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AIBL on Oncomelania hupensis,the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An enzyme histochemical study 被引量:6
1
作者 Bang-Xing Han Dan-Zhao Guo +1 位作者 Jun Chen Jian Ma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2年第12期966-969,共4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IBL on Oncomelania hupensis,the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Methods:The enzyme histochemical profiles of cholineslerase, cytochrome oxidase,lactate dehydrogenas...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IBL on Oncomelania hupensis,the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Methods:The enzyme histochemical profiles of cholineslerase, cytochrome oxidase,lactate dehydrogenase,nitric oxide synthase,and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 the soft tissues of Oncomelania hupensis,the intermediate host snail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Buddleia lindleyana(AIBL), a potent and safe plant molluscicide.Results:Treatment with AIBL induced a notable decreas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five enzymes(P【0.01).Conclusion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IBL impairs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zymes,thereby influencing the transfer of neurotransmitter and energy supply in Oncomelania hupensis and ultimately harming their vari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cause death of th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comelania hupensis SNAIL control schistosomiasis Active ingredient ENZYME 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Reaction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to the Allelopathic Triterpene Sapogenin from Nerium Indicum 被引量:1
2
作者 Wanpeng Tang Xinyi Hu +5 位作者 Mingyu Wu Wanxian Wang Qixiang Sun Xudong Zhang Zheng Long Jun Wu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llelopathic effects ofNerium indicum on Oncomelania hupensis through triterpene sapogenins, a potential molluscicide. The snails were treated under six various concentrations (0, 20, 40, 60, ...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llelopathic effects ofNerium indicum on Oncomelania hupensis through triterpene sapogenins, a potential molluscicide. The snails were treated under six various concentrations (0, 20, 40, 60, 80, 100 mg/L) of triterpene sapogenins and five periods (1, 2, 3, 4, 5 days). The mortality of snail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riterpene sapogenins and exposure time. The results ofprobi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D50 (Lethal Dose, 50%) of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N. indicum by immersion for 2, 3, 4, 5 days were 78.31, 30.26, 20.50, 14.19 mg/L,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were 63.60-108.19, 9.49-44.42, 2.86-30.90, 0.23-22.79 mg/L, respectively. The observations of bo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proved that 40 mg/L triterpene sapogenins could cause apparent damage to the structure of soft tissue, liver and intestine of O. hupensis. The esterase (EST) isozyme electrophoresis in liver of O. hupensis treated by 40 mg/L of the concentrations lixivium of the triterpene sapogenins from N. indicum was analyzed for 24, 48, 72, 96, 120 h,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y of enzyme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water group after been treated up to 24-48 h, and then lowered and disappeared after 72 h. It was implicated that the extracted triterpene sapogenin from N. indicum were promising for controlling the snail, which were also providing the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plant community of oleander to control O. hup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lopathy mechanism control schistosomiasis molluscicidal activity Nerium indicum oncomelania hupensis triterpene sapogenin.
下载PDF
Mechanisms and Techniques of Agroforestry Ecosystem on Snail Control and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LIU Guohua PENG Zhenhua ZHANG Xudong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年第4期33-36,共4页
Schistosomiasis, an important parasitic disease, is severely harmful to human heath in China . The beach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s a important habitat of snail that is Schistosomiasis's only intermediate host. pro... Schistosomiasis, an important parasitic disease, is severely harmful to human heath in China . The beach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s a important habitat of snail that is Schistosomiasis's only intermediate host. program of afforesting for wiping out snail(Oncomelania hupensisi) and Schistosomiasis,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three kinds of beaches proposed by Peng Zhenhna and Jiang Zehui is a pioneering.work hased on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orestry for snail control and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is reviewed, and mechanisms and major afforesting technique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sm technique snail oncomelania hupensis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prevention agroforestry susceptibility
原文传递
湖南目平湖钉螺血吸虫病原生物控制资源调查及感染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唐崇惕 郭跃 +6 位作者 王逸难 姜谧 卢明科 彭晋勇 武维宝 李文红 陈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9-695,共7页
目的虽然一种贝类可作数种吸虫的中间宿主,但在各吸虫种类都存在的一自然环境中,它们共同贝类宿主的一个体通常只携带一种吸虫幼虫期。作者利用这一规律在湖南汉寿目平湖血吸虫病区进行媒介钉螺的调查,查到钉螺感染有日本血吸虫(Schisto... 目的虽然一种贝类可作数种吸虫的中间宿主,但在各吸虫种类都存在的一自然环境中,它们共同贝类宿主的一个体通常只携带一种吸虫幼虫期。作者利用这一规律在湖南汉寿目平湖血吸虫病区进行媒介钉螺的调查,查到钉螺感染有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外睾类吸虫(Exorchis)、斜睾类吸虫(Plagiorchis)、侧殖类吸虫(Asymphylodora)和背孔类吸虫(Notocotylus)5种吸虫的幼虫期。其中对生物控制媒介钉螺有利用价值的外睾类吸虫,其钉螺感染率为3.298%(96/2911),终宿主鲶鱼(Parasilurus asoyus)的感染率为99.31%(434/437)、平均每尾鲶鱼的感染强度为115.4条。先用外睾类吸虫虫卵感染钉螺后再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切片观察不同时间的实验螺,后侵入的血吸虫幼虫,全部受损害不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湖北钉螺 外睾类吸虫 媒介 生物控制
下载PDF
樟树水浸液对钉螺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万贤 柯文山 +4 位作者 吴明煜 孙启祥 彭镇华 尹蔚琳 张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925,共7页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亚显微结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樟树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钉螺死亡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1.0%以上的樟树根皮、茎皮、叶水浸液均可达到100%的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1 m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根皮>茎皮>叶。(2)在处理初期,钉螺体内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强,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活性急剧降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显示,处理24—48 h后钉螺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72—96 h后酶活最强,而处理120 h酶活则大大减弱。(3)钉螺肝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结构损伤越来越严重。这些结果表明樟树水浸液对钉螺肝脏造成过氧化伤害和细胞器结构损伤,具有很好的杀螺效果,可作为生态工程抑螺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钉螺 杀螺活性 生态工程抑螺 血吸虫病
下载PDF
水中钉螺迁移扩散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琳 王家生 +1 位作者 杨启红 闵凤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其迁移扩散对血吸虫病的蔓延起了根本性的作用。研究水中钉螺的迁移扩散对控制血吸...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其迁移扩散对血吸虫病的蔓延起了根本性的作用。研究水中钉螺的迁移扩散对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极为重要。通过大量收集和充分理解前人的工作成果,对钉螺的生存环境及影响因素、迁移扩散方式、水利工程对钉螺及血吸虫病扩散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就水中钉螺迁移扩散尚存的一些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该工作的完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钉螺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迁移 扩散 血吸虫病 防控
下载PDF
洞庭湖滩地杨树抑螺防病林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立勋 汤玉喜 +2 位作者 吴敏 徐世凤 林建新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滩地杨树抑螺林12年轮伐期内,采取沿时间序列定位观测及以空间换时间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滩地杨树抑螺防病林的造林地选择、钉螺种群消长与水因子、林龄及整地措施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对滩地杨树林的防浪护堤、阻滞水流和泥沙、降低... 在滩地杨树抑螺林12年轮伐期内,采取沿时间序列定位观测及以空间换时间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滩地杨树抑螺防病林的造林地选择、钉螺种群消长与水因子、林龄及整地措施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对滩地杨树林的防浪护堤、阻滞水流和泥沙、降低地下水位等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动态监测和研究,为有螺滩地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 抑螺防病林 杨树 生态效应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四川盆地钉螺生境指示植物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蒋俊明 周金星 +1 位作者 费世民 刘国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9,共6页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连接的有水芹、水金凤、毛茛、拉拉藤、空心莲子草、广布野豌豆6种,显著正连接的有五朵云、蜈蚣草、碎米荠、葎草等4种;有极显著负连接的有野蔷薇、苔草、金星蕨等3种,显著负连接的种类有凤尾蕨1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土地利用类型是决定钉螺分布密度的两大关键因子;Ocihiai、Dice、Jaccaed、Pccc种间系数达到一定阈值才能达到正连接或负连接的水平,四个系数与X2拟合均呈线抛物线关系;钉螺生境可分划分为极度适生、一般适生与不适生三类,后者是前者退化与灭螺改造的结果;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改造效果可用钉螺不适生来描述,其标志为正连接指示植物消失而负连接指示植物出现,钉螺指示植物可用于作钉螺生境识别,也可用作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模式林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钉螺生境 指示植物 山丘疫区 种间连结性 血防林评价指标
下载PDF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与研究方向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巍 匡尚富 +1 位作者 廖文根 田向荣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41-245,276,共6页
由于受长江季节性洪水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频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钉螺面积扩大,患病人数增加,急性感染呈上升趋势,疫区在逐步蔓延,血防形势严峻。本文在回顾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总结半个世纪... 由于受长江季节性洪水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频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钉螺面积扩大,患病人数增加,急性感染呈上升趋势,疫区在逐步蔓延,血防形势严峻。本文在回顾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总结半个世纪来积累的血防经验、防治对策措施及主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血吸虫病疫区分布、环境特征、流行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现阶段血吸虫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疫情 防治目标 防治策略 研究方向
下载PDF
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生物材料的筛选及抑螺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启祥 彭镇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年第3期8-11,共4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是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手段,生物材料的筛选是林业血防建设的重要环节。阐述了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生物(植物、微生物)材料筛选及研究进展,并从钉螺生理响应和解剖结...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是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手段,生物材料的筛选是林业血防建设的重要环节。阐述了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生物(植物、微生物)材料筛选及研究进展,并从钉螺生理响应和解剖结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生物材料抑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 生物材料 植物 微生物 钉螺
下载PDF
湖北省长江中游江滩地抑螺防病林试验示范区建设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兴宜 唐万鹏 +1 位作者 孙启祥 胡传林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0年第4期10-12,共3页
为了给林业血防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工程建设树立样板,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长江外滩建设了长江中游江滩地抑螺防病林试验示范区,建设内容包括抑螺防病林造林技术与优化模式建设示范工程、抑螺防病林植物材料收集保存与选育示范工程... 为了给林业血防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工程建设树立样板,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长江外滩建设了长江中游江滩地抑螺防病林试验示范区,建设内容包括抑螺防病林造林技术与优化模式建设示范工程、抑螺防病林植物材料收集保存与选育示范工程、抑螺防病林工程技术示范工程和抑螺防病效益监测工程。试验示范区边建设、边示范、边创新、边推广,达到了预期目的,已成为我国林业血防长期的科学试验基地、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推广基地和定位观测研究基地,充分发挥了其示范作用,促进了血防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 抑螺防病林 试验示范 推广应用
下载PDF
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抑螺防病机理 被引量:15
12
作者 彭镇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年第2期8-10,共3页
阐述了抑螺防病林建设控制血吸虫病的策略,并从生态系统中各相关要素及其变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抑螺防病林生态控制血吸虫病的机理,为抑螺防病林的深入研究和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抑螺防病林 生态系统 态控制 钉螺 血吸虫 血吸虫病
下载PDF
益母草对钉螺化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万鹏 王万贤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第4期47-53,共7页
本实验研究分别采用益母草的根、茎、叶的0.10、0.25、0.50、2.00、1.00g/L和水苏碱的0.20、0.40、0.60、0.80、1.00g/L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处理钉螺,设清水和0.001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1)益母草各部分的水浸液... 本实验研究分别采用益母草的根、茎、叶的0.10、0.25、0.50、2.00、1.00g/L和水苏碱的0.20、0.40、0.60、0.80、1.00g/L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处理钉螺,设清水和0.001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1)益母草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用不同浓度的处理液浸杀钉螺,在不同时间的处理下,钉螺死亡率存在差异,其钉螺死亡率是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化水浸液和浓度达0.60g/L以上的水苏碱处理液均可达到100%的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通常使用浓度0.001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不过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的毒效较氯硝柳胺略慢,用0.001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钉螺2~3d可达100%的死亡率,而用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水溶液处理需要3~5d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叶>茎>根。(2)钉螺趋避性研究表明,水苏碱和益母草根、茎和叶的处理液对钉螺具有明显的驱逐作用,而盐酸益母草碱几乎没有作用。(3)并对其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由此获得化感作用植物益母草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钉螺 化感作用 生态工程灭螺 控制血吸虫病
下载PDF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害传播因素与血防减灾思路 被引量:4
14
作者 常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9-155,共7页
依据湖南省洞庭湖区历史沿革的螺情血情资料,叙述了血吸虫灾害的危害,分析了影响钉螺孳生和血吸虫灾害流行的因素。文章认为:泥沙淤积杂草、洲滩扩展、潮湿环境与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方式和强度的叠加作用是导致洞庭湖区钉螺灭而复发... 依据湖南省洞庭湖区历史沿革的螺情血情资料,叙述了血吸虫灾害的危害,分析了影响钉螺孳生和血吸虫灾害流行的因素。文章认为:泥沙淤积杂草、洲滩扩展、潮湿环境与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方式和强度的叠加作用是导致洞庭湖区钉螺灭而复发、血防工作防不胜防的症结所在。据此,洞庭湖区今后的灭螺血防减灾思路应从4个方面加以调整:(1)结合水利建设、环境改造灭螺血防;(2)结合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灭螺血防;(3)结合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灭螺血防;(4)结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健康教育灭螺血防。要提高全社会应对血吸虫灾害的能力,抑制钉螺孳生和血吸虫灾害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钉螺 血吸虫病 灭螺血防
下载PDF
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水利科研问题的若干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文根 马巍 匡尚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0-94,共5页
钉螺作为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环节。杀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我国血吸虫病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血吸虫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水利血防杀灭钉螺的主要任务,探讨了迫切需... 钉螺作为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环节。杀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我国血吸虫病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血吸虫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水利血防杀灭钉螺的主要任务,探讨了迫切需要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钉螺 传播 水利血防
下载PDF
滩地抑螺防病林的营造技术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镇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长江中下游大面积的滩地,由于开垦、放牧等严重的人为干扰,植被极度退化,并为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的孳生地,如何有效防治血吸虫病和科学保护利用这些滩地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建立抑螺防病林... 长江中下游大面积的滩地,由于开垦、放牧等严重的人为干扰,植被极度退化,并为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的孳生地,如何有效防治血吸虫病和科学保护利用这些滩地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建立抑螺防病林,恢复滩地植被,改善滩地环境,控制钉螺密度,防止血吸虫病流行,提高滩地经营效益等一整套技术措施,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螺防病林 营造技术 滩地
下载PDF
2004~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位刚 高原 +1 位作者 裘玲 谢朝勇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评价2004~2015年南京市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效果,为制订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以来,全市钉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钉螺面积由2004年的4... 目的评价2004~2015年南京市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效果,为制订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以来,全市钉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钉螺面积由2004年的4 700.25hm^2下降至2015年的1 713.88hm^2,降幅达63.54%。感染性钉螺面积下降显著,2009年至今,南京市均未查到阳性螺点。人群DDIA阳性率由2004年的4.04%降为2015年的0.88%,未发生急感病例。2008年以来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例(2012年除外)2006年以来未查到病畜。截至2015年,全市11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县中7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4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通过实施钉螺控制和传染源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防控效果显著,顺利完成血吸虫病规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防控效果 钉螺 南京市
下载PDF
兴林抑螺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兴宜 唐万鹏 +1 位作者 姜德鸿 郑兰英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营造抑螺防病林现已成为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与抑螺植物对钉螺生存及体内糖原、蛋白质、氨基酸、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兴林抑螺机理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抑螺防病林 抑螺机理
下载PDF
东洞庭湖出口洪道整治工程防灭螺效果监测和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旻 夏蒙 +6 位作者 李广平 周杰 孙宇 任奇鹏 李以义 罗志红 贺宏斌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8年第3期130-132,162,共4页
目的对东洞庭湖出口洪道整治工程岳阳县麻塘大堤段水利血防工程灭螺效果进行血防效果评估。方法收集岳阳县2008~2017年东洞庭湖出口洪道整治工程设计资料和周边环境钉螺调查资料,结合现场调查综合评价其防治效果。结果工程实施前至201... 目的对东洞庭湖出口洪道整治工程岳阳县麻塘大堤段水利血防工程灭螺效果进行血防效果评估。方法收集岳阳县2008~2017年东洞庭湖出口洪道整治工程设计资料和周边环境钉螺调查资料,结合现场调查综合评价其防治效果。结果工程实施前至2017年春季,麻塘大堤北闸沉螺池涵闸改造防螺工程实施后垸外洲滩钉螺密度下降94. 1%,沉螺池闸内及下游渠道钉螺降为0;麻塘大堤块石护坡防螺工程实施后垸外易感地带钉螺密度下降72. 0%,大堤护坡沿线钉螺降为0。两处血防水利工程实施后均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结论岳阳县东洞庭湖出口洪道整治工程防灭螺效果显著,各项指标达到血防要求,但工程实施后仍需加强工程维护与疫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水利血防 钉螺 洞庭湖 沉螺池
下载PDF
长江滩地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建民 苏守香 +3 位作者 郭婉琳 宋晶晶 汪国柱 周平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9-26,共8页
本文以望江县国家级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监测点为依托,通过多年对钉螺分布、林草植物群落结构、林地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变化(水旱情状况)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性。结... 本文以望江县国家级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监测点为依托,通过多年对钉螺分布、林草植物群落结构、林地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变化(水旱情状况)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血防林建设显著降低了钉螺密度,监测点新造林活螺密度从0.6480~1.4250只/0.11 m^(2)下降至0.0558~0.1351只/0.11 m^(2)。(2)不同模式、季节、耕作方式和气候变化对钉螺的年际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活螺密度:遇旱下降、遇汛上升,间作<翻耕不间作<不翻耕不间作,秋季<春季及新造林<对照。(3)钉螺密度年际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滩地造林后,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全钾明显下降,而土壤的pH值、容重明显升高,林地土壤的诸多理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P<0.05)。(4)血防林建设改变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高,抑螺效果越好;与钉螺密度显著相关的是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的相对盖度。综上所述,血防林建设引起了滩地生物和非生物诸多要素的显著改变,不同要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钉螺分布,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抑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防林建设 生物及非生物要素 钉螺分布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