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Analysis of Superior Clon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Marker of Elite Clones of Pinus kesiya
1
作者 yunfeng zhu shaoyu chen +1 位作者 jiabo hao tao w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2期2524-2527,共4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85 superior clones from seve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were analyzed by RAPD-PCR assays, and then, a UPGMA cluster diagram was establi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85 superior clones from seve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were analyzed by RAPD-PCR assays, and then, a UPGMA cluster diagra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genetic distances to reveal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 In addition, specific markers of elite clones were identified by carefully comparing the fingerprints of the 85 clo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85 P. kesiya clon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t a genetic distance of 0.59. Two specific markers that were able to distinguish some elite clones from others we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may provide a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elite clones of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Superior clones Genetic diversity Specific marker RAPD UPGMA
下载PDF
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动态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江 孟梦 +6 位作者 邱琼 朱宏涛 翟明普 陈宏伟 郭永清 冯弦 刘永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38,共3页
在云南省思茅松集中分布的4个县市,通过调查30块3~2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样地及测定36株标准木,对思茅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26年生林分的生物量为22.39~308.96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生物量分别... 在云南省思茅松集中分布的4个县市,通过调查30块3~2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样地及测定36株标准木,对思茅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26年生林分的生物量为22.39~308.96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生物量分别为7.07~295.74,1.73~52.46和0.78~16.40t.hm-2,枯落物层现存量为0.90~11.00t.hm-2,分别占林分生物量的21.44%~95.72%、2.62%~60.86%、0.39%~31.62%和0.90%~11.00%。随林木的生长,乔木层生物量比例明显增加,灌木层、草本层与枯落物层比例明显降低。乔木层、枯落物层和林分生物量与林龄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与林龄呈不显著负相关。随林龄增加,林分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和枯落物层现存量的变化规律满足逻辑斯蒂方程。3~2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林分的生产力为(9.52±1.31)t.hm-2.a-1,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产力分别为(6.29±1.19)、(2.52±0.83)和(0.71±0.31)t.hm-2.a-1。随林龄增长,乔木层生产力呈逻辑斯蒂增长,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产力呈指数函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下载PDF
思茅松高产脂优树产脂量相关因子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翁海龙 贾红亮 +2 位作者 陈宏伟 段安安 周长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70,共2页
对266株思茅松高产脂优树的主要性状做相关性分析,其中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位、坡向;树体因子包括树高、胸径、枝下高、郁闭度;产脂量数据包括日单刀产脂量、侧沟长。产脂力以单位产量(每厘米割沟24h产脂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对266株思茅松高产脂优树的主要性状做相关性分析,其中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位、坡向;树体因子包括树高、胸径、枝下高、郁闭度;产脂量数据包括日单刀产脂量、侧沟长。产脂力以单位产量(每厘米割沟24h产脂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与产脂量相关性最强的树体因子为胸径。胸径可以作为思茅松高产脂优树野外选择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优树选择 产脂量 相关因子
下载PDF
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及其持续控制技术 被引量:21
4
作者 胡光辉 刘云彩 +5 位作者 王忠祥 童清 刘永刚 孟梦 槐可跃 闫争亮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34-40,共7页
经调查发现,危害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有9种,其中针叶害虫有7种,枝梢害虫有2种。据此阐述了此9种虫害的危害特性及分类治理措施;通过对造成思茅松人工林大面积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从营林措施及防治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茅松人工林虫... 经调查发现,危害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有9种,其中针叶害虫有7种,枝梢害虫有2种。据此阐述了此9种虫害的危害特性及分类治理措施;通过对造成思茅松人工林大面积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从营林措施及防治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茅松人工林虫害的持续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人工林 虫害种类 持续控制技术
下载PDF
思茅松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1
5
作者 姜远标 吴涛 +1 位作者 陈少瑜 袁瑞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9,共4页
从思茅松幼苗的嫩叶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运用均匀设计方法,获得思茅松RAPD扩增反应的优化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用量50ng,引物浓度0.5mmol.L-1,Mg2+浓度4mmol.L-1,TaqDNA聚合酶用量2.0U,dNTP浓度0.75mmol.L-1。用19条引物... 从思茅松幼苗的嫩叶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运用均匀设计方法,获得思茅松RAPD扩增反应的优化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用量50ng,引物浓度0.5mmol.L-1,Mg2+浓度4mmol.L-1,TaqDNA聚合酶用量2.0U,dNTP浓度0.75mmol.L-1。用19条引物进行验证,证实该体系重复性好、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RAPD 均匀设计 体系优化
下载PDF
8种育苗基质的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25
6
作者 邓桂香 雷玮 +2 位作者 李江 姜远标 万如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为研究育苗基质与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8种不同基质的思茅松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河沙与锯末(1?2)为基质的扦插育苗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为82%;河沙与丹麦基质(1?2)的扦插苗平均不定根数量最多,达到5.2条/株;锯... 为研究育苗基质与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8种不同基质的思茅松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河沙与锯末(1?2)为基质的扦插育苗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为82%;河沙与丹麦基质(1?2)的扦插苗平均不定根数量最多,达到5.2条/株;锯末基质扦插苗的平均不定根长最长,达5.50 cm/株;锯末与丹麦基质(1?1)的平均不定根最长值和单株不定根最长值最长分别为15 cm和21.7 cm。试验结果还表明,酸性基质有利于思茅松嫩枝扦插苗的成活,基质的总孔隙度大小影响着扦插苗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基质 思茅松 嫩枝扦插 育苗试验
下载PDF
思茅松天然林树冠结构模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欧光龙 肖义发 +2 位作者 王俊峰 胥辉 刘志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63-1671,共9页
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调查了34株思茅松样木的树冠数据,分析了一级枝枝长、枝径、着枝角度、弦长和树冠半径5个树冠形状变量的变化规律,分别构建其预估模型;分析了树冠结构变化,分别构建了一级枝轮枝... 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调查了34株思茅松样木的树冠数据,分析了一级枝枝长、枝径、着枝角度、弦长和树冠半径5个树冠形状变量的变化规律,分别构建其预估模型;分析了树冠结构变化,分别构建了一级枝轮枝高度预估模型、一级枝枝条数量预估模型和一级枝枝条数量累积预估模型,并采用独立样本进行模型统计精度检验。结果表明:8个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精度达到91%以上,尤其是一级枝着枝角度模型和一级枝轮枝高度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7%以上。研究结果合理准确描述思茅松树冠结构的变化,为思茅松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结构 模型 思茅松 云南省思茅区
下载PDF
思茅松转录组SSR分析及标记开发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能 原晓龙 +5 位作者 缪福俊 王毅 陈伟 李江 吴涛 王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7,共7页
基于思茅松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其SSR标记开发,为丰富思茅松SSR数据库提供参考。采用MISA软件对思茅松59 636条Unigene进行SSR搜索,共获得3 745个SSR位点,分布频率为6.28%,平均11.36 kb出现一个SSR位点。SSR重复类型以三核苷酸基序为主,... 基于思茅松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其SSR标记开发,为丰富思茅松SSR数据库提供参考。采用MISA软件对思茅松59 636条Unigene进行SSR搜索,共获得3 745个SSR位点,分布频率为6.28%,平均11.36 kb出现一个SSR位点。SSR重复类型以三核苷酸基序为主,其次是二核苷酸基序,所占比例分别为49%和24%,其主要重复单元分别为AGC/CTG和AT/TA。随机挑选224个位点进行引物设计及合成,琼脂糖凝胶检测发现其中2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且效果良好,但仅12个位点符合SSR重复类型的倍数大小且扩增效率高于85%。利用这12对荧光标记引物,对2个居群42份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35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093 2-0.480 9,平均为0.306 9。4个位点为低度多态位点(0<PIC<0.25),8个位点为中度多态位点(0.25<PIC<0.5)。这12个标记可用于思茅松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克隆等研究,旨为思茅松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变异水平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转录组 SSR 引物开发
下载PDF
云南3-蒈烯资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耿树香 尹晓兵 +1 位作者 郑畹 武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对云南德宏高含量3-蒈烯思茅松资源调查表明,其林分松脂的3-蒈烯含量为8.52 %~20.11 %,平均含量为19.50 %;单株3-蒈烯含量最大值为25.33 %,高于高山松10.33 %;产品松节油中3-蒈烯含量达11 %以上;德宏的梁河与潞西林分的3-蒈烯含量平均... 对云南德宏高含量3-蒈烯思茅松资源调查表明,其林分松脂的3-蒈烯含量为8.52 %~20.11 %,平均含量为19.50 %;单株3-蒈烯含量最大值为25.33 %,高于高山松10.33 %;产品松节油中3-蒈烯含量达11 %以上;德宏的梁河与潞西林分的3-蒈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52 %、20.11 %,3-蒈烯在松节油中的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47 %和34.88 %;以单株为对象,3-蒈烯最大含量和3-蒈烯在松节油中的含量的最大值分别是27.50 %和44.99 %.而其他地区思茅松松脂中3-蒈烯含量则较低,云南松松脂的3-蒈烯含量也相对较低.对这一已成规模的高含量3-蒈烯资源,建议重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云南松 松脂 3-蒈烯 松节油
下载PDF
云南松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变异与亲缘关系 被引量:31
10
作者 虞泓 葛颂 +1 位作者 黄瑞复 姜汉侨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期108-110,共3页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29 natural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and its two close relatives, P. densata Mast. and P. kesiya Royle ex Gordn. var. langbianensis (A Chey.) ...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29 natural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and its two close relatives, P. densata Mast. and P. kesiya Royle ex Gordn. var. langbianensis (A Chey.) Gaussen. Horizontal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performed for macrogametophytes collected from populations in Yunnan, Sichuan and Guangxi. Allozyme data for 33 loci of 14 enzymes demonstrated high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both population and species level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nifers, with the mean values for populations being P=0.694, A =2.0 and He =0.145 for P. yunnanensis; P=0.714, A=2.0 and He =0.174 for P. densata ; and P=0.758, A=2.1 and He =0.184 for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Based on Wright’s F _statistics, the fixation index of P. yunnanensis, P. densata and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were 0.101, 0.054 and 0.143,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populations were largely under random mating.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not obvious among the three species (i.e. the genetic distance was less than 0.075). Because of the wider distribution of P. yunnanensis with greater variety of habitats, it was shown that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P. yunnanensis population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populations of the other two species. According to morphological, geographic and allozymic evidences,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 three species be better treated as varieties under a single species. In addition, the extensive gene flow among the three pine species resulted in great 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Also, high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of P. yunnanensis provides important basis for its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近缘种
下载PDF
松实小卷蛾在云南生活史及其对思茅松的危害 被引量:17
11
作者 胡光辉 雷玮 +3 位作者 槐可跃 张俊波 陈宏伟 周云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5,共3页
松实小卷蛾RetiniacristataWalsingham在云南危害思茅松是个新发现。 2 0 0 1— 2 0 0 3年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观察。松实小卷蛾在思茅地区 1a发生 3代 ,以幼虫在受害梢中越冬。该虫主要危害 2~ 3a生幼林 ,同一株树以向阳面受害最重 ,受... 松实小卷蛾RetiniacristataWalsingham在云南危害思茅松是个新发现。 2 0 0 1— 2 0 0 3年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观察。松实小卷蛾在思茅地区 1a发生 3代 ,以幼虫在受害梢中越冬。该虫主要危害 2~ 3a生幼林 ,同一株树以向阳面受害最重 ,受害枝梢的直径范围为 4 7~ 1 3 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松实小卷蛾 生活史 危害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帅锋 贾呈鑫卓 +4 位作者 杨利华 黄小波 郎学东 刘万德 苏建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65-2272,共8页
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松人工林中14a龄林为研究对象,对5种造林密度(1m×1m、1.5m×1.5m、2m×1m、2m×2m、2m×3m)的思茅松人工林的林分特征及其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分析,以明确林分密度对思茅松人工林细根生... 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松人工林中14a龄林为研究对象,对5种造林密度(1m×1m、1.5m×1.5m、2m×1m、2m×2m、2m×3m)的思茅松人工林的林分特征及其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分析,以明确林分密度对思茅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思茅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树高和胸径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少呈增大趋势,而生物量呈减少趋势。(2)14a思茅松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株细根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但粗根与死根生物量在5个林分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3)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层,其中40.21%~54.73%的细根集中在0~10cm土壤深度,不同林分密度的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较为明显,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土壤上层的细根生物量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林分密度和土壤深度对细根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而且乔木个体大小差异与细根生物量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单株细根生物量与林分密度、乔木个体大小差异、地下生物量及胸高断面积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树高和胸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人工林 林分密度 细根 粗根 生物量
下载PDF
择伐对思茅松自然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黄小波 李帅锋 +1 位作者 苏建荣 苏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241-8250,共10页
思茅松是云南省重要的材脂兼用树种,而择伐是思茅松天然林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取木材的重要途径。基于对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天然林的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Ripley的L函数点格局等方法,对思茅松天然林在不同强... 思茅松是云南省重要的材脂兼用树种,而择伐是思茅松天然林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取木材的重要途径。基于对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天然林的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Ripley的L函数点格局等方法,对思茅松天然林在不同强度择伐10a后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不同发育阶段在不同尺度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择伐10a后3种类型的思茅松自然种群的胸径、树高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可用幂指数模拟预测模型。未择伐的思茅松种群呈衰退型,轻度择伐(12.9%)后种群呈稳定型,中度择伐(29.3%)后的种群属增长型,适当的中度择伐有利于自然种群的更新;未择伐与中度择伐后的思茅松种群分布格局整体呈随机型,但后者较前者更趋向于均匀分布,轻度择伐后的思茅松种群分布格局随着尺度的增加由随机转向聚集分布。择伐对不同径级思茅松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未择伐的思茅松自然种群随着发育阶段的发展,多数尺度上由随机分布逐渐转变为聚集分布,至大树则又以随机分布为主;轻度择伐和中度择伐的思茅松自然种群则随着发育阶段的发展而由完全的随机分布逐渐转变为聚集分布,中度择伐的聚集分布则更为明显。思茅松不同发育阶段间在所有尺度上基本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思茅松种群种内竞争弱,有利于种群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胸径-树高模型 种群结构 择伐强度 点格局分析 空间关联性
下载PDF
思茅松松脂松节油群体的物理及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尹晓兵 耿树香 +1 位作者 马惠芬 郑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84,共5页
研究了云南省思茅松脂松节油群体的相对密度、折光率、初馏点、馏程体积、旋光度和化学组成等物理和化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思茅松松节油化学组成种源变异丰富,松节油的旋光度是思茅松地理种源的指纹标记.根据组成和依产地从南到北的顺... 研究了云南省思茅松脂松节油群体的相对密度、折光率、初馏点、馏程体积、旋光度和化学组成等物理和化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思茅松松节油化学组成种源变异丰富,松节油的旋光度是思茅松地理种源的指纹标记.根据组成和依产地从南到北的顺序,思茅松松节油可分为高α-蒎烯、高β-蒎烯和高3-蒈烯3类,前两类优级品的质量指标优于GB/T 12901-91标准要求,第3类的折光率超过GB/T 12901-91标准上限.3类间的4项质量指标、特征组分含量差异极显著;旋光度都为右旋,且差异高度显著.依产地由南向北α-蒎烯含量递减:91.08%,70.90%,42.55%;β-蒎烯递增:2.46%,21.94%,36.68%;3-蒈烯依次递增:0.62%,2.79%,11.51%;第3类的β-水芹烯和异松油烯显著高于前两类;单萜质量分数在98.74%~99.79%,而倍半萜质量分数只有0.21%~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脂松节油 物理和化学特征 3-蒈烯 指纹特征
下载PDF
高松香思茅松无性系的选育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思广 付玉嫔 +4 位作者 张快富 赵永红 蒋云东 姚志琼 李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共2页
对40个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高产脂无性系的松香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无性系的松香产量均大于对照,较对照松香产量平均提高192.4%;无性系间松香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松香产量的遗传力为0.68。初... 对40个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高产脂无性系的松香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无性系的松香产量均大于对照,较对照松香产量平均提高192.4%;无性系间松香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松香产量的遗传力为0.68。初步选择出20个高产脂的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松香产量的对照遗传增益为1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嫁接无性系 松香
下载PDF
林龄对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帅锋 贾呈鑫卓 +5 位作者 杨利华 钟华 黄小波 郎学东 刘万德 苏建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3,共8页
[目的]以云南省普洱市主要植被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龄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大小分布及变化特征。[方法]分别在5、8、15、25、3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内,利用内径为8.5 cm的根钻分3层(0~10、10~20、20~30 cm)获取思茅松与... [目的]以云南省普洱市主要植被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龄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大小分布及变化特征。[方法]分别在5、8、15、25、3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内,利用内径为8.5 cm的根钻分3层(0~10、10~20、20~30 cm)获取思茅松与其它物种的细根、粗根及死根生物量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思茅松人工林林龄的增长,思茅松细根生物量呈减少的趋势,而其它物种细根生物量呈增加趋势,细根生物量最大出现在3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不同林龄思茅松人工林的思茅松粗根和死根生物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其它物种及林分的粗根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则随林龄增长而增加。思茅松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土壤深度0~10 cm内,其中,思茅松、其它物种、林分细根生物量以及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林龄和土壤深度对思茅松与其它物种的细根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林龄与土壤深度的交叉作用对思茅松细根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林龄对死根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林龄、土壤深度及林龄与土壤深度的交叉作用对粗根与根系的生物量有显著影响。[结论]思茅松人工林随着林龄增长,群落结构与树种组成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对根系生物量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细根 粗根 生物量 林龄 垂直分布
下载PDF
高3-蒈烯思茅松松脂的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耿树香 尹晓兵 +1 位作者 马惠芬 郑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87,共3页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云南梁河的思茅松松脂及松节油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发现其含较高3-蒈烯,其林分松脂的3-蒈烯含量为8.2%~10.0%,平均值为9.1%(n=4);3-蒈烯在单萜+倍半萜中的质量分数为17.5%~27.9%,平均值为21.7%.单株松脂3-蒈烯含量最...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云南梁河的思茅松松脂及松节油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发现其含较高3-蒈烯,其林分松脂的3-蒈烯含量为8.2%~10.0%,平均值为9.1%(n=4);3-蒈烯在单萜+倍半萜中的质量分数为17.5%~27.9%,平均值为21.7%.单株松脂3-蒈烯含量最大值为21.1%,高于高山松6%,单株中3-蒈烯在单萜+倍半萜中质量分数为45.2%(n=12).实验室甘油法蒸馏所得松节油中3-蒈烯含量为27.0%~30.0%,与松脂中3-蒈烯在单萜+倍半萜中的质量分数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蒈烯 思茅松 松脂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思茅松微卫星位点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邓丽丽 李德龙 +5 位作者 蔡年辉 周军 孙琪 唐红燕 王大玮 许玉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77,93,共7页
以思茅松针叶为材料,采用Illumina Hiseq2000平台测序,得到121 882条无冗余的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SSR位点搜索,共获得3534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2.9%,分布平均距离25kb。所搜索的SSR以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其次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而... 以思茅松针叶为材料,采用Illumina Hiseq2000平台测序,得到121 882条无冗余的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SSR位点搜索,共获得3534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2.9%,分布平均距离25kb。所搜索的SSR以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其次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而四、五、六核苷酸重复类型较少(<1%)。单核苷酸重复类型中以A/T基元较丰富(43.58%);二核苷酸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AT/TA基元(14.04%),AG/CT次之,AC/GT和CG/CG较低;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中AAG/CTT最多,AGC/CTG和AGG/CCT次之,以CCG/CGG、ACG/CGT和ACT/AGT较少(<1%);四、五、六核苷酸类型中各重复基元相差不大,均较少。SSR数量随对应的重复类型重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也随重复区段碱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高通量测序 微卫星
下载PDF
思茅松EST-SSR标记在几种松属植物中的通用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蔡年辉 许玉兰 +2 位作者 王大玮 唐红燕 李根前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为验证思茅松EST-SSR标记在松属植物中的通用性,利用已获得的18对EST-SSR标记对其近缘种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思茅松EST-SSR标记对马尾松、高山松、油松和云南松的通用率为88.89%,多态性百分比率分别为81.25%、81.25%、75.00%和93.75%。... 为验证思茅松EST-SSR标记在松属植物中的通用性,利用已获得的18对EST-SSR标记对其近缘种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思茅松EST-SSR标记对马尾松、高山松、油松和云南松的通用率为88.89%,多态性百分比率分别为81.25%、81.25%、75.00%和93.75%。因此,基于思茅松转录组序列SSR标记开发是可行的,思茅松EST-SSR标记对近缘种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多态性,这些引物可用于分析思茅松及其近缘种间的遗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松属 EST—SSR标记 通用性 遗传
下载PDF
思茅松人工林不同空间配置模式下不同密度生长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玉梅 杨德军 +4 位作者 史富强 许林红 刘永刚 陈伟 陈绍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6,共5页
以12年生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每木检尺方法,研究3种不同空间配置模式(组合式配置、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下不同造林密度对其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合式配置不同密度... 以12年生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每木检尺方法,研究3种不同空间配置模式(组合式配置、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下不同造林密度对其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合式配置不同密度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在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区组间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分析说明,组合式配置不同密度和立地对其胸径和单株材积有较大的影响,但密度的影响更明显;组合式配置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均与密度成反比,活立木蓄积量与密度不成比例。2正方形配置和长方形配置不同密度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在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区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对正方形配置和长方形配置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有明显影响,正方形配置的保存率、树高和胸径均与密度成反比,活立木蓄积量与密度成正比,冠幅和单株材积与密度不成比例。3组合式配置培育思茅松大径材最适宜的密度是2 m×2 m×5 m,培育原料林最适宜的密度是1 m×2 m×4 m;正方形配置培育大径材最适宜的密度是2 m×2 m,培育原料林最适宜的密度是1 m×1 m;长方形配置培育大径材最适宜的密度是2 m×3 m,培育原料林最适宜的密度是1 m×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组合式配置 正方形配置 长方形配置 密度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