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浆及时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0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6例。对照组仅输注悬浮红细胞,观察组...目的:探讨血浆及时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0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6例。对照组仅输注悬浮红细胞,观察组输注悬浮红细胞与血浆,对比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血后1 d 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5、3.188、3.818、1.135,P<0.05);观察组输血后1 d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1、4.759、6.4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4,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9,P=0.344>0.05);两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3,P=0.097>0.05)。结论:大出血患者接受大量输血后,其凝血功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输血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时给予适当的血浆输注,以改善机体凝血功能,保证血液输注效果,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血浆及时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0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6例。对照组仅输注悬浮红细胞,观察组输注悬浮红细胞与血浆,对比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血后1 d 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5、3.188、3.818、1.135,P<0.05);观察组输血后1 d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1、4.759、6.4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4,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9,P=0.344>0.05);两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3,P=0.097>0.05)。结论:大出血患者接受大量输血后,其凝血功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输血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时给予适当的血浆输注,以改善机体凝血功能,保证血液输注效果,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