同时,又反映了我国芭蕉种植、园林置景、文人理念、主流美术及敦煌地域特色等问题,是佛教美术乃至中国花鸟画史上芭蕉题材绘画的重要资料和图像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绘画 芭蕉图像 佛教美术
下载PDF
敦煌文化遗产的智慧启示
15
作者 樊锦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遗产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标识和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坚毅刚强的开拓精神、文明开放的共生精神和济世安民的人文精神,不仅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共处、交流融合、文明互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更在... 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遗产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标识和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坚毅刚强的开拓精神、文明开放的共生精神和济世安民的人文精神,不仅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共处、交流融合、文明互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更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文化遗产 智慧启示
下载PDF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敦煌研究院八十年
16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共8页
敦煌研究院已有八十周年历史,自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弘扬以及科学管理方面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物保护领域... 敦煌研究院已有八十周年历史,自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弘扬以及科学管理方面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物保护领域,不断提高科技保护水平,并率先发展文物数字化技术;在敦煌学研究领域,以敦煌石窟考古、石窟艺术、敦煌文献研究为中心,加强丝绸之路与多元文化、古代民族文化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弘扬敦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研究院 保护 研究 弘扬 管理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器物文化符号解码与舞蹈实践应用
17
作者 李婷婷 孙周晖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敦煌石窟壁画中器物图像众多,从种类看有乐器、法器和其他物品,从其所在语境看又有天乐和俗乐的属性之分。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分类理论,将其分为象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器物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能够传达和阐述... 敦煌石窟壁画中器物图像众多,从种类看有乐器、法器和其他物品,从其所在语境看又有天乐和俗乐的属性之分。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分类理论,将其分为象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器物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能够传达和阐述壁画语境中的文化记忆,在对敦煌石窟壁画乐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可作为儒、道、释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表征启发当代舞蹈创作。敦煌题材相关的舞蹈创作理应拓宽文化符号的挖掘向度,对壁画中的器物文化符号进行解码研究,在创作中着力于建构典型符号、构建文化身份、彰显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器物 敦煌舞蹈 文化符号
下载PDF
媒体朝圣与网红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机制——基于淄博和哈尔滨的扎根理论分析
18
作者 赵书虹 孔营营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4,共12页
文章综合使用双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方法对淄博和哈尔滨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发现:第一,淄博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构建旅游品牌相对困难,此次走红完全是游客在社交媒体自发传播的产物,属于自发型走红,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文章综合使用双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方法对淄博和哈尔滨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发现:第一,淄博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构建旅游品牌相对困难,此次走红完全是游客在社交媒体自发传播的产物,属于自发型走红,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第二,哈尔滨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当地相关部门凭借资源优势,主动策划并提前准备预热,属于“设计型+自发型”走红。第三,网红旅游目的地作为信息传播、文化表达和消费趋势的交汇点,其走红初期必然遵循“自组织”或“建构型”的流量撬动模式。然而随着旅游目的地的出圈以及游客群体的不断增长,初期以旅游者或目的地参与主体的单方流量撬动型不足以维系网红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力。相反,旅游者和目的地参与主体双方共同在媒介空间中进行“多向度、发散式”的互动传播才是旅游目的地持续走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朝圣 网红旅游目的地 形成机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从敦煌莫高窟壁画看盛唐时期的佛塔建筑
19
作者 刘慧 肖灿 陈飞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276-279,共4页
基于对敦煌莫高窟历代佛塔壁画分布情况的梳理,总结莫高窟盛唐壁画中佛塔类型与发展规律。从形制、色彩、装饰造像三个层面,对莫高窟壁画中木塔、砖石塔、砖木混合塔佛塔建筑与现存盛唐时期同类型佛塔建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异同。此... 基于对敦煌莫高窟历代佛塔壁画分布情况的梳理,总结莫高窟盛唐壁画中佛塔类型与发展规律。从形制、色彩、装饰造像三个层面,对莫高窟壁画中木塔、砖石塔、砖木混合塔佛塔建筑与现存盛唐时期同类型佛塔建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异同。此外,文章还分析了盛唐佛塔建筑对盛唐后传统佛塔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影响,提出在现代审美语境下继承与发展盛唐佛塔建筑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佛塔 形制 色彩 装饰造像
下载PDF
法国探险家保宁1899—1900年中国西北探查活动考述
20
作者 丁斯甘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8,共7页
保宁是法国首位发现敦煌莫高窟和汉代长城烽燧的法国探险家,他于1899—1900年从北京出发,经内蒙古、山西、宁夏到达甘肃,后从敦煌出发,沿阿尔金山进入新疆罗布泊。本文利用法国学术期刊刊登的保宁探险相关报道及保宁的考察报告,梳理保... 保宁是法国首位发现敦煌莫高窟和汉代长城烽燧的法国探险家,他于1899—1900年从北京出发,经内蒙古、山西、宁夏到达甘肃,后从敦煌出发,沿阿尔金山进入新疆罗布泊。本文利用法国学术期刊刊登的保宁探险相关报道及保宁的考察报告,梳理保宁途经的城市、抵离时间、所获文物,探析保宁在甘肃、新疆的活动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宁 敦煌 探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