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林市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
1
作者 白晓霞 崔洁 +1 位作者 周千强 齐凯乐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进一步探明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以5年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itv.)纯林和5年生樟子松-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 为进一步探明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以5年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itv.)纯林和5年生樟子松-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理化指标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樟子松纯林和樟子松-胡枝子混交林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体上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全磷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硝态氮含量则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5个指标均表现为樟子松-胡枝子混交林高于樟子松纯林,且樟子松-胡枝子混交林各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樟子松纯林(P<0.05);樟子松纯林和樟子松-胡枝子混交林土壤含水率各土层间差异均不显著,樟子松-胡枝子混交林5~15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含量显著高于樟子松纯林(P<0.05);樟子松纯林和樟子松-胡枝子混交林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樟子松-胡枝子混交林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在各土层均显著高于樟子松纯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 纯林 混交林 土壤理化指标 酶活性 榆林市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 被引量:43
2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许美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086-4095,共10页
针对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特征,从森林天然更新的必要条件出发,通过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与生长所需条件的系列试验,探讨了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障碍特征。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 针对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特征,从森林天然更新的必要条件出发,通过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与生长所需条件的系列试验,探讨了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障碍特征。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土壤的干旱胁迫使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中天然下种的种子很少有萌发的机会,尤其是在春季;(2)在水分条件相对充足的季节(秋季),樟子松种子能够萌发,但萌发产生的更新幼苗数量极少,即便这些更新幼苗得以存活,但由于沙地表层(0~5cm)与樟子松共生的外生菌根菌几乎不能存活而导致幼苗根系无法形成菌根,从而致使存活的樟子松幼苗抗旱、抗病能力非常弱,不能越冬,即不能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樟子松 人工林 衰退 天然更新
下载PDF
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幼苗光合蒸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哈林 李瑾 +3 位作者 周瑞莲 云建英 冯静 苏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1437,共7页
为了解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2013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对照)、6、9、12、15、18 m/s等6个风速处理(分别相当于0、4、5、6、7、8级风)4次吹袭下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为了解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2013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对照)、6、9、12、15、18 m/s等6个风速处理(分别相当于0、4、5、6、7、8级风)4次吹袭下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净风频繁吹袭没有改变樟子松幼苗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但可使其光合蒸腾的"午休"时间加长、"休眠"程度加深;随着风吹强度的增加,其日均光合能力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其中18 m/s处理较对照分别下降27.6%和22.3%;随着风吹强度增加,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先下降后回升,除18 m/s处理胞间CO_2浓度显著高于CK外,其他处理均显著低于CK;随着风吹强度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均先增加后下降,其中除18 m/s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CK,6 m/s处理的光能利用效率高于CK外,其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CK,光能利用效率均低于CK;日均光合蒸腾速率的下降主要源于气孔导度的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均受制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幼苗 频繁风吹 光合特征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下载PDF
樟子松(Pinus sv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群落生活史型谱 被引量:3
4
作者 祖元刚 王宇 +3 位作者 王文杰 胡英 王晓鹏 孙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695-2703,共9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园内的樟子松人工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对群落内不同种的生活史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松科樟子松和白扦、槭树科糖槭、豆科紫穗槐、木犀科暴马丁香、蔷薇科毛果绣线菊和托盘、红豆杉科东北红豆杉、菊... 以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园内的樟子松人工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对群落内不同种的生活史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松科樟子松和白扦、槭树科糖槭、豆科紫穗槐、木犀科暴马丁香、蔷薇科毛果绣线菊和托盘、红豆杉科东北红豆杉、菊科飞廉和线叶旋覆花、禾本科扁穗草、罂粟科白屈菜、唇形科夏至草、十字花科荠菜14种植物生活史型及谱特征进行了定量化分析,以此为依据对群落演替和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此群落中主林层植物(樟子松和白扦)营养生长(Vegetationgrowth,V)达到46%,有性生长(Sexualgrowth,S)在35%,无性生长(Clonegrowth,C)约为19%;演替层植物(糖槭、紫穗槐、暴马丁香、毛果绣线菊、托盘和东北红豆杉)营养生长超过50%,无性生长略高于有性生长;草本层植物(飞廉、扁穗草、线叶旋覆花、白屈菜、夏至草和荠菜)营养生长接近于47%,有性生长只比营养生长少了4%,无性生长只占到11%。这些发现说明了主林层的生活史型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VS过渡生活史型,演替层植物应为V生活史型而草本植物为VS过渡类型。群落的生活史型是V0.49S0.33C0.18,属于VS过渡生活史型,在样地调查的14种植物中,生活史型大部分以营养为主,综合评价此群落处于以营养生长为主(49%)的健康群落水平,此群落中有性生长占总生活史型得分的33%,有向有性生长发展的趋势,但在一段时间内该群落应为稳定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群落 生活史型谱 生活史型 群落演替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乔木树种叶片-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
作者 景继鑫 陈灿阳 +1 位作者 满秀玲 韩昭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以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典型森林群落主要乔木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和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叶片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乔... 以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典型森林群落主要乔木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和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叶片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乔木叶片C∶N范围为25.66~47.92,C∶P范围为323.83~603.86,N∶P为10.21~20.59,兴安落叶松叶片C∶P和N∶P均最低,樟子松叶片C∶N和C∶P均最高,白桦C∶N最低,山杨N∶P最高;4种乔木叶片C∶N和C∶P都高于全球植物平均水平,表明这些乔木叶片具有较高的N、P利用效率,同时山杨叶片N∶P>20,其生长主要受P素限制;不同的群落土壤C∶N为13.89~18.46,C∶P为35.43~77.19,N∶P为1.96~5.26,山杨林C∶P和N∶P均为最高,而C∶N最低。白桦林C∶N最高,N∶P最低。樟子松林C∶P最低。冗余分析结果显示,4种乔木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对乔木固碳及氮磷吸收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我国寒温带4种乔木具有较高的N、P利用效率,但山杨生长受到P的限制,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 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 叶片
下载PDF
Ectomycorrhizal fungus enhances drought tolerance of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eedlings and improves soil condition 被引量:10
6
作者 Dachuan Yin Ruiqing Song +1 位作者 Jinyu Qi Xun De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775-1788,共14页
Mongolian pine is an important afforestation species widely used for ecological management in northeast China.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region is very unstable and the flora are regularly subjected to drought stress.Th... Mongolian pine is an important afforestation species widely used for ecological management in northeast China.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region is very unstable and the flora are regularly subjected to drought stress.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influence of inoculation with the Suillus luteus on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ditions.Both inoculated and non-inoculated 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S. luteus seedlings were maintained under wellwatered or water-stress conditions for 3 months. The S.luteus colonization rate under water stres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ell-watered conditions. Under water stress, inoculated seedlings had greater growth than non-inoculated seedlings. In addition, under water stress, S. luteus-inoculated seedlings had greater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peroxidase activity, higher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lower proline content, and lower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than non-inoculated seedlings. S. luteus colonization increased the rhizosphere soil-enzyme activity and the rhizosphere soil nutrition content under both well-watered and water-stress conditions. Given the positive impact on seedling growth and physiology, S. luteus shows potential for use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of northeast China for affores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Suillus luteus Water stress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N DROUGHT RESISTANCE OF LARIX OLGENSIS HENRY AND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Ⅰ)──THE INFLUENCE OF SOIL WATER CONTENT ON SEEDLINGS PLANTING IN FLOWERPOT 被引量:4
7
作者 冯玉龙 王文章 朱虹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共5页
Water potential (φ w .)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of Larix olgensis and Pinn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deercased with the deerease of soil water content φw and Pn of L.olgensis changed hardly during the fi... Water potential (φ w .)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of Larix olgensis and Pinn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deercased with the deerease of soil water content φw and Pn of L.olgensis changed hardly during the first 9 davs after stopping watering, then deereased sharply at the 10th dav Pn of 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deereased slightly during the lirst 8 days, then deereased sharply at the 9th day Their respiration rate,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their a/b ratio changed hardly. The tollowing 3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and discussed exhaustively . (Ⅰ) φ w can be used to direct watering as a sensitive index of judging whether L. olgensis and P.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acking water (2 )The deereasc of Pn of L. olgensis and 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when drough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chlorophyll. (3) 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had morphological drought resistance . while L,olgensis had physiological drought resistance, and their drought resistance was discnssed comparatively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olgensis Henry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oil water content Water potential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下载PDF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eedlings and Improving Rhizosphere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through Interaction between Trichoderma and Ectomycorrhizal Fungi 被引量:1
8
作者 Saiyaremu Halifu Xun Deng +3 位作者 Jun Zhang Jiangbao Xia Xiaoshuang Song Ruiqing Song 《Research in Ecology》 2021年第2期63-79,共17页
In this study,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eedlings of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richoderma(Trichoderma harzianum E15)and Ectomycorrhizal fungi(Suillus luteus N94)on the growt... In this study,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eedlings of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richoderma(Trichoderma harzianum E15)and Ectomycorrhizal fungi(Suillus luteus N94)on the growth of these seedlings.In particular,the effects of these fungi on the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the seedlings were investigated.Inoculation with Trichoderma harzianum E15 and Suillus luteus N94 significantly(P<0.05)promoted the growth of the Pinus sylvestris seedlings.The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etween the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the annual and biennial seedlings.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annual seedlings,the main fungi were Ascomycota,Basidiomycota,Zygomycota.Ascomycota,Basidiomycota,Mortierellomycota,and p-unclassified-k-Fungi were the main fungi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biennial seedlings.The dominant genu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and a key factor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the annual and the biennial seedlings was Trichoderma,Suillus,respectively.Both of them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microbial flora in the symbiotic environment.Trichoderma had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conversion of total phosphorus,total nitrogen,ammonium nitrogen,nitrate nitrogen,and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the seedlings,while Suillu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convers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phospho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Growth promotion Rhizosphere fungal community Trichoderma harzianum Suillus luteus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Growth promotion Rhizosphere fungal community Trichoderma harzianum Suillus luteus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edle bright disease of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9
作者 李鹏飞 张希明 +5 位作者 惠恩宪 刘志芳 葛玉祥 王君 王道君 吴常友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4-268,共5页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needle bright disease was mathematical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tally with neg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The infected area and damaged amount can be forecasted wi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needle bright disease was mathematical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tally with neg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The infected area and damaged amount can be forecasted with thi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hrough the study o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spatial points for single tree, the method and equations for calculation of the disease index of whole forest belt we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DISEASE Septoria pini-putnilae Sawada Dothistroma pipi Hulbary Needle bright Spatia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灵 胡艳波 +4 位作者 王千雪 王宏翔 张吉利 王春来 赵中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3-629,共7页
[目的]为了解红花尔基地区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的结构特征,指导沙地樟子松的保护与经营。[方法]在红花尔基地区设置2块100 m×100 m的樟子松天然纯林固定样地,利用样地内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分析统计软件进行一元分布及二元分布特征... [目的]为了解红花尔基地区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的结构特征,指导沙地樟子松的保护与经营。[方法]在红花尔基地区设置2块100 m×100 m的樟子松天然纯林固定样地,利用样地内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分析统计软件进行一元分布及二元分布特征分析。[结果](1)樟子松天然林纯林直径分布为单峰或多峰山状分布,垂直结构简单,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2)樟子松天然纯林的林木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接近随机分布,林木分布格局类型与林分密度无关;林分中樟子松个体竞争激烈,多数单元中林木呈较密集状态。(3)2块样地中随机分布状态下的林木多数为中等密集或比较密集,不同分布状态下的林木优劣性差异较小;低密度樟子松天然纯林中多数密集状态的林木为绝对优势木或优势木,而高密度林分中林木密集度分布与林木大小无关。[结论]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结构不合理,应选择病腐木及聚集分布的个体作为潜在调整对象,进行密度调整和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天然纯林 一元分布 二元分布
下载PDF
辽西樟子松树干液流运动规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成久 王莉 +3 位作者 苏芳莉 尚佰晓 韩辉 王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5,共3页
为深入研究辽西防风固沙林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的耗水特性,应用热脉冲技术,于2007年8月份观测与分析了辽西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在不同天气、不同方位和不同木质部深度的树干液流的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树干液流日进程随天气而变化,晴天变化... 为深入研究辽西防风固沙林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的耗水特性,应用热脉冲技术,于2007年8月份观测与分析了辽西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在不同天气、不同方位和不同木质部深度的树干液流的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树干液流日进程随天气而变化,晴天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两次高峰出现在10:00和14:00左右,液流速率分别为19.550、18.118cm·h-1,日累计液流量为41.08L,晴-多云天气次之,雨天最小;樟子松不同方位上液流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时段、各方向液流量占该时段液流总量的比例呈不同的变化趋势;樟子松木质部不同部位输水能力差异较大,液流速率最大的位点位于15mm处,10mm次之,20mm及5mm处依次降低,且外层受环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树干液流 热脉冲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2 位作者 崔建垣 张铜会 赵学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对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年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3 0 0cm深层的土壤水分已基本耗竭,而且整个生长季还在持续减少,土壤水分不能得到有效补给;林木生长衰弱,平均高仅3 59m ,平均胸径5 77cm ,并出现大... 对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年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3 0 0cm深层的土壤水分已基本耗竭,而且整个生长季还在持续减少,土壤水分不能得到有效补给;林木生长衰弱,平均高仅3 59m ,平均胸径5 77cm ,并出现大量枯梢;林木生长已受到土壤水分亏缺的严重制约,林分开始衰败;林下草本层发育良好,盖度较高。研究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在不适宜的密度下造成群落结构与环境条件不相适应,存在着由乔木植被向草本植被演替的规律,对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指出通过密度控制、树种选择等措施可以进行调整,延缓土壤水分的耗竭速度,提高林分的稳定性。要建立稳定性更高和维持时间更长的人工林,从根本上改变草本植被代替乔木植被的规律,需要借鉴天然稀树草原植被的乔木密度,大幅度降低人工林的密度。在有地下水存在和植物可以利用的情况下,人工林的稳定性可以维持一个世代甚或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群落结构 土壤水分 稳定性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密度(小面积)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 被引量:42
13
作者 移小勇 赵哈林 +3 位作者 崔建垣 李玉强 左小安 卓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00-1206,共7页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丘间片林中选择不同密度的樟子松样地,对樟子松在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由于受多年降水偏少的影响,科尔沁沙地的樟子松出现了大量枯梢继而死亡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与林地的密度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丘间片林中选择不同密度的樟子松样地,对樟子松在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由于受多年降水偏少的影响,科尔沁沙地的樟子松出现了大量枯梢继而死亡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与林地的密度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样地林木的死亡率随林地密度的加大呈幂函数关系增加,原先最高密度情况下的林地,保存到现在的活木数量反而最少;林木的平均死亡年龄、最早死亡年龄、冠幅、树高和胸径随林地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虽然在其它一些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较少受竞争的影响,但是在半干旱区,树高仍然与密度相关。枯梢林木的比例在高密度的样地大于低密度的样地,枯梢对低密度样地的林木基本上没有大的影响。各样地的冠幅和胸径比相差不大,平均只有0.297,以此指标衡量,该地可能更适合单一樟子松林的种植。综合来看,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栽植樟子松,但初始密度应控制在2800株hm2以下,并应根据生长情况在进入生长高峰期后对林木进行适时间伐,20a龄期的林木其密度保持在2100株hm2左右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状况 樟子松 密度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93
14
作者 曾德慧 陈广生 +2 位作者 陈伏生 赵琼 冀小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7,共7页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老后其质量和面积明显减少;叶片凋落前的平均养分含量没有表现出随樟子松年龄增加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凋落叶片中的N、P、K、Mg含量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Ca的趋势与之相反;11年生和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N、P、K的再吸收效率相似,都显著高于29年生和45年生樟子松(P<0.05),而樟子松叶片对Mg的再吸收效率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显著降低,Ca随叶片的衰老而不断累积,再吸收效率表现为负值,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Ca再吸收效率最大,11年生和45年生最低。樟子松叶片的N、P、K、Mg养分再吸收效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表明,随年龄增加樟子松对贫瘠养分生境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反映了樟子松养分保存方面的衰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叶片 养分含量 养分再吸收效率 章古台
下载PDF
樟子松枯死原因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宋晓东 刘桂荣 +4 位作者 陈江燕 吴景云 徐贵军 李淑华 吴锈刚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6-169,177,共5页
根据生态环境学和现代森林病理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枯死的难题,搞清了樟子松枯死的起因与机理.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技术对策,为经营樟子松人工林、增强林... 根据生态环境学和现代森林病理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枯死的难题,搞清了樟子松枯死的起因与机理.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技术对策,为经营樟子松人工林、增强林分的生态功能提供了依据.该项研究丰富了森林病理学内容,补充了松枯梢病的研究成果,为林间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枯梢病 枯死原因 防治方法 樟子松 生态环境学 森林病理学 枯死机理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49
16
作者 吴祥云 姜凤岐 +2 位作者 李晓丹 薛杨 邱素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21-2224,共4页
针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出现的衰退枯死现象 ,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结果表明 ,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外貌景观呈灰绿色 ,针叶纤细 ,开花结实率低 ,平均单株球果数量为 10 4~ 16 5个 ,成熟种... 针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出现的衰退枯死现象 ,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结果表明 ,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外貌景观呈灰绿色 ,针叶纤细 ,开花结实率低 ,平均单株球果数量为 10 4~ 16 5个 ,成熟种子千粒重为 6 96~ 7 39g ,种子空粒、涩粒较多 .生长季内 2年生针叶营养元素季节变化规律相似 ,但N、P含量下降 ,K含量明显增高 ,表明养分循环失调 ;衰退林分 2年生针叶叶绿素含量较高 ,健康林分 1年生较高且增幅较大 .松枯梢病的侵害是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最明显标志 .林分衰退后 ,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下降明显 ,林分胸径分布结构“左移”(径级小的株数增多 ) ,衰弱 (亡 )木数量增加了 15 9%~ 2 7 2 % ;根量分别减少了 2 2 9%~ 2 8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林 衰退特征 松枯梢病
下载PDF
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对沙地樟子松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被引量:108
17
作者 朱教君 李智辉 +1 位作者 康宏樟 范业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1-804,共4页
以引种区沙地樟子松种子为材料,观测了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沙地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胁迫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30%PEG... 以引种区沙地樟子松种子为材料,观测了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沙地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胁迫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30%PEG处理的种子在试验结束后仍未能萌发,表明樟子松种子的萌发的临界PEG水分胁迫值小于30%,相当于-1.20MPa的水势.种子发芽后胚根和胚轴的生长亦受到PEG模拟水分胁迫,当PEG浓度为10%时(相当于-0.2MPa水势),胚根、胚轴的长度都较短,说明樟子松种子的胚根、胚轴的生长对PEG模拟干旱胁迫更敏感;但胚根/胚芽的比值随PEG模拟水分胁迫的强度增加而增加,表明樟子松种子萌发后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由此可见,干旱胁迫影响引种区沙地樟子松种子的萌发可能是导致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沙地 樟子松种子 萌发/发芽 聚乙二醇(PEG)
下载PDF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的天然更新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淑玲 李玉航 +2 位作者 袁春良 吴德东 韩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3,共3页
通过3 a的野外调查与浇水、覆盖试验,分析了影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更新的6个主要因子,即:气候特点、母树林郁闭度、种实、积沙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植被,特别是影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 通过3 a的野外调查与浇水、覆盖试验,分析了影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更新的6个主要因子,即:气候特点、母树林郁闭度、种实、积沙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植被,特别是影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是可能的;天然更新的樟子松在空间上呈带状、群团状分布,一般分布在母树树冠投影以外的东北方向;天然更新的樟子松年龄一般是不连续的,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大的年份,且每年的5、6、11、12月及翌年1月降水量显著影响着天然更新的樟子松数量;樟子松天然更新可分为林缘更新和林隙更新2种,更新密度一般为1 100~5 200株.hm-2,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林缘天然更新樟子松长势要好于林隙。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古台 沙地 樟子松 天然更新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幼苗存活与光合特性影响 被引量:107
19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2 位作者 李智辉 王国臣 张日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27-2533,共7页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速生性,自20世纪5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人工引种用于固沙造林试验成功以来,已成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虽然从理论...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速生性,自20世纪5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人工引种用于固沙造林试验成功以来,已成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虽然从理论上分析,原因可能有病虫害、地理位置、水分条件、营林技术等,但其中水分条件应该是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提早衰退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以1~5年生樟子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观测水分胁迫条件下樟子松苗木成活与光合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随苗龄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1~5年生苗木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均在1.5%~1.8%之间.4种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照、20%、30%和40%田间持水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轻度胁迫(40%田间持水量)时对光合特性的各个指标影响不大;随胁迫程度加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导致樟子松苗木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应是气孔因素,即在水分胁迫下,气孔的开张度减小,导致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下降,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另外,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当其供应不足时,也直接导致光合速率的降低.2年生、4年生的樟子松幼苗在相同的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各生理指标比较接近,即生理指标与苗龄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区别.樟子松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较重度胁迫(20%田间持水量,3.5%)条件下没有降低,而在轻度胁迫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有升高趋势;表明樟子松在较低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具有忍耐一定干旱胁迫的能力.综合研究表明:樟子松只有在极度水分胁迫时(土壤含水率接近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值:对于1~5年生苗木约为1.7%)才会出现死亡,这对研究水分与樟子松人工林衰退关系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沙地 樟子松 存活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对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2 位作者 许美玲 吴祥云 王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93-2698,共6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樟子松人工林气温、地温及樟子松人工林根系分布的观测,从温度对外生菌根菌存活与生长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现象,结果表明:由于沙地表层土壤(0~5cm)高温环境,外生菌根菌无法存活;在沙...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樟子松人工林气温、地温及樟子松人工林根系分布的观测,从温度对外生菌根菌存活与生长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现象,结果表明:由于沙地表层土壤(0~5cm)高温环境,外生菌根菌无法存活;在沙地20~40cm土层内,温度条件有利于外生菌根菌的存活、生长,而13~42年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树木平均78%的根系分布于该层,说明外生菌根菌的存在阻止或延缓了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衰退,不是导致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叶、枯梢、枯枝、死亡的原因.表层土壤外生菌根菌的缺乏使萌发的幼苗不能形成有效根系是导致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樟子松人工林 衰退 温度 外生菌根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