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成因及变质程度与黏结性相互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东 张学梅 +1 位作者 郝静远 马青华 《煤质技术》 2018年第3期16-20,共5页
采用实测入炉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和活惰比计算强度指数(SI)和组分平衡指数(CBI),并由此回归黏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回归方程对于实测黏结指数G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对于实测胶质层最大厚度Y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8%。依据回归... 采用实测入炉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和活惰比计算强度指数(SI)和组分平衡指数(CBI),并由此回归黏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回归方程对于实测黏结指数G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对于实测胶质层最大厚度Y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8%。依据回归方程可绘制以组分平衡指数和强度指数为坐标的等黏结指数G曲线。焦炭性能、黏结性能和煤岩的组分平衡指数、强度指数有间接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指数 组分平衡指数 黏结指数 胶质层最大厚度 焦炭性能 黏结指数G曲线 间接相关关系
下载PDF
有压隧洞围岩最小覆盖层厚度弹塑性力学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程长清 杨自友 +1 位作者 殷海波 吴登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3-420,共8页
水工隧洞的最小覆盖层厚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确定最小覆盖层厚度是水工隧洞设计中必须重视的关键点之一。针对传统的最小覆盖层厚度算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采用弹塑性力学方法的优化算法。该优化算法综合考虑了黏聚力、内摩... 水工隧洞的最小覆盖层厚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确定最小覆盖层厚度是水工隧洞设计中必须重视的关键点之一。针对传统的最小覆盖层厚度算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采用弹塑性力学方法的优化算法。该优化算法综合考虑了黏聚力、内摩擦角、地质强度指标、施工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得到的最小覆盖层厚度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根据水工隧洞运行期的受力情况,运用Mohr-Coulomb与Hoek-Brown破坏准则,对无限大均质体中圆形水工隧洞在有无衬砌两种情况下的最小覆盖层厚度进行了弹塑性力学分析。并且与采用Tresca准则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衬砌时最小覆盖层厚度计算值小于无衬砌计算值。无衬砌时,由Mohr-Coulomb准则与Tresca准则计算所得最小覆盖层厚度随黏聚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由Mohr-Coulomb准则计算结果随内摩擦角增大而逐渐减小。当mi为一定值时,由HoekBrown准则计算结果随GSI值增大而减小。有衬砌时,当弹塑性界面在衬砌内时,最小覆盖层厚度随着衬砌黏聚力增大而增大,随着衬砌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当弹塑性界面位于岩体内时,最小覆盖层厚度随着岩体和衬砌黏聚力增大而减小,随着围岩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衬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强度理论 覆盖层厚度 塑性区 衬砌
下载PDF
胶质层厚度与最终收缩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筱鹏 倪前亮 《燃料与化工》 1996年第2期74-76,101,共4页
用煤岩学的基本条件研究了胶质层厚度与最终收缩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经生产实践证明,应用该理论选择的配煤比可生产出质量好的冶金焦。
关键词 配煤 胶质层厚度 最终收缩度 焦炭 质量
下载PDF
6061-T6铝合金塑流摩擦点焊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守法 蔡云 +1 位作者 李春风 吴松林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根据同种金属自我配对可提高摩擦因数的原理,利用改进的无针搅拌头对6061-T6铝合金进行了塑流摩擦焊。利用宏观形貌观察、拉伸试验等方法,分析了焊缝的拉伸断裂机制。研究表明,在搅拌头内嵌入与被焊材料相同的棒料,可增大搅拌头与工件... 根据同种金属自我配对可提高摩擦因数的原理,利用改进的无针搅拌头对6061-T6铝合金进行了塑流摩擦焊。利用宏观形貌观察、拉伸试验等方法,分析了焊缝的拉伸断裂机制。研究表明,在搅拌头内嵌入与被焊材料相同的棒料,可增大搅拌头与工件间的摩擦力和黏附性,从而增大焊缝塑流区厚度。嵌入搅拌头中的棒料直径越大,焊接温升率就会越高。嵌入搅拌头棒料直径增大为10mm时,焊缝抗拉强度提高为250 MPa,达到母材强度的86%,为普通无针搅拌头焊缝的1.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针搅拌头 塑流摩擦焊 塑流区厚度 抗拉强度
原文传递
高应力厚煤层回采巷道U型钢支护技术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杜高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5,共3页
以河南某矿347工作面厚煤层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了高水平应力作用下U型钢支护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和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巷道顶部塑性区分布范围较浅,两帮和底部相对较深,最大值都达到了... 以河南某矿347工作面厚煤层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了高水平应力作用下U型钢支护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和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巷道顶部塑性区分布范围较浅,两帮和底部相对较深,最大值都达到了3 m;相对来说底部变形量较大,最大底鼓量达到260 mm。针对高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U型钢支护的变形特点,对原有支护体系进行优化,利用高强锚杆对巷道帮部和底部进行加强支护,数值模拟及工业性应用都表明了优化后的方案对控制围岩变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应力 厚煤层 塑性区 高应力锚杆 巷道支护 底鼓 围岩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