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composition and removal of dental model plaque by using toothpaste containing dextranase
1
作者 Yuko Aoki Zheng Sujiang +5 位作者 Yasuo Nomura Kenichiro Shibasaki Gotaro Iiizumi Liu Jing Li Debao An Fengbao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CAS 2018年第4期21-24,共4页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decomposition and removal effects of dextranase-containing toothpaste on dental plaque. Method:In the decomposition test,the supernatant of three times diluted...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decomposition and removal effects of dextranase-containing toothpaste on dental plaque. Method:In the decomposition test,the supernatant of three times diluted toothpaste was applied to a dextran solution (as a dental model plaque),and samples were evaluated by colorimetric reaction with Fehling’s test solution. In the removal test,the supernatant of three times diluted toothpaste was applied to a dental model plaque prepared with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the optical density at 550n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D_(550)) was measured as the remaining plaque. Results:In the test solution of toothpaste containing dextranase,a red-brown precipitate was observed. On the other hand,a precipitate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test solution of the placebo toothpaste which did not contain dextranase. The plaque removal effect of the test toothpaste was 2. 7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lacebo toothpaste. Conclusion: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test toothpaste containing dextranase has a higher plaque removal effect by cuttingα-1,6-linkages inside the plaque. Therefore,the test toothpaste might be helpful to prevent dental c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护理 口腔医学 护理学 护理用品
下载PDF
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冠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媚君 傅莉妃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 构建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PCI术治疗的NSTEACS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预... 目的 构建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PCI术治疗的NSTEACS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预后是否发生冠脉ISR分为正常组89例和再狭窄组57例。收集患者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等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确定收集信息中的影响PCI术后冠脉ISR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以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冠脉内钙化弧度大、钙化长度长、浅表型钙化类型等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均是影响PCI术后冠脉ISR的危险因素(OR分别=1.44、1.03、2.93,P均<0.05),以此构建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线下面积(AUC)为0.88。结论 冠脉内钙化弧度大、钙化长度长、浅表型钙化等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均为PCI术后冠脉ISR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对PCI术后冠脉ISR的发生与否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 再狭窄 钙化特征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了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润民 刘畅 +6 位作者 吴斌 李兴岳 姜佳美 游琼 胡洁芬 朱强 吴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介导了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方法体外高糖(35μmol/L D-葡萄糖)处理VSMC模拟糖尿病环境,观察高糖是否引起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和凋亡,探索高糖是否引起VSMC表型转化(收缩型转变为成骨样细胞),观...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介导了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方法体外高糖(35μmol/L D-葡萄糖)处理VSMC模拟糖尿病环境,观察高糖是否引起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和凋亡,探索高糖是否引起VSMC表型转化(收缩型转变为成骨样细胞),观察内质网应激诱导剂和抑制剂对VSMC钙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通过比色法、O-cresolphthalein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结果应用35μmol/L D-葡萄糖分别处理VSMC不同时间,可以上调VSMC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表达、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然而,4-PBA预处理抑制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同时,也能阻断高糖引起的VSMC钙化,表现为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下降。结论高糖可以激活VSMC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进而促VSMC钙化的发生,提示可能内质网应激介导了此激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内质网应激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钙化
下载PDF
不同年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晓 冯莹印 纪盛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23期2025-2034,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成分的特征,为颈动脉斑块的个性化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收集2013-09-2014-09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112例,9例患者因图像质量差剔除,余103例入组分析。将入组患者按照年龄每10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成分的特征,为颈动脉斑块的个性化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收集2013-09-2014-09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112例,9例患者因图像质量差剔除,余103例入组分析。将入组患者按照年龄每10 a间隔分为5组,A1组:40~49岁,5例;A2组:50~59岁,31例;A3组:60~69岁,39例;A4组:70~79岁,26例;A5组:80~89岁,2例。所有患者均采集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MR)图像,分析纤维帽(fibrous cap,FC)、脂质坏死核心(lipid-rich necrotic core,LRNC)、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及钙化(calcification,CA)。结果103例患者颈动脉高分辨MR图像质量均符合分析条件,能够清楚显示斑块。组间比较发现,纤维帽、脂质坏死核心的发生随年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28)。而斑块内出血、钙化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P=0.047、0.013),其中斑块内出血以A2、A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斑块内钙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1与A3组(P=0.043)、A1与A5组(P=0.049)、A2与A3组(P=0.04)、A2与A4组(P=0.049)。结论颈动脉斑块内出血、钙化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提示对斑块内出血、钙化早期干预能够延缓斑块的进展,降低其易损性,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纤维帽和大脂质核心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本研究中纤维帽发生率高、脂质核心的测量误差有关,需要大样本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易损斑块 斑块内出血 斑块钙化 高分辨磁共振 中老年
下载PDF
内皮间质转分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红蓉 秘红英 +3 位作者 孙颖 常丽萍 魏聪 梁俊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38-1341,共4页
内皮间质转分化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氧化应激、炎症、振荡剪切应力等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可以导致内皮间质转分化的发生。内皮间质转分化可以导致斑块的钙化、纤维帽变... 内皮间质转分化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氧化应激、炎症、振荡剪切应力等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可以导致内皮间质转分化的发生。内皮间质转分化可以导致斑块的钙化、纤维帽变薄,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内皮间质转分化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又一关键环节。该文将对内皮间质转分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间质转分化 钙化 不稳定斑块 非编码RNA 通心络
下载PDF
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因子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郝蔷薇 麻春杰 +3 位作者 乌兰其其格 曾寒泊 万宇 田海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因子内皮素(endothelin,ET)、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的影响,明确其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正常组10只不进行造模... 目的通过观测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因子内皮素(endothelin,ET)、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的影响,明确其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正常组10只不进行造模,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40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免疫损伤、球囊拉伤术复合因素造模,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8周造模成功后,将最终造模成功的29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n=10)、额尔敦—乌日勒组(n=10)、辛伐他汀组(n=9),额尔敦—乌日勒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额尔敦—乌日勒、辛伐他汀进行干预,24周后取材,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家兔血管内皮因子PAF和ET的浓度及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显著降低血清ET、PAF(P<0.01),在降低ET水平上优于辛伐他汀组;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组能降低主动脉ET、PAF表达(P<0.01),在降低ET表达上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额尔敦—乌日勒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敦—乌日勒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因子 内皮功能 易损斑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明振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8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8例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59例给予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59例增加阿托伐他汀,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8例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59例给予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59例增加阿托伐他汀,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厚度1.37±0.20mm、斑块面积15.02±9.53mm2、NIHSS10.29±1.4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5±0.29mm、18.44±10.36mm2及13.96±2.21分,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降低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厚度、斑块面积效果确切,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温阳通络泄浊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钟建 唐农 +3 位作者 史伟 黄雪霞 赵宁博 刘朝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通络泄浊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进行常规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通络... 目的探讨温阳通络泄浊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进行常规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通络泄浊方,每日1剂,每日两次,两组均治疗90天。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钙(Ca^(2+))、磷(P^(^3+))、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i PT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血清Klotho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心脏瓣膜钙化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TC、LDL-C、hs CRP、P^(3+)、钙磷乘积、i PTH、ALP、FGF-23水平及CACS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Klotho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心脏瓣膜钙化率为48.06%,治疗后为48.35%,试验组治疗前为47.74%,治疗后为46.59%,试验组治疗后心脏瓣膜钙化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泄浊方可能通过调节血清Klotho、FGF-23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缓解炎症反应,降低甲状旁腺分泌水平,从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及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络泄浊方 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血管钙化 KLOTHO蛋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