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Pizt和Pib培育江苏粳稻稻瘟病抗性新品种 被引量:7
1
作者 潘存红 陈斌 +9 位作者 吴云雨 周长海 蔡跃 余玲 李育红 肖宁 黄年生 李响 戴正元 李爱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83,89,共7页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具严重威胁的真菌病害,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以优质、高产、感稻瘟病的中间材料L0为受体亲本,与携带Pizt和Pib基因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1号杂交,经分子标记及系谱选择、抗...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具严重威胁的真菌病害,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以优质、高产、感稻瘟病的中间材料L0为受体亲本,与携带Pizt和Pib基因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1号杂交,经分子标记及系谱选择、抗性鉴定和农艺性状鉴定,获得6个不同类型的稳定株系。苗瘟及穗瘟抗性鉴定表明,含不同基因组合的抗性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携带Pizt/Pib的L5株系抗性频率与武运粳21号相当,显著高于仅携带Pizt或Pib的株系。将L5株系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淮南迟播组中间试验,最后审定定名为扬粳3491。该结果表明利用粳稻中广泛分布的广谱抗病基因Pizt,再聚合其他染色体位点的抗性基因,可有效地提高江苏粳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这一研究还表明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可快速实现多个抗病基因的聚合,有效缩短水稻抗病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育种 pizt基因 Pib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