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侧腕横纹处单一小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滨田Ⅱ型腕管综合征疗效对比
1
作者 申浩博 丁文强 +2 位作者 刘宏君 王天亮 顾加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20-322,352,共4页
目的 探讨腕横纹处小切口和传统切口治疗滨田Ⅱ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20年9月,分别采用远侧腕横纹处单一小切口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滨田Ⅱ型腕管综合征84例,术后行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分及并发症分析。结果 术... 目的 探讨腕横纹处小切口和传统切口治疗滨田Ⅱ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20年9月,分别采用远侧腕横纹处单一小切口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滨田Ⅱ型腕管综合征84例,术后行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分及并发症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3个月),传统切口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12.3 min;小切口手术时间10~20 min,平均13.6 min。按顾玉东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小切口组为91%,传统切口组为89%。术中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小切口组8例,传统切口组3例。术后两组均无感染发生。末次随访发生柱状痛,小切口组5例,传统切口7例。术后复发,小切口组3例,传统切口组5例。术后瘢痕增生,小切口组0例,传统切口组2例。结论 小切口和传统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柱状痛、复发率及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腕管松解 柱状痛 复发 随访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茅天 谢仁国 汤锦波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常规手术后柱状痛的原因。方法2006年12月至2008年10月,对27例(30侧)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常规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松解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测量柱状痛的面积及发生柱状痛患腕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0—30个月,1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常规手术后柱状痛的原因。方法2006年12月至2008年10月,对27例(30侧)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常规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松解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测量柱状痛的面积及发生柱状痛患腕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0—30个月,11侧出现手术切口周围柱状感觉麻木区,8侧出现切口周围单侧或双侧柱状痛。结论在出现柱状痛或柱状感觉麻木的患者中,柱状痛的面积和切口长度呈正相关;有无柱状痛不是评价腕管切开减压术(OCTR)疗效的标准;切口的类型与柱状痛的发生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外科手术 柱状痛
原文传递
正中神经掌皮支尺侧支损伤--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重要病因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靖波 劳杰 +2 位作者 刘宇洲 关文杰 洪光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通过解剖研究及临床研究,找出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可能原因。方法首先通过对6具尸体12侧肢体腕管综合征手术区域的解剖研究,找出此区域的神经细小分支的分布规律,并据此改进常规开放手术的切口设计及进入路线。应用于临床,... 目的通过解剖研究及临床研究,找出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可能原因。方法首先通过对6具尸体12侧肢体腕管综合征手术区域的解剖研究,找出此区域的神经细小分支的分布规律,并据此改进常规开放手术的切口设计及进入路线。应用于临床,分析术后柱状痛的发生情况,与同期常规手术柱状痛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找出柱状痛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腕管综合征手术区域的神经支配来源于正中神经掌皮支,正中神经掌皮支于0点远侧平均8.1mm处穿出掌腱膜,主要分支类型为三种,单支型16.7%、双支型33.3%、三支型50%。单支型与双支型主干行走于大鱼际纹桡侧,有不规则细小分支走向尺侧,三支型其尺侧支在距0点平均11.2mm从主干发出走向尺侧,平均在距0点14.6mm处跨过大鱼际纹。据此设计手术方式:切口位于大鱼际纹尺侧0.5cm,长约3.0cm,切口近端不超过距0点2.0cm,切开皮肤后只切开腕横韧带,保护好切口近端至0点处的掌腱膜,以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尺侧支。对102例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改进,以同期常规手术110例作为对照。术后1个月改进组柱状痛发生率为12.7%,对照组34.5%;术后3个月改进组发生率14.7%,对照组4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1年所有患者柱状痛消失。结论正中神经掌皮支尺侧支损伤可能是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解剖学 掌皮支 柱状痛
原文传递
新型超声辅助内镜下腕管松解技术及应用
4
作者 吴兵兵 孙鑫 +1 位作者 夏非 张海平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1,共6页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与腕关节过度屈伸和劳损有关,为探究用超声辅助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1例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在超声辅助行内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分别于术...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与腕关节过度屈伸和劳损有关,为探究用超声辅助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1例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在超声辅助行内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波士顿腕管量表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及功能状态评分(FSS)、测量钩骨水平正中神经扁平率(FR),最终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术后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SSS评分及F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FR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逐渐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腕管综合征与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的现状与建议,优良率94.1%,术后均未有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借助超声辅助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术野清晰、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症状缓解迅速、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超声辅助 腕关节镜 柱状痛 扁平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