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2个地理群体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变异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爱民 王嫣 +3 位作者 顾志峰 黎明 石耀华 李思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0-147,共8页
采用马氏珠母贝的印度群体(II0)和三亚群体(SS0)的2×2双列式杂交获得了4组子代,II1(II0♀×II0♂)、IS1(II0♀×SS0♂)、SI1(SS0♀×II0♂)和SS1(SS0♀×SS0♂);分析表明,杂交组子代IS1和SI1在壳高、壳长、绞合线... 采用马氏珠母贝的印度群体(II0)和三亚群体(SS0)的2×2双列式杂交获得了4组子代,II1(II0♀×II0♂)、IS1(II0♀×SS0♂)、SI1(SS0♀×II0♂)和SS1(SS0♀×SS0♂);分析表明,杂交组子代IS1和SI1在壳高、壳长、绞合线长、壳宽、壳重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IS1在壳宽指数上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在总重和壳重指数上未表现杂种优势;SI1在总重和壳宽指数上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在壳重指数上未表现杂种优势;SI1在壳高、壳长、绞合线长和壳重上的杂种优势较IS1高,差异极显著(P<0.01),而IS1在壳宽上的杂种优势较SI1高,差异极显著(P<0.01)。应用6个微卫星位点分析4个组合子代的平均FST值为0.357,表明4个组合子代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和较高的分化水平;平均等位基因数依次为SI1(6.17)>IS1(6.00)>II1(5.00)>SS1(4.67),等位基因丰度依次为SI1(5.34)>IS1(5.04)>II1(4.47)>SS1(4.55),期望杂合度(He)依次为IS1(0.55)>SI1(0.54)>SS1(0.44)>II1(0.42),观察杂合度(Ho)依次为SI1(0.52)>IS1(0.46)>SS1(0.35)>II1(0.29),杂交子代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高于自繁子代,杂交增加了杂交子代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与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增加直接相关;综合考虑杂种优势与遗传变异的结果,确定三亚野生群体♀×印度养殖群体♂杂交组合作为"珍珠贝育种规划POBs"的主要育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地理种群 杂种优势 遗传变异 微卫星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2个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变异的EST-SSR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侯战辉 王嫣 +2 位作者 石耀华 顾志峰 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应用17个EST-SSR位点分析表明,马氏珠母贝印度种群和三亚种群的平均FST值为0.486,两个种群的分化程度高;三亚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1—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2—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3.3;三亚种群和印度种... 应用17个EST-SSR位点分析表明,马氏珠母贝印度种群和三亚种群的平均FST值为0.486,两个种群的分化程度高;三亚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1—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2—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3.3;三亚种群和印度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是1.8和1.9;三亚种群和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丰度分别为3.16和3.39;印度种群无论是期望杂合度(HE)还是观察杂合度(HO)都高于三亚种群,印度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42和0.16;三亚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38和0.15;三亚种群与印度种群的Nei’s遗传距离为1.119。两个种群都保持了中等水平遗传多样性。由于两个种群高度的遗传分化和保持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开展两个种群间杂交及获得杂种优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地理种群 遗传变异 EST-SSR 微卫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