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诗品》对颜延之、鲍照诗的评价
1
作者
王春雨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诗品》评颜延之诗“喜用古事”,对这一观点后世基本认同。用典繁密其实与钟嵘的审美理念相悖,但在钟嵘心中颜延之是雅正的典范,所以还是把他列于中品。《诗品》评鲍照诗“危仄”“险俗”,针对这一观点则存在较多争议。理清其背后的涵...
《诗品》评颜延之诗“喜用古事”,对这一观点后世基本认同。用典繁密其实与钟嵘的审美理念相悖,但在钟嵘心中颜延之是雅正的典范,所以还是把他列于中品。《诗品》评鲍照诗“危仄”“险俗”,针对这一观点则存在较多争议。理清其背后的涵义还需结合《诗品》原文以及《文心雕龙》等对“危仄”“险俗”的解读。钟嵘将鲍照列于中品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诗品》
颜延之
鲍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疏证——兼论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
被引量:
1
2
作者
束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对两位才媛的文学成就做出了精准的评述,揭示了其诗文的艺术特质。同时,也为后学了解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提供了诸多弥足珍贵的信息:彼时女性往往具有较为深湛的学理修养;文学才华能够帮助...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对两位才媛的文学成就做出了精准的评述,揭示了其诗文的艺术特质。同时,也为后学了解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提供了诸多弥足珍贵的信息:彼时女性往往具有较为深湛的学理修养;文学才华能够帮助她们超越门第的拘限,提升自己的地位与名望;南朝宫廷文学盛行,帝王的喜好足以引领一时的文学风尚,女性创作亦表现出与流行文风趋近的动向;作为帝王生活与娱乐的场所,南朝后宫中的文学生产值得进一步探究;南朝女性的自我形塑因融注了个人的学识、气质及经世情怀,因而呈现出优雅理性、独立不迁的本真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鲍令晖
韩兰英
南朝女性
文学生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品花宝鉴》艺术品位上的时代特色
3
作者
盛志梅
付新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作为清中叶文坛终结期的一部世情之作,《品花宝鉴》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了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同时兼有才子佳人小说风雅纯正的格调,审美追求上体现出了清中叶“性灵”思潮所高扬的任情率性、自得风流的精神底蕴。作品的艺术手法、文...
作为清中叶文坛终结期的一部世情之作,《品花宝鉴》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了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同时兼有才子佳人小说风雅纯正的格调,审美追求上体现出了清中叶“性灵”思潮所高扬的任情率性、自得风流的精神底蕴。作品的艺术手法、文体风格、审美追求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花宝鉴》
世情小说
性灵
艺术品位
时代特色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审美追求
清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森交游事迹考述
4
作者
胡瑜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
陈森在晚清文学史中颇为引人注目,但其生平却至今仍有大量存疑。细考陈森生平,按时间顺序及事件主题将其交游情况分别考述如次:《梅花梦》甫成之际的读者暨批评者群体,对陈森早年的创作审美趣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青年陈森曾在除夕携...
陈森在晚清文学史中颇为引人注目,但其生平却至今仍有大量存疑。细考陈森生平,按时间顺序及事件主题将其交游情况分别考述如次:《梅花梦》甫成之际的读者暨批评者群体,对陈森早年的创作审美趣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青年陈森曾在除夕携诗访问寓居北京的同乡陆继辂,并因此互成忘年诗友;中年陈森在失意的孤独旅途中与觉罗.崇恩有过一次美好际会,陈森作于其时的《<枕琴轩诗草>题诗》是他除了传奇、小说之外至今尚存的稀有文献;咸丰七年,王拯以一首追悼诗,既宣告了陈森的离世,也预示着这位不得志的文人终于借助《品花宝鉴》留下了文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森
晚清
《梅花梦》
《品花宝鉴》
交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报》的“北派”研究
5
作者
徐斯年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12,共11页
《品报》是一家颇具特色的,注重史料之开掘、研究的电子同人内刊。《品报》同人在挖掘史料方面做了许多极为扎实的"通检"和"拾零补遗"工作;在作家研究方面,涉及六个群落的大量"北派"作家,其发现或填补空...
《品报》是一家颇具特色的,注重史料之开掘、研究的电子同人内刊。《品报》同人在挖掘史料方面做了许多极为扎实的"通检"和"拾零补遗"工作;在作家研究方面,涉及六个群落的大量"北派"作家,其发现或填补空白,或对已有成果多所突破。这些成就,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空前的!当然,也还存在继续开拓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报》
通俗文学
北派
南派
天津
北京
上海
史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报》学术风格论
6
作者
石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1-28,共8页
2010年,为给钩沉通俗文学史料,阐发通俗文学之方志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维价值提供平台,中国通俗文学研究同人电子刊物《品报》创刊。它无刊号、无经费、无专职研究人员,坚持出版了七年共36期,以史料立言。其成员均非学院派,从行文到...
2010年,为给钩沉通俗文学史料,阐发通俗文学之方志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维价值提供平台,中国通俗文学研究同人电子刊物《品报》创刊。它无刊号、无经费、无专职研究人员,坚持出版了七年共36期,以史料立言。其成员均非学院派,从行文到行为气质具有鲜明的民国旧派文人的"名士气"。其研究成果与津沽地域文化相观照,在目下的学术机制与体制背景下,其学术风格自成一体,以丰厚的研究成果,为21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走向深入,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报》
通俗文学
北派
南派
学术风格
天津
北京
地域文化
上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花宝鉴》的对比赏析
7
作者
涂兰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9-71,共3页
清代晚期的《品花宝鉴》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全面形象地反映梨园辛酸的白话小说。鲁迅认为它是狭邪小说的始作俑者,并指出其"自谓伶人有邪正,狎客亦有雅正"这一鲜明的对比。从美丑对比、雅俗对比、善恶对比、真假对比四个方面...
清代晚期的《品花宝鉴》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全面形象地反映梨园辛酸的白话小说。鲁迅认为它是狭邪小说的始作俑者,并指出其"自谓伶人有邪正,狎客亦有雅正"这一鲜明的对比。从美丑对比、雅俗对比、善恶对比、真假对比四个方面对这一艺术手法进行了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花宝鉴》
对比手法
赏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发记》作者考辨
被引量:
2
8
作者
欧阳江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9-22,共4页
有关《断发记》的作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李开先作,一为无名氏作,其中李开先作《断发记》为大多数人的看法。该文分别从版本、音韵等角度逐一加以考辨探析,提出《断发记》的作者不可能为李开先,只能是无名氏。
关键词
《断发记》
《宝剑记》
李开先
《曲品》版本
入声用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溢美”型狭邪小说及其创作心态
被引量:
2
9
作者
蔡小霞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2-36,共5页
"溢美"型狭邪小说是晚清小说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这类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青楼生活理想化,主要表现为将妓女形象佳人化,嫖客形象才子化。它们在创作上受到了《红楼梦》等作品的影响,同时也与当时的创作风气、社会文化...
"溢美"型狭邪小说是晚清小说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这类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青楼生活理想化,主要表现为将妓女形象佳人化,嫖客形象才子化。它们在创作上受到了《红楼梦》等作品的影响,同时也与当时的创作风气、社会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主要表现了文人对前朝风流的想象和追忆。这类小说之所以能在晚清时期盛行,还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它们是末世的一种白日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品花宝鉴》
《花月痕》
《青楼梦》
创作心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花宝鉴》梦境的文学阐释
10
作者
杨帆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品花宝鉴》是清代作家陈森创作的一部以京城梨园名旦生活为题材,以书生梅子玉和名旦杜琴言(男性)的同性恋情为主线的狎邪小说。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因其内容的敏感性,对于《品花宝鉴》的研究在进入2...
《品花宝鉴》是清代作家陈森创作的一部以京城梨园名旦生活为题材,以书生梅子玉和名旦杜琴言(男性)的同性恋情为主线的狎邪小说。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因其内容的敏感性,对于《品花宝鉴》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才丰富起来。目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作者生平和成书时间、同性恋情的界定、性别研究、小说的创作艺术和戏曲研究等方面,大多倾向于宏观分析,而少见从文学的角度对小说文本细节描写进行的阐释。《品花宝鉴》的关键情节处常伴随着梦境的出现,作者把梦境营建为与现实既联系又对立的另一个开放的表现空间,是小说主人公梅子玉及杜琴言相知、相识和相爱的补充和拓展。由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虚实张力,小说的戏剧性冲突在这一空间表现得愈加激烈,作者的创作情绪和创作主旨也在此得到张扬。梦境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人物形象的塑造、创作主旨的深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花宝鉴》
梦境
同性恋
狎邪小说
梨园名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报》的创办及对民国北派通俗文学研究之贡献
11
作者
倪斯霆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3-20,共8页
鉴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民国南派通俗文学史料挖掘与研究强于"北派"之现实,2010年,旨在积累北派通俗文学史料的民间电子刊物《品报》创办。在其存在的七年间,无论对"北派"通俗文学作家生平史料的深挖细作,还是对&qu...
鉴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民国南派通俗文学史料挖掘与研究强于"北派"之现实,2010年,旨在积累北派通俗文学史料的民间电子刊物《品报》创办。在其存在的七年间,无论对"北派"通俗文学作家生平史料的深挖细作,还是对"北派"通俗文学名家身世及作品的研究,均有突破之功。文章作者以"圈内人"的身份和视角,在"爆料"《品报》创办始末及对这些深挖细作和突破之功进行客观评判的同时,也梳理出了"北派"通俗文学研究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报》
民国
通俗文学
史料
北派
南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旗小说中文人与乾旦狭邪关系叙事演变
12
作者
付立松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20,共10页
明清两代北京城禁娼不禁优,文人官员规避禁令每邀乾旦侑酒,形成绵延数百年的狎优文化。狎优文化是北京侨寓文人的书写题材,也是京旗作家关注的社会现象。《红楼梦》《品花宝鉴》等小说叙述文人与乾旦交往存在两组对立的情感模式:“发乎...
明清两代北京城禁娼不禁优,文人官员规避禁令每邀乾旦侑酒,形成绵延数百年的狎优文化。狎优文化是北京侨寓文人的书写题材,也是京旗作家关注的社会现象。《红楼梦》《品花宝鉴》等小说叙述文人与乾旦交往存在两组对立的情感模式:“发乎情,止于礼仪”的文雅之道;越过性别界限、滥情纵欲的俗陋现实。京旗小说《梅兰芳》《北京》分别沿袭两种模式,揭露民初北京城狎优现象与梨园生态,文人由以往品花者角色化身护花人。“五四”之后,狎优文化残阳夕照,老舍小说《兔》讲述乾旦小陈由票友而下海终至堕落、毁灭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旗文学
《品花宝鉴》
穆儒丐
梅兰芳
老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花宝鉴》中异化的才子佳人模式
13
作者
李雨薇
舒乙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品花宝鉴》中的同性恋情并未跳出才子佳人恋情模式的窠臼,陈森在小说中所追求的好色而不淫的新型士优之恋,依旧是建立在对优伶的女性化审美之上,最终还是回归到才子佳人的恋情模式。但由于同性恋情的特殊性,小说中的士优之恋也呈现出...
《品花宝鉴》中的同性恋情并未跳出才子佳人恋情模式的窠臼,陈森在小说中所追求的好色而不淫的新型士优之恋,依旧是建立在对优伶的女性化审美之上,最终还是回归到才子佳人的恋情模式。但由于同性恋情的特殊性,小说中的士优之恋也呈现出对才子佳人模式的僭越。这一异化的才子佳人模式下隐藏的是陈森矛盾的书写状态。陈森的矛盾心态造就了小说中的士子们既追求克己复礼下的“情”,又难以割舍感官刺激下的“欲”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花宝鉴》
男风
才子佳人模式
情欲矛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钟嵘《诗品》鲍照条疏证
14
作者
朱敏芳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钟嵘《诗品》把鲍照列于中品,钟嵘认为鲍照有张协、张华的长处,又有胜于谢混和颜延之的优异之处,"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这种评价是允当的。钟嵘还看到因为鲍照地位低下,因而"取湮当代",这也是正确的。但他...
钟嵘《诗品》把鲍照列于中品,钟嵘认为鲍照有张协、张华的长处,又有胜于谢混和颜延之的优异之处,"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这种评价是允当的。钟嵘还看到因为鲍照地位低下,因而"取湮当代",这也是正确的。但他认为鲍照的诗歌"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险俗",这种评价就有些限于评价者的个人标准和当时的时代环境。而从整个诗歌发展史来看,这种评价就过于片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照
钟嵘
《诗品》
疏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诗品》对颜延之、鲍照诗的评价
1
作者
王春雨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摘
《诗品》评颜延之诗“喜用古事”,对这一观点后世基本认同。用典繁密其实与钟嵘的审美理念相悖,但在钟嵘心中颜延之是雅正的典范,所以还是把他列于中品。《诗品》评鲍照诗“危仄”“险俗”,针对这一观点则存在较多争议。理清其背后的涵义还需结合《诗品》原文以及《文心雕龙》等对“危仄”“险俗”的解读。钟嵘将鲍照列于中品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关键词
钟嵘
《诗品》
颜延之
鲍照
Keywords
Zhong Rong
Shi
pin
Yan Yanzhi
bao
Zhao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疏证——兼论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
被引量:
1
2
作者
束莉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文摘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对两位才媛的文学成就做出了精准的评述,揭示了其诗文的艺术特质。同时,也为后学了解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提供了诸多弥足珍贵的信息:彼时女性往往具有较为深湛的学理修养;文学才华能够帮助她们超越门第的拘限,提升自己的地位与名望;南朝宫廷文学盛行,帝王的喜好足以引领一时的文学风尚,女性创作亦表现出与流行文风趋近的动向;作为帝王生活与娱乐的场所,南朝后宫中的文学生产值得进一步探究;南朝女性的自我形塑因融注了个人的学识、气质及经世情怀,因而呈现出优雅理性、独立不迁的本真面相。
关键词
《诗品》
鲍令晖
韩兰英
南朝女性
文学生态
Keywords
:Shi
pin
bao
Linghui
Han Lanying
women' s in Southern Dynasties
literature ecology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品花宝鉴》艺术品位上的时代特色
3
作者
盛志梅
付新营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文摘
作为清中叶文坛终结期的一部世情之作,《品花宝鉴》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了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同时兼有才子佳人小说风雅纯正的格调,审美追求上体现出了清中叶“性灵”思潮所高扬的任情率性、自得风流的精神底蕴。作品的艺术手法、文体风格、审美追求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品花宝鉴》
世情小说
性灵
艺术品位
时代特色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审美追求
清代
Keywords
pin
Hua
bao
Jian'
the realistical novel
the refined style
naturalism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I207.4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森交游事迹考述
4
作者
胡瑜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
文摘
陈森在晚清文学史中颇为引人注目,但其生平却至今仍有大量存疑。细考陈森生平,按时间顺序及事件主题将其交游情况分别考述如次:《梅花梦》甫成之际的读者暨批评者群体,对陈森早年的创作审美趣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青年陈森曾在除夕携诗访问寓居北京的同乡陆继辂,并因此互成忘年诗友;中年陈森在失意的孤独旅途中与觉罗.崇恩有过一次美好际会,陈森作于其时的《<枕琴轩诗草>题诗》是他除了传奇、小说之外至今尚存的稀有文献;咸丰七年,王拯以一首追悼诗,既宣告了陈森的离世,也预示着这位不得志的文人终于借助《品花宝鉴》留下了文名。
关键词
陈森
晚清
《梅花梦》
《品花宝鉴》
交游
Keywords
CHEN Sen
late Qing Dynasty
Mei Hua Meng
pin
Hua
bao
Jian
interaction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报》的“北派”研究
5
作者
徐斯年
机构
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12,共11页
文摘
《品报》是一家颇具特色的,注重史料之开掘、研究的电子同人内刊。《品报》同人在挖掘史料方面做了许多极为扎实的"通检"和"拾零补遗"工作;在作家研究方面,涉及六个群落的大量"北派"作家,其发现或填补空白,或对已有成果多所突破。这些成就,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空前的!当然,也还存在继续开拓的空间。
关键词
《品报》
通俗文学
北派
南派
天津
北京
上海
史料
Keywords
pin bao
popular literature
North School
South School
Tianjin
Beijing
Shanghai
historical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报》学术风格论
6
作者
石娟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1-28,共8页
文摘
2010年,为给钩沉通俗文学史料,阐发通俗文学之方志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维价值提供平台,中国通俗文学研究同人电子刊物《品报》创刊。它无刊号、无经费、无专职研究人员,坚持出版了七年共36期,以史料立言。其成员均非学院派,从行文到行为气质具有鲜明的民国旧派文人的"名士气"。其研究成果与津沽地域文化相观照,在目下的学术机制与体制背景下,其学术风格自成一体,以丰厚的研究成果,为21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走向深入,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品报》
通俗文学
北派
南派
学术风格
天津
北京
地域文化
上海
Keywords
pin bao
popular literature
North School
South School
academic style
Tianjin
Beijing
regional culture
Shanghai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花宝鉴》的对比赏析
7
作者
涂兰娟
机构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
出处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9-71,共3页
文摘
清代晚期的《品花宝鉴》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全面形象地反映梨园辛酸的白话小说。鲁迅认为它是狭邪小说的始作俑者,并指出其"自谓伶人有邪正,狎客亦有雅正"这一鲜明的对比。从美丑对比、雅俗对比、善恶对比、真假对比四个方面对这一艺术手法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
《品花宝鉴》
对比手法
赏析
Keywords
pin
Hua
bao
Jian
contrastive techniqu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发记》作者考辨
被引量:
2
8
作者
欧阳江琳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9-22,共4页
文摘
有关《断发记》的作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李开先作,一为无名氏作,其中李开先作《断发记》为大多数人的看法。该文分别从版本、音韵等角度逐一加以考辨探析,提出《断发记》的作者不可能为李开先,只能是无名氏。
关键词
《断发记》
《宝剑记》
李开先
《曲品》版本
入声用韵
Keywords
Duan Fa li
bao
Jian Ji
Li Kaixian
different editions of Qu
pin
the entering tone in Nan Xi or Chuan Q
分类号
G256.2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溢美”型狭邪小说及其创作心态
被引量:
2
9
作者
蔡小霞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2-36,共5页
文摘
"溢美"型狭邪小说是晚清小说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这类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青楼生活理想化,主要表现为将妓女形象佳人化,嫖客形象才子化。它们在创作上受到了《红楼梦》等作品的影响,同时也与当时的创作风气、社会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主要表现了文人对前朝风流的想象和追忆。这类小说之所以能在晚清时期盛行,还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它们是末世的一种白日梦。
关键词
狭邪小说
《品花宝鉴》
《花月痕》
《青楼梦》
创作心态
Keywords
Xiaxie novel
pin
Hua
bao
Jian
Hua Yue Hen
Qing Lou Meng
writing state of mind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花宝鉴》梦境的文学阐释
10
作者
杨帆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文摘
《品花宝鉴》是清代作家陈森创作的一部以京城梨园名旦生活为题材,以书生梅子玉和名旦杜琴言(男性)的同性恋情为主线的狎邪小说。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因其内容的敏感性,对于《品花宝鉴》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才丰富起来。目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作者生平和成书时间、同性恋情的界定、性别研究、小说的创作艺术和戏曲研究等方面,大多倾向于宏观分析,而少见从文学的角度对小说文本细节描写进行的阐释。《品花宝鉴》的关键情节处常伴随着梦境的出现,作者把梦境营建为与现实既联系又对立的另一个开放的表现空间,是小说主人公梅子玉及杜琴言相知、相识和相爱的补充和拓展。由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虚实张力,小说的戏剧性冲突在这一空间表现得愈加激烈,作者的创作情绪和创作主旨也在此得到张扬。梦境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人物形象的塑造、创作主旨的深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关键词
《品花宝鉴》
梦境
同性恋
狎邪小说
梨园名旦
Keywords
pin
Hua
bao
Jian
dreams
homosexuality
pornographic novels
well-known actress in the operatic circle
分类号
I206.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报》的创办及对民国北派通俗文学研究之贡献
11
作者
倪斯霆
机构
天津市出版研究室<书报文摘>编辑部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3-20,共8页
文摘
鉴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民国南派通俗文学史料挖掘与研究强于"北派"之现实,2010年,旨在积累北派通俗文学史料的民间电子刊物《品报》创办。在其存在的七年间,无论对"北派"通俗文学作家生平史料的深挖细作,还是对"北派"通俗文学名家身世及作品的研究,均有突破之功。文章作者以"圈内人"的身份和视角,在"爆料"《品报》创办始末及对这些深挖细作和突破之功进行客观评判的同时,也梳理出了"北派"通俗文学研究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和成就。
关键词
《品报》
民国
通俗文学
史料
北派
南派
Keywords
pin bao
Republic of China
popular literature
historical literature
North School
South School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旗小说中文人与乾旦狭邪关系叙事演变
12
作者
付立松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2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老舍与京旗文学现代转型研究”(21BZW123)。
文摘
明清两代北京城禁娼不禁优,文人官员规避禁令每邀乾旦侑酒,形成绵延数百年的狎优文化。狎优文化是北京侨寓文人的书写题材,也是京旗作家关注的社会现象。《红楼梦》《品花宝鉴》等小说叙述文人与乾旦交往存在两组对立的情感模式:“发乎情,止于礼仪”的文雅之道;越过性别界限、滥情纵欲的俗陋现实。京旗小说《梅兰芳》《北京》分别沿袭两种模式,揭露民初北京城狎优现象与梨园生态,文人由以往品花者角色化身护花人。“五四”之后,狎优文化残阳夕照,老舍小说《兔》讲述乾旦小陈由票友而下海终至堕落、毁灭的故事。
关键词
京旗文学
《品花宝鉴》
穆儒丐
梅兰芳
老舍
Keywords
Jingqi literature
pin
Hua
bao
Jian
Mu Rugai
Mei Lanfang
Lao Sh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花宝鉴》中异化的才子佳人模式
13
作者
李雨薇
舒乙
机构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2期153-160,共8页
文摘
《品花宝鉴》中的同性恋情并未跳出才子佳人恋情模式的窠臼,陈森在小说中所追求的好色而不淫的新型士优之恋,依旧是建立在对优伶的女性化审美之上,最终还是回归到才子佳人的恋情模式。但由于同性恋情的特殊性,小说中的士优之恋也呈现出对才子佳人模式的僭越。这一异化的才子佳人模式下隐藏的是陈森矛盾的书写状态。陈森的矛盾心态造就了小说中的士子们既追求克己复礼下的“情”,又难以割舍感官刺激下的“欲”的矛盾。
关键词
《品花宝鉴》
男风
才子佳人模式
情欲矛盾
Keywords
pin
Hua
bao
Jian
homosexuality
the amativeness model of talented scholars and lovely ladi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motion and desire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钟嵘《诗品》鲍照条疏证
14
作者
朱敏芳
机构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文摘
钟嵘《诗品》把鲍照列于中品,钟嵘认为鲍照有张协、张华的长处,又有胜于谢混和颜延之的优异之处,"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这种评价是允当的。钟嵘还看到因为鲍照地位低下,因而"取湮当代",这也是正确的。但他认为鲍照的诗歌"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险俗",这种评价就有些限于评价者的个人标准和当时的时代环境。而从整个诗歌发展史来看,这种评价就过于片面。
关键词
鲍照
钟嵘
《诗品》
疏证
Keywords
bao
Zhao
Zhong Rong
Shi
pin
Comments and Further Explanation of Former Comment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诗品》对颜延之、鲍照诗的评价
王春雨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疏证——兼论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
束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品花宝鉴》艺术品位上的时代特色
盛志梅
付新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陈森交游事迹考述
胡瑜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品报》的“北派”研究
徐斯年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品报》学术风格论
石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品花宝鉴》的对比赏析
涂兰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断发记》作者考辨
欧阳江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溢美”型狭邪小说及其创作心态
蔡小霞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品花宝鉴》梦境的文学阐释
杨帆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品报》的创办及对民国北派通俗文学研究之贡献
倪斯霆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京旗小说中文人与乾旦狭邪关系叙事演变
付立松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品花宝鉴》中异化的才子佳人模式
李雨薇
舒乙
《蒲松龄研究》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钟嵘《诗品》鲍照条疏证
朱敏芳
《宜宾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