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ydrophilic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Membranes by Remote and Direct Ar Plasma
1
作者 张素贞 程诚 +1 位作者 兰彦 孟月东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76-581,共6页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membrane by argon (Ar) plasma-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with hydrophilic monomer [acrylic acid (AA) in this work]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distance of t...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membrane by argon (Ar) plasma-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with hydrophilic monomer [acrylic acid (AA) in this work]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distance of the membrane from the Ar plasma center and the plasma power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hydrophilieity and graft yield (GY) of the treated membran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mote plasma treatment with a proper sample position, plasma power and graft polymerization leads to a membrane surface with not only less damage, but also more permanent hydrophilicity, than direct plasma treatment does. By analyzing the morphology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s well a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pectroscopy (FTIR-ATR) respectively, a possible mechanism was tentatively rev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plasma polypropylene membrane hydrophilic modification graftingpolymerization
下载PDF
BEHAVIOR OF CHO CELLS ON MODIFIED POLYPROPYLENE BY LOW TEMPERATURE AMMONIA PLASMA 被引量:4
2
作者 ZHANG Hong YUYaoting +2 位作者 PAN Jilun XU Yuanping ZHUHesun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2001年第1期68-72,共5页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PP) membrane was modified by low temperature plasma with ammonia. The effect of exposure tim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w temperature...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PP) membrane was modified by low temperature plasma with ammonia. The effect of exposure tim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w temperature ammonia plasma treatment can enhance its hydrophilicity. 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 cells attachment on the modified membrane was enhanced and the growth rate on the membrane was faster than unmodified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temperature plasma polypropylene Surface modification CHO cells cytocompatibility.
下载PDF
PLASMA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SURFACES AND GRAF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ONTO POLYPROPYLENE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桂秋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23-435,共13页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iPP) is modified with glow discharge plasma of Ar, so that the modified surfaces of iPP films are obtained. The studie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how the surface etching ...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iPP) is modified with glow discharge plasma of Ar, so that the modified surfaces of iPP films are obtained. The studie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how the surface etching pattern of iPP films.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iPP films are confirm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The wetting properties of modified surfaces of iPP films are characterized by contact angle, and the free energy of surfaces is calculated. The free radical of modification surfaces of iPP is measured by chemical method. The surfaces of iPP are achieved with Ar plasma treatment followed by grafting copolymerization with styrene (St) in St. The grafting polymer of St onto iPP is characterized by FTIR. The grafting rate is dependent on plasma exposure time and discharge voltage. The studies show that homopolymerization of St is undergone at the sane time during the graftingcopolymerization of St onto/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treatment of polymer surface plasma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Graf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propylene surface.
原文传递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by Ethylene Plasma and Its Induced β-Form in Polypropylene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桂秋 Ya-peng Liu +1 位作者 Shu-xian Wei Jing She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69-669,670-673,共5页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plasmapolymers produced by deposition of ethylene on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The deposition films(sediments) of ethylene plasma on the su...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plasmapolymers produced by deposition of ethylene on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The deposition films(sediments) of ethylene plasma on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are nonuniform,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hydroxyl groups and aldehyde(or ketone) groups in the sediments. The sediment of ethylene plasma on the polypropylene surface could induce the growth of β-form crystals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polypropyl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polymerization plasma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β-form polypropylene
原文传递
等离子体聚合改性在丙纶无纺布亲水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然 林彬泽 +4 位作者 马乐 聂千然 田美琳 施昌勇 陈强 《印染助剂》 CAS 2023年第4期42-45,共4页
使用等离子体通过两步法对丙纶无纺布进行亲水整理。采用氮气等离子体处理丙纶无纺布,在纤维表面产生自由基;抽出氮气导入丙烯酸气体,利用自由基引发其聚合,并应用等离子体放电提高丙烯酸气体能量以加速聚合。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ATR... 使用等离子体通过两步法对丙纶无纺布进行亲水整理。采用氮气等离子体处理丙纶无纺布,在纤维表面产生自由基;抽出氮气导入丙烯酸气体,利用自由基引发其聚合,并应用等离子体放电提高丙烯酸气体能量以加速聚合。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AT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整理后静置3个月的丙纶织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纤维在1700~1725 cm^(-1)处红外吸收略有增强,XPS发现整理后丙纶中存在羰基,说明丙烯酸对丙纶纤维实现了表面改性;整理对纤维形貌改变不大,仅表面出现少量鳞片状突起物;整理前丙纶无纺布的平均接触角为127°,整理后水滴于0.20 s内完全润湿,接触角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纶 丙烯酸 亲水整理 等离子体聚合 表面改性
下载PDF
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用于聚丙烯薄膜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穆海宝 高唯 +3 位作者 喻琳 张冠军 廖一帆 李锐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17-2223,共7页
聚丙烯薄膜浸渍特性是电力电容器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改善聚丙烯薄膜的浸渍特性,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薄膜表面进行了改性研究。首先基于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原理制作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研究了其放电的电学特性。然后利用该装置产... 聚丙烯薄膜浸渍特性是电力电容器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改善聚丙烯薄膜的浸渍特性,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薄膜表面进行了改性研究。首先基于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原理制作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研究了其放电的电学特性。然后利用该装置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聚丙烯薄膜的材料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测量材料表面处理前后的表面化学元素、微观形貌和表面静态水接触角的变化,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对材料表面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薄膜经过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后,表面的极性含氧基团数量增加到10%,静态接触角降低了30%,材料表面粗糙度和浸渍特性都有较大提高;其电学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处理之后聚丙烯薄膜的交流击穿电压提高了约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电晕放电 聚丙烯薄膜 表面改性 亲水性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丙纶薄膜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金郡潮 戴瑾瑾 +1 位作者 陆望 何国兴 《印染》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13,共3页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清洁整理工艺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纺织染整加工中。本文对丙纶薄膜等离子体改性进行研究 ,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在不同气氛下随时间变化而使薄膜润湿性能得以改变的规律 ,并得出了在固定气压下 。
关键词 改性 等离子体 薄膜 聚丙烯纤维
下载PDF
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回收聚丙烯亲水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爱军 刘端 +4 位作者 朱仕惠 汪宝林 袁军 韦磊 李铭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
试以等离子体技术、反应挤出方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回收聚丙烯(r-PP),希望在成本更低的r-PP表面引入极性基团,提高亲水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用FT-IR、静态水接触角测试研究了改性PP的亲水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通过等... 试以等离子体技术、反应挤出方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回收聚丙烯(r-PP),希望在成本更低的r-PP表面引入极性基团,提高亲水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用FT-IR、静态水接触角测试研究了改性PP的亲水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接枝MAH的办法,r-PP接触角可以降至58.9,°进一步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可以使材料接触角降至45.6°,但时效性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丙烯 等离子体 亲水性改性 接触角 时效性
下载PDF
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结构与亲水性 被引量:7
9
作者 马骏 王伟 +1 位作者 黄健 王晓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马来酸酐为单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的方法对聚丙烯(PP)多孔膜的表面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以双键聚合,同时伴随着酸酐的开环。低处理功率时以表面聚合为主,酸酐结构破坏较轻,延长聚合时间... 以马来酸酐为单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的方法对聚丙烯(PP)多孔膜的表面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以双键聚合,同时伴随着酸酐的开环。低处理功率时以表面聚合为主,酸酐结构破坏较轻,延长聚合时间可以提高聚合量;高处理功率时以气相聚合为主,酸酐结构的破坏加剧,易产生交联结构。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物水解后可产生羧基,但水解作用并不完全,膜表面的亲水性与等离子体聚合条件及聚合物结构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聚合 马来酸酐 聚丙烯多孔膜 亲水化改性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制备聚丙烯吸油材料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艳玲 崔永珠 +2 位作者 吕丽华 王晓 魏春艳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3-457,共5页
以熔喷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为基材,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在PP非织造布表面上引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PP-g-BMA吸油材料。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压强、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液相接枝制备聚丙烯吸油材料的... 以熔喷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为基材,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在PP非织造布表面上引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PP-g-BMA吸油材料。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压强、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液相接枝制备聚丙烯吸油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材料表层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接枝率为7.2%,对甲苯的饱和吸附率为13.8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甲基丙烯酸丁酯 改性 聚丙烯 吸油
下载PDF
增强聚丙烯薄膜表面经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改性后的亲水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源 方志 蔡玲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1-1149,共9页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射流在薄膜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利用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薄膜进行表面改性来增强其表面亲水性,通过测量电压电流波形、Lissajous图形和发射光谱等来诊断其放电特性,通过水接触角和表面...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射流在薄膜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利用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薄膜进行表面改性来增强其表面亲水性,通过测量电压电流波形、Lissajous图形和发射光谱等来诊断其放电特性,通过水接触角和表面能测量等手段来研究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PP薄膜表面特性的影响,为实际应用选择最优的处理条件提供参考。研究了改性距离、处理时间和功率密度等参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处理后的PP薄膜放置在空气中的老化效应,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氩等离子体射流产生的粒子主要有OH、N2、Ar和少量的O,其气体温度在317~362K范围内变化,是典型的低温等离子体。PP薄膜经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后,其表面水接触角下降,表面能上升,两者均在一定处理时间内达到饱和状态。处理后表面水接触角可下降到最小值55°,表面能可增加到最大值45.313mJ/m2。通过减小改性距离、增加功率密度可以缩短时间并提高改性效果,从而提高处理效率。改性后的PP薄膜存在老化效应,但即使放置10d后,其表面水接触角仍为70.5°,远低于处理前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射流 大气压 表面改性 聚丙烯(PP)薄膜 亲水性 功率密度 改性距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改善聚丙烯表面的亲水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香梅 张菁 王庆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81,共4页
将等离子体引发接枝技术用于聚丙烯(PP)膜表面接枝丙烯酸。FT-IR证明处理后的膜表面存在有羧基,染色法定量测定了羧基的含量。另外,对修饰后的聚丙烯膜表面进行接触角的测定。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可明显改善聚丙烯膜表面亲水... 将等离子体引发接枝技术用于聚丙烯(PP)膜表面接枝丙烯酸。FT-IR证明处理后的膜表面存在有羧基,染色法定量测定了羧基的含量。另外,对修饰后的聚丙烯膜表面进行接触角的测定。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可明显改善聚丙烯膜表面亲水性,能控制PP膜表面的接枝率大小,可得到不同水接触角的PP膜,进而能人为调节PP膜的表面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酸 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 亲水性
下载PDF
HEMA远程等离子体聚合改性聚丙烯表面的结构及亲水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入贵 马骏 +2 位作者 汪思孝 黄健 王晓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73,77,共4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远程等离子体聚合方法对聚丙烯(PP)表面进行改性,以聚合量、浸水失重、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水接触角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远程距离对改性表面的化学结构、形态结构及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远程等离子体聚合方法对聚丙烯(PP)表面进行改性,以聚合量、浸水失重、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水接触角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远程距离对改性表面的化学结构、形态结构及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远程距离的增加,由于等离子体中高能粒子的轰击、刻蚀作用减轻,HEMA逐渐从气相聚合过渡到表面聚合过程,改性表面的聚合量、酯基及羟基等基团含量、线性结构聚合物含量和表面亲水性能等随之提高,远程位置28.8cm样品表面保留的HEMA单体的羟基结构最多,接触角下降至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等离子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聚丙烯 表面亲水改性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改性聚丙烯表面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长全 张贵新 +2 位作者 王新新 何湘宁 徐勇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4,57,共6页
为研究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空气等离子体对聚合物绝缘材料表面自由能的影响,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对聚丙烯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测量接触角计算了表面能,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处理前后材料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聚丙烯... 为研究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空气等离子体对聚合物绝缘材料表面自由能的影响,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对聚丙烯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测量接触角计算了表面能,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处理前后材料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聚丙烯表面测试液体接触角随放电功率、处理时间和放电峰值电压的增加而下降,而表面自由能变化量随之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聚丙烯 表面自由能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对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月 汪思孝 +1 位作者 黄健 王晓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采用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RAFT)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以二硫代苯甲酸-2-腈基异丙酯(CPDB)为RAFT链转移剂并以丙烯酸(AA)为单体,在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进行了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改性。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具有... 采用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RAFT)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以二硫代苯甲酸-2-腈基异丙酯(CPDB)为RAFT链转移剂并以丙烯酸(AA)为单体,在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进行了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改性。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具有RAFT聚合动力学特征,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引发RAFT自由基聚合。以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水通量等方法,研究了改性多孔膜的表面化学与形态结构及孔结构特征。改性多孔膜表面的接枝率随单体转化率的提高呈线性增长,表面亲水性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膜孔径及水通量随接枝聚合时间的提高持续减小。其趋势符合RAFT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机制,实现了多孔膜膜孔径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接枝聚合 等离子体引发 聚丙烯多孔膜 孔径控制
下载PDF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24
16
作者 顾彪 陈茹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1-58,共8页
在对电晕、介质阻挡放电、γ射线辐射接枝对化纤改性的简要介绍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纤维的改性。并按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过程 ,对低压和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纤维与织物改性的特点、原理及发展前景进行... 在对电晕、介质阻挡放电、γ射线辐射接枝对化纤改性的简要介绍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纤维的改性。并按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过程 ,对低压和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纤维与织物改性的特点、原理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扼要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聚丙烯纤维 表面改性 化学纤维
下载PDF
空心阴极远区等离子体接枝聚合表面改性丙纶无纺布的吸碱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温贻芳 陈新 +2 位作者 王士喜 芮延年 王红卫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74,共5页
利用空心阴极远区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对丙纶无纺布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丙纶无纺布吸碱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丙纶无纺布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功... 利用空心阴极远区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对丙纶无纺布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丙纶无纺布吸碱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丙纶无纺布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功率、气体流量等对丙纶无纺布的吸碱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试样距丙烯酸喂气管的距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也很明显;通过空心阴极远区等离子体接枝聚合表面改性处理,在丙纶无纺布的表面引入了亲水性羧基基团,改善了其浸润性,显著提高了其吸碱率和吸碱速率,达到了国外进口电池隔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阴极 丙纶无纺布 等离子体改性 二次电池隔膜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在氨等离子体改性膜上的固定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文序 蔡谨 袁骏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3期399-404,共6页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使聚丙烯膜表面氨基化,并以此膜为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载体.运用光电子能谱法确定了氨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引起的膜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讨论了氨等离子体处理时,单体流量。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聚丙烯膜 固定化 葡萄糖氧化酶 改性
下载PDF
聚丙烯材料粘结和涂装性能的改善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章益焱 周晓东 戴干策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4年第4期60-64,共5页
综述了聚丙烯表面涂装性能改善的方法,包括火焰处理法、气体热氧化法、化学试剂氧化法、电晕处理法、涂覆处理技术、力化学处理、等离子处理技术、共混改性技术、表面接枝、高能射线辐照处理等,对各种改性方法的工艺和改性效果作了评述... 综述了聚丙烯表面涂装性能改善的方法,包括火焰处理法、气体热氧化法、化学试剂氧化法、电晕处理法、涂覆处理技术、力化学处理、等离子处理技术、共混改性技术、表面接枝、高能射线辐照处理等,对各种改性方法的工艺和改性效果作了评述。重点介绍了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共混改性技术及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及等离子气体种类对表面性质、粘结强度、功能性基团数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材料 粘结性能 涂装性能 改性 共混 等离子体
下载PDF
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丙纶熔喷无纺布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燕 张明 顾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8-444,共7页
使用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丙纶熔喷无纺布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水接触角测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丙纶熔喷无纺布表面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 使用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丙纶熔喷无纺布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水接触角测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丙纶熔喷无纺布表面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丙纶熔喷无纺布经大气压氮气DBD等离子体处理很短的时间(几秒)后,表面亲水性就可以大大改善;表面出现脱氢现象,同时引入大量的含氧、含氮官能团。此外,还考察了不同外加电压对丙纶无纺布表面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丙纶熔喷无纺布 介质阻挡放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