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eozoic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Bachu Uplift,Tarim Basin of Northwest China:Implications for Plate Drifting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光玉 何治亮 +6 位作者 张洪安 林璐 陈强路 钱一雄 顾忆 竺知新 竺国强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755-762,共8页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2D seismic profiles, the Paleozoic structural deformation char- acteristics of Bachu (巴楚) uplift of northwestern Tarim basin, NW China, are exhibited in this article. The deformation happe...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2D seismic profiles, the Paleozoic structural deformation char- acteristics of Bachu (巴楚) uplift of northwestern Tarim basin, NW China, are exhibited in this article. The deformation happened during three main geological periods: the end of Middle-Late Ordovician (O2-3), the end of Early-Middle Devonian (D1-2), and the end of Late Permian (P2). In the Bachu uplift, there developed a series of NW-trending thrust faults and imbricate structures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NW-SE compression stress towards the end of Middle-Late Ordovician (O2-3) (middle Caledonian movement), and there developed some NNE-trending thrust faults and fault block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NEE-SWW compression stress at the end of Early-Middle Devonian (D1-2) (early Hercynian movement). However, at the end of Late Permian (P2) (late Hercynian movement), some NE-trending thrust faults and associated folds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the NE-SW compression stress. The first-stage (O2-3) deformation is obviously more violent than those of the latter two stages (D1-2 and P2), which implies that the Tarim plate drifted quickly to the north at around the same tim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deformation PALEOZOIC plate drift Bachu uplift Tarim.
原文传递
A Study on the Plate Tectonics in the Early Earth Period Based on the Core-Magma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2
作者 Weihong Qian Jun Du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23年第6期598-621,共24页
By using a dynamical approach of core-magma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this study theoretically explains the continental formation and plate drift as well as main mountain uplifts in the early Earth period. The presen... By using a dynamical approach of core-magma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this study theoretically explains the continental formation and plate drift as well as main mountain uplifts in the early Earth period. The present mantle and lithosphere were the partial part of magma fluid layer (mantle curr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s crust formation. Thus, a theory is presented regard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plate drift, in the form of planetary scale mantle currents. The origin of mantle currents is traced back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It is assumed that small particles (nebula matter) orbiting the Sun assembled, and a molten sphere of primordial Earth with different minerals even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total mass came into existence. Subsequently, a process called planetary differentiation took place, as the core and mantle currents (magma layer) started separating. This will inevitably cause the Earth to spin faster, and it is presumed that the inner core first gained angular velocity, thereby spinning faster than the material found at a shallower depth. The time interval of the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magma should have lasted for at least 0.1 - 0.2 billion years. Planetary scal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irculations of mantle currents took place, and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was realized through the vertical component. The horizontal part of the mantle currents, near the bottom of the lithosphere, became a real force to drive continental split and plate drift. The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of the core compared with the mantle currents then caused different flow directions in the two hemispheres. When the inner core rotates faster from west to east, upper mantle currents will tend to flow westwards and towards the two poles. Surface lighter materials converged towards the two poles so that two continental polar crust caps appeared when the magma surface was cooling. This caused two original supercontinents to form about 4.54 billion years ago, while an original oceanic zone formed in the tropics. The uneven latitudinal variation of crustal thickness did lead to thermal differences within the mantle currents. This caused the core-magma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Deceleration of the core will cause two flow vectors, northwesterl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southwesterly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e history of plate drift is then driven by the motion of upper mantle currents. A distinct Equatorial Convergence Zone of magma flow which developed early in Earth’s history, gave way to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serving as a border for the magma fluids and continents from the two hemisphere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Himalayans is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created by an orthogonal convergence or collision between two continental plates driven by the upper mantle curr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Formation plate drift Himalayans Orthogonal Convergenc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下载PDF
基于MS-FCM算法的船体板熔池图像处理技术
3
作者 徐远钊 罗玖田 +3 位作者 方乃文 冯志强 武鹏博 黎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0,I0007,I0008,共11页
熔池的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技术是船舶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as metal arc welding, GMAW)智能化焊接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针对船体板GMAW焊接过程中的烟雾大、飞溅多等不稳定特性导致熔池图像采集模糊、边缘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 熔池的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技术是船舶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as metal arc welding, GMAW)智能化焊接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针对船体板GMAW焊接过程中的烟雾大、飞溅多等不稳定特性导致熔池图像采集模糊、边缘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漂移(mean shift, MS)优化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FCM)的图像处理算法.在优化设计焊接动态视觉传感系统中,以最大化保证图像信息采集清晰度的基础上,利用MS算法获取超像素图像以解决FCM算法对噪声的敏感性,同时在FCM算法上引入加权邻域窗口,以增强MS-FCM算法的鲁棒性,来克服烟雾、飞溅、弧光等噪声影响,进而完成图像分割与边缘提取.最后,设计出关于FCM、空间约束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with spatial constraints, FCM_S)、加强型模糊聚类(enhanced fuzzy c-means, ENFCM)和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聚类(fuzzy local information c-means clustering, FLICM)算法的4种不同图像处理方法,并与MSFCM优化模型进行边缘分割效果对比,获取几种方法所提取的熔宽,验证熔池几何特征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MS-FCM算法在船舶焊接熔池图像处理方面能有效抑制噪声干扰,平滑信息,达到较高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均值漂移 图像分割 船体板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下载PDF
Tectonically asymmetric Earth:From net rotation to polarized westward drift of the lithosphere 被引量:5
4
作者 Carlo Doglioni Eugenio Carminati +3 位作者 Mattia Crespi Marco Cuffaro Mattia Penati Federica Riguzz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01-418,共18页
The possibility of a net rot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with respect to the mantle is generally overlooked since it depends on the adopted mantle reference frames, which are arbitrary. We review the geological and geophy... The possibility of a net rot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with respect to the mantle is generally overlooked since it depends on the adopted mantle reference frames, which are arbitrary. We review th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signatures of plate boundaries, and show that they are markedly asymmetric worldwide. Then we compare available reference frames of plate motions relative to the mantle and discuss which is at best able to fit global tectonic data. Different assumptions about the depths of hotspot sources (below or within the asthenosphere, which decouples the lithosphere from the deep mantle) predict different rates of net rot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relative to the mantle. The widely used no-net-rotation (NNR) reference frame, and low (〈0.2°-0.4°/Ma) net rotation rates (deep hotspots source) predict an average net rotation in which some plates move eastward relative to the mantle (e.g., Nazca). With fast (〉1°/Ma) net rotation (shallow hotspots source), all plates, albeit at different velocity, move westerly along a curved trajectory, with a tectonic equator tilted about 30° relative to the geographic equator.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global tectonic asymme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plate tectonics plate motions Westward drift Mantle convection
下载PDF
论中国大陆板块的裂解、漂移、碰撞和聚敛活动与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演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1-106,共16页
中国大陆板块的演化经历了三次板块构造旋回的叠加。在元古代板块构造旋回末期曾联合为一个元古大陆,并与全球元古联合古陆聚敛在一起。在古生代板块构造旋回初期,中国元古大陆与全球元古联合古陆一起,同步发生裂解、漂移和海底扩张作... 中国大陆板块的演化经历了三次板块构造旋回的叠加。在元古代板块构造旋回末期曾联合为一个元古大陆,并与全球元古联合古陆聚敛在一起。在古生代板块构造旋回初期,中国元古大陆与全球元古联合古陆一起,同步发生裂解、漂移和海底扩张作用。中国元古大陆裂解为新疆古陆、华北古陆、华南古陆、柴达未古陆、华东古陆,它们之间为窄大洋所隔,在古生代时期各陆块在赤道附近,向北半球低纬度带漂移,羌塘—印支古陆于晚泥盆—早石炭世时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随古特提斯洋的扩张自南半球向赤道漂移,经加里东、海西和印支运动,在古生代扳块构造旋回末期(T),中国大陆主体又联合在一起,并使欧亚大陆形成。中、新生代板块构造旋回早期藏南—印度古陆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从南半球向赤道漂移;华东古陆此时期演化为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一起向中国大陆板块发生俯冲、消减作用;在上白垩—中新世时期藏南—印度古陆与中国大陆西南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与收敛活动;由于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扩张作用,使中国大陆向北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漂移,仅第四纪就向北漂移达数百千米。 中国大陆板块在三次板块构造旋回活动中受大陆裂解、漂移、碰撞和收敛作用的影响,控制着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的演化和中国含油气盆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地质 板块 裂化 漂移
下载PDF
基于全球板块运动模型分析大西洋扩张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测绘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基于现代空间测量技术 SL R、VL BI和 GPS实测资料 ,解算出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速率 ,其中北大西洋的东西向扩张速率平均为 35 mm/ a,赤道大西洋东西向扩张速率分别为 2 0~ 2 5 mm/ a,南大西洋东西向扩张速率为 2 2~2 8mm/ a,证实全球... 基于现代空间测量技术 SL R、VL BI和 GPS实测资料 ,解算出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速率 ,其中北大西洋的东西向扩张速率平均为 35 mm/ a,赤道大西洋东西向扩张速率分别为 2 0~ 2 5 mm/ a,南大西洋东西向扩张速率为 2 2~2 8mm/ a,证实全球板块运动的存在及大西洋扩张学说 ,并基于全球几百万年地质模型 NNR- NU VEL1A,北大西洋的东西向扩张速率平均为 2 4.3m m/ a,基于最新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ITRF2 0 0 0 VEL,北大西洋的东西向扩张速率平均为 2 0 .8mm/ a,总体上大西洋实测东西扩张速度与根据地学资料推出的地球板块运动模型和最新ITRF2 0 0 0 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运动 模型 大西洋扩张 大陆漂移 ITRF
下载PDF
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地质力学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文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731,共15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提出的依据;论述了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由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发现了大洋中脊、洋底扩张,解释了大陆张裂的机制,并建立了全球板块构造理论,形成现代地学思想的革命;李四光在大陆漂...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提出的依据;论述了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由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发现了大洋中脊、洋底扩张,解释了大陆张裂的机制,并建立了全球板块构造理论,形成现代地学思想的革命;李四光在大陆漂移说提出的同时已在积极地探讨和论述大陆地壳水平运动问题,并结合中国大陆实际,发展了陆内碰撞变形理论,即包括全球大陆构造体系在内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他强调地质力学是一支脚站在地质上,另一支脚站在力学上来研究地壳运动和变形现象。后来更扩大了其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应用。文章对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全球板块构造理论及地质力学三者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论述了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方法的现代意义、超前意义,提出要重视和发扬李四光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建议深入学习李四光的著述,结合地质调查新成果去丰富它和发展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漂移 板块构造 地质力学 李四光
下载PDF
进路法回采顶柱人工假顶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赵伏军 李夕兵 +2 位作者 赵国彦 刘国富 王剑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针对用进路法回采顶柱的人工假顶暴露形状为矩形的矿山地下结构 ,应用薄板理论和能量原理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进路结构力学模型 ,得出了假顶变形阶段的挠曲、应力与假顶的强度、受力及工程尺寸等参数的关系式 ,并具体应用于新... 针对用进路法回采顶柱的人工假顶暴露形状为矩形的矿山地下结构 ,应用薄板理论和能量原理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进路结构力学模型 ,得出了假顶变形阶段的挠曲、应力与假顶的强度、受力及工程尺寸等参数的关系式 ,并具体应用于新城金矿的顶柱回采实践中 ,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路法 回采顶柱 人工假顶 稳定性
下载PDF
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梁光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1-220,共10页
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北漂的动力机制则很少被关注。传统上认为是海底扩张造成了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但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却与此相悖。基于地磁场异常特征、古... 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北漂的动力机制则很少被关注。传统上认为是海底扩张造成了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但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却与此相悖。基于地磁场异常特征、古地磁测量和地震勘探剖面等诸多证据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40km,其北漂的动力机制与印度板块南侧深部的岩浆上涌密切相关,大陆板块的漂移是自发驱动的。通过新建立的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来源,并合理地解释了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伴随左旋的深层次动力机制。最后探讨了印度大陆板块在80~40 Ma期间异常高速漂移的根源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本研究为大陆漂移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板块 大陆漂移 动力机制 东非裂谷 海底扩张
下载PDF
俯冲带几何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华建 徐果明 +1 位作者 肖翔 陈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在板块的汇聚边界上 ,若一板块向另一板块俯冲下插 ,所形成的俯冲边界 (海沟 ,造山带 )的形态与俯冲板块、被俯冲板块的性质有很大关系。文中主要通过平板俯冲模型来计算模拟全球范围内一些大的俯冲边界 ,并对俯冲角等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在板块的汇聚边界上 ,若一板块向另一板块俯冲下插 ,所形成的俯冲边界 (海沟 ,造山带 )的形态与俯冲板块、被俯冲板块的性质有很大关系。文中主要通过平板俯冲模型来计算模拟全球范围内一些大的俯冲边界 ,并对俯冲角等问题作了一些讨论。近来的研究表明 ,岩石圈板块存在普遍的西向漂移。由文中计算得到的太平洋东岸的板块初始俯冲角小于目前观测到的贝尼奥夫带倾角 ;而太平洋西岸的情况则恰好相反 ,初始俯冲角大于目前观测到的贝尼奥夫带倾角。这直接反映了岩石圈板块的西向漂移 ;对地幔而言 ,则是地幔相对于地壳的东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 俯冲角 岩石圈板块 地幔 平板俯冲 地质构造作用 大陆漂移 地震
下载PDF
软岩巷道复合支护技术新方案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庶林 郑雨天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文简述了梅河矿三井软岩巷道原有支护的发展历史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试验巷道采用喷锚网加钢筋混凝土弧板复合支护的新方案,并对其设计、试验及施工工艺作了全面论述。试验与监测表明,设计中支护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支护效果是显... 本文简述了梅河矿三井软岩巷道原有支护的发展历史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试验巷道采用喷锚网加钢筋混凝土弧板复合支护的新方案,并对其设计、试验及施工工艺作了全面论述。试验与监测表明,设计中支护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支护效果是显著的,支护后40天左右现场围岩的位移速度明显趋缓。这一复合支护方案具有先柔后刚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国际弧板支护发展的新趋势,它是我国支护技术上的革新和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巷道 弧板支护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奥运各项目群体竞技实力的板块构造与动态漂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一龙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4,106,共5页
以项目群体为单位,分析第24-28届奥运会上各参赛国各项目成绩,研究各项目群体竞技实力的板块构造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欧洲是构成各项目群体强势板块的重要组成成分,亚洲在制胜类、得分类、评分类项目群体强势板块中占有一席之地... 以项目群体为单位,分析第24-28届奥运会上各参赛国各项目成绩,研究各项目群体竞技实力的板块构造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欧洲是构成各项目群体强势板块的重要组成成分,亚洲在制胜类、得分类、评分类项目群体强势板块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大洋洲和非洲是构成各项目群体弱势板块的主要组成成分;各项目群体的强势和弱势板块的漂移主要源自北美和南美洲;另外,测量类项目群体和评分类项目群体竞技实力的板块构造较为稳定,得分类项目群体板块漂移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项目群体 板块 构造 漂移
下载PDF
岩石圈板块漂移引起岩石古剩磁偏角变化规律
13
作者 张亚明 高玉娟 +2 位作者 张树东 闫平科 何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0-369,共10页
依据古地磁基本原理,结合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的欧拉旋转,通过赤平投影作图,探讨了岩石圈板块漂移引起古剩磁偏角的变化规律,得出古剩磁偏角的变化与岩石圈板块所处的半球、欧拉极所处的区间以及岩石圈板块东西向运动分量相关,在现今... 依据古地磁基本原理,结合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的欧拉旋转,通过赤平投影作图,探讨了岩石圈板块漂移引起古剩磁偏角的变化规律,得出古剩磁偏角的变化与岩石圈板块所处的半球、欧拉极所处的区间以及岩石圈板块东西向运动分量相关,在现今地理坐标下的古剩磁偏角是地质历史时期岩石圈板块多期活动引起古剩磁偏角变化的综合结果。由于欧拉极主要分布在绝对占优的两个区间,因此,岩石圈板块运动主要是欧拉极分布在这两个区间的旋转运动,而当欧拉极分布在这两个区间且当岩石圈板块所处的半球的东西向运动分量方向相同时,古剩磁偏角的变化规律较一致。进而可依据欧拉极分布在这两个区间岩石圈板块旋转引起古剩磁偏角变化规律,结合相邻两个时代形成的岩石古剩磁偏角和倾角之差,以及相对较老岩石形成时所处的半球,可定性确定岩石圈板块在这一地质历史时期的运动方向,为构造应力场演化提供一定的依据,使古地磁数据在大地构造研究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板块 漂移 磁偏角 变化
下载PDF
500V体硅N-LDMOS器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生礼 孙伟锋 +1 位作者 易扬波 伍玉萍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1-525,539,共6页
借助Tsuprem-4和Medici软件详细讨论分析了高压N-LDMOS器件的衬底浓度、漂移区注入剂量、金属场极板长度等参数与击穿电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参数的模拟设计,最终得到兼容体硅标准低压CMOS工艺的500V体硅N-LDMOS的最佳结构、工艺参数,... 借助Tsuprem-4和Medici软件详细讨论分析了高压N-LDMOS器件的衬底浓度、漂移区注入剂量、金属场极板长度等参数与击穿电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参数的模拟设计,最终得到兼容体硅标准低压CMOS工艺的500V体硅N-LDMOS的最佳结构、工艺参数,通过I-V特性曲线可知该高压N-LDMOS器件的关态和开态击穿电压都达到500V以上,开启电压为1.5V,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各种高压功率集成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移区 金属场极板 击穿电压 体硅
下载PDF
20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光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2期1-6,共6页
20世纪地球科学经历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的发展过程 ,通过研究的深化和认识的更新 ,使得许多孤立的地质现象进一步得到规律性的认识 .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活动论 ,查清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
关键词 20世纪 地球科学 科学发展 大陆漂移
下载PDF
地球岩石圈及其板块运动的现代测定——大西洋扩张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志根 朱文耀 《自然杂志》 2000年第4期202-207,共6页
自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实施了第一个地壳动力学计划,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测定了500多条洲际间的基线长度变化率,得到了全球约550个地面观测站的地心坐标及其变化率,实现了用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高精度地球参考架;证... 自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实施了第一个地壳动力学计划,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测定了500多条洲际间的基线长度变化率,得到了全球约550个地面观测站的地心坐标及其变化率,实现了用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高精度地球参考架;证实了全球板块运动的存在,为测地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和地震灾害学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分析得到了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速率的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漂移 板块运动 空间测地技术 大西洋扩张
下载PDF
某特种工程中精密定位、定向的实现
17
作者 羊远新 朱智勤 孙占义 《测绘工程》 CSCD 2010年第3期39-42,共4页
针对某特种工程中长距离精密定位、定向的需要,从高等级GPS控制网精度、加密GPS控制网精度、坐标投影误差、板块漂移影响及工程放样误差等方面分析和估算误差影响,探讨达到精度指标要求的可能性。针对潜在的定位、定向的影响因素,提出... 针对某特种工程中长距离精密定位、定向的需要,从高等级GPS控制网精度、加密GPS控制网精度、坐标投影误差、板块漂移影响及工程放样误差等方面分析和估算误差影响,探讨达到精度指标要求的可能性。针对潜在的定位、定向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技术实现方案,评价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工程定位、定向实际达到的精度,并对特定区域内被监测目标的点位精度、有效覆盖范围误差做出推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定向 坐标系统 GPS 坐标投影 板块漂移
下载PDF
板-柱结构设计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楠 郑文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06-1210,共5页
板-柱结构自出现以来,由于这一结构形式具有众所周知的优点,其应用范围日趋扩大.但它的抗震性能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板-柱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现状,从风载和常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顶点侧移,静力弹塑性... 板-柱结构自出现以来,由于这一结构形式具有众所周知的优点,其应用范围日趋扩大.但它的抗震性能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板-柱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现状,从风载和常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顶点侧移,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节点抗震性能以及结构振型分析等几个方面,评价了板-柱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对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结构 板柱-剪力墙结构 顶点侧移 静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性能
下载PDF
下向进路人工假顶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红伟 赵彬 +1 位作者 蒲成志 衣永亮 《现代矿业》 CAS 2009年第12期13-15,40,共4页
基于薄"板"和简支"梁"理论对下向进路人工假顶失稳机理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了进路布置方式、底筋作用、微裂隙发展等因素。分析了薄"板"模型适用于上下进路平行相错布置情况,易发生贯穿整个进路顶板的失... 基于薄"板"和简支"梁"理论对下向进路人工假顶失稳机理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了进路布置方式、底筋作用、微裂隙发展等因素。分析了薄"板"模型适用于上下进路平行相错布置情况,易发生贯穿整个进路顶板的失稳冒落,甚至发生悬臂"梁"状态的折断;简支"梁"模型适用于上下进路斜交(或垂直)情况,人工假顶不会发生连环破坏,但采用吊筋对人工假顶稳定性影响不大,真正起作用的是底筋网。对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生产的矿山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向进路 人工假顶 薄“板”理论 简支“梁”理论 失稳机理
下载PDF
板块差异漂移机制分析及其动力学模型
20
作者 李国和 王思敬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4期82-88,共7页
应用质点动力学原理,推导地出地幔流体在径向运移中受地球自旋惯性场作用而西移的速率及位移公式。根据地球自旋惯性系统特点设计地幔流体的2维实验模型,推导赤道面附近地幔流体的运动公式,并推广到3维。最后得出地壳块体被动西漂... 应用质点动力学原理,推导地出地幔流体在径向运移中受地球自旋惯性场作用而西移的速率及位移公式。根据地球自旋惯性系统特点设计地幔流体的2维实验模型,推导赤道面附近地幔流体的运动公式,并推广到3维。最后得出地壳块体被动西漂、地幔软流体环流及地球各层圈差速旋转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地幔流体 板块漂移 地球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