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皮肤结节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伴皮肤淀粉样变一例
1
作者 王宇琪 丁小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增殖疾病,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从而引起溶骨性病灶、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继发淀粉样变性少见。本文报道一例以皮肤结节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伴皮肤淀粉样变患者。患者,女...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增殖疾病,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从而引起溶骨性病灶、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继发淀粉样变性少见。本文报道一例以皮肤结节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伴皮肤淀粉样变患者。患者,女,60岁,全身皮肤结节1年,骨髓涂片示浆细胞比例10%,其中幼浆占6%。血清蛋白电泳见M蛋白条带。免疫组化示CD38,CD138阳性。皮损组织病理示淀粉样物沉淀伴肉芽肿反应,刚果红染色(+)。患者确诊后转入血液内科进行化疗治疗,随访至今患者皮损较前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皮肤结节 淀粉样变性
下载PDF
Genotype comparisons of strains of Candida albicans from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candidiasis and vaginal candidiasis 被引量:8
2
作者 SHE Xiao-dong WANG Xue-jun +2 位作者 FU Mei-hua SHEN Yong-nian LIU Wei-d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450-1455,共6页
Background It is uncertain whether genotypes of Candida albicans (C. albicans) are associated with colonizing body locations or variant conditions of infe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Background It is uncertain whether genotypes of Candida albicans (C. albicans) are associated with colonizing body locations or variant conditions of infe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strain genotypes and body sites of infec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pathogenesis of cutaneous candidiasis at multiple loc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151 strains of C. albicans were isolated from 74 infant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candidiasis and 61 female patients with vaginal candidiasis.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body sites and underlying conditions of infection. Genotypes were ident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of the 25S rDNA and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of ALT repeats digested with EcoRI and Clal. Results Ten genotypes were detect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otype frequenc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wever, we found no clear association between genotypes and the sites of cutaneous infection or the underlying conditions of vaginal candidiasis (VVC). In addition, strains of C. albicans from multiple cutaneous locations of the same patient had identical genotypes. Conclusions Populations of C. albicans from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and vaginal candidiasis were genetically different. However, the lack of genetic difference between strains from different body sites with cutaneous infections or from different underlying conditions for VVC suggests no evidence of genotype selection for different skin surfaces 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underlying conditions for V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aneous candidiasis vaginal candidiasis multiple locations GENOTYPE
原文传递
皮肤平滑肌瘤43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婷 童咏花 +2 位作者 张凌云 吴士迪 黄长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1989年6月-2019年6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43例皮肤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结果:43例患者中男17例,女26例,其中25~60岁者最多见,占79.1%;病程>20年者8例(18.... 目的:探讨皮肤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1989年6月-2019年6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43例皮肤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结果:43例患者中男17例,女26例,其中25~60岁者最多见,占79.1%;病程>20年者8例(18.6%);皮损位于下肢者最多见;伴疼痛者21例(48.8%)。所有样本中毛发平滑肌瘤16例(37.2%),血管平滑肌瘤22例(51.2%),生殖器平滑肌瘤5例(11.6%),术前正确诊断率为25.6%。结论:皮肤平滑肌瘤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多发者常见于躯干,单发者常见于下肢,误诊率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是唯一确诊手段。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可作为诊断潜在恶性肿瘤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皮肤 平滑肌瘤 毛发 平滑肌瘤 血管 平滑肌瘤 生殖器 组织病理分析
下载PDF
多部位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瑞 晏洪波 +1 位作者 张晶 周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7-359,共3页
报告1例多部位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患者男,31岁。右侧背部丘疹及结节2年余,右侧颈部及左侧面部散在肤色至褐红色丘疹及结节1年余。背部及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部见梭形细胞形成边界清楚的肿瘤团块,梭形细胞核呈杆状,无明显异形... 报告1例多部位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患者男,31岁。右侧背部丘疹及结节2年余,右侧颈部及左侧面部散在肤色至褐红色丘疹及结节1年余。背部及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部见梭形细胞形成边界清楚的肿瘤团块,梭形细胞核呈杆状,无明显异形性,梭形细胞横断面可见较多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平滑肌结蛋白(desmin)(+)、CD34(-)、CD117(-)及增殖核抗原(Ki-67)(-)。诊断:多部位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皮肤 多发性
下载PDF
数码照相结合Image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法与无菌薄膜勾边法测量糖尿病皮肤溃疡面积的可靠性比较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艳 刘关键 +1 位作者 袁南兵 冉兴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可靠、无污染、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糖尿病皮肤溃疡表面积(diabetic cutaneous ulcersurface area,DCUSA)测量新方法。方法纳入2005年9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35例。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法(A法)收集患者不... 目的探讨一种可靠、无污染、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糖尿病皮肤溃疡表面积(diabetic cutaneous ulcersurface area,DCUSA)测量新方法。方法纳入2005年9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35例。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法(A法)收集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每3天或1周1次)共305个溃疡图像资料,同步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B法)收集305个溃疡面资料作为对照。将数码照片导入计算机结合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得DCUSA,而B法所勾勒溃疡面轮廓通过自带坐标网格计算出DCUSA,由此获得305对面积数据。两测量者之间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s)检验,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法测得DCUSA为(4.84±7.73)cm2,B法测得DCUSA为(5.03±7.89)cm2,两种方法所测DCU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法测量DCUSA,两测量者间的ICCs为0.965,95%可信区间为(0.940,0.980);应用B法,两测量者间ICCs为0.949,95%可信区间为(0.913,0.971),不同测量者采用同样方法测得的溃疡面积之间的一致性很好。A法与B法测量DCUSA有很强的相关性(r=0.957,P<0.05)。结论数码照相结合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能较准确地测量糖尿病皮肤溃疡面积,且是一种无污染、易操作、更适用于临床的溃疡面积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相机拍摄法 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 无菌薄膜勾边法 糖尿病皮肤溃疡 创伤面积测量 多元线性回归 组内相关系数
下载PDF
继发性皮肤浆细胞瘤 被引量:1
6
作者 葛峥 陆化 +1 位作者 张建富 李建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6-348,共3页
报告1例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皮肤浆细胞瘤。患者女,44岁。皮损为多发性,来源于MM直接蔓延和血行转移。组织病理检查示瘤细胞呈结节状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IgG阳性表达。患者于皮损出现后78d死亡。
关键词 桨细胞瘤 皮肤 继发性 骨髓瘤 多发性
下载PDF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大见 景鸣 杨继广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0-940,948,共2页
患者男,31岁。双下肢红色丘疹并结节11年余,加重伴疼痛4年。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予每天口服硝苯地平片20mg,后结节变小,疼痛消失。随访1年,疼痛未见复发,结节未见增大。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多发性 皮肤 硝苯地平
下载PDF
多发性疣状鲍恩病 被引量:1
8
作者 华夏 姚明 张谊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4-735,共2页
报告1例表现为局限性多发性疣状鲍恩病。患者女,75岁。左膝黑色丘疹2年余。皮肤科检查:左膝多个密集分布的褐黑色皮角样皮损,部分融合成包块,顶端呈菜花状。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伴乳头瘤样增生,表皮全层出现不典型角质形... 报告1例表现为局限性多发性疣状鲍恩病。患者女,75岁。左膝黑色丘疹2年余。皮肤科检查:左膝多个密集分布的褐黑色皮角样皮损,部分融合成包块,顶端呈菜花状。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伴乳头瘤样增生,表皮全层出现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细胞不典型,胞核大而深染,有的细胞质呈明显空泡状。镜下可见多个异常核分裂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恩病 疣状 多发性
下载PDF
多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靳华 王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1-752,共2页
患者男,82岁。左胫前皮肤局限性斑块伴痒20余年,结节破溃两年。患者20余年前左胫前出现一局限性斑块,表面有鳞屑,伴瘙痒,外院以"神经性皮炎"予外用药物及局部封闭治疗,皮损未消退。后反复搔抓刺激,搔抓后破溃、结痂,逐渐相继... 患者男,82岁。左胫前皮肤局限性斑块伴痒20余年,结节破溃两年。患者20余年前左胫前出现一局限性斑块,表面有鳞屑,伴瘙痒,外院以"神经性皮炎"予外用药物及局部封闭治疗,皮损未消退。后反复搔抓刺激,搔抓后破溃、结痂,逐渐相继形成两个结节。未发现全身其他器官转移。皮损组织病理示:两结节均显著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浅表糜烂、结痂,真皮内可见鳞状上皮岛伴中央角化,边缘少量异型细胞,病理性核分裂相多见,可见角珠形成。诊断:多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多发性癌
下载PDF
曲安奈德局封治疗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智慧 刘超 +1 位作者 贝宏 曾海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5,48,共3页
患者男,42岁。左小腿多发性丘疹、结节16年,加重伴疼痛5年。皮损组织病理诊断:皮肤平滑肌瘤。疼痛经多种方法治疗不能缓解。疼痛性结节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每周1次,共3次,结节变小,疼痛消失。随访1年,疼痛未复发,结节未增大。
关键词 平滑肌瘤 皮肤 多发性 曲安奈德 疼痛
下载PDF
被误诊为神经纤维瘤病的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11
作者 葛祎 陈明亮 粟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0-662,共3页
报告1例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患者男,40岁,躯干、四肢丘疹和结节10年,加重5年,曾被当地医院误诊为神经纤维瘤病。左肩部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梭形细胞增生,呈束状或团块状排列,梭形细胞核长而钝圆,无明显异形性.细胞质嗜酸性,部分细... 报告1例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患者男,40岁,躯干、四肢丘疹和结节10年,加重5年,曾被当地医院误诊为神经纤维瘤病。左肩部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梭形细胞增生,呈束状或团块状排列,梭形细胞核长而钝圆,无明显异形性.细胞质嗜酸性,部分细胞质内见空泡,细胞间有胶原束。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平滑肌结蛋白(desmin)均阳性,增殖核抗原(Ki-67)1%阳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CD34、神经丝蛋白(NFP)及S-100蛋白均阴性。诊断: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平滑肌瘤 多发性
下载PDF
无痛性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一例
12
作者 赵艳 陈洪晓 +1 位作者 孙雪 熊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4期245-246,共2页
患者,女,19岁。右上肢多发结节半年,左上肢多发结节1个月。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可见束状及团块状平滑肌束。免疫组化证实过度增生的纤维为平滑肌。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结果,诊断为无痛性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关键词 无痛性 多发性 皮肤平滑肌瘤
下载PDF
昆明市东川区突发皮肤炭疽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桂满 张烜榕 +3 位作者 王慧雯 颜军 李文龙 侯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2786-2788,共3页
目的通过对2015年昆明市东川区突发皮肤炭疽疫情的处理和实验室检测,提供处置此类事件的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和依据,以提供借鉴。方法用WS 283—2008炭疽诊断标准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炭疽芽胞杆菌染色体编码的rp... 目的通过对2015年昆明市东川区突发皮肤炭疽疫情的处理和实验室检测,提供处置此类事件的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和依据,以提供借鉴。方法用WS 283—2008炭疽诊断标准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炭疽芽胞杆菌染色体编码的rpo B基因及质粒pXO1上pag A基因、pXO2上cap基因的检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测定,用毛细管电泳进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结果从4例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疱疹液中分离得到2株炭疽芽胞杆菌,且此2株菌的rpo B基因、pagA基因和cap基因均为阳性,对照分类表为A.Br.001/002亚群。结论此次皮肤炭疽疫情是由当地村民宰杀携带炭疽芽胞杆菌强毒株的病牛引起,与云南地区曾经存在的炭疽芽胞杆菌类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炭疽 分离培养 实时荧光定量PCR 毒力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多发性毛发平滑肌瘤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晓洁 丘木水 +1 位作者 郑杰 刘海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患者女,43岁,背部出现多发性红色肿物伴疼痛17年,肿物遇冷刺激后疼痛明显,近3年症状逐渐加重。组织学检查为毛发平滑肌瘤。采用手术治疗,切除大部分病变组织,有效减轻毛发平滑肌瘤所带来的疼痛。
关键词 多发性毛发平滑肌瘤 切除术
原文传递
兄弟同患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及其延胡索酸水合酶基因突变的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任荣鑫 赵红艺 +2 位作者 鲍世威 张劲松 刘龙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检测一对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兄弟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基因外显子突变情况,以明确其致病突变。方法收集患病兄弟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FH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n=10)并测序,以10例健康志愿者... 目的检测一对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兄弟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基因外显子突变情况,以明确其致病突变。方法收集患病兄弟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FH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n=10)并测序,以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发现该兄弟均存在FH基因外显子7(c.927G>GA)的无义杂合突变(p.P309P)和外显子9(c.1256C>CT)错义杂合突变(p.S419L),其中前者是已知的突变位点,后者是新发现位点的突变。对照组均未发现上述位点的突变。结论外显子9(1256C>CT)的错义突变可能是导致兄弟俩临床表型的原因,为该病的基因突变研究增加新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平滑肌瘤 多发性 延胡索酸水合酶 外显子 突变
下载PDF
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优势方案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晶晶 杜元灏 +2 位作者 李晶 徐磊 徐梦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目的:基于临床证据,运用多指标决策分析法筛选出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最优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 目的:基于临床证据,运用多指标决策分析法筛选出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最优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全面收集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改良的Jadad量表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确定评价指标,用极差变换法对评价指标的量纲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相对比较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并对标准化矩阵进行加权处理。得出理想解和负理想解,计算各方案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筛选出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最优方案。结果:共纳入18项RCT,筛选出的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最优方案为以细火针迅速点刺皮肤感觉异常区域,速进疾出,重复操作,多点密集成片散刺,每5天治疗1次。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细火针点刺感觉异常区域为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最优方案。梅花针叩刺、浅刺多针法等符合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疾病特点,适宜临床选用。主穴选取病变局部皮肤感觉异常区域的阿是穴或足阳明和足少阳经穴,并联合腰夹脊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皮神经炎 针灸疗法 多指标决策 优势方案筛选
原文传递
七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伴皮肤苔藓淀粉样变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17
作者 方旭栋 王卉红 +6 位作者 董芳 连碧珺 李峰 金杭阳 於裕福 张楠 戚晓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38-943,共6页
目的探讨伴皮肤苔藓淀粉样变(cutaneous lichen amyloidosis,CLA)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病因。方法对7个无血缘关系的MEN2A-CLA家系共51名成员进行家系调查、生化和RET基因等检测及相关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伴皮肤苔藓淀粉样变(cutaneous lichen amyloidosis,CLA)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病因。方法对7个无血缘关系的MEN2A-CLA家系共51名成员进行家系调查、生化和RET基因等检测及相关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基因检测发现28例MEN2A患者存在RET基因变异(C634G/F/R/S/W或C611Y),与临床诊断完全符合,平均诊断年龄为(41.1±18.3)岁,其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CLA的发病率分别为89.3%、28.6%、7.1%和28.6%。基因型-表型分析发现C611Y与C634G/F/R/S/W的嗜铬细胞瘤和CLA发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8例伴CLA病例的临床表现为肩胛区皮肤反复瘙痒,病损皮肤干燥增厚、棕色色素沉着伴鳞屑、片状丘疹和苔藓样改变;其CLA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8.4±4.6)岁,与其CLA和MEN2A的平均诊断年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MEN2A-CLA可能是MEN2A的早期临床表现,且大多存在RET-C634变异。提高对MEN2A-CLA的认识,结合家系和RET变异筛查,有利于MEN2A相关内分泌疾病的早期规范诊治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 甲状腺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皮肤苔藓淀粉样变 RET原癌基因
原文传递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一家系及FH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玮 李定 +5 位作者 朱团员 李文 史建强 窦舒慧 陈秋霞 吴志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报道中国人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一家系,并对其延胡索酸水合酶(FH)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资料,进行临床调查;提取患病父子外周血DNA,对FH基因的10个外显子进行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测定该家系中患病父子的FH致病基因。... 目的报道中国人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一家系,并对其延胡索酸水合酶(FH)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资料,进行临床调查;提取患病父子外周血DNA,对FH基因的10个外显子进行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测定该家系中患病父子的FH致病基因。结果该父子基因型一致,均存在FH基因外显子5的移码杂合突变c.663delA (p.Lys221AsnfsX35),是皮肤平滑肌瘤FH基因外显子上一个新发现的突变位点,该移码突变使得FH上第221位氨基酸赖氨酸被天冬氨酸替代,编码的FH缩短为256个氨基酸,使得FH活性降低。结论外显子5的杂合移码突变(c.663delA)引起FH氨基酸链的缩短和FH活性的下降是导致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临床表型的原因,该新突变链位点的发现扩展了皮肤平滑肌瘤的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平滑肌瘤 延胡索酸水合酶 点突变 遗传性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
下载PDF
伏立诺他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亚东 杨平传 赵雪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0-903,共4页
伏立诺他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已在2006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治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伏立诺他在其他肿瘤治疗领域也有了较好的疗效,伏立诺他联合吉妥单抗及阿扎胞苷治疗老年复发性或难治性急... 伏立诺他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已在2006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治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伏立诺他在其他肿瘤治疗领域也有了较好的疗效,伏立诺他联合吉妥单抗及阿扎胞苷治疗老年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有效率可达40%,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有效率为46.2%,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7.63个月,另外在晚期乳腺癌和骨髓移植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伏立诺他近期国外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文献检索,并将其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诺他 皮肤T细胞淋巴瘤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乳腺癌 骨髓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