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Activation Glycoproteins GPⅡb/Ⅲa, CD62p and CD63 in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1
作者 WANG Qian SUN Shuyu ZHAN Fengxia 《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 2005年第4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血小板活化 gpb/ⅲa CD62P CD63
下载PDF
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建华 朱健华 +1 位作者 潘闽 石桂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6例(A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B组),运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进行GpⅡb人类血小板抗原3(HPA-3)及GpⅢa HPA-1多态性检测。结果A组和B组中GpⅡb H...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6例(A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B组),运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进行GpⅡb人类血小板抗原3(HPA-3)及GpⅢa HPA-1多态性检测。结果A组和B组中GpⅡb HPA-3 aa、ab、bb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A组ab、bb基因型的分布较B组高,A组b等位基因频率高于B组。GpⅡb HPA-3 ab和bb基因型在心肌梗死组中的分布、b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心肌梗死组。结论GpⅡb HPA-3b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患因子,GpⅡb HPA-3可能为心肌梗死发生的遗传易感性标志,GpⅢa HPA-1基因可能与冠心病发生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 gpb/ⅲa复合体
下载PDF
血小板膜表面GPⅡb/Ⅲa、CD62p、CD63诊断妊高征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王谦 王传新 +1 位作者 杨晓静 卢振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3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 :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CD6 2p和CD6 3的表达 ,探讨其在妊高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程度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孕妇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CD6 2p及CD6 3的表达 ,并比较... 目的 :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CD6 2p和CD6 3的表达 ,探讨其在妊高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程度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孕妇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CD6 2p及CD6 3的表达 ,并比较重度妊高征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CD6 2p和CD6 3的表达率分别为 (14 .5± 6 .3) %、(11.8± 4 .9) %、(10 .2± 3.9) % ;(2 0 .7± 9.1) %、(15 .6± 5 .8) %、(13.7± 4 .8) % ;(5 0 .4± 2 0 .9) %、(35 .2± 13.6 ) %、(31.7± 10 .3) % ,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重度妊高征患者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 ,治疗后GPⅡb/Ⅲa、CD6 2p和CD6 3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 ,随病情加重血小板活化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糖蛋白 gpb/ⅲa复合物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岩峰 罗海明 +3 位作者 邓中龙 符德玉 姚望 戴健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18-323,共6页
背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是评价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红花注射液对该指标的影响对于探讨其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机制及疗效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背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是评价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红花注射液对该指标的影响对于探讨其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机制及疗效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的影响,探讨红花注射液在抗血小板凝集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32例,常规西药加红花注射液)与对照组(32例,常规西药),两组疗程均为14 d。主要结局指标: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GPⅡb/Ⅲa复合物(CD41)、P选择素(CD62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表达,同时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绞痛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因提前出院而退出试验。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D41比例、CD41抗体荧光量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CD41比例、CD41抗体荧光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62p比例和CD63比例治疗后均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住院14 d中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事件,红花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表现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表达的作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绞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可增强常规西药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中成药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糖蛋白 gpb-ⅲa复合物 P选择素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及糖蛋白Ⅱb/Ⅲa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丽萍 刘国树 +4 位作者 段留法 范英鲜 戴智云 李葭灰 石淑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2-543,共2页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P 选择素 (CD6 2 )及糖蛋白Ⅱb/Ⅲa(PAC 1 )的变化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健康老年人及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 2的阳性百分率 (CD6 2 % )、CD...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P 选择素 (CD6 2 )及糖蛋白Ⅱb/Ⅲa(PAC 1 )的变化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健康老年人及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 2的阳性百分率 (CD6 2 % )、CD6 2的几何荧光强度 (CD6 2MFI)、PAC 1的阳性百分率及PAC 1的几何荧光强度的表达量。结果显示 ,老年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 2 %、CD6 2MFI、PAC 1 %及PAC 1MFI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但与当日血压、血糖及血脂无相关关系。研究表明 ,CD6 2及PAC 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 ,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有血小板活化现象 ,为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充分降压、降脂及降糖治疗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高血压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下载PDF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丹 马根山 +3 位作者 冯毅 陈忠 戴启明 陆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32-1735,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47例行PCI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 目的: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47例行PCI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国产替罗非班组(n=125),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低分子肝素组(n=122),替罗非班组于PCI术前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术后在半量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0.1μg/(kg.min)共24 h,对照组于PCI术前、术后只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用国产替罗非班组达到TIMI 3级血流的患者为96.0%(120/125);用低分子肝素组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86.9%(106/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聚集率:两组患者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替罗非班组较低分子肝素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国产替罗非班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特异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对改善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血流再灌注及临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国产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维恒 祁春梅 +2 位作者 刁军 冯建启 甘军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国产替罗非班组34例,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普... 目的 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国产替罗非班组34例,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普通肝素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影响,并随访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 用国产替罗非班组达到TIMI 2~3级血流的患者为97.1%(33/34),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91.2%(31/34);用普通肝素组达到2~3级血流的患者为76.7%(23/30),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70.0%(21/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产替罗非班组的患者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特异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流再灌注及临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唐发宽 林乐健 +3 位作者 华宁 陆宏 唐雪正 张卫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PCI术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药物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筛选PCI术后CYP2C19基因突变为CYP2C19*2/*2、CYP2C19*2/*3或CYP2C19*3/*3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2倍组22例和3倍组23例。常... 目的探讨PCI术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药物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筛选PCI术后CYP2C19基因突变为CYP2C19*2/*2、CYP2C19*2/*3或CYP2C19*3/*3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2倍组22例和3倍组23例。常规组75 mg氯吡格雷、2倍组150 mg氯吡格雷、3倍组225 mg氯吡格雷,1次/d。分别于PCI术后1、3、6个月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各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及再发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6个月内,2倍组和3倍组患者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81.8%vs 31.8%vs 21.7%,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倍组和3倍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较常规组显著升高(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血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变异患者增加氯吡格雷药物服用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小板的抑制,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糖蛋白gp b-ⅲa复合物 等位基因 阿司匹林 细胞色素 P450酶系统 血栓弹力描记术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雷 潘力 +2 位作者 冯光 贺道华 马廉亭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性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兔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制成急性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T组)、尿激酶组(UK组)、替罗非班+尿激酶组(T+UK组)和对照组。采用X线数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性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兔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制成急性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T组)、尿激酶组(UK组)、替罗非班+尿激酶组(T+UK组)和对照组。采用X线数字减影(DSA)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溶栓的血管再通率,磁共振弥散成像观察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改良Bederson评分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24h后处死动物,经氯化-2,3,5-三苯基四氯唑染色,进行光镜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T+UK组血管再通率为80%,病理检查未见明显出血,rADC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均优于T组、UK组和对照组。结论: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在兔超早期脑缺血模型中疗效优于单纯尿激酶动脉内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颅内栓塞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模型 动物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黎庆梅 韦建瑞 +3 位作者 洪介民 陈辉 郭壮波 李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6名志愿者静脉血,枸橼酸钠为抗凝剂,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进行三色免疫荧光标记,FCM检测血小板早期活化标志物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即PAC-1)和晚期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6名志愿者静脉血,枸橼酸钠为抗凝剂,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进行三色免疫荧光标记,FCM检测血小板早期活化标志物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即PAC-1)和晚期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的变化。结果: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P<0.05)。抽血后10min和30minPAC-1和CD62P测定值分别相差2.7%和3.5%。且抽血后在不同的活化水平下重复检测多次,结果重复性好,其变异系数(CV)<5%。结论:在室温,枸橼酸钠抗凝条件下,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宜在30min内对采集血液免疫荧光标记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CD62P
下载PDF
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玉平 丁明霞 赵树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分为2组,替罗非班组(48例)于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μg&#...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分为2组,替罗非班组(48例)于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μg·kg-1,5min内注射完毕,继以0.15μg·kg-1·min-1静脉维持38h;对照组(34例)于冠脉内注入维拉帕米200μg,15min内注射完毕。观察2组给药后20min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结果:给药后20min,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和TMPG心肌灌注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前2组CTFC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20min替罗非班组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有效地改善STEMI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血栓 溶解疗法 心肌再灌注 替罗非班
下载PDF
半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57
12
作者 任琳 王文广 +5 位作者 王倩 张晶 汤秀英 冯建双 杨红梅 王庆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STEMI行急诊PCI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56例和半量组58例.标准剂量组给予替罗非班0.10~0.15 μg/(kg·min)静脉滴注48 h... 目的 探讨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STEMI行急诊PCI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56例和半量组58例.标准剂量组给予替罗非班0.10~0.15 μg/(kg·min)静脉滴注48 h,半量组给予0.05~0.075 μg/(kg·min)静脉滴注24 h.比较2组TIMI及心肌染色分级(MBG)2~3级血流率,术后90 min的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LVEF、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变化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标准剂量组TIMI及MBG 2~3级血流率较半量组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90 min的sumSTR〉50%比例及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组出血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3.45% vs 16.07%,P〈0.05).结论 半量替罗非班在预防缺血方面的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但在出血风险方面的安全性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肌再灌注 替罗非班
下载PDF
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如珠 殷屹岗 +3 位作者 朱莉 林杰 李建民 王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注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60例急诊PCI术并全部使用抽吸导管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在急诊... 目的探讨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注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60例急诊PCI术并全部使用抽吸导管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抽吸治疗后,经指引导管应用替罗非班,常规剂量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实验组30例,常规组基础上,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常规剂量外周静脉持续泵入。比较2组围术期出血、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前向血流情况。结果实验组首次用药的罪犯血管TIMI 2~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86.67%vs 63.33%,χ2=4.356,P=0.037);末次用药的罪犯血管TIMI 2~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93.33%vs 70.00%,χ2=5.455,P=0.020);实验组TIMI 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66.67%vs 30.00%,P〈0.05),2组表面出血和内脏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 3.33%,3.33%vs 6.67%,χ2=0.351,P=0.554)。2组围术期和术后近期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时,经过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地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中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焱贤 吴赛珠 +5 位作者 钟建开 陈玉映 霍燕嫦 黎文生 陈盈文 麦林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2组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min完全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ST段回落率明显增加(84.1%vs 65.5%,P=0.036),LVEF改善情况明显提高[(7.74±4.21)%vs(5.17±3.63)%,P=0.002],2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466);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急诊PCI中出现CSF情况时,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改善心肌灌注,加快LVEF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b一ⅲa复合物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慢血流现象 替罗非班
下载PDF
人源化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抗体库的构建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3 位作者 马道新 李丽珍 彭军 王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筛选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单链噬菌体抗体(ScFv)库。方法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和血小板聚集试验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 目的筛选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单链噬菌体抗体(ScFv)库。方法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和血小板聚集试验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从筛选出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用RT PCR扩增出人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片断,用DNA linker将VH和VL连接成ScFv基因片断。用限制性内切酶SfiⅠ/NotⅠ酶切ScFv后克隆到噬菌体载体pHEN2,然后转化大肠杆菌TG1。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援救转化后的TG1,产生ScFv。结果95例慢性ITP患者中41例(43.2%)血浆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阳性,强阳性患者5例(5.3%)。2例(2.1%)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扩增出380~400bp大小的VH和VL基因,用连接肽(Gly4Ser)3成功地连接成约780bp大小的ScFv片断。ScFv克隆到pHEN2并转化大肠杆菌TG1后,形成2.1×107个克隆。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援救TG1后产生的噬菌体抗体库滴度为1.62×1010cfu/ml。结论少数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了ScFv库,可用来筛选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Sc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b/ⅲa 人源化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临床价值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gpb/ⅲa 血小板聚集功能 RT-PCR扩增 噬菌体M13 单链噬菌体抗体 血小板聚集试验 外周血淋巴细胞 ScFv 自身抗体 人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血小板平均容积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建强 赵向东 卢成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水平与术后心肌灌注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MI并接受急诊PCI的老年患者273例,根据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灌注良好组(MBG 3级)159例和灌注不良组(MBG 0-2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水平与术后心肌灌注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MI并接受急诊PCI的老年患者273例,根据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灌注良好组(MBG 3级)159例和灌注不良组(MBG 0-2级)114例。比较2组入院时血常规等情况,分析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灌注不良组MPV[(11.2±1.4)fl vs(9.4±1.2)fl]及白细胞计数[(11.2±1.0)×10^9/L vs(10.1±1.3)×10^9/L]较灌注良好组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OR=2.409,95%CI:1.640-3.539,P〈0.01)和白细胞计数(OR=1.683,95%CI:1.107-2.558,P〈0.05)是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因素;相关分析显示,MPV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与急诊PCI术后MBG(r=-0.616,P〈0.01;r=-0.449,P〈0.05)和左心室射血分数(r=-0.671,P〈0.01;r=-0.265,P〈0.05)呈负相关。结论在接受急诊PCI术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老年AMI患者中,其MPV和白细胞计数越高,术后心肌灌注情况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8与白细胞血小板间黏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春雨 吴彩凤 +2 位作者 马晓娟 刘欣 殷惠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6-71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量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探讨趋化因子IL-8参与冠心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2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45例(...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量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探讨趋化因子IL-8参与冠心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2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冠心病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前,空腹抽取静脉血6ml,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6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及GPⅡb/Ⅲ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8水平。结果冠心病组IL-8[(65.98±26.44)ng/L vs(41.91±19.67)ng/L]、GPⅡb/Ⅲa[(15.06±7.89)%vs(8.06±2.34)%]、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L-8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和GPⅡb/Ⅲa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L-8表达水平与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检验指标和治疗靶点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冠心病 白细胞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血小板粘附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Bβ318~320 KGD基序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津新 毛用敏 +2 位作者 张燕杰 平立芳 崔让庄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7-349,共3页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 (Fbg)Bβ链318~320KGD结构是否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配基及此结构在血小板止血和血栓形成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ite directedmutagenesis方法制备FbgBβEGS重组克隆,转染中国仓鼠卵细胞 (CHO),体外表...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 (Fbg)Bβ链318~320KGD结构是否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配基及此结构在血小板止血和血栓形成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ite directedmutagenesis方法制备FbgBβEGS重组克隆,转染中国仓鼠卵细胞 (CHO),体外表达变异纤维蛋白原,并进行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收缩实验。结果:变异Fbg 和正常Fbg比较,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差异 ,BβEGSFbg 使凝块收缩反应的启始时间明显延迟,凝块收缩速率高于正常Fbg,变异Fbg 与正常Fbg 凝块大小相似。结论:血小板聚集率不受EGS结构的影响,EGS结构使凝块收缩反应出现异常,FbgBβKGD结构可能是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结合的配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Bβ318~320KGD基序 血小板 血栓形成 止血 出血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和P选择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雪凯 张萌 +1 位作者 辛勤 梁国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19-23,共5页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缺血性事件与血小板功能有关,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可以反映血小板功能,且其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缺血性事件与血小板功能有关,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可以反映血小板功能,且其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PCI后第3天检测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分别于患者治疗后1、6、12、24个月对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终点为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04-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尿素氮(BUN)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及其联合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41例患者中,有3例后续诊断为癌症、14例失访,最终共纳入124例患者。随访结束时,共有25例患者发生了缺血性事件。发生缺血性事件患者年龄、BUN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高于未发生缺血性事件患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N〔OR=1.233,95%CI(1.062,1.431)〕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OR=1.045,95%CI(1.008,1.084)〕、P选择素〔OR=1.031,95%CI(1.004,1.060)〕是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UN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预测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2〔95%CI(0.474,0.770)〕、0.711〔95%CI (0.584,0.839)〕、0.608〔95%CI (0.475,0.74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50 mmol/L、21.1%、3.4%,灵敏度分别为0.444、0.857、0.762,特异度分别为0.816、0.581、0.488。BUN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BUN联合血小板P选择素和三者联合预测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AUC分别为0.806〔95%CI(0.719,0.894)〕、0.691〔95%CI(0.556,0.827)〕和0.819〔95%CI(0.737,0.902)〕,灵敏度分别为0.870、0.739和0.826,特异度分别为0.678、0.697和0.768。结论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其与BUN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 血小板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P选择素 预测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老年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无复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玉东 薛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0-882,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诊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163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替罗非班组在导丝通过病变后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之后予...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诊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163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替罗非班组在导丝通过病变后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之后予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24 h。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入院后30 d 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3级和TMPG 2~3级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IMI血流0~2级和TMPG 0~1级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主要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减少无复流,改善心肌灌注和心功能,且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b— a复合物 无复流现象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