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5年以来安徽维管植物新分类群和新分布纪录
1
作者 马海军 洪欣 周守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99,I0002-I0032,共37页
笔者在整理安徽维管植物新名录过程中,依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对1985—2022年在安徽境内发现的植物新分类群和新分布纪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迄今为止,安徽维管植物报道了182个新分类群,含132个新种,3个新亚种,24个新变种... 笔者在整理安徽维管植物新名录过程中,依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对1985—2022年在安徽境内发现的植物新分类群和新分布纪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迄今为止,安徽维管植物报道了182个新分类群,含132个新种,3个新亚种,24个新变种,16个新变型,6个新组合,1个新名称;新分布纪录461种,其中国家级新分布11种.该研究可为《安徽植物志》的修订和新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新分类群 新分布 新纪录 安徽
下载PDF
光皮桦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一青 李志真 +2 位作者 黄儒珠 肖祥希 王志洁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4-668,共5页
为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嫩叶中获得高质量DNA,设计了5种先提核再提DNA的CTAB法Ⅰ,CTAB法Ⅱ,CTAB法Ⅲ,CTAB法Ⅳ及改进的SDS法,并以常规CTAB法为对照。用不同的方法就光皮桦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为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嫩叶中获得高质量DNA,设计了5种先提核再提DNA的CTAB法Ⅰ,CTAB法Ⅱ,CTAB法Ⅲ,CTAB法Ⅳ及改进的SDS法,并以常规CTAB法为对照。用不同的方法就光皮桦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A260/A280值测定、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和PCR扩增等方法对所提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5种改进方法提取的DNA质量要比常规法的好,但提取的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改进的CTAB法Ⅰ是提取光皮桦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PCR扩增结果表明,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会影响PCR带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光皮桦 DNA提取 CTAB法 SDS法 顽拗类植物
下载PDF
设施栽培下香石竹不同植株状态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世中 官会林 +3 位作者 张云峰 洪丽芳 郭云周 游春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5,共4页
研究了云南香石竹不同生产基地的健康植株、始发病植株及枯死病植株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比值关系。结果表明:香石竹从健康向发病至枯死的变化过程,根际土壤细菌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降低,而真菌、放线菌的变化则随着植株病害的加... 研究了云南香石竹不同生产基地的健康植株、始发病植株及枯死病植株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比值关系。结果表明:香石竹从健康向发病至枯死的变化过程,根际土壤细菌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降低,而真菌、放线菌的变化则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增加;根际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B/F)、细菌与放线菌比值(B/A)及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的比值(Ae/An),可以作为评价香石竹栽培土壤健康状况及病害防治预报的参考指标。若B/F及B/A比值小于健康土壤数值,或Ae/An比值大于健康土壤数值,则预警该区域香石竹种植土壤存在发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植株状态 土壤微生物 类群比值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及其生境关系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喻梅 高琼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7-335,共9页
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关系密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因子法和因子斜交旋转)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锡林河流域122种植物的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说明上述方法可以较为... 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关系密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因子法和因子斜交旋转)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锡林河流域122种植物的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说明上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揭示数据中的如下规律:锡林河流域草原植物化学成分一方面与植物类群有关,受自身历史演化的决定,另一方面更受到所处生境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其中,禾本科、豆科植物分别具有其明显的化学成分特征;撂荒地群落与自然群落中植物、沙质与非沙质生境中植物化学成分差异较显著。因子分析中认为存在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两个公共因子,分别代表着植物中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含量状况。豆科与禾本科相比,豆科植物因其具固氮能力,所含大量元素水平较高,而禾本科植物因细胞壁硅质化,含微量元素稍高;沙质生境因其养分贫瘠,植物的大量与微量元素均较非沙质生境中的低;特别是本区地带性土壤-栗钙土与特异性生境沙带中的疏林沙土相比,疏林沙土上植物大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较栗钙土区植物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化学成分 植物类群 生境 系统聚类分析
下载PDF
六盘水小檗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长松 左经会 廖雯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6-10,共5页
小檗属(Berberis)植物中含小檗碱(Berberine,Ber)、药根碱(Jatrorrhizine)、巴马汀(Palmatine)、小檗胺(Berbamine)等生物碱;一些种类的果实还富含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观赏和食用等开发价值。六盘水小檗属植物种类多,... 小檗属(Berberis)植物中含小檗碱(Berberine,Ber)、药根碱(Jatrorrhizine)、巴马汀(Palmatine)、小檗胺(Berbamine)等生物碱;一些种类的果实还富含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观赏和食用等开发价值。六盘水小檗属植物种类多,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查明该区分布有野生小檗属植物共24种1变种(其中有5种为贵州新分布),是本属植物在贵州的分布中心。给出了分种检索表,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水 小檗属植物 分类检索表 药用 观赏 食用
下载PDF
安顺龙宫地区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邓莉兰 樊国盛 +1 位作者 杨再旺 陶仕珍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39-145,共7页
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内,其植物区系组成共80科,155属,204种。在区系结构中表现出下列几方面的特征:1.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多样;2.温带、热带成分交错出现,具亚热带性质与热带亲缘较紧密;3.特有现象明显;4.属内种系贫乏;5.是中国——... 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内,其植物区系组成共80科,155属,204种。在区系结构中表现出下列几方面的特征:1.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多样;2.温带、热带成分交错出现,具亚热带性质与热带亲缘较紧密;3.特有现象明显;4.属内种系贫乏;5.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一部分;6.与华东地区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维管植物
下载PDF
安徽牯牛降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四川 《陇东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安徽牯牛降唇形科药用植物有21属33种1变种,并编制出分属检索表.介绍了牯牛降唇形科药用植物的分布、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并对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牯牛降 唇形科 药用植物 分属检索表
下载PDF
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四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160-5163,共4页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安徽省境内的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唇形科药用植物有21属、33种、1个变种,并编制出植物分属检索表。介绍了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唇形科药用植物的分布、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并对其如何保护与合理开发...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安徽省境内的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唇形科药用植物有21属、33种、1个变种,并编制出植物分属检索表。介绍了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唇形科药用植物的分布、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并对其如何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药用植物 分属检索表 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
下载PDF
湖南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春良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文通过详细的植物类群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种为单位对湖南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记述了武陵红淡、武陵松、短柄杨桐、索溪红果树和粉背旌节花等5个新分类群,指出了本区木本植物区系上的5个特点。并提出在... 本文通过详细的植物类群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种为单位对湖南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记述了武陵红淡、武陵松、短柄杨桐、索溪红果树和粉背旌节花等5个新分类群,指出了本区木本植物区系上的5个特点。并提出在将该区开放旅游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新分类群
下载PDF
湖南特有种子植物分类学考证与区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用权 彭春良 +3 位作者 颜立红 吉悦娜 饶红欣 邱德英 《湖南林业科技》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通过研究,澄清了多处湖南特有种子植物相关研究文献中的问题,发现并发表了5个湖南特有种子植物新种(含新变种),最终确认湖南特有种子植物135种(其中变种38个),隶属于46科77属(其中湖南特有属2个)。对湖南特有种子植物的生态习性、区系... 通过研究,澄清了多处湖南特有种子植物相关研究文献中的问题,发现并发表了5个湖南特有种子植物新种(含新变种),最终确认湖南特有种子植物135种(其中变种38个),隶属于46科77属(其中湖南特有属2个)。对湖南特有种子植物的生态习性、区系特征、地理分布规律、种系发生历史进行了科学总结与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特有 种子植物 分类学考证 新分类群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
11
作者 吴国芳 谢中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刻鳞苔草和美丽苔草为中国地理分布新记录;裂瓜属,竹叶子属,沼兰属为安徽省新分布属;红果类叶升麻,直穗小蘖等34种(包括变种)为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
关键词 安徽 植物 种类 地理分布 记录
下载PDF
贵州真藓属植物分类及新纪录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德秀 熊源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1期28-40,共13页
通过对采集自贵州各地的标本的鉴定,结果显示,贵州真藓科Bryaceae真藓属Bryum植物共有33种,其中贵州新纪录有9种:毛状真藓BryumapiculatumSchwaegr;细轴真藓BryumleptocaulonCard.;云南真藓Bryumyun nanenseBroth.;土生真藓Bryumtuberos... 通过对采集自贵州各地的标本的鉴定,结果显示,贵州真藓科Bryaceae真藓属Bryum植物共有33种,其中贵州新纪录有9种:毛状真藓BryumapiculatumSchwaegr;细轴真藓BryumleptocaulonCard.;云南真藓Bryumyun nanenseBroth.;土生真藓BryumtuberosumMohamedetDamanhuri;卵蒴真藓BryumblindiiB.S.G;拟大叶真藓BryumsalakenseCard.;蕊形真藓BryumcoronatumSchwaegr;韩氏真藓BryumhandeliiBroth.;喀什真藓BryumkashmirenseBroth.。并对真藓属各种的简单特征、生境及其地理分布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真藓属 植物分类 植物分布 标本
下载PDF
浙江种子植物资料增补(Ⅵ)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征海 周庆 +2 位作者 陈高坤 谢文远 李根有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73-77,共5页
报道了在浙江种子植物分类研究中的若干新发现:(1)蓝蓟属Echium L.为浙江归化植物分布属新记录;峨眉繁缕Stellaria omeiensis为华东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尖萼乌口树Tarenna acutisepala,多花剪股颖Agrostis micrantha为浙江野生植物分布... 报道了在浙江种子植物分类研究中的若干新发现:(1)蓝蓟属Echium L.为浙江归化植物分布属新记录;峨眉繁缕Stellaria omeiensis为华东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尖萼乌口树Tarenna acutisepala,多花剪股颖Agrostis micrantha为浙江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石生崖爬藤Tetrastigma rupestre,倒提壶Cynoglossum amabile,车前叶蓝蓟Echium plantagineum为浙江归化植物分布新记录,证实了升麻Cimicifuga foetida在浙江确实有分布。(2)陷脉山橿Lindera reflexa var.impressivena,毛果油点草Tricyrtis chinensis var.glandulosa为新变种,白花福建紫薇Lagerstroemia limii f.albiflora为新变型。(3)将红花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 var.rubicunda,紫黄山木兰M.cylindrica var.purpurascens降级组合为变型,将轮叶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 var.verticillatum提升为种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新记录 新分类群 新组合 浙江
下载PDF
中国植物新分类群、新名称变化2022年度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诚 刘军 +1 位作者 叶文 廖帅 《生物多样性》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2,共5页
中国植物物种名称随着新分类群的发表和新记录的发现而增加,随着新分类处理带来的组合、替代和归并而变化,随着名称修订和错误订正而改正,随着中国产地被排除而减少。这些资料都零散地存在于各种出版物中,需要及时整理并在具体类群专家... 中国植物物种名称随着新分类群的发表和新记录的发现而增加,随着新分类处理带来的组合、替代和归并而变化,随着名称修订和错误订正而改正,随着中国产地被排除而减少。这些资料都零散地存在于各种出版物中,需要及时整理并在具体类群专家指导下尽快收录于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之中。本文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和数据校正,筛选出2022年出版的1部书籍和62种刊物中发表的403篇文章,对其中与中国植物物种编目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标准化,并将标准化的数据以Excel文件的形式共享。排除异常数据后,2022年中国境内共发表植物新属12个,新种286个,新种下类群20个,新记录属6个,新记录种及种下等级57个,重新发现多年未见物种4个,排除中国分布物种6个。新发表的物种分别属于被子植物(262种及种下等级)、裸子植物(1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8种)、苔藓植物(15种及种下等级),其中155个类群发表时提供了除形态学信息之外的分子系统学、染色体、微形态、基因组等方面的证据,综合性证据的使用率超过50%,有92种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状态。云南、四川、西藏、广西、贵州等西南省区发表和发现的新分类群和新记录数量最多,墨脱是全国新分类群发现最多的县。2022年中国还发表新组合(等级)名称122个,新名称11个,有103个植物名称被处理为76个物种的异名,重新承认4个物种。2022年高等植物净增加346个分类群,占全国高等植物总量的0.89%,240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0.62%,总体植物名称变化率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新分类群 名称变动 中国
原文传递
世界维管植物新分类群2022年度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霞 张丽兵 《生物多样性》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共7页
2022年全球共发表维管植物新分类群2,482个(数据获取时间截至2023年4月17日,最终的数值大约会增加20%左右,即达3,000左右),包括3个新亚科、19个新族、11个新亚族、80个新属、7个新亚属、1个新超级组、51个新组、16个新亚组、4个新系、2,... 2022年全球共发表维管植物新分类群2,482个(数据获取时间截至2023年4月17日,最终的数值大约会增加20%左右,即达3,000左右),包括3个新亚科、19个新族、11个新亚族、80个新属、7个新亚属、1个新超级组、51个新组、16个新亚组、4个新系、2,160个新种、44个新亚种、65个新变种和21个新变型;这些新分类群隶属于174科905属,兰科、天南星科和菊科是本年度发表新分类群最多的3科。2,482个维管植物新分类群由来自全球的2,016位学者发表在166个期刊和15部专著中,其中有53位作者发表了10个以上的新分类群。本年度发表的新分类群总数较2021年(2,219个)增加了约12%。Phytotaxa和PhytoKeys是2022年发表维管植物新分类群的主要期刊,分别发表556个和193个。本年度发表的2,290个新种及种下分类群中,有被子植物2,195个、石松类和蕨类植物86个、裸子植物9个,其中兰科植物最多,共268个。2022年发表的新种及种下分类群来自世界110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南美洲是新种及种下分类群发现的热点地区,分别发现874个和577个。中国、巴西和澳大利亚是2022年贡献维管植物新种及种下分类群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发现337、256和13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新种产地 命名作者 新分类群 维管植物
原文传递
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的水力脆弱性分割
16
作者 余俊瑞 万春燕 朱师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6-1584,共9页
脆弱性分割是树木抗旱生理机制之一,但是关于喀斯特干旱生境植物的脆弱性分割情况及其生理意义尚不明确。该研究以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森林共57种典型木本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叶、茎脆弱性曲线以及最低水势,计算叶和茎的脆弱性分割(P50_(... 脆弱性分割是树木抗旱生理机制之一,但是关于喀斯特干旱生境植物的脆弱性分割情况及其生理意义尚不明确。该研究以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森林共57种典型木本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叶、茎脆弱性曲线以及最低水势,计算叶和茎的脆弱性分割(P50_(leaf-stem);数值越大代表脆弱性分割越强)以及水力安全边界,比较不同类群P50_(leaf-stem)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水力安全边界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该研究木本植物的P50_(leaf-stem)范围为-1.28-4.63 MPa,平均值为1.32 MPa,其中49种植物的P50_(leaf-stem)为正值(正向脆弱性分割);(2)灌木的P50_(leaf-stem)显著大于乔木,喀斯特山脊植物的P50_(leaf-stem)显著大于山谷植物,但是常绿和落叶植物之间的P50_(leaf-stem)差异不显著;(3)在旱季时期,P50_(leaf-stem)越大的植物,其叶水力安全边界越小,茎水力安全边界越大,说明叶片发生栓塞有助于降低茎干木质部的水力风险。该研究证实脆弱性分割是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木本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重要水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干旱适应 水力安全边界 最低水势 植物类群
原文传递
中国植物新分类群、新名称2020年度报告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杜诚 刘军 +4 位作者 叶文 廖帅 葛斌杰 刘冰 马金双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1020,共10页
2020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59个,其中新属21个、新种312个、新亚种6个、新变种14个、新变型6个;发表新组合(等级)217个,新名称11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48个;将85个名称处理为65个名称的异名;对14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新指定后选(... 2020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59个,其中新属21个、新种312个、新亚种6个、新变种14个、新变型6个;发表新组合(等级)217个,新名称11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48个;将85个名称处理为65个名称的异名;对14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新指定后选(新)模式物种147个;还新发现多年未曾发现的物种2个,排除物种分布3个。新发表的物种中,苔类植物门有3个、藓类植物门3个、蕨类植物门6个、裸子植物门1个新杂交种、被子植物门299个。这些新物种中,有86个发表的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分子证据,78个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广西和四川等西南4省区发表新物种最多,占全国新物种发表总数的2/3;新物种发现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海南、台湾、广西和浙江等省区;墨脱县是新物种发现数量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2020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294个分类群,占全国总数的0.79%,313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占全国总数的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新分类群 名称变动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植物新分类群、新名称变化2021年年度报告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杜诚 刘军 +1 位作者 叶文 廖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7,共9页
2021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其中新科1个,新属11个,新种289个,新亚种3个,新变种18个,新变型20个。新发表的物种分别属于苔类植物门(5个新种)、藓类植物门(4个新种)、石松门(3个新种)、蕨类植物门(22个新种)、裸子植物门(2... 2021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其中新科1个,新属11个,新种289个,新亚种3个,新变种18个,新变型20个。新发表的物种分别属于苔类植物门(5个新种)、藓类植物门(4个新种)、石松门(3个新种)、蕨类植物门(22个新种)、裸子植物门(2个新种)、被子植物门(253个新种)。其中111个新种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分子证据,76个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四川和广西等西南4省区发表的新种最多,共占全国新种发表总数的63.3%;新种发现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台湾、海南、云南、浙江和广东等省区。2021年中国共发表植物新组合(等级)134个,新名称9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62个;将92个名称处理为62个名称的异名;对7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重新承认了2个属和10个物种;新指定后选(新)模式物种49个;还新发现多年未曾发现的物种9个,排除物种分布7个。2021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364个分类群,占全国植物总数的0.98%,230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占全国植物总数的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新分类群 名称变动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植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之端 张晓霞 +8 位作者 胡海花 牛艳婷 叶建飞 张虔 刘赟 赵莉娜 卢杉 鲁丽敏 路安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32,共13页
中国植物地理学从20世纪20年代初创到当前繁荣经历了100年的发展,近30年来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分类、进化和生态等学科交叉融合,中国植物地理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包括:①植物类群和区系在中国整体上按纬... 中国植物地理学从20世纪20年代初创到当前繁荣经历了100年的发展,近30年来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分类、进化和生态等学科交叉融合,中国植物地理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包括:①植物类群和区系在中国整体上按纬度、经度和海拔呈现出规律性;物种丰富度、系统发生多样性和特有性热点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地,少数分布在北方山地和干旱地区。②关于大尺度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形成机制,多数热带起源科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受冬季低温的限制,而多数温带起源科的物种多样性格局由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主导;中国山地植物和群落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和空间分布异质性,热量因子是中国高山植物区系地理分异的首要气候因子。③中国大多数现生被子植物属(约66%)是在中新世及其以后分化;500 mm年等降水线是中国植物区系年龄和植被分区最重要的分界线;中国植物区系、区系中的特征或关键类群的起源和多样化与青藏高原抬升和亚洲季风加强密切相关。未来,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仍是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旋律,类群、群落和区系分化时间的估算及物种分布数据的分辨率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植物大数据的持续积累和完善将为学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植物地理 分子生物地理 类群分化时间 植物多样性 区系分区
原文传递
孑遗植物桫椤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臧威 Luke Saye Nenwon KRUA +4 位作者 沈赤 杜贞娜 孙翔 孙剑秋 傅建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1-742,共12页
桫椤为木本蕨类,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濒危的孑遗植物,关于桫椤内生真菌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基于形态学特征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探讨了桫椤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研究发现,桫椤组织中蕴藏着丰富的真菌资源,内生真菌定殖率达到87.6%;... 桫椤为木本蕨类,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濒危的孑遗植物,关于桫椤内生真菌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基于形态学特征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探讨了桫椤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研究发现,桫椤组织中蕴藏着丰富的真菌资源,内生真菌定殖率达到87.6%;从桫椤的234个生活组织块中,分离到内生真菌291株,被鉴定为64个分类单元;桫椤组织中常见真菌种类大约占内生真菌的60%,其中铺散内曼菌Nemania diffusa表现出明显的分布优势;内生真菌总体多样性指数达到3.53的较高水平,并且表现出叶轴>根部>羽片>叶柄>茎皮的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的相似性系数和聚类结果,发现桫椤的组织性质影响内生真菌的组成和分布;根据物种累积曲线,现有的研究样本中超过80%的内生真菌已经被分离到,研究结果能够反映桫椤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通过分析桫椤的叶柄凋落物中真菌定殖率、丰度、多样性、相似性和真菌种类等特征性数值,表明凋落的桫椤组织中真菌的分布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孑遗植物 真菌资源 分类单元 铺散内曼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