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vision of carbon sink functional areas and path to carbon neutrality in coal m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Boyu Yang Zhongke Bai +1 位作者 Shuai Fu Yingui C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03-213,共11页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of typical mining areas in the Loess Plateau from 1986 to 2018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land use,explore the division of carbon sink functional areas,and propose carbon neutralit...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of typical mining areas in the Loess Plateau from 1986 to 2018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land use,explore the division of carbon sink functional areas,and propose carbon neutrality path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al industry carbon peak,carbon-neutral action plan.Results show that(1)land use has changed signifcantly in the Pingshuo mining area over the past 30 years.Damaged land in industrial,opencast,stripping,and dumping areas comprises 4482.5 ha of cultivated land,1648.13 ha of grassland,and 963.49 ha of forestland.(2)The carbon sink functional areas of the Pingshuo mining land is divided into invariant,enhancement,low carbon optimization,and carbon emission control areas.The proportion of carbon sinks in the invariant area is decreasing,whereas the proportion in enhancement,low carbon optimization,and carbon emission control area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3)The carbon neutrality of the mining area must be reduced from the entire process of stripping–mining–transport–disposal–reclamation,and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sink accounting must start from the life cycle of coal resources.Therefore,carbon neutrality in mining areas must follow the 5R principles of reduction,reuse,recycling,redevelopment,and restoration,and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potential of carbon sinks 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pingshuo mining area Carbon neutrality Functional area Carbon sink
下载PDF
矿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总体设计及案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奇 白中科 +4 位作者 曹银贵 王金满 周伟 赵中秋 冯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平台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在对国内外科教融合、产教融...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平台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在对国内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中煤平朔矿区黄土高原矿区土地复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基础构建的数据观测-规律发现-技术转让-政策制定一体化产学研协同平台为案例,分析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的历程和成效,系统设计了基地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等功能方面提升的内容和路径,旨在为我国同类企业提质增效、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本土化可借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立体化平台 中煤平朔集团 矿区复垦 综合成效评估
下载PDF
黄土高原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以平朔矿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宪文 曹君 薛占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4,共10页
开展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析对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提升矿区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3S技术、价值当量法和生态贡献度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典型矿区——平朔矿区199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 开展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析对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提升矿区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3S技术、价值当量法和生态贡献度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典型矿区——平朔矿区199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平朔矿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迥异,耕地面积减少最大(1122.72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大(2044.23 hm2)。(2)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下降后上升态势,由1990年的19562.43×104元减少到2010年的11265.40×104元,再增加到2020年的15755.47×104元,1990—2010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和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减少,2010—2020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矿区实施了大量生态恢复治理工程。(3)1990—2020年平朔矿区除保持土壤价值增加外,其他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水源涵养、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价值减少幅度较大,分别减少了115.84%、69.92%、18.29%。(4)1990—2020年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特征。(5)平朔矿区草地、建设用地和林地的生态贡献度分别是-41.52%、-34.49%和-10.09%,三者是主要的贡献因子和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平朔矿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4
作者 孟宪文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深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具有重要意义.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区域,以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当量法和权衡协同度,对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 深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具有重要意义.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区域,以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当量法和权衡协同度,对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0年—2020年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3806.96×10^(4)元,其中水源涵养减少最大(2091.01×10^(4)元);(2)1990年—2020年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以协同为主(占80.25%),水源涵养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度最大,而保持土壤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度最大.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有助于矿区生态管理科学化、生态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平朔矿区
下载PDF
大型露天煤矿地表扰动的温度分异效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苗苗 白中科 +2 位作者 付梅臣 周伟 袁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3-647,共5页
以平朔矿区1987年、1996年、2001年和200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依据地表形态与采矿功能划分5种地表扰动类型,以单通道普适性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基于空间统计和面积加权的增温贡献率等方法,分析地表扰动类型的温度分异特征和对矿... 以平朔矿区1987年、1996年、2001年和200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依据地表形态与采矿功能划分5种地表扰动类型,以单通道普适性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基于空间统计和面积加权的增温贡献率等方法,分析地表扰动类型的温度分异特征和对矿区增温的贡献程度及动态:露天采坑和工业场地的地表平均温度最高,高出矿区最低温度5~10℃,具有强烈的增温效应;未复垦排土场地表温度处于中等水平,受到排弃物类型和堆置特征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时空分异特性,在矿业开发初期具有较高的增温效应;剥离区和已复垦排土场的地表温度较低,具有最低的增温效应,已复垦排土场的增温效应随着恢复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功能的显现呈逐年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地表扰动 地表温度 复垦 平朔矿区
下载PDF
大型煤炭矿区绿色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1
6
作者 祁和刚 辛耀旭 张忠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简述了煤炭工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性,认为大型煤炭矿区绿色开发的关键是处理好资源开发—循环转化—环保绿色三者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系统总结了平朔矿区绿色开发的成功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其在资源开发、... 简述了煤炭工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性,认为大型煤炭矿区绿色开发的关键是处理好资源开发—循环转化—环保绿色三者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系统总结了平朔矿区绿色开发的成功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其在资源开发、循环转化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典型做法。最后提出在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大型煤炭矿区在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优化绿色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强化绿色管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推进绿色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矿区 资源开发 平朔矿区 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
下载PDF
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在平朔东露天矿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9
7
作者 孙金龙 姬长生 陈树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87,共3页
论文针对平朔东露天矿开发需要,分析了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在该矿应用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随着露天矿逐步向深大发展,单斗-卡车工艺逐渐显现出成本高、容易受燃油供应影响等缺点,结合平朔东露天矿区特点,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所... 论文针对平朔东露天矿开发需要,分析了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在该矿应用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随着露天矿逐步向深大发展,单斗-卡车工艺逐渐显现出成本高、容易受燃油供应影响等缺点,结合平朔东露天矿区特点,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所具有的效率高、成本低、污染排放少等优势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资源赋存条件和开发规模,研究认为东露天矿半连续工艺应采用PH4100XP系列单斗挖掘机匹配生产能力8000t/h的自移式破碎机;经济评价结果表明,东露天矿4煤顶板以上岩石剥离台阶采用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可节省运营费用2000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移式破碎机 半连续工艺 平朔矿区 单斗-卡车工艺 带式输送机
下载PDF
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耿杰 白中科 +1 位作者 乔丽 刘小翠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6期8-12,共5页
矿区是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矿区的开采利用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当地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平朔矿区为对象,采用了市场价值法、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研究了该区域1985—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所... 矿区是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矿区的开采利用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当地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平朔矿区为对象,采用了市场价值法、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研究了该区域1985—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985—1990年矿区总的生态价值呈下降趋势,从31 270.98万元降至30 348.14万元;1990—2005年生态价值逐渐上升,到2005年时为311090.05万元。复垦地的增加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因受损地增加而产生的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复垦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变化 平朔矿区
下载PDF
平朔矿区煤中矿物分布及赋存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白向飞 王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122,共5页
为研究平朔矿区煤中煤灰行为特性,为微量元素污染控制提供依据,采用反射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平朔矿区4号煤层中黏土矿物、铝的氢氧化物矿物、方解石、菱铁矿和黄铁矿等矿物的分布和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深入分析了平朔矿... 为研究平朔矿区煤中煤灰行为特性,为微量元素污染控制提供依据,采用反射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平朔矿区4号煤层中黏土矿物、铝的氢氧化物矿物、方解石、菱铁矿和黄铁矿等矿物的分布和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深入分析了平朔矿区煤中黏土矿物中分散矿物及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以及各种矿物之间的共生、交代作用。研究表明,平朔矿区煤中的黏土矿物主要呈现2种不同的光学性质,但2种黏土矿物中的Si/Al原子比相近,矿物成分差别不大,均以高岭石黏土矿物为主;铝的氢氧化物矿物是平朔二叠纪煤中有代表性的矿物类型,在其他地区煤中比较少见,是煤灰中Al2O3的重要来源,且与方解石、黄铁矿等矿物密切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朔矿区 黏土矿物 矿物分布 矿物成分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典型露天矿区生态环境遥感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英 朱蓉 岳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2-691,共10页
研究露天矿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对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以平朔矿区为例,基于Landsat 5/8影像和气象数据,采用RSEI指数及改进的CASA模型监测1989—2019年平朔矿区生态环境演变并分析生态恢复力... 研究露天矿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对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以平朔矿区为例,基于Landsat 5/8影像和气象数据,采用RSEI指数及改进的CASA模型监测1989—2019年平朔矿区生态环境演变并分析生态恢复力与RSEI、NPP的关系,结果表明:平朔矿区1989—2019年生态环境呈变好趋势,差等级面积从1989年的33.00 km^(2)减少到2019年的16.75 km^(2),优和良等级面积分别增5.51 km^(2)和5.66 km^(2);研究区采矿面积从1989年的10.63 km^(2)增加到2019年的65.84 km^(2);2019年土地复垦面积比2002年增加了14.97 km^(2);基于线性加权构建表征生态恢复力大小的综合指数Z分析表明30 a间矿区生态恢复力逐渐增大,且该指数与NPP和RSEI呈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自然间断法将综合指标分为Ⅰ、Ⅱ、Ⅲ、Ⅳ4级,分别表示生态恢复力由低到高,30 a间生态恢复力低的I区面积呈下降趋势,生态恢复力高的IV区面积呈增加趋势,说明30 a间平朔矿区复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平朔矿区 矿区复垦
下载PDF
平朔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与实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贺振伟 白中科 +2 位作者 张召 赵峰 尹建平 《资源与产业》 2012年第5期51-56,共6页
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是解决矿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平朔矿区为例,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目标、原则和... 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是解决矿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平朔矿区为例,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目标、原则和依据。在矿区现有资源和条件基础上,构建两条相互依存的产业链:1)以煤为主,电、化、硅铝、建材并举的黑色工业产业链;2)以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利用为主,种、养、加一体化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对产业链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朔矿区 土地复垦 工业产业链 生态产业链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平朔矿区煤炭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文凯 孙文洁 +1 位作者 韩权 李松芡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87-90,共4页
为了科学应对与合理解决平朔矿区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展了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平朔矿区面临的煤炭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分为地面塌陷问题、含(隔)水层结构破坏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液体废弃物... 为了科学应对与合理解决平朔矿区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展了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平朔矿区面临的煤炭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分为地面塌陷问题、含(隔)水层结构破坏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液体废弃物问题、露天采坑占地与边坡稳定性问题以及矿区次生地质灾害问题等六大类,并对矿区每类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以期为同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朔矿区 煤炭开采 环境保护 矿山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平朔矿区典型样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耿杰 白中科 +1 位作者 张川 张建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7期4168-4172,共5页
通过对平朔矿区原地貌、未复垦及不同复垦模式下典型样地表层土壤在0-10 cm和10-20 cm处的容重、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和碳氮比的特征进行横向、纵向与综合分析,揭示复垦土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复垦样地除... 通过对平朔矿区原地貌、未复垦及不同复垦模式下典型样地表层土壤在0-10 cm和10-20 cm处的容重、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和碳氮比的特征进行横向、纵向与综合分析,揭示复垦土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复垦样地除了容重以外的其他理化指标均值都低于原地貌样地和复垦样地;复垦样地中土石混排的林地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各样地容重在0-10 cm均值都低于10-20 cm土层;仅未复垦样地的田间持水量均值在0-10 cm低于1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和碳氮比在0-10 cm的均值一般高于10-20 cm土层。原地貌样地中容重与田间持水量和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未复垦样地中容重与土壤化学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田间持水量与其他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复垦样地中指标的相关性类似原地貌样地,只是容重与全氮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土石混排方式下的复垦方向为林地,以纯土壤为复垦物质条件下的最初复垦方式为草地,在复垦10年后可考虑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为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 表层土壤 理化性质 平朔矿区
下载PDF
矿区不同复垦模式下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及其分布研究——以山西省平朔矿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军 李红涛 +2 位作者 白中科 赵中秋 钟莉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3-90,共8页
研究目的:研究矿区不同土地复垦模式下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及其空间分布,揭示大型土壤动物对维持矿区土地复垦后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作用。研究方法:功能类群分析法、群落多样性指数法。研究结果:以平朔矿区为案例区,通过动物... 研究目的:研究矿区不同土地复垦模式下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及其空间分布,揭示大型土壤动物对维持矿区土地复垦后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作用。研究方法:功能类群分析法、群落多样性指数法。研究结果:以平朔矿区为案例区,通过动物分类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复垦模式下的矿区生态系统大型动物类群分布特征。矿区大型土壤动物有2门4纲10目29类,分为腐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4个功能类群,不同功能类群数量占总数的比例自高到低为杂食性(33.74%)>植食性(32.10%)>捕食性(31.69%)>腐食性(2.74%),数量自高到低为植食性(12)>捕食性(11)>杂食性(4)>腐食性(2)。从水平方向分布特征来看,植食性动物在类群数量上为混交林>刺槐纯林>原地貌小叶杨纯林,杂食性动物在类群数量上原地貌小叶杨>刺槐纯林>混交林,捕食性动物在各样地中分布比较均匀;从垂直方向分布特征来看,除杂食性外,其他类群都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在各样地中原地貌表聚性最不明显。相似性指数表明生态恢复系统中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整体较低,原地貌与纯林的相似性指数除植食性外其他都高于混交林的复垦模式。研究结论:复垦模式的选择对土壤大型动物群落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可为矿区土地复垦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大型土壤动物 功能类群 生态分布 平朔矿区 复垦模式
下载PDF
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情景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耿杰 白中科 +1 位作者 乔丽 刘小翠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平朔矿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数据为基础,对该矿区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及矿区总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1990年矿区生态价值呈下降趋势,从31 270.9...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平朔矿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数据为基础,对该矿区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及矿区总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1990年矿区生态价值呈下降趋势,从31 270.98万元降至30 348.14万元;1990—2005年生态价值逐渐上升,2005年为311 090.05万元。矿区无复垦措施和有复垦措施两种情景设置结果显示:在完全没有复垦措施的情况下,矿区总的生态价值呈下降趋势,2005年仅为26 401.6万元;而在有完全复垦措施的情况下,总生态价值呈急剧上升状态,到2005年为49 835.55万元。说明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工程对矿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朔矿区 土地复垦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价值
下载PDF
平朔矿区开采受损及治理区土壤养分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颖 冯仲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朔州市平朔矿区土壤养分分布的空间规律,为以后施肥决策提供依据,加速改善矿区土壤状况。[方法]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开采未损区、开采受损区、受损治理区3个区域的土壤样本各30组,再通过试验测得土壤的养分... [目的]了解山西省朔州市平朔矿区土壤养分分布的空间规律,为以后施肥决策提供依据,加速改善矿区土壤状况。[方法]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开采未损区、开采受损区、受损治理区3个区域的土壤样本各30组,再通过试验测得土壤的养分含量并用R和Sufer等进行分析处理获取不同区域的养分变化情况,最后根据样本各养分因子的隶属度值和权重系数对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和土壤养分含量分级与丰缺度标准相对比,结果表明平朔矿区的养分丰缺度为急缺或缺状态,除pH值外其他养分指标变异系数及含量波动大,尤其开采未损区。土地复垦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矿区的受损土壤,但是受损治理区土壤要想恢复到开采前状态,还需要很长时间。[结论]平朔矿区的采矿和土地复垦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平朔矿区 复垦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地面摄影测量的平朔矿区林分蓄积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晓东 冯仲科 王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1-207,共7页
蓄积量是评价森林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分析露天开采和土地复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需要快速准确地测定开采未损区、开采受损区和受损治理区的林分蓄积量。由于矿区环境复杂多变,为了避免危险性,提出以非接触地面摄影测量方式进行... 蓄积量是评价森林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分析露天开采和土地复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需要快速准确地测定开采未损区、开采受损区和受损治理区的林分蓄积量。由于矿区环境复杂多变,为了避免危险性,提出以非接触地面摄影测量方式进行外业数据采集,然后以五棵树法为原理,再结合推导形数法快速计算蓄积量的方案。为了证明地面摄影测量方法测量的精度满足林业上的精度要求,把用地面摄影测量量取的25棵树的胸径与对应每木检尺法测量的胸径结果进行对比,平均胸径绝对误差为0.23cm,相对误差为1.35%,表明非接触地面摄影测量方法可以代替每木检尺法进行胸径测量。采用地面摄影测量结合五棵树法分别对平朔矿区开采未损区、开采受损区和受损治理区树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受损区相对未损区平均胸径减小21.26%,蓄积量相对减小41.14%,治理区相对受损区平均胸径增加1.46%,蓄积量增加17.80%,说明露天开采影响了平朔矿区林分的平均胸径和蓄积量,尤其对蓄积量的影响较大,土地复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树木的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积量 平朔矿区 摄影测量 五棵树法 推导形数法
下载PDF
重建植被视角下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演替过程及管控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伟 官炎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74,共10页
重建植被在能量交换与生态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动态变化可表征煤矿区生态系统受扰动和修复的广泛细节。从植被的不同扰动状态(未扰动状态、采煤扰动状态、复垦恢复状态和修复后状态)出发,分析了煤矿区重建植被演替的6种情景:高效恢... 重建植被在能量交换与生态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动态变化可表征煤矿区生态系统受扰动和修复的广泛细节。从植被的不同扰动状态(未扰动状态、采煤扰动状态、复垦恢复状态和修复后状态)出发,分析了煤矿区重建植被演替的6种情景:高效恢复至成熟型、低效恢复至成熟型、高效恢复而后退化型、高效恢复发展型、低效恢复发展型与无效恢复型。通过模拟重建植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煤矿区土地复垦全生命周期划分为:未复垦期、土地复垦发展期(复垦初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和成熟期。再对不同恢复阶段的重建植被分别设置判断标准,提出煤矿区土地复垦关键保护区域的识别思路,据此确立煤矿区土地复垦管控的4种修正模式:生态保育、生态管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并以黄土高原山西平朔大型露天煤矿区为研究区开展应用分析,在学习掌握重建植被发展规律基础上,通过判断土地复垦模式与矿区生态系统演变机理的适应性水平,具体落实平朔露天煤矿复垦排土场集群区生态保育、生态管护、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等4大修正模式的具体管控措施。本研究归纳了露天煤矿区重建植被动态发展的演替规律,并据此提出加强土地复垦管控的修正模式,可为国家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管控模式 植被重建 演替特征 全生命周期 平朔露天煤矿区
下载PDF
平朔露天矿区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毕如田 白中科 师华定 《地理信息世界》 2005年第5期31-36,共6页
平朔露天矿区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系统(ESISP)是以MapGIS为平台,以露天矿区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VisualC++开发各类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题应用模型。该系统可为矿区环境管理部门及从事生态环境的研究人员提... 平朔露天矿区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系统(ESISP)是以MapGIS为平台,以露天矿区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VisualC++开发各类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题应用模型。该系统可为矿区环境管理部门及从事生态环境的研究人员提供该矿区的环境背景信息及土地复垦、土地利用、环境质量、环境规划等专题分析,为解决平朔露天矿区的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ESISP系统的基本功能、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及专题应用模型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系统 生态系统 环境 平朔露天矿区
下载PDF
平朔矿区露井联采下端帮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峰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9-71,74,共4页
文章分析了露井联采下端帮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平朔矿区露井联采的实例,采用Geo-slope数值模拟软件对平朔露井联采区域的端帮稳定性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相关治理建议及措施,主要是露天与井工的时空关系处理以及露井... 文章分析了露井联采下端帮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平朔矿区露井联采的实例,采用Geo-slope数值模拟软件对平朔露井联采区域的端帮稳定性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相关治理建议及措施,主要是露天与井工的时空关系处理以及露井联采下的井工工作面合理地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朔矿区 露井联采 端帮稳定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