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遥感器用环路热管瞬态数值模拟与在轨验证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庆亮 杨涛 +3 位作者 于志 赵振明 赵宇 于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45-2055,共11页
为满足空间遥感器环路热管(LHP)在轨应用需求,建立了高分九号卫星电荷耦合器件(CCD)用LHP瞬态数值模型。模型采用了节点-网络法和流动与传热关系式耦合的方法,考虑了蒸发器与储液器之间的传热传质过程。通过仿真与在轨数据的对比,发现LH... 为满足空间遥感器环路热管(LHP)在轨应用需求,建立了高分九号卫星电荷耦合器件(CCD)用LHP瞬态数值模型。模型采用了节点-网络法和流动与传热关系式耦合的方法,考虑了蒸发器与储液器之间的传热传质过程。通过仿真与在轨数据的对比,发现LHP内部组件温度偏差为0.2~0.4℃,冷凝器测点温度偏差为0.5~2.0℃;预热器通过干度的变化调节了冷凝器外热流和热源工作模式的影响;热源的工作模式对蒸发器向储液器漏热、回路流阻及两相段长度均有影响。所提模型可用于不同轨道外热流及热源工作模式下,研究LHP内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预测LHP系统的瞬态工作特性,并指导后续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lhp) 空间遥感器 精密控温 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微电子芯片高热流密度相变冷却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池勇 汤勇 +1 位作者 万珍平 陈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5,共6页
介绍了微电子芯片高热流密度相变冷却技术,包括热管、热虹吸、环路热管、毛细泵吸环路,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LHP和CPL技术是唯一能替代热管技术的先进相变冷却技术,将是今后微电子芯片高热流密度冷却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芯片冷却 热管(HP) 热虹吸 环路热管(lhp) 毛细泵吸环路(CPL)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回路热管应用于农村通信基站散热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鲁祥友 肖乐乐 +2 位作者 鲁飞 唐景春 林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2,12,共6页
农村通信基站的能耗已逐年上升,夏热冬冷地区如何利用自然冷源来代替基站空调成为当前农村通信基站节能减排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农村通信基站散热的铜/甲醇回路热管(LHP)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不同充... 农村通信基站的能耗已逐年上升,夏热冬冷地区如何利用自然冷源来代替基站空调成为当前农村通信基站节能减排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农村通信基站散热的铜/甲醇回路热管(LHP)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不同充液率以及不同空气流速下LHP的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LHP蒸发端布置在机柜3/4处,能有效降低机柜整体散热量,满足基站运行温度30℃界限,同时能优化LHP启动特性和基站换热特性;保证热管运行在最优工况下,热管充液率应为50%;为了提高LHP换热效率,机械送风风速维持在3~5 m/s,能满足LHP换热要求,并且降低了风机能耗;当机柜的设备散热功率为1 k W的时候,热阻达到了0.008 K/W左右,表明回路热管系统运用在基站散热具有良好的传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lhp) 基站 热阻 充液率 风速
下载PDF
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宏刚 方贤德 霍莎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热控元件,环路热管依靠其可靠性高、传热能力强和等温性好等特性,能够在小温差、长距离的情况下传递大量的热量,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卫星、飞船及电子产品等的热控。特别是具有平板蒸发器的微型环路热管具有很广阔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热控元件,环路热管依靠其可靠性高、传热能力强和等温性好等特性,能够在小温差、长距离的情况下传递大量的热量,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卫星、飞船及电子产品等的热控。特别是具有平板蒸发器的微型环路热管具有很广阔的应用潜能。文章建立了环路热管运行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用C++程序语言设计了相应程序,对某给定环路热管进行了热力特性计算。研究表明,蒸发器内部的压力降在环路总压降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平板蒸发器 热性能 临界热载荷
下载PDF
回路热管在电子冷却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仍通 潘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回路热管(LHP)作为一种两相传热装置,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在航天事业上得到了应用。随着电子器件日益小型化和集成化,其散热问题是一大难题,而回路热管由于其传热能力大,在电子器件的冷却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结合... 回路热管(LHP)作为一种两相传热装置,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在航天事业上得到了应用。随着电子器件日益小型化和集成化,其散热问题是一大难题,而回路热管由于其传热能力大,在电子器件的冷却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回路热管的发展,总结了回路热管在电子冷却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 电子冷却 研究
下载PDF
充注量对水冷式环路热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同乐 吴静怡 +1 位作者 张晋晋 蔡爱峰 《制冷技术》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工质充注量对环路热管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充注量对特殊构造环路热管换热性能以及控温性的影响。在热源功率分别为20 W和140 W、冷却水温为30℃的工况下,本文通过测量环路热管(内腔容积为83 cm^3)蒸发器表面温度,对其... 工质充注量对环路热管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充注量对特殊构造环路热管换热性能以及控温性的影响。在热源功率分别为20 W和140 W、冷却水温为30℃的工况下,本文通过测量环路热管(内腔容积为83 cm^3)蒸发器表面温度,对其在不同工质充注量(10 ml^80 ml)下的温度变化进行了讨论。对比实验结果,文章得到了环路热管的最佳工质充注量。文章最后计算出不同充注量下环路热管的热阻,从而验证了实验结果。此优化结果为环路热管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充注量 控温性 优化结果
下载PDF
Y形分叉流道圆盘状冷凝器环路热管的实验及仿真研究
7
作者 赵润泽 李南茜 +1 位作者 闫凯芬 陆燕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6,共7页
为了优化环路热管冷凝器与制冷机冷头的热耦合,研制了一种Y形分叉流道结构的圆盘状冷凝器丙烯环路热管(LHP1),使用CFD方法对冷凝器流道结构进行了优化。分别在冷凝器温度283 K、253 K、223 K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使用传统涡旋形冷凝器... 为了优化环路热管冷凝器与制冷机冷头的热耦合,研制了一种Y形分叉流道结构的圆盘状冷凝器丙烯环路热管(LHP1),使用CFD方法对冷凝器流道结构进行了优化。分别在冷凝器温度283 K、253 K、223 K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使用传统涡旋形冷凝器的环路热管(LHP2)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LHP1最大传热量远大于LHP2,加热功率大于25 W时,LHP1热阻远低于LHP2。本研究为制冷机与热管耦合集成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lhp) 圆盘型冷凝器 Y型分叉 热阻 制冷机热耦合
下载PDF
3D打印毛细芯与底座间隙对环路热管性能影响
8
作者 王丹 胡卓焕 +1 位作者 袁成伟 许佳寅 《轻工机械》 CAS 2023年第6期34-41,共8页
为抑制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 LHP)蒸发器中的热泄漏,课题组通过改变3D打印复合毛细芯与加热底座之间的间隙来解决该问题。毛细芯与加热底座间分别选取0,1和2 mm 3种间隙组合方式组装环路热管,并通过实验研究间隙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 为抑制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 LHP)蒸发器中的热泄漏,课题组通过改变3D打印复合毛细芯与加热底座之间的间隙来解决该问题。毛细芯与加热底座间分别选取0,1和2 mm 3种间隙组合方式组装环路热管,并通过实验研究间隙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间隙时,启动时长均会因间隙的增大而延长;复合毛细芯蒸发层为200μm、吸液层为100μm、间隙为2 mm时,热泄漏的抑制最显著。此时,功率为180 W,壁面温度为96.7℃,传热系数为73 681 W/(m^(2)·K);而复合毛细芯蒸发层为100μm、吸液层为200μm时,间隙的增加对热泄漏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综上,复合毛细芯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可通过改变毛细芯与底座间隙距离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复合毛细芯 环路热管 传热系数 热泄漏
下载PDF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oop Heat Pipe in Microgravity and Normal Gravity Environments
9
作者 ZHONG Siyuan XIE Rongjian +1 位作者 LI Yunfei SUN Xiaoji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394-1408,共15页
The loop heat pipe(LHP)is an advanced,efficient two-phase heat transfer unit,whos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may be affected by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in contrast to ground-based applications.The performance of on-orbi... The loop heat pipe(LHP)is an advanced,efficient two-phase heat transfer unit,whos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may be affected by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in contrast to ground-based applications.The performance of on-orbit temperature data and ground test of a copper-propylene LHP with a condenser temperature range of 243.15 K to 303.15 K were employed to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LHP has successfully started up for more than 193 times with a goo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a stable start-up stabilization on-orbit under a complex orbital heating environment for more than eight months.With a small heat load(10.0W),the average start-up time is 110.0 s while the start-up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5.71 K-12.78 K.The start-up time at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zone will be higher than the time required for start-up at small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the low one.When the condenser temperature is 250.0 K,the stabl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n orbit is 3.83 K,which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in heat transfer compared to 2.20 K in the ground test.In this paper,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on-orbit flight data up to now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of subsequent LHP spac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op Heat pipe(lhp) start up MICROGRAVITY on-orbit experiment
原文传递
工质对平板型LHP运行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志春 盖东兴 +1 位作者 刘伟 杨金国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7-490,共4页
本文研制了一套以不锈钢丝网为毛细芯的平板式蒸发器、风冷管翅式冷凝器的环路热管,并着重研究其以甲醇和丙酮为工质时运行特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小型平板式LHP具有良好的启动特性和适应变热负荷能力,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以丙酮为... 本文研制了一套以不锈钢丝网为毛细芯的平板式蒸发器、风冷管翅式冷凝器的环路热管,并着重研究其以甲醇和丙酮为工质时运行特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小型平板式LHP具有良好的启动特性和适应变热负荷能力,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以丙酮为工质的LHP温度波动较小,系统启动较快且蒸发器壁面温度较低,但其极限热负荷能力低于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lhp) 工质 温度波动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毛细芯蒸汽槽道孔径对环路热管(LHP)传热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卓焕 罗婷许 +1 位作者 佳寅 杨茉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2,共7页
设计并通过3D打印制备了3种毛细芯结构:无嵌入式槽道(蒸汽槽道)毛细芯、嵌入式槽道毛细芯(同孔径槽和异孔径组合槽)。通过实验研究了毛细芯蒸汽槽道对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热负荷启动时,3种... 设计并通过3D打印制备了3种毛细芯结构:无嵌入式槽道(蒸汽槽道)毛细芯、嵌入式槽道毛细芯(同孔径槽和异孔径组合槽)。通过实验研究了毛细芯蒸汽槽道对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热负荷启动时,3种毛细芯均能成功启动且蒸发器出口(t_(e-out))及冷凝器进口(t_(c-in))由于气液两相流的存在出现周期性温度振荡;嵌入式槽道毛细芯启动响应快(76 s)、温度振荡(t_(c-in))幅度小(±1.0 ℃),同孔径槽毛细芯稳定温度低(36.8 ℃),异孔径组合槽毛细芯由于大孔径(500 μm)不利于低热负荷下的蒸发,启动稳定温度高(38.7 ℃);在变热负荷运行过程中,嵌入式槽道毛细芯有效蒸汽排出面积更大、蒸汽干度更高,在中、高热负荷,温度振荡(t_(c-in))得到明显改善;异孔径组合槽设计更有利于内部产生蒸汽高效排出,在高热负荷工况下,异孔径组合槽毛细芯壁面温度为85.0 ℃,比无嵌入式槽道毛细芯低了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槽道结构 3D打印 毛细芯 lhp 相变传热
原文传递
LHP圆盘式蒸发器三维传热与流动分析
12
作者 黄晓明 尚文力 +2 位作者 朱旭明 钟权 汪舟杰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9-184,共6页
通过补充相变蒸发界面传热传质热力学关系式,构建了回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圆盘式蒸发器的流动与传热多区域耦合分析三维数学物理模型,并基于FLUENT软件对某种甲醇-不锈钢平板型蒸发器内的流动与传热情况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分... 通过补充相变蒸发界面传热传质热力学关系式,构建了回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圆盘式蒸发器的流动与传热多区域耦合分析三维数学物理模型,并基于FLUENT软件对某种甲醇-不锈钢平板型蒸发器内的流动与传热情况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蒸发器内的传热与流动受几何结构影响明显,表现出较强的方向差异;不同热负荷条件下,补偿腔内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呈现出较大差别,受到回流液速度和温度、毛细芯界面蒸发质量流量、毛细芯反向导热和侧壁漏热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计算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为平板型蒸发器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 圆盘式蒸发器 3D模型 传热与流动
原文传递
不同加热方式下LHP蒸发器可视化研究
13
作者 陈玉 陆燕 +2 位作者 谢荣建 徐光明 李永妍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7-445,共9页
针对环路热管内部工质相变及流动换热问题,设计了环路热管蒸发器中心通道可视化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对热管内工质状态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方式直接影响热管10 W启动过程,双面加热启动速度最快。相同热载荷时,不同... 针对环路热管内部工质相变及流动换热问题,设计了环路热管蒸发器中心通道可视化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对热管内工质状态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方式直接影响热管10 W启动过程,双面加热启动速度最快。相同热载荷时,不同加热方式下环路热管热阻及蒸发器中心通道内液面高度和成核情况存在差异。10~40 W热载荷时,随着热载荷的增大,三种加热方式的传热热阻均在减小。40~50 W热载荷时,顶部加热方式下的热管性能出现恶化,底部加热传热性能出现停滞,仅双面加热性能稳定并有提高趋势。随着热负荷的增加,蒸发器中心通道内气液界面升高、气泡的产生变得更加剧烈,蒸发器通过吸液芯向储液器的漏热量增加,进而影响环路热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蒸发器 可视化 传热传质
原文传递
充液量对回路热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亦伟 岑继文 +1 位作者 蒋方明 刘培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6-681,共6页
实验研究了以Cu粉烧结块为吸液芯、Al制太阳花散热器为冷凝器的回路热管(LHP)在不同充液率条件下充入工质为无水乙醇后的启动、温度波动以及热阻等传热性能。Cu粉烧结块吸液芯相对丝网吸收层可以产生更大的毛细力,Al制太阳花散热器可以... 实验研究了以Cu粉烧结块为吸液芯、Al制太阳花散热器为冷凝器的回路热管(LHP)在不同充液率条件下充入工质为无水乙醇后的启动、温度波动以及热阻等传热性能。Cu粉烧结块吸液芯相对丝网吸收层可以产生更大的毛细力,Al制太阳花散热器可以使整个LHP更轻便,利于不同安装场合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LHP的启动受热负荷大小和充液率共同作用;2)温度波动随功率的增加而变得平缓,而随着充液率的增加,温度波动频率却有所上升;3)充液率影响LHP的热阻变化,最佳充液率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lhp) 充液率 烧结吸液芯 启动性能 热阻
原文传递
回路热管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亦伟 岑继文 +2 位作者 朱雄 蒋方明 刘培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8-1462,共5页
为研究回路热管(LHP)的换热性能,制作了简单的回路热管换热性能测试装置。采用不锈钢为回路热管的材料,500目铜丝网为吸液芯,实验研究了回路热管不同功率下对启动时间和热管热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回路热管的功率增大,启动时间越短,... 为研究回路热管(LHP)的换热性能,制作了简单的回路热管换热性能测试装置。采用不锈钢为回路热管的材料,500目铜丝网为吸液芯,实验研究了回路热管不同功率下对启动时间和热管热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回路热管的功率增大,启动时间越短,热阻也相应的减小;同时,回路热管冷凝器入口和储液室入口的温度在LHP启动后,会呈现相反的温度波动。研究结果为回路热管散热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便的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lhp) 热启动特性 温度波动 热阻
原文传递
大功率LED散热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祥友 钱婷婷 +2 位作者 王晏平 林媛 方武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43-1848,共6页
大功率LED热问题是制约大功率LED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的技术瓶颈之一,有效的低热阻封装LED热设计是提高LED性能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功率LED散热的铜-水回路热管(LHP),研究了加热方式、充液率、风压和倾角等对LHP均温性、... 大功率LED热问题是制约大功率LED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的技术瓶颈之一,有效的低热阻封装LED热设计是提高LED性能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功率LED散热的铜-水回路热管(LHP),研究了加热方式、充液率、风压和倾角等对LHP均温性、起动性和热阻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为30 W时,LHP的启动时间约为6.5min;热阻范围为0.48~1.62K/W;在热负荷为30 W时,蒸发器的温度可以稳定控制在75℃以下;蒸发器表面均温差被控制在1.6℃以下;LHP的最佳的充液率为60%;冷凝器侧风压在一定范围内(小于130Pa)时,冷凝器侧风压力越大,LED产品的散热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LED 回路热管(lhp) 充液率 结温
原文传递
回路热管传热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亦伟 岑继文 +2 位作者 蒋方明 朱雄 刘培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88-1693,共6页
回路热管(LHP)是一种利用工质蒸发和冷凝的相变传递热量的高效传热装置。为研究LHP的换热特性,制作了简单的LHP传热性能测试装置。LHP原材料采用不锈钢,工质为二次蒸馏水,毛细吸液芯为500目的铜丝网。实验研究了热负荷及倾斜角度对回路... 回路热管(LHP)是一种利用工质蒸发和冷凝的相变传递热量的高效传热装置。为研究LHP的换热特性,制作了简单的LHP传热性能测试装置。LHP原材料采用不锈钢,工质为二次蒸馏水,毛细吸液芯为500目的铜丝网。实验研究了热负荷及倾斜角度对回路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HP的启动时间和阻值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倾斜角度的单调增大,LHP的启动时间和阻值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表现出优越的传热特性。研究结果为LHP在不同安装场合条件下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同时也为现代电子设备散热问题提供了的一种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lhp 加热功率 启动特性 毛细作用力 倾斜角度 热阻
原文传递
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启动及充灌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新利 关中杰 +2 位作者 张伟龙 马新灵 孟祥睿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1-197,共7页
结合环路热管系统的优点与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前景,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利用为背景的新型毛细芯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泡沫镍为毛细芯、乙醇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系统的启动运行特性,以及不同的工质充灌率对环路热管系统性能的影响。... 结合环路热管系统的优点与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前景,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利用为背景的新型毛细芯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泡沫镍为毛细芯、乙醇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系统的启动运行特性,以及不同的工质充灌率对环路热管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环路热管热源功率在300~1600W时具有良好的启动运行特性,55%的充灌率为最佳充灌率,具有更短的启动时间,相对更低的蒸发器温度与热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镍 平板蒸发器 环路热管 充灌率 启动时间
原文传递
长距离环路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华倩 崔晓钰 谢荣建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1-387,共7页
基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对环路热管长距离传热的需求,设计制造了一套传热距离8 100.0 mm的圆柱型蒸发器环路热管,试验了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冷凝温度下该环路热管的启动和变工况运行性能,并对其热阻及最大传热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对环路热管长距离传热的需求,设计制造了一套传热距离8 100.0 mm的圆柱型蒸发器环路热管,试验了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冷凝温度下该环路热管的启动和变工况运行性能,并对其热阻及最大传热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一致、初始气液分布相同和不同时,加热功率由100增大至160 W后环路热管启动时间和启动温升均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加热功率100 W时,冷凝温度由10.0降低至-10.0℃使得环路热管启动时间增加,加热功率160 W时,冷凝温度由10.0降至-10.0℃对环路热管的启动时间影响不大。在冷凝温度0.0℃下,该环路热管在100~500 W内均能稳定运行,且200 W时环路热管传热效率最高,传热温差最小,稳定运行温度最低;另外,由于系统传输距离较长,每个工况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分布于1 000~3 500 s内。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环路热管热阻先减小后逐渐增大,该环路热管传热热阻最大不超过0.090℃/W,最小为0.024℃/W;随着传热距离的增大,管路的热损失增加,总压降和热阻也变大。当传热距离基本相同时,蒸发器容积的大小、冷凝器的冷凝能力及气液管线的布置形状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路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长距离传热 加热功率 冷凝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