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损伤等效的直立锁边屋面板动态抗风揭试验方法
1
作者 孙瑛 武涛 曹正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围护结构在台风等极端风下的抗风性能需要依靠动态试验测定,试验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模拟研究受限。基于直立锁边屋面板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疲劳分析研究荷载幅值对材料损伤影响,提出简化荷载序列组合。借助雨流计数法统计测点风压... 围护结构在台风等极端风下的抗风性能需要依靠动态试验测定,试验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模拟研究受限。基于直立锁边屋面板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疲劳分析研究荷载幅值对材料损伤影响,提出简化荷载序列组合。借助雨流计数法统计测点风压时程得到基于损伤等效的简化荷载循环,提出动态抗风揭试验方法。参照不同试验方法开展抗风揭试验,通过对比发现,试验方法对屋面板风揭破坏过程影响不明显。除永久塑性变形外,该文试验方法与现有试验方法下屋面板损坏现象基本一致,屋面板均为撕裂破坏。不同试验方法下屋面板承载力差异在10%~20%间。该文试验方法加载周期小于1h,现有试验方法加载周期则大于20h。在屋面板风揭破坏过程、承载力等抗风揭性能差异不大情况下,该文试验方法可大幅降低试验周期,为开展模拟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锁边屋面板 雨流计数法 损伤等效 简化荷载循环 动态试验方法
下载PDF
地球的层圈结构与穿越层圈构造 被引量:19
2
作者 许志琴 王勤 +1 位作者 孙卫东 李忠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1-282,共22页
从1906年发现地核到20世纪60年代,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矿物物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具有物理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层圈结构,并根据全球地震波速度和密度的变化建立了初始参考地球模型。1967年提出的板块构造理论假定刚性的岩石圈板块在塑... 从1906年发现地核到20世纪60年代,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矿物物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具有物理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层圈结构,并根据全球地震波速度和密度的变化建立了初始参考地球模型。1967年提出的板块构造理论假定刚性的岩石圈板块在塑性的软流圈之上发生运动,在洋中脊不断形成的洋壳逐渐在海沟俯冲,由于板块是刚性的,变形将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板块构造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大洋岩石圈的形成和消亡、火山和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以及全球构造格局,给地球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但是,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尚未解决板块运动的起源和驱动力、大陆岩石圈的弥散性变形、大陆深俯冲等问题,因此大陆动力学成为对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补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板块汇聚边界,大洋岩石圈可以俯冲至地幔过渡带、下地幔,乃至核幔边界;而大陆岩石圈可以俯冲至150~300 km深度,然后相对低密度的陆壳物质快速折返形成含柯石英和微粒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带。地幔柱活动是是俯冲板块再循环的产物,不仅可以形成大火成岩省和洋岛玄武岩,还可以把俯冲到地幔过渡带的物质带回浅部,导致蛇绿岩中保留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因此,俯冲带和地幔柱不仅提供了穿越层圈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通道,也驱动了对地球宜居性至关重要的水循环和碳循环,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和动力学演化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大陆动力学 俯冲带 地幔柱 层圈结构 壳-幔循环
下载PDF
粘弹性矩形板的混沌和超混沌行为 被引量:32
3
作者 程昌钧 张能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2-699,共8页
从薄板Karman理论的基本假设出发;利用线性粘弹性理论中的Boltzman叠加原理,建立了粘弹性薄板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初边值问题,其运动方程是一组非线性积分──微分方程.在空间域上利用Galerkin平均化法之后,得到了变型的非线性积分... 从薄板Karman理论的基本假设出发;利用线性粘弹性理论中的Boltzman叠加原理,建立了粘弹性薄板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初边值问题,其运动方程是一组非线性积分──微分方程.在空间域上利用Galerkin平均化法之后,得到了变型的非线性积分──微分型的Duffing方程.综合利用动力系统中的多种方法,揭示了粘弹性矩形板在横向周期激励下的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如不动点、极限环、混沌、奇怪吸引子、超混沌等,其中,混沌和超混沌是交替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矩形板 本构定律 混沌 超混沌 耗散结构
下载PDF
板块运动的动力学解释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东升 卢华复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344-349,共6页
系统阐述了板块运动动力学的主要方面,首次提出了板块聚合-离散的银河年周期律,强调板块运动是内生和外生双重动力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用非线性多元动态方程进行刻划。
关键词 板块动力学 板块聚合 离散周期 地质力学
下载PDF
高紧凑性交叉斜盘式功率传输机构的特性
5
作者 张雷 徐海军 +2 位作者 张湘 徐小军 邹腾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165-2174,共10页
为提高朗肯循环中膨胀机的密封性能及功率密度,设计了一种交叉斜盘式功率传输机构来消除活塞与气缸之间的侧向力。建立了交叉斜盘机构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机构直线驱动活塞原理及高功率密度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缸内热力学模型,分析... 为提高朗肯循环中膨胀机的密封性能及功率密度,设计了一种交叉斜盘式功率传输机构来消除活塞与气缸之间的侧向力。建立了交叉斜盘机构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机构直线驱动活塞原理及高功率密度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缸内热力学模型,分析缸内气压随主轴转角的关系,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交叉斜盘机构传动过程中的摩擦损耗,研究了机构功率传输特性,进行了气动及电机拖动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盘机构 高紧凑性 动力特性 朗肯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