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后处理技术引导的豌豆骨X线摄影体位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诗鸣 曾勇明 +1 位作者 陆云峰 孙静坤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豌豆骨X线摄影特殊体位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既往的腕部CT检查病例,对其CT影像进行后处理重建,在腕部MIP影像中,分别测出A、B两名医师和高级放射技师C观察豌豆骨侧位的最佳投影角度,并进行统计学处... 目的:探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豌豆骨X线摄影特殊体位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既往的腕部CT检查病例,对其CT影像进行后处理重建,在腕部MIP影像中,分别测出A、B两名医师和高级放射技师C观察豌豆骨侧位的最佳投影角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B、C 3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佳的豌豆骨侧位X线摄影投射角度为腕关节侧位外旋(24.43±3.44)°,经验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用于普通X线摄影技术的体位设计中,使其更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豌豆骨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豌豆骨移位代月骨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正治 钟世镇 杨志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1期19-21,61,共4页
在15只成年上肢标本和57套腕骨标本上观察了豌豆骨的形态和血供。豌豆骨的骨内、外血管网发达,吻合丰富,有3~5支营养血管。以尺侧腕屈肌腱为蒂进行移位代替月骨,血供有保证。豌豆骨的纵径刚好与月骨的横径相近,故将纵置的豌豆骨改为横... 在15只成年上肢标本和57套腕骨标本上观察了豌豆骨的形态和血供。豌豆骨的骨内、外血管网发达,吻合丰富,有3~5支营养血管。以尺侧腕屈肌腱为蒂进行移位代替月骨,血供有保证。豌豆骨的纵径刚好与月骨的横径相近,故将纵置的豌豆骨改为横置方位:适当保留豌豆骨周围部分软组织,可以填补月骨空间,又能保存骨周围血管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骨 月骨
下载PDF
1例创伤性豌豆骨背侧脱位合并三角骨骨折诊治分析
3
作者 王炳海 郭静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2期62-63,共2页
豌豆骨由胚胎时期的中胚层发育而来,不要看体积小,其内却有两个骨化中心的存在。脱位是指腕关节在受到外力或自身扭转力量的作用下导致固定豌豆骨的韧带撕裂,使其离开解剖位置的一种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利用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从豌... 豌豆骨由胚胎时期的中胚层发育而来,不要看体积小,其内却有两个骨化中心的存在。脱位是指腕关节在受到外力或自身扭转力量的作用下导致固定豌豆骨的韧带撕裂,使其离开解剖位置的一种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利用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从豌豆骨的解剖毗邻及诊断治疗方面做些较为详尽的分析,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可能会对这类损伤有更好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差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骨 三角骨 骨折 脱位
下载PDF
豌豆骨的动脉供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但林觉 彭庆恩 朱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98-99,共2页
应用成人尸体上肢50例,研究了豌豆骨的营养动脉。另用60张正常人左手前后位X线片,测量月骨的垂直径和横径。证实豌豆骨可替代月骨。讨论了豌豆骨的血供特点,手术操作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 豌豆骨 月骨 解剖学
下载PDF
带血管蒂豌豆骨瓣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中长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肖聪 刘国明 +4 位作者 滕林 项舟 钟刚 岑石强 黄富国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 评估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3年7月至2005年6月,采用月骨切除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0~67岁,平均(41.0±14.3)岁.Lichtman月骨缺血性坏死分... 目的 评估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3年7月至2005年6月,采用月骨切除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0~67岁,平均(41.0±14.3)岁.Lichtman月骨缺血性坏死分期:Ⅲa期4例,Ⅲb期5例,Ⅳ期2例.末次随访时评估腕痛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侧腕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握力、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患者随访61~202个月,平均(104.1±48.4)个月.10例患者腕痛缓解,7例达到基本无痛.疼痛VAS评分(2.2±1.9)分.患侧腕ROM为健侧的65.3%,握力为健侧的84.3%.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2.7%.X线片显示8例豌豆骨植入位置正常,2例向掌侧移位,1例向尺侧移位,舟豌豆间隙增宽;6例豌豆骨有正常骨小梁结构,3例萎缩变扁,2例有硬化改变;3例有骨关节炎改变.腕高比值、Nattrass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桡舟角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月骨切除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是治疗Ⅲ~Ⅳ期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虽可出现腕骨塌陷,但患者主观满意度高,握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骨 豌豆骨 骨坏死 骨移植
原文传递
月骨摘除及豆状骨植入腕骨的应力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涛 杨志明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为腕月骨摘除后,应用带蒂豆状骨植入与腕骨间融合术联合治疗腕月骨缺血性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用10只离体上肢标本,在摘除月骨前、后及植入豆状骨以后,行舟骨-头状骨(scaphoid-capitate S... 目的:为腕月骨摘除后,应用带蒂豆状骨植入与腕骨间融合术联合治疗腕月骨缺血性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用10只离体上肢标本,在摘除月骨前、后及植入豆状骨以后,行舟骨-头状骨(scaphoid-capitate S-C)融合及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 (scaphoid-trapzoid-trapezium S-T-T)融合,在持续缓慢加载下,采用电阻应变片测定各腕骨的应力。结果:(1)腕骨完整时,头状骨及月骨的应力最大;(2)月骨摘除后,腕骨的应力变化无一定规律性;(3)豆状骨植入后,豆状骨的应力最大;(4)行S-C或S-T-T融合后,豆状骨的应力减小。结论:实验结果证实,为了减少豆状骨植入后承受的应力,行局限性腕骨间融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月骨摘除 腕骨
原文传递
带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7
作者 钟桂午 胡万华 +3 位作者 闫毅 许可才 张正治 杨志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在25例成人上肢标本和57套腕骨标本上观察了碗豆骨的形态和血供。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带血管蒂和尺侧腕屈肌腱的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17例。结果经18... 目的 探讨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在25例成人上肢标本和57套腕骨标本上观察了碗豆骨的形态和血供。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带血管蒂和尺侧腕屈肌腱的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17例。结果经18~46个月,平均28个月的随访,17例腕痛全部缓解,腕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改善,握力比术前增加48.2%。X线片见:16例带蒂豌豆骨移位骨位置正常,无骨硬化和骨萎缩,1例术后2年豌豆骨萎缩。17例患者中15例恢复原工作,2例因社会原因改换工作。结论带蒂豌豆骨移位能有效地保持腕骨链的完整,是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Ⅲ期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骨 缺血性坏死 豌豆骨 骨骼移植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豌豆骨血供及带蒂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可行性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育健 徐永清 +5 位作者 罗浩天 何晓清 张旭林 赵万秋 吴欢 袁礼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豌豆骨及其血供进行解剖观测,为临床带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缺血性坏死(Kienb?ck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12具成人新鲜腕关节标本,从尺动脉或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溶液后,行Micro-CT扫描并采用Mimics软件三... 目的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豌豆骨及其血供进行解剖观测,为临床带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缺血性坏死(Kienb?ck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12具成人新鲜腕关节标本,从尺动脉或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溶液后,行Micro-CT扫描并采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豌豆骨及月骨形态,测量二者纵径、横径及厚度;观察豌豆骨周围血供,其近端、远端、桡侧及尺侧滋养孔分布情况,记录滋养孔数量、直径;测量豌豆骨移位时可选择的血管蒂(尺动脉干分支、腕上皮支、腕上皮支降支和掌深支返支)相关解剖参数,包括血管蒂起始处外径及血管蒂至豌豆骨、月骨距离。结果三维测量显示豌豆骨厚度与月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9,P=0.109),纵径与横径均明显小于月骨(t=6.653,P=0.000;t=6.265,P=0.000)。豌豆骨尺、桡侧和远、近端表面均有滋养血管。其中,豌豆骨近端滋养孔数量明显多于远端(P<0.05),但近端、远端、桡侧和尺侧滋养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深支返支血管蒂起始处外径明显小于腕上皮支、腕上皮支降支(P<0.05);其余血管蒂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蒂至豌豆骨、月骨距离除尺动脉干分支与掌深支返支比较、腕上皮支与腕上皮支降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豌豆骨近端及尺侧滋养血管丰富,因此带蒂豌豆骨移位术中游离豌豆骨时应尽量避免过多剥离近端和尺侧软组织;宜选择带尺动脉腕上皮支及其降支蒂的豌豆骨移位治疗晚期Kienb?ck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骨缺血性坏死 Kienböck病 豌豆骨 带蒂骨移位术 解剖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