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平山M_(S)4.3地震前地震活动变化
1
作者 陈婷 孙丽娜 +1 位作者 王晓山 张新东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3期60-66,共7页
为定量分析2022年10月3日平山M_(S)4.3地震前地震活动变化,改进了“区域-时间-尺度”(RTL)算法,提高了与节点距离和时间较近的地震事件的权重,降低了距离和时间较远的地震事件的权重;采用改进的RTL算法分别扫描震中V_(RTL)值时间曲线和... 为定量分析2022年10月3日平山M_(S)4.3地震前地震活动变化,改进了“区域-时间-尺度”(RTL)算法,提高了与节点距离和时间较近的地震事件的权重,降低了距离和时间较远的地震事件的权重;采用改进的RTL算法分别扫描震中V_(RTL)值时间曲线和区域V_(RTL)值演化图像,结果显示:平山M_(S)4.3地震前震中西部和西南方向地震活动存在平静异常,同时发现2020年2月23日河北平山M_(L)3.5地震前震中南部存在地震平静异常;特征距离和震级下限对V_(RTL)值扫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地震活动复杂地区,特征距离对扫描结果的影响更大。该RTL算法可定量分析地震活动变化情况,为弱震区震情跟踪和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m_(s)4.3地震 RTL算法 地震活动 异常演化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2018年永清M_(S) 4.3地震前易县地震台形变观测数据分析
2
作者 刘海 马利军 +2 位作者 宋志刚 韩静 屈曼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3期154-159,共6页
2018年2月12日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发生M_(S) 4.3地震,易县地震台形变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变化。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易县地震台DSQ型水管仪和VP型宽频带垂直摆EW向数据记录,采用db4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水管仪EW向小波分解... 2018年2月12日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发生M_(S) 4.3地震,易县地震台形变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变化。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易县地震台DSQ型水管仪和VP型宽频带垂直摆EW向数据记录,采用db4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水管仪EW向小波分解的第6和第7阶细节存在周期为64—256 h的信号,垂直摆EW向小波分解的第5、6、7阶细节中存在周期为32—256 h的信号,均偏离正常动态背景,不属于自然环境干扰,应为河西务断裂正断性质的破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清m_(s) 4.3地震 短临异常 首都圈 小波变换 数据分析
下载PDF
2021年滦州M_(S)4.3地震和2015年昌黎M_(S)4.2地震震源参数及构造意义研究
3
作者 李赫 董一兵 王熠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1-1287,共7页
基于京津冀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利用CAP方法反演滦州M_(S)4.3地震、昌黎M_(S)4.2地震及其M_(S)3.3余震的震源机制,并利用近震深度震相获得更为准确的震源深度,结合双差定位法获得2个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结果,对发震构造及成因关联开展分析... 基于京津冀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利用CAP方法反演滦州M_(S)4.3地震、昌黎M_(S)4.2地震及其M_(S)3.3余震的震源机制,并利用近震深度震相获得更为准确的震源深度,结合双差定位法获得2个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结果,对发震构造及成因关联开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滦州M_(S)4.3地震的节面Ⅰ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11°、85°、168°,节面Ⅱ分别为302°、78°、5°,震源错动类型为走滑型,震源深度为8 km,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呈NNE向,短轴剖面显示断层面倾角近垂直,认为其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Ⅰ;昌黎M_(S)4.2地震及M_(S)3.3余震的节面Ⅰ分别为189°、68°、161°及190°、61°、170°,节面Ⅱ分别为286°、72°、23°及285°、81°、29°,震源错动类型同为走滑型,震源深度为10.5 km,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呈NNE向,短轴剖面显示断层面倾角近垂直,认为其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Ⅰ;2)基于滦州M_(S)4.3地震、昌黎M_(S)4.2地震及滦州M_(S)7.1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等资料分析认为,3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上地壳先存断裂,而可能与震源区的深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即壳内包体现象是孕育这些地震的共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州m_(s)4.3地震 昌黎m_(s)4.2地震 滦州m_(s)7.1地震 发震构造 低速层
下载PDF
2021年滦州M_(S)4.3地震地磁场同震异常变化分布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4
作者 张海洋 赵慧琴 李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6期41-49,共9页
基于2021年滦州M_(S)4.3地震前后16 d内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经地磁场的日变通化改正、长期变化改正及差值计算后,获得了震中区域地磁场同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滦州地震地磁场同震变化总体较小,可能与震中区域地壳介质较为破碎、不易积... 基于2021年滦州M_(S)4.3地震前后16 d内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经地磁场的日变通化改正、长期变化改正及差值计算后,获得了震中区域地磁场同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滦州地震地磁场同震变化总体较小,可能与震中区域地壳介质较为破碎、不易积累较大地壳应力有关。震中位于地磁场水平矢量方向变化的转向区及幅值变化的弱化区,并在震中附近分布有地磁总强度、地磁偏角、地磁倾角的“0”变线。地磁场同震异常变化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宁河—昌黎断裂和滦县—乐亭断裂基本控制着地磁场异常变化的分布,围绕两条断裂交会处,地磁场异常变化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能与宁河—昌黎断裂和滦县—乐亭断裂的相互作用导致应力场变化的非均匀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区 滦州m_(s)4.3地震 流动地磁观测 同震地磁场变化
下载PDF
基于新浪微博的2022年吉林松原M_(S)4.3地震舆情信息数据分析
5
作者 胡越 王卓 方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基于新浪微博数据,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2022年3月16日吉林松原M_(S)4.3地震舆情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舆情传播生命周期通常为震后48小时,震后舆情传播信息广度通常呈双峰分布,官方与自媒体的信息发布更易推动舆情事件热度多峰的形... 基于新浪微博数据,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2022年3月16日吉林松原M_(S)4.3地震舆情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舆情传播生命周期通常为震后48小时,震后舆情传播信息广度通常呈双峰分布,官方与自媒体的信息发布更易推动舆情事件热度多峰的形成,政府与自媒体的介入可有效稳定网友情绪并提升网友情绪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m_(s)4.3地震 网络舆情 新浪微博 数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