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understorms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Modified Thunderstorm Indices 被引量:2
1
作者 YOU Wei ZANG Zengliang +2 位作者 PAN Xiaobin ZHANG Lifeng LI Y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15-527,共13页
The Tibetan Plateau, with an average altitude above 4000 m, is the highest and largest plateau in the world. The frequency of thunderstorms in this region is extremely high. Many indices are used in operational foreca... The Tibetan Plateau, with an average altitude above 4000 m, is the highest and largest plateau in the world. The frequency of thunderstorms in this region is extremely high. Many indices are used in operational forecasting to assess the stability of the atmosphere and predict the probability of severe thunderstorm development. On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many of these indices is that they are mainly based on observations from plains.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Plateau's high elevation, most convective parameters cannot be applied directly, or their application is ineffective. The pre-convective environment on thunderstorm days in this region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sounding data obtained throughout a five-year period(2006–10).Thunderstorms occu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under conditions that differ strikingly from those in plains. On this basis,stability indices, such as the Showalter index(including SI and SICCL), and the K index are improved to better assess the thunderstorm environments on the Plateau. Verific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the true-skill statistic(TSS) and Heidke skill score(HSS), a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optimal thresholds and relative forecast skill for each modified index. Lastly, the modified indices are verified with a two-year independent dataset(2011–12), showing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the modified indice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or not a thunderstorm day is likely to occur, we recommend the modified SICCLin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understorm Tibetan plateau modified parameters skill score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及其天气学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尤伟 臧增亮 +3 位作者 潘晓滨 李毅 安成 李安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3-1529,共7页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00-2009年夏季(6-8月)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雷暴天气各要素的垂直廓线特征,在此基础上,修正了K指数,并对修正后的K指数(KM)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高原雷暴中心主要发生在...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00-2009年夏季(6-8月)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雷暴天气各要素的垂直廓线特征,在此基础上,修正了K指数,并对修正后的K指数(KM)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高原雷暴中心主要发生在高原西南侧的日喀则、高原中部腹地那曲、拉萨一带以及高原东部地区,夏季高原中部雷暴中心区随月份向西南转移,其东侧的雷暴中心区随月份向南偏移,雷暴中心位置向南偏移且雷暴的月平均频数减少,高原上由南向北雷暴发生的时段不同,高原中部和北部的那曲、沱沱河雷暴峰值的出现时段比南部的拉萨早3~6h;高原南部的定日和拉萨雷暴日大气低层存在逆湿现象。高原地区雷暴日500~400hPa之间为不稳定层,400hPa以上为稳定层,400hPa处假相当位温为最小值,雷暴日平均风向为西南风;对KM指数检验表明,大多数雷暴日KM>10℃,占总雷暴日的92.7%;当KM<0℃时几乎无雷暴发生,KM指数对雷暴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雷暴 假相当位温 修正的K指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雷暴弱降水云微物理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戴进 余兴 +4 位作者 刘贵华 徐小红 岳治国 孙伟 杨馥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8-298,共11页
选取青藏高原3个雷暴弱降水过程,以极轨卫星反演云微物理特征分析方法为主,结合地面实况和探空资料,探讨了云微物理特征及这类雷暴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这类云的云底温度较低,为0℃左右,离地面1~2 km,属冷云底的对流云。与暖云... 选取青藏高原3个雷暴弱降水过程,以极轨卫星反演云微物理特征分析方法为主,结合地面实况和探空资料,探讨了云微物理特征及这类雷暴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这类云的云底温度较低,为0℃左右,离地面1~2 km,属冷云底的对流云。与暖云底(云底温度15~20℃)相比,冷云底导致云中的水成物少,释放潜热少,这可能是该区域强对流灾害少的主要原因之一;(2)冰化温度较高(高度低),云粒子在-20^-25℃高度上基本完全冰化,可能与云底粒子有效半径(Re)较大有关;(3)Re=15μm的高度到冰化高度是主要起电层对应的温度,为-10^-25℃,这一层为冰、水共存区;(4)云的主体高度均在0℃层以上,降水以冷云过程为主,冰相参与的增长过程为主要的云雨粒子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雷暴 弱降水 云微物理特征 冷云底 卫星反演
下载PDF
近距离负地闪电场波形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其林 郄秀书 +3 位作者 王怀斌 陈成品 张广庶 张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26-130,共5页
利用GPS同步的高时间分辨率闪电电场变化仪,2002年夏季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闪电特征进行了多点同步观测,得到了0.4μs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资料.文中主要分析了8月4日一次雷暴过程中大量负地闪电场变化波形,发现首次闪击先... 利用GPS同步的高时间分辨率闪电电场变化仪,2002年夏季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闪电特征进行了多点同步观测,得到了0.4μs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资料.文中主要分析了8月4日一次雷暴过程中大量负地闪电场变化波形,发现首次闪击先导电场反转距离的变化范围为3.4~5.1km.在3.4km以内,负先导引起的电场变化为负,地闪典型波形呈V形;在5.1km以外,负先导引起的电场变化为正,地闪典型波形呈MP形,即随距离的增加,负地闪典型波形一般从V形变为MP形.另外,将源电荷先导模式和电荷均匀分布的回击静电模式结合,对首次闪击电场变化波形的V形和MP形结构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雷暴 电场变化 先导 地闪
下载PDF
青海高原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胡玲 郭卫东 +1 位作者 王振宇 汪青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70,共7页
利用青海高原41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趋势系数、倾向率、绝对变率和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振荡周期。结果表明:近47年青海高原雷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变化特征不一致... 利用青海高原41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趋势系数、倾向率、绝对变率和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振荡周期。结果表明:近47年青海高原雷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变化特征不一致,雷暴多的地区减少趋势越明显,雷暴最少的柴达木盆地变化不明显,甚至略有增加;雷暴初日表现为显著的推迟趋势,雷暴终日呈显著的提前趋势,雷暴期在缩短;青海南部高原雷暴出现最早,结束最晚,柴达木盆地出现最晚,结束最早;年雷暴日数在2000年发生明显突变,周期分析发现存在准5年周期振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雷暴天气引起的雷击、暴雨灾害在逐年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雷暴 气候特征
下载PDF
高原雷暴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其林 郄秀书 王怀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4-98,共5页
该文主要利用微秒量级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资料,对甘肃平凉地区雷暴过程中云地闪电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的远区辐射场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并与国内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高原夏季雷暴过程中的闪电特征具有较大的独特性,平... 该文主要利用微秒量级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资料,对甘肃平凉地区雷暴过程中云地闪电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的远区辐射场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并与国内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高原夏季雷暴过程中的闪电特征具有较大的独特性,平均而言,高原雷暴正负地闪首次回击辐射场波形的过零时间分别为63ms、66ms;正负地闪首次回击负反冲深度分别为20%、31%,其二者均介于美国夏季雷暴和日本冬季雷暴之间。负地闪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初始峰值之后,通常叠加有明显的次峰现象,而正地闪相对较少,相邻次峰间隔依次增大,相对强度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放电 雷暴 地闪 辐射场 特征分析 高电压技术 特征参量
下载PDF
利用地面电场对中川地区一次雷暴过程电荷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廷龙 言穆弘 +1 位作者 张彤 赵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4-1532,共9页
针对中国内陆高原地区雷暴多为孤立且尺度较小的特征,假定孤立雷暴在闪电发生前,当地面电场处于平稳状态时,云内的电荷区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且只与垂直高度有关。根据云厚可将雷暴云在垂直方向上分为若干个厚度相等的区域,地面电场... 针对中国内陆高原地区雷暴多为孤立且尺度较小的特征,假定孤立雷暴在闪电发生前,当地面电场处于平稳状态时,云内的电荷区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且只与垂直高度有关。根据云厚可将雷暴云在垂直方向上分为若干个厚度相等的区域,地面电场值即为雷暴云内多个水平均匀分布的电荷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理论假设基础上,利用甘肃中川地区一次典型雷暴过程引起的多站地面电场观测资料,对该雷暴过程的电荷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进行最小二乘法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在雷暴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下部始终存在一范围和强度都较大的正电荷区,同时在雷暴云顶部存在强度较小的负电荷区,使得雷暴整体上呈四极性电荷结构。通过与雷达回波的对比,发现雷暴电荷中心与雷达强回波中心位置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高原 雷暴 地面电场 电荷结构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雷暴活动特征及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江林 余晔 刘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75-1583,共9页
利用1951-2012年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下称研究区)54个站点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季节统计了研究区雷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夏季雷暴日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 利用1951-2012年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下称研究区)54个站点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季节统计了研究区雷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夏季雷暴日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其次为祁连山东部的永登和乌鞘岭地区,靠近黄土高原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对较少,研究区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夏季(6-8月)雷暴日数多年对应强夏季风年,雷暴日数少年对应弱夏季风年。东亚夏季风强年,研究区水汽通量明显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新疆东侧和内蒙古西北侧500 hPa高度场偏低,蒙古热低压处于发展阶段,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东亚夏季风弱年,情况则相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雷暴日数与东亚夏季风都存在准30年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雷暴日数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雷电气候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涛 王让会 王润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选取了青藏高原东北侧临夏站1980—201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和陇中地区闪电定位仪2006—2010年的闪电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手段对该地区雷电的年际变化、年变化、日变化、首次发生雷暴方向、地闪密度等进行了分析.基本揭示了该地区雷电的发... 选取了青藏高原东北侧临夏站1980—201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和陇中地区闪电定位仪2006—2010年的闪电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手段对该地区雷电的年际变化、年变化、日变化、首次发生雷暴方向、地闪密度等进行了分析.基本揭示了该地区雷电的发生特征,发现一年中雷电主要发生在夏季,一天中雷电主要发生在下午及傍晚,地闪密度高于中国平均密度.对该地区雷电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侧 雷电 气候特征
下载PDF
青藏线格拉段和同纬度平原雷电活动规律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康鹏 何金良 +2 位作者 曾嵘 张富州 杜宝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8-59,68,共3页
为了解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所基于的雷电活动特征,通过统计青藏线格拉段110 kV输电线路沿线各站点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站点近50年来的雷电活动观测数据,分析比较了两地区各站点的雷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同内地相比,雷电活动次数频繁... 为了解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所基于的雷电活动特征,通过统计青藏线格拉段110 kV输电线路沿线各站点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站点近50年来的雷电活动观测数据,分析比较了两地区各站点的雷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同内地相比,雷电活动次数频繁但强度不大。研究结果可供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供电系统防雷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雷电活动 雷暴日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层结特征分析 被引量:47
11
作者 张翠华 言穆弘 +1 位作者 董万胜 张义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1-747,共7页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雷暴活动相当频繁,这种雷暴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在地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下形成雷暴,但强度不大,最大反射率一般不超过 40 dBz,相对云顶高度可伸展到10.0~ 13.0 km,强弱雷暴差别不大.雷暴持续时间大约为30 min左右...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雷暴活动相当频繁,这种雷暴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在地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下形成雷暴,但强度不大,最大反射率一般不超过 40 dBz,相对云顶高度可伸展到10.0~ 13.0 km,强弱雷暴差别不大.雷暴持续时间大约为30 min左右,主要发生在13:00~19:00(北京时,下同)之间,峰值出现在16:00左右.此外,在晚上也有弱对流,最大反射率约为20 dBz.高原雷暴天气层结具有与平原雷暴完全不同的特征,一般为整层弱不稳定,高度可以伸展到100 hPa,整层不稳定能量不大,强雷暴CAPE值平均为782 J·kg-1,弱雷暴约为406 J·kg-1,分布较均匀,不出现能量特别大的不稳定层次.近地层相对湿度有'逆湿'现象,厚度约1~2 km,平均为60%~80%(雨季后).无论是强雷暴天气还是弱雷暴天气都具有上述相似层结.这种层结可触发对流,发展高度很高,但强度不大,能量较小.这种特殊层结揭示了高原雷暴的特殊结构.雷暴的闪电频数可以表征雷暴发展强度,通常可以建立闪电频数与雷暴单一参量(云顶高度)之间的统计关系式,从而可以利用测量闪电频数来预报雷暴的强弱,但上述关系对于高原雷暴并不适用,必须建立闪电频数与多参量之间的综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雷暴 层结特征 闪电频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强对流雷暴云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12
作者 张鸿发 郭三刚 +4 位作者 张义军 程国栋 石运强 普布卓玛 侯正俊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8-564,共7页
利用青藏高原1950—2000年50年5~9月的雷暴天气资料,特别是近20年在青藏高原多次实验观测的地面和高空天气资料及部分雷达回波资料,揭示了青藏铁路沿线强对流雷暴天气分布的变化特征及高原强雷暴云日变化和强雷暴云生命史特点。结果表... 利用青藏高原1950—2000年50年5~9月的雷暴天气资料,特别是近20年在青藏高原多次实验观测的地面和高空天气资料及部分雷达回波资料,揭示了青藏铁路沿线强对流雷暴天气分布的变化特征及高原强雷暴云日变化和强雷暴云生命史特点。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铁路沿线强雷暴天气由北向南增加,多雷暴中心在高原中部的那曲、安多和索县一带,呈东西向,与青藏高原山脉走向一致。雷暴发生次数年均达到90次,5~9月占全年的97%。青藏高原强对流雷暴云中有87%产生霰和强阵性降雨,其中有63%为雨夹雹。高原强雷暴云从5月月均达到10次后逐月增加,6月猛增到20次左右,7月最多月均达到25次以上,8月较多达到20次以上,9月减少到20次。高原雷暴云发生时段主要在15~22时(北京时,下同),由北向南推迟,那曲主要在17~19时,拉萨在21~23时,06~11时基本上没有雷暴。那曲出现强雷暴的峰值时段要比拉萨早6h,出现雷暴相对比例高一倍。高原强雷暴云生命史的持续时间≤1h的达到70%以上,持续时间1~2h的达到20%,而持续时间>2h的不到数总数的10%。那曲强雷暴云持续时间明显比拉萨长,且相对比率高。50年间3个时段雷暴发生次数说明,最近10年青藏铁路沿线出现强对流雷暴频数略有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 雷暴活动和分布特征
下载PDF
低纬高原两次特殊灾害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尤红 肖子牛 +1 位作者 王刚平 曹中和 《暴雨灾害》 2010年第3期216-223,共8页
在低纬度高原云南,2008年2月28日出现一次冰雹、雷雪天气过程,同年7月2日出现一次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上述两次特殊灾害性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在低纬度高原云南,2008年2月28日出现一次冰雹、雷雪天气过程,同年7月2日出现一次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上述两次特殊灾害性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前一过程由不断东南移的、伴有中γ尺度点状或带状白亮密实对流云团的带状云系所致,后一过程由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云团直接诱发;相比暴雨过程,降雹强雷达回波的尺度范围明显要小,其移动速度明显要快,其中心强度明显要强;前一过程发生在有中低空急流配合的强垂直风切变激发大气层绝对斜压不稳定能量强烈释放环境下,冰雹、雷雪期间对应有弓型和钩状回波结构;后一过程中有干侵入作用和强位势不稳定能量缓慢释放环境;两次过程水汽供应充足,冰雹、雷雪发生在低层水汽辐合缓慢减弱期间,大暴雨发生在低层水汽辐合和中高层水汽辐散量级同时迅速增大期间;强降雹区的最强辐合上升运动中心所在位置比大暴雨区的低,且其中心值是后者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雷雪 大暴雨 低纬高原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田野 冯又华 余秋实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1期51-53,共3页
利用1975—2013年青藏高原地区气象台(站)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39年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9 d,属多雷暴气候区域,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占全年的65.... 利用1975—2013年青藏高原地区气象台(站)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39年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9 d,属多雷暴气候区域,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占全年的65.2%;近39年青藏高原年平均雷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雷暴初日推迟趋势明显,雷暴终日有弱的提前趋势;通过小波分析,年平均雷暴日数主要存在着13年的长周期和6年左右的小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中国内陆高原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区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凡辉 郭凤霞 +3 位作者 廉纯皓 甘明骏 黎奇 刘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3,共9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内陆高原雷暴的特殊性,基于以往高原雷暴存在范围深厚的底部正电荷区的观测及模拟事实,利用三维完全可压缩非静力(WRF)模式对2017年6月20日一次内陆高原雷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高原雷暴成熟阶段的底部正电荷结构特征;...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内陆高原雷暴的特殊性,基于以往高原雷暴存在范围深厚的底部正电荷区的观测及模拟事实,利用三维完全可压缩非静力(WRF)模式对2017年6月20日一次内陆高原雷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高原雷暴成熟阶段的底部正电荷结构特征;并从微物理和动力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讨论。模拟结果表明,内陆高原地区雷暴云成熟阶段主要呈倾斜的三级性电荷结构;其中底部正电荷区的范围和电荷密度均较大。底部正电荷区主要是由霰和冰雹等固态大粒子与冰晶、雪晶等固态小粒子非感应碰撞起电携带的正电荷以及霰粒子与云滴之间的感应碰撞起电携带正电荷组成;此外霰粒子与雹粒子降落过程中融化成携带正电荷的雨滴也对深厚的底部正电荷区存在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高原 雷暴 三维完全可压缩非静力模式 电荷结构
下载PDF
甘南高原雷暴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建兵 《干旱气象》 2007年第4期51-55,共5页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自建站到2005年的雷暴资料,对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州雷暴多发区位于西南部的玛曲、碌曲到东北部的合作之间;从年际变化看,大部分地方的年雷暴天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后,这种下降...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自建站到2005年的雷暴资料,对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州雷暴多发区位于西南部的玛曲、碌曲到东北部的合作之间;从年际变化看,大部分地方的年雷暴天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后,这种下降趋势更明显,但各地雷暴初终间日数的变化并不明显;夏季雷暴天气出现最多,出现最多的月份是7月,雷暴次数约占全年雷暴次数的20.2%。春末夏初5月下旬到6月上旬、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8月下旬是各月的雷暴高发时段;甘南雷暴1天中的盛发期在12~20时,14~15时是雷暴出现的峰值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雷暴 特征
下载PDF
青海和北京地区不同个例雷暴云电荷结构特征差异的数值模拟分析
17
作者 李江林 余晔 +3 位作者 张彤 昝蓓蕾 李亚珺 李万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4-828,共15页
利用加入起电、放电参数化方案的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Version 3.7.1),WRF3.7.1_ELEC],分别对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大通地区和华北地区北京西部山区的两次雷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两个不同地区... 利用加入起电、放电参数化方案的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Version 3.7.1),WRF3.7.1_ELEC],分别对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大通地区和华北地区北京西部山区的两次雷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两个不同地区雷暴个例的电荷结构特征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对发生在两个地区的雷暴个例,模式均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雷暴的移动方向、回波强度以及形状的变化特征。对比两个个例不同发展阶段雷暴云电荷结构可以看出,除了在发展旺盛阶段两个地区的雷暴云电荷结构自下而上均为“+-+-”的四层结构,在发展初始阶段和消亡阶段,两个地区雷暴云电荷结构明显不同。造成两个雷暴个例在雷暴云初始和消亡阶段电荷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云中霰粒子混合比和有效液态水含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雷暴云 电荷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原地区雷暴过程地面电场变化特征分析
18
作者 邹事钢 郝俊平 +4 位作者 刘佳 张向东 李丹 刘晋联 陈志峰 《山西气象》 2010年第2期33-36,共4页
高原地区是我国雷暴天气多发区之一。通过对大气电场仪所测得雷电过程地面电场变化特征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这一地区的雷暴特征,对认识该地区雷暴过程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雷暴过程初期的地面电场波形变化的曲线拟合,总结出了共同的... 高原地区是我国雷暴天气多发区之一。通过对大气电场仪所测得雷电过程地面电场变化特征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这一地区的雷暴特征,对认识该地区雷暴过程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雷暴过程初期的地面电场波形变化的曲线拟合,总结出了共同的特征,为地面电场资料在雷电预警预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对雷暴过程地面电场资料的特征分析以及预报方面的研究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雷暴 地面电场
下载PDF
Study of charge structure an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intracloud discharge in thunderstorms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16
19
作者 ZHAGN Yijun DONG Wansheng ZHAO Yang ZHANG Guangshu ZHANG Hongfa CHEN Chengpin ZHANG T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z1期108-114,共7页
The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were conducted in Naqu area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summer of 2002. The electric structures of thunderstor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discharges a... The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were conducted in Naqu area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summer of 2002. The electric structures of thunderstor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discharges at initial stag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intracloud (IC) lightning flashes were polarities inverted in thunderstorms with tripole electric charge structure and occurred between negative charge region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hunderstorm and positive charge region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hunderstorm. Th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charge processes in cloud with longer lasting time involved in Cloud-to-Ground (CG) lightning flashe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IC discharges.A lot of radiation pulses were produced in these discharge processes. Because the IC discharges took place at the bottom of thundercloud and were near the ground, they may produce more serious damage to equipment on the ground therefo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discharges charge structure of thunderstorm.
原文传递
Electric field soundings and the charge structure within an isolated thunderstorm 被引量:8
20
作者 Zhao ZhongKuo Qie XiuShu +6 位作者 Zhang TingLong Zhang Tong Zhang HongFa Wang Yong She Yong Sun BaoLai Wang HuaiB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9期874-878,共5页
A strong electric (E) field sound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E-fields,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GPS data along the sounding path. In the summer of 2008, in situ measureme... A strong electric (E) field sound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E-fields,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GPS data along the sounding path. In the summer of 2008,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E-field inside the thunderstorms were conducted in Pingliang, Gansu Provience,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an X-band weather radar. One E-field profile inside a thunderstorm was successfully acquired. The sounding data indicated four charge layers along the sounding trajectory, three in-side the thuderstorm and one at its lower boundary. The lower cloud boundary charge layer was negative, acting as a screening layer, and laid between 4.3 to 4.5 km a.s.l. The lower positive charge center (LPCC) existed between 4.5–5.3 km a.s.l. (from 3°C to -2°C); the main negative charge area was present between 5.4–6.6 km a.s.l. (-3°C to -10°C); the upper positive charge layer was between 6.7–7.2 km a.s.l. (-11°C to -14°C).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tripole charge structure inside thunderstorms (above 0°C isotherm altitude), but the LPCC is much larger-than-usual in Chinese inland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understorm ELECTRIC field SOUNDING ELECTRIC charge structure Chinese INLAND plateau charg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