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草本植物细根、叶片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友秀 杨桂梅 +3 位作者 秦子博 杨钰华 江燕东 黄柳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5-1985,共11页
植物根、叶是对环境敏感性最高的器官,探究根叶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对环境的适生策略。为探讨沿海植物的适应策略,该文以平潭岛砂质海岸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由海及陆设置了... 植物根、叶是对环境敏感性最高的器官,探究根叶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对环境的适生策略。为探讨沿海植物的适应策略,该文以平潭岛砂质海岸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由海及陆设置了3个距离梯度,选取6个叶功能性状和5个细根功能性状指标,分析海岸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根、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潮间带最小,在距高海潮线30~60 m的梯度上最大。单叶面积、叶磷含量、根平均直径、根组织密度、根磷含量随着由海到陆的距离增加呈上升趋势;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比根长、比根面积呈下降趋势。(2)植物通过性状组合,在生长与防御间进行资源分配的权衡,表现在叶性状间、根性状间以及根-叶性状间具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在地上-地下对应性状中,叶厚与根平均直径、叶磷含量与根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比叶面积与比根面积、比根长,叶组织密度与根组织密度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3)土壤因子对海岸植物功能性状变化的解释度为52.05%,其中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含水量、电导率、pH值。总体而言,在恶劣的海岸环境下,由海向陆土壤含盐量、电导率、含水量及pH值逐渐下降,整体为低磷高盐碱,植物表现为不同的生存策略:距海近的植物采取“叶片资源保守型、根系资源获取型”策略;距海远的植物则采取“叶片资源获取型、根系资源保守型”。该研究结果为海岸草本植物对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机制和适应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同时也利于通过分析土壤等环境特性按梯度筛选栽种适宜的物种,促进海岸植物的恢复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植物 叶片 细根 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生态策略
下载PDF
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性能动态指标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116
2
作者 李向岭 李从锋 +3 位作者 侯玉虹 侯海鹏 葛均筑 赵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4-1083,共10页
【目的】黄淮海区域不同播期玉米生态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光、温、水等生态因子对玉米高产具有重要影响。明确该区域光、温、水等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性能参数的内在关系,可以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选用早、中、... 【目的】黄淮海区域不同播期玉米生态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光、温、水等生态因子对玉米高产具有重要影响。明确该区域光、温、水等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性能参数的内在关系,可以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选用早、中、晚3类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益农103、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为材料,设早播(5/3)、中播(5/28)、晚播(6/22)3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4.5、6.0、7.5和9.0万株/hm2),测定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等指标和记录生育期及田间生态因子。【结果】(1)品种间产量表现为先玉335>郑单958>登海661>益农103;播期间产量表现为早播>中播>晚播。(2)生态因子对不同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作用不同,吐丝后有效积温主要影响平均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净同化率,生育期日均温主要影响生长天数;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主要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生育期有效积温(0.64**)、吐丝后有效积温(0.55**)、吐丝后日均温度(0.51**)、生育期日均温度(-0.49*)、吐丝后降雨量(-0.47*)及吐丝后日照时数(0.42*);对生态因子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生育期有效积温和吐丝后期有效积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结论】黄淮海区域作物是一年两熟,该区域玉米产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可通过适期早播、选用中熟品种,增加吐丝后期的有效积温,以保证玉米生育后期充足的有效积温和籽粒充足的灌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产量性能 生态因子 夏玉米
下载PDF
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植烟措施研究 被引量:181
3
作者 肖金香 刘正和 +2 位作者 王燕 何宽信 李立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58-160,共3页
江西省烤烟产量与烟碱含量赣南优于赣中和赣北 ,赣南平均产量为 192 0 .0kg/hm2 ,赣中为 1698.0kg/hm2 ,赣北为 170 5.5kg/hm2 ;平均烟碱含量赣南为 2 2 .7g/kg ,赣中为 18.2 g/kg ,赣北为 13 .5g/kg。简析了该省烤烟各生育期气候条件... 江西省烤烟产量与烟碱含量赣南优于赣中和赣北 ,赣南平均产量为 192 0 .0kg/hm2 ,赣中为 1698.0kg/hm2 ,赣北为 170 5.5kg/hm2 ;平均烟碱含量赣南为 2 2 .7g/kg ,赣中为 18.2 g/kg ,赣北为 13 .5g/kg。简析了该省烤烟各生育期气候条件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确定烤烟各生育阶段对光、温、水要求的主次 ,并提出植烟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态因素 烤烟 产量 品质 影响因素 植烟措施 生育期 气候条件
下载PDF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红江 蒋银涛 +1 位作者 陈留根 郑建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0-316,共7页
为了揭示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生长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以武运粳2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直播稻Ⅰ(2013年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2013年6月17日播种)、手栽秧、机插秧4个处理,对水稻根系性状及其与产量的... 为了揭示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生长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以武运粳2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直播稻Ⅰ(2013年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2013年6月17日播种)、手栽秧、机插秧4个处理,对水稻根系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机插秧的水稻产量最高,手栽秧其次,直播稻最低。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体积和根干质量水稻生育前期直播稻较大,生育中、后期手栽秧和机插秧的较大。水稻生育中、后期手栽秧和机插秧的水稻单茎根数和单茎总根长均显著高于直播稻。抽穗期和穗后20 d的水稻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体积、根干质量、单茎根数和单茎总根长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生育中、后期水稻根量增加有利于水稻高产,手栽秧和机插秧更符合高产水稻根系生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播栽方式 水稻 根系 生长动态 产量
下载PDF
底墒对小麦根冠生长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庚山 郭安红 +3 位作者 安顺清 吕厚荃 白月明 温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9-154,共6页
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大型水分试验场,进行了不同底墒处理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子和土壤水分利用影响的试验,不同底墒处理对应的播种时的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80%,75%~80%,70%~75%,65%~70%和<6... 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大型水分试验场,进行了不同底墒处理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子和土壤水分利用影响的试验,不同底墒处理对应的播种时的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80%,75%~80%,70%~75%,65%~70%和<65%。结果表明:底墒对冬小麦的根、茎、叶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根的影响尤为显著。充足的底墒能够促进根系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使收获时土壤残留水分减少,扩充了土壤水库的库容,使其能够在汛期到来时,接纳蓄存更多的降水,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调控功能。叶的生长发育与底墒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底墒与叶面积指数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底墒对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地上总干物重等有显著影响,小麦的穗粒重和底墒有显著的二次曲线(抛物线)关系,由此求得最佳底墒为85.37%(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墒 小麦 根冠生长 土壤 水分利用
下载PDF
播种方式与追肥时期对黑龙江省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龙涛 李晶 +3 位作者 商文楠 李馨园 王晓楠 魏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2,共5页
为了探寻黑龙江省冬小麦适宜的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下小麦的根冠比随生育期呈下降趋势;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生长随生育期呈先升高后下降的... 为了探寻黑龙江省冬小麦适宜的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下小麦的根冠比随生育期呈下降趋势;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生长随生育期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乳熟期达到峰值;不同处理间产量呈现显著性差异,拔节期一次施肥垄沟播处理与平播处理分别比各自对照(不追肥处理)提高27.8%、39.7%,返青期施肥分别提高21.4%、21.1%,返青期与拔节期分施分别提高27.7%、26.7%。垄沟播种在拔节期一次追施氮肥产量可达到最高,比平播处理产量提高14%。黑龙江省冬小麦采取垄沟播种在拔节期适量追肥的栽培技术有助于根系生长及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种方式 追肥时期 根系生长 产量
下载PDF
喀什地区复播玉米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璐 勾玲 +3 位作者 薛军 施治国 虎晓兵 张旺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为南疆喀什地区"一年多熟"周年超吨粮、麦后复播玉米适宜品种筛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对4个玉米品种新玉29号、浚单20号、京单28号、新玉35号,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进行麦后种植,研究复播玉米生育进程、群体叶面积指... 【目的】为南疆喀什地区"一年多熟"周年超吨粮、麦后复播玉米适宜品种筛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对4个玉米品种新玉29号、浚单20号、京单28号、新玉35号,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进行麦后种植,研究复播玉米生育进程、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植株形态及产量结构对密植的响应变化,揭示玉米生育期的光、温生态因子与产量及其结构的关系。【结果】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复播玉米生育期相应推后2~6 d,早熟品种前期发育快、吐丝早,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多,有利于玉米籽粒正常成熟和高产形成。种植密度9.0×104~9.75×104株/hm2条件下,新玉35号和新玉29号均能发挥增密、增产的丰产潜力。复播玉米在拔节-成熟期间光辐射强度、日照时数和≥10℃有效积温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结论】新玉35号成熟期早,植株高度适宜。在密植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增长快,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效益显著,可推荐作为麦后复播玉米的理想品种。同时,拔节-成熟期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有利于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 玉米 产量 生态因素
下载PDF
喀什地区甜瓜全立架栽培高产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豪杰 李俊华 翟文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7-1833,共7页
【目的】研究立架甜瓜生产的高产因素,探讨甜瓜立架栽培的高产理论基础。【方法】在全立架和爬地沟种两种栽培模式下,研究和比较5个甜瓜品种(系)的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利用效率、主要叶部病害发生情况以及产量和品质,分析立架... 【目的】研究立架甜瓜生产的高产因素,探讨甜瓜立架栽培的高产理论基础。【方法】在全立架和爬地沟种两种栽培模式下,研究和比较5个甜瓜品种(系)的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利用效率、主要叶部病害发生情况以及产量和品质,分析立架甜瓜高产的理论原因。【结果】与常规沟种栽培模式相比,立架甜瓜种植密度大、光能利用率高、品质好、减轻霜霉病的危害效果明显。【结论】通过改变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全立架栽培提高了甜瓜群体光合能力和光合效率,减轻了病害对于产量的不利影响,为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全立架 高产因素 种植模式
下载PDF
温光生态因素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付晋峰 王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695-18697,共3页
[目的]研究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的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研究玉米千粒重及产量在不同的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5月18日播种的玉米千粒重最高,6月12日播种的最低。不同密度(6月12... [目的]研究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的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研究玉米千粒重及产量在不同的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5月18日播种的玉米千粒重最高,6月12日播种的最低。不同密度(6月12日播种除外)之间千粒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播期与密度存在互作效应;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光生态因素 种植密度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指标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莹莹 王宇先 +5 位作者 刘玉涛 杨慧莹 高盼 王晨 谭可菲 徐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为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促进作物生长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黑龙江省不同种植生态区特点,选用不同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模式,对不同模式下的土壤含水率、温度和玉米生长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增温或降温的双重效应受... 为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促进作物生长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黑龙江省不同种植生态区特点,选用不同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模式,对不同模式下的土壤含水率、温度和玉米生长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增温或降温的双重效应受不同生态区和生育时期的影响。湿润区,与不还田(CK)相比,秸秆翻埋还田下的土壤含水率增加,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对植株生长指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苗期和拔节期,最终产量较CK增加4.2%。半湿润区,各时期土壤含水率均表现为秸秆覆盖还田最高,与CK相比,秸秆碎混还田、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产量分别提高4.7%、4.2%和0.6%。半干旱区,秸秆覆盖还田和两免一松还田对土壤搅动小,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整个生育期,两免一松的地上部干重始终大于其他处理。产量表现为两免一松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秸秆翻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CK,分别较CK增产8.1%、7.7%、7.2%和1.8%。综上来看,湿润区翻埋还田利于增产,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别采取碎混和两免一松还田增产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生态区 秸秆全量还田模式 土壤含水率 玉米产量
下载PDF
种植方式调控早稻生长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继杰 钟楚 +2 位作者 房玉伟 陈孝赏 刘守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7期1-7,共7页
种植方式多样性是中国水稻生产主要特点之一,对于应对多变的种植环境,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形成特征,本研究阐述了中国目前早稻生产和种植方式发展现状,... 种植方式多样性是中国水稻生产主要特点之一,对于应对多变的种植环境,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形成特征,本研究阐述了中国目前早稻生产和种植方式发展现状,归纳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生育期变化、产量和品质形成,以及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并认为今后可以从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育进程的内在机理、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和稻田土壤矿质元素流失特征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早稻 生长发育 产量 稻米品质 生态效益
下载PDF
不同配置方式对甜菜产质量及生态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刘宝辉 张庆霞 崔丽 《中国甜菜糖业》 1997年第5期17-19,共3页
研究了三种行距、三种株距配置方式下,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以及群体内主要生态因子的异同,结果表明行林距为60cm×25cm的配置方式,为甜菜产量以及产糖量最佳方式。
关键词 配置方式 生态因子 甜菜 质量 经济作物
下载PDF
综合性植物景观的营造模式探索——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庆芳 《智能城市应用》 2020年第4期58-63,共6页
以项目地主要限制因素及园林博览会设计目标为出发点,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性、人文性、地域特色的表达,种植形态的设计语言等设计因子;以“重林繁花迎复兴,青茵芳草润邯郸”为植物主题,以模块化的设计手法,营造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净化节点... 以项目地主要限制因素及园林博览会设计目标为出发点,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性、人文性、地域特色的表达,种植形态的设计语言等设计因子;以“重林繁花迎复兴,青茵芳草润邯郸”为植物主题,以模块化的设计手法,营造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净化节点清渠如许、基本农田大型观赏花海、矿坑花园生态修复群落、特色花径等多种种植形式,打造有颜值有内涵的近自然森林公园,探索综合性项目种植设计的营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博览会 设计因子 植物主题 生态修复群落 营造模式
下载PDF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红江 郑建初 +1 位作者 陈留根 周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26-2331,共6页
以粳稻品种武运粳24为材料,设置直播稻Ⅰ(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6月17日播种)、手栽秧和机插秧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影响显著,手栽秧生育期最长,机插秧其次,直播稻... 以粳稻品种武运粳24为材料,设置直播稻Ⅰ(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6月17日播种)、手栽秧和机插秧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影响显著,手栽秧生育期最长,机插秧其次,直播稻最短;机插秧水稻产量最高,直播稻产量最低;生物量上,水稻生育前期手栽秧较大,机插秧相对较小,到水稻成熟期直播稻Ⅱ的生物量最小,机插秧和手栽秧大致相当;叶面积指数上,水稻生育前期,手栽秧最大,抽穗时,不同播栽方式水稻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水稻生育后期,直播稻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手栽秧和机插秧水稻叶面积指数较直播稻显著提高;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播栽方式水稻光合势均是直播稻较小,手栽秧和机插秧较大;群体生长率上,水稻生育前期直播稻Ⅰ和手栽秧较大,水稻生育后期直播稻Ⅱ显著提高;水稻抽穗期单位干重根系的α-萘胺氧化量,机插秧要显著大于手栽秧和直播稻;水稻分蘖中期和拔节期手栽秧和直播稻Ⅰ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抽穗期到成熟期均是机插秧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机插秧水稻生育期天数相对较长,生育前期生长良好,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光合势强、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根系活力强,有利于水稻种植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栽方式 水稻产量 生物量 叶绿素 根系活力
原文传递
环境因子对紫苏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沈奇 赵继献 +5 位作者 邱雪柏 商志伟 王仙萍 杨森 徐静 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033-4043,共11页
为了探明不同环境因子对紫苏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寻找影响紫苏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及内在规律。该研究收集了贵州省6个生态区域中紫苏生育期内主要环境因子数据,与15个紫苏品系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栽培... 为了探明不同环境因子对紫苏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寻找影响紫苏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及内在规律。该研究收集了贵州省6个生态区域中紫苏生育期内主要环境因子数据,与15个紫苏品系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栽培环境对各紫苏品系的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栽培环境对产量构成因素中主穗果数,单株穗数,株高,主穗长度,生育期及千粒重的影响作用依次递减。各环境因子中,纬度与紫苏产量,生育期,株高及单株穗数呈现正相关,与主穗长度及主穗果数呈现负相关。海拔与紫苏生育期呈负相关。紫苏产量随海拔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海拔为800 m,产量达到最高值。经度除与紫苏株高呈正相关,与主穗长度呈现负相关,对其他产量指标影响趋势不一致。日照长度,积温均温及降雨量3个主要的气相因子对不同紫苏品系产量影响趋势不一致。其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日照时间与株高成负相关,积温与均温与株高呈正相关,与主穗长度呈负相关,降雨量与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呈负相关。栽培环境对油脂成分影响作用以油酸,硬脂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及含油量依次递减。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油量与棕榈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亚麻酸含量间呈现正相关。脂肪酸成分间,紫苏种子中α-亚麻酸含量与其他脂肪酸成分均呈现显著负相关,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不同环境因子对紫苏品质的影响如下:含油量与海拔及日照时间表现为正相关。α-亚麻酸含量与经度,纬度,积温及均温呈现负相关,与海拔,日照时间及降雨量呈现正相关,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与这些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与α-亚麻酸含量的情况相反。该研究详细探讨了环境因子对紫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紫苏生态种植技术及道地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环境因子 产量 品质 生态种植 道地性
原文传递
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商薯9号”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亚军 胡启国 +2 位作者 储凤丽 王文静 杨爱梅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4,共6页
为探究不同高效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2处理干物质在薯块中的分配率高于其他处理,斜栽密度60 000株/hm2与水平栽密... 为探究不同高效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2处理干物质在薯块中的分配率高于其他处理,斜栽密度60 000株/hm2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2处理产量最高;在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直栽处理的鲜薯干物率整体高于斜栽和水平栽,直栽密度60 000株/hm2处理鲜薯干物率最高,并显著高于直栽密度37 500株/hm2处理(P<0.05),在对鲜薯干物率的影响效应中,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2处理的甘薯商品薯率更高,在对商品薯率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综合以上结果,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2处理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和商品薯率。研究结果可为甘薯高效栽培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栽培方式 种植密度 产量 干物率 商品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