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basic features and origins of oolitic shoal reservoirs between carbonate platform interior and platform margin locations in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of the Sichuan Basin,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Tan Xiucheng Zhao Luzi +6 位作者 Luo Bing Jiang Xingfu Cao Jian Liu Hong Li Ling Wu Xingbo Nie Y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17-428,共12页
The oolitic shoal reservoirs of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carbonates in the Sichuan Basin of southwest China ar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gas exploration in the basin.Their occurrence,like other cases wo... The oolitic shoal reservoirs of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carbonates in the Sichuan Basin of southwest China ar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gas exploration in the basin.Their occurrence,like other cases worldwide,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ocations in general,i.e.,platform interior and platform margin locations.Their differences of reservoir features and origins,however,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comprehensively due to different exploration degrees.This issue is addressed in this paper,to provide basic data and information for the basin's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for the study of carbonate platform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worldwide.We compared the features of these two types of reservoirs in detail,including the depositional and diagenetic features,pore types and petrophysical features.Based on the comparison,the origin of the reservoirs was further discussed.It is shown that the reservoirs in platform interior and platform margin locations differ significantly.The interior carbonates were deposited in moderate to high energy settings and the dominant lithologic type was limestone,which was weakly compacted and intensely cemented and has undergone meteoric dissolution.Pore types include intragranular dissolution and moldic pores,with low porosities(6%) and low permeabilities(0.1 mD).By contrast,the platform margin carbonates were deposited in relatively high energy settings and mainly consisted of dolostones with some limestones.The rocks were strongly compacted but incompletely cemented.As a result,some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were preserved.Both meteoric solution and burial solution have taken place.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pore spaces including intergranular and intercrystalline solution pores and residual intergranular pores.This type of reservoir generally has better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9% porosity and 0.1 mD permeability) and pore-throat structures than the interior reservoirs.These differences were influenced by both primary depositional features and secondary diagenesis.For the interior carbonate reservoirs,early meteoric dissolution,weak compaction and strong cementation are important controlling factors.By contrast,the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gin carbonate reservoirs mainly include dolomitization,preservation of primary pores and burial dis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platform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platform margin platform interior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China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富东1井奥陶系重大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清华 杨海军 +5 位作者 张银涛 李勇 杨宪彰 朱永峰 韩剑发 谢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8,共12页
位于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满加尔凹陷过渡带的富东1井在奥陶系鹰山组2段台缘高能滩获得重大突破,对碳酸盐岩内幕区成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富东1井成藏条件、储层特征、油气来源的深入研究,明确了富满油田东部深层寒武系玉尔吐斯组... 位于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满加尔凹陷过渡带的富东1井在奥陶系鹰山组2段台缘高能滩获得重大突破,对碳酸盐岩内幕区成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富东1井成藏条件、储层特征、油气来源的深入研究,明确了富满油田东部深层寒武系玉尔吐斯组供烃、台缘高能滩成储、上覆致密碳酸盐岩成盖的生储盖组合,并建立了“寒武系供烃、次级网状断裂沟通油源、纵向输导、断控台缘高能滩复合油气成藏”新模式。富东1井的成功钻探,证实了台缘高能滩叠合次级网状断裂改造具备成储成藏能力,突破了早期认为的8000m以下超深层碳酸盐岩高能滩的勘探禁区,拓展了断控碳酸盐岩油气藏模式。同时,也是以台缘高能滩体+次级网状断裂油气藏为勘探思路的成功实践,打开了轮南—富满台缘带勘探新局面,有望引领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复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富满油田 台缘高能滩 次级网状断裂 富东1井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德铭 谢晓斌 +2 位作者 黄董 余良志 张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基于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结合野外剖面及室内薄片观察,通过分析主要岩石类型及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震相特征,对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依据生物(屑)灰岩、礁灰岩和硅质岩等岩相发育规律以及地震地层结构和... 基于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结合野外剖面及室内薄片观察,通过分析主要岩石类型及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震相特征,对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依据生物(屑)灰岩、礁灰岩和硅质岩等岩相发育规律以及地震地层结构和地层厚度变化特征,认为茅口组发育了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及斜坡—盆地等沉积亚相,总结出了开阔海夹点礁、开阔海夹点滩、台地边缘滩和灰质—硅质盆地等4种沉积微相组合,明确了沉积相纵向演化和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台地边缘高能生物滩平面上呈条带状在剑阁—元坝—龙岗一带规模发育,生物(屑)灰岩的晶间溶孔、粒间溶孔和生物体腔孔发育,物性好,是优质储集层发育带;川西海槽和广元—旺苍海槽茅四段的硅质岩和泥岩有机碳含量高,则是优质生油岩,优越的沉积环境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生油和储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类型 沉积特征 台地边缘 茅口组 四川盆地北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震旦系灯影组台缘结构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5
4
作者 曾富英 杨威 +12 位作者 魏国齐 易海永 曾云贤 周刚 易士威 王文之 张三 江青春 黄士鹏 胡明毅 郝翠果 王媛 张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84,308,共13页
基于地震、测井及钻井等资料,对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展布、结构类型、丘滩体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灯影组发育单阶断控型、多阶断控型、缓坡型和多期叠置型共4种台缘结构。(2)高石梯西... 基于地震、测井及钻井等资料,对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展布、结构类型、丘滩体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灯影组发育单阶断控型、多阶断控型、缓坡型和多期叠置型共4种台缘结构。(2)高石梯西—威远东地区灯影组二段(简称灯二段)发育单阶断控型台缘,呈近北东东向展布,受断裂和泥岩遮挡,形成断控-岩性圈闭。(3)乐至—蓬莱地区灯二段发育相互独立、多阶断控型台缘,呈北东向排列式展布,受同沉积断裂控制,丘滩体沿断裂上盘加积建隆,被滩间致密带和下寒武统烃源岩多方位遮挡,形成断控-岩性等复合圈闭。(4)威远—资阳地区灯二段发育缓坡型台缘,呈北西向展布,丘滩体多为薄互层连片带状,受上倾方向滩间致密带遮挡,形成岩性圈闭。(5)高石梯—磨溪—盐亭地区,灯影组二段、四段发育叠置型台缘,丘滩体加积叠置呈巨厚台缘建隆,受上倾方向滩间致密带和下寒武统泥岩封盖,在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形成规模岩性圈闭。蓬莱—中江区块、磨溪北—盐亭地区及威远—资阳地区的灯影组台缘丘滩体规模大,估算资源量1.58×1012m3,是四川盆地灯影组未来拓展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裂陷 台缘结构类型 台缘丘滩体 岩性圈闭 震旦系灯影组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台缘滩储层发育机理与差异分布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伟强 吕立爽 +5 位作者 周艳娜 任杰 徐静 杨玉平 王璇 张雪松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4-962,共9页
台缘滩是飞仙关组储层发育的优势相带,而同样位于台缘带的普光主体、大湾-毛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发育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若要进一步完善飞仙关组储层发育分布机理,明确普光地区飞仙关组不同区域的储层差异发育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则是... 台缘滩是飞仙关组储层发育的优势相带,而同样位于台缘带的普光主体、大湾-毛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发育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若要进一步完善飞仙关组储层发育分布机理,明确普光地区飞仙关组不同区域的储层差异发育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则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围绕不同区域储层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取得以下认识:1)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储集岩主要为(残余)鲕粒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晶间(溶)孔、溶洞。2)普光主体地区颗粒滩储层连续发育,粒内溶孔占比较高,达到53.8%;大湾-毛坝地区储层厚度相对较小,粒内溶孔占比较低,约为17.7%。3)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与颗粒滩沉积、准同生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有关。4)台缘滩储层差异发育受控于古地貌,古地貌控制下的滩相沉积差异提供了储层差异发育的基础,受古地貌和沉积影响的准同生溶蚀作用增大了储层差异发育,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进一步增大了区域储层差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地区 飞仙关组 台缘滩 准同生溶蚀作用 白云岩化作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台缘早期鲕滩带的发现及宣探1井天然气勘探突破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雨 谢继容 +10 位作者 文龙 周刚 文华国 张本健 徐亮 易海永 孙豪飞 徐文礼 马华灵 陈骁 罗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共1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以下简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是四川盆地高含硫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系之一,已在飞一段上部—飞二段取得了重要的勘探开发系列成果。为了进一步扩大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局面,寻找新的有利勘探区带及油气富... 四川盆地东北部(以下简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是四川盆地高含硫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系之一,已在飞一段上部—飞二段取得了重要的勘探开发系列成果。为了进一步扩大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局面,寻找新的有利勘探区带及油气富集区,通过对该区地震资料“双高”处理解释,结合490余口老井复查,开展了飞一段台缘早期鲕滩发育特征研究,预测了台缘早期鲕滩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宣探1井的钻探成果,分析了台缘早期鲕滩储层发育特征及高含硫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飞仙关组划分5个四级层序,台缘早期鲕滩发育于SSQ1—SSQ2层序,分布于渡口河—七里北地区,岩性主要为亮晶鲕粒石灰岩和残余鲕粒白云岩,具有礁滩叠置和鲕滩向台内不断迁移的特征;②台缘早期鲕滩储层分布于老君庙地区以东、渡口河地区以及渡口河—七里北之间的向斜区,储层平均厚度超过100 m;③宣探1井飞仙关组台缘早期鲕滩储层类型以Ⅱ和Ⅲ类为主,局部见Ⅰ类储层,总体为含气层和气层,为岩性气藏,试油效果良好。结论认为,宣探1井成功钻遇礁滩储层,证实飞仙关组发育台缘早期鲕滩带,这对于重新认识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台缘礁滩勘探领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开辟了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新领域,且预示该区仍具有非常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同时也为克拉通边缘或内部海槽(台洼)两侧类似地区礁滩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下三叠统 飞仙关组 宣探1井 台缘早期鲕滩 储层特征 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下载PDF
川东大竹—开江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段储层白云石化成因与孔隙演化——来自岩石结构、原位主微量元素以及锶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子旭 袁海锋 +2 位作者 杨鹏 易娟子 谌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67,共18页
近年在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周缘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勘探开发中,已发现普光、七里北、龙门等气田,获探明储量6316×108m3,展现出较大勘探潜力,其中储集层段主要为鲕滩相白云岩储层。为探讨该区域白云石化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近年在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周缘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勘探开发中,已发现普光、七里北、龙门等气田,获探明储量6316×108m3,展现出较大勘探潜力,其中储集层段主要为鲕滩相白云岩储层。为探讨该区域白云石化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本文以薄片观察及连井剖面对比等手段为基础,结合阴极发光、微区原位主微量元素、锶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分析,对研究区白云石的类型、分布、形成机制及白云岩储层的孔隙演化进行了讨论。川东大竹—开江地区飞仙关组二段岩石类型主要有泥晶灰岩、颗粒灰岩及白云岩;白云岩主要包括残余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过渡岩类如云质颗粒灰岩同样较为常见,而颗粒灰岩和白云岩的发育及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在飞一段沉积晚期—飞二段沉积早期,研究区西南部沙坪场构造一带为开阔台地沉积,鲕粒滩呈点状分布且白云石化程度相对较弱;随着飞二段沉积中晚期鲕粒滩向海槽方向的进积作用,形成滩后或滩间的局限环境,双家坝-龙门构造一带鲕粒滩白云石化作用增强,形成了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的白云岩发育区。区内白云石在阴极射线下为暗红光—不发光,为同生—准同生期高盐度卤水渗透回流交代下的产物。云化流体主要为飞仙关组同期海水,部分形成于相对低能环境的白云岩云化流体是海水与大气淡水的混合流体,但仍以海水为主且不是白云石化流体的主要来源。Mg2+主要由飞二段沉积早期鲕粒滩的垂向加积作用形成的滩后灰质潟湖以及飞二段沉积中—晚期鲕粒滩加积及进积作用所形成的膏质潟湖和云质潟湖等局限环境提供。研究区飞仙关组二段储集岩中主要的储集空间为粒间孔、铸模孔及晶间孔等孔隙,裂缝不发育。结合成岩及孔隙演化序列以及流体包裹体的分析认为,孔隙发育与白云岩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白云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集岩的抗压实性,其晶间孔为烃类的充注提供了储集空间,因此白云石化作用为储层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地区飞二段储集岩中识别出液态烃及天然气充注,说明至少存在两期油气成藏,而孔隙发育与油气充注同样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飞仙关组二段 白云石化作用 台地边缘颗粒滩 孔隙演化
下载PDF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台内滩与台缘滩沉积特征差异及对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凌 谭秀成 +5 位作者 丁熊 吴晓庆 邹春 周素彦 黄先平 石学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6,共7页
四川盆地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沉积时期处于局限—蒸发台地—台地边缘沉积环境,勘探实践证明雷口坡组的储层发育台内滩和台缘滩两类颗粒滩,不同类型的颗粒滩储层具有明显分异。通过对两类颗粒滩特征及形成条件的深入分析,指出台缘环境浪... 四川盆地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沉积时期处于局限—蒸发台地—台地边缘沉积环境,勘探实践证明雷口坡组的储层发育台内滩和台缘滩两类颗粒滩,不同类型的颗粒滩储层具有明显分异。通过对两类颗粒滩特征及形成条件的深入分析,指出台缘环境浪基面影响深度最大可达20m,沉积物可容空间大,形成的单滩体厚度大,早期暴露几率小,较大的上覆地层静压易使颗粒呈格架支撑,喉道减小,有利于滩体内部粒间孔保存,储集空间以(溶扩)残余粒间孔为主;而由于台缘环境的遮挡,台内环境的浪基面影响深度一般为2~3m,颗粒滩在局部微地貌高地发育,厚度较小,暴露几率大,早期大气淡水可影响单旋回台内滩中上部,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和铸模孔为主。沉积环境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后期成岩演化与孔隙演化的关键,影响了颗粒滩储层最终的储集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雷口坡组 台内滩 台缘滩 碳酸盐岩 储层成因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莹 胡东风 +4 位作者 张箭 黎平 盘昌林 王岩 刘大成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22-939,共18页
21世纪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大发展期,目前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多数为埋深达4000m以下的深部古生界层系。如何在深层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优质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家们关心的焦点;近期发现的普光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 21世纪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大发展期,目前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多数为埋深达4000m以下的深部古生界层系。如何在深层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优质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家们关心的焦点;近期发现的普光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隙最为发育的气藏,并严格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分布及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等成岩相的控制。本文以"相控论"理论为指导,对川东北普光外围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形成与演化起主控作用的"储集相"——有利的沉积相、成岩相进行详细研究和解剖。通过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认为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主要发育斜坡、台缘浅滩、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4个沉积相单位。结合岩心详描和室内大量岩心、岩屑薄片以及铸体薄片的观察和研究,认为控制储层形成的关键是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等成岩相。根据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手段,研究认为优质储层以大套溶孔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为特征,岩石中溶孔极为发育,以大孔粗喉型、中孔中喉型为主;物性较好,以高孔高渗和中孔中渗为主,孔渗相关性明显。相控储层作用明显,纵向上主要分布于飞二段至飞一段顶部,横向上台缘浅滩为有利储层的分布区。台缘浅滩相带控制了本区优质储层的岩性及大致空间分布范围,白云岩化及埋藏溶蚀作用则决定了优质储层的最终分布范围和储集性能。通过对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台地边缘浅滩储层"相控论"的探讨,以期对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 相控论 储集相 台缘浅滩相 成岩相 优质储层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一间房露头区奥陶系台缘储层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焦养泉 荣辉 +5 位作者 王瑞 吴立群 颜佳新 曾凡平 顾元 李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5-296,共12页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优质储层相带预测一直是石油勘探家关注的焦点,露头沉积体系精细结构分析及其储集性能研究是总结预测模型的一把关键钥匙。在塔里木盆地西部一间房露头区,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沉积体横向追踪与对比、典型沉积体系...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优质储层相带预测一直是石油勘探家关注的焦点,露头沉积体系精细结构分析及其储集性能研究是总结预测模型的一把关键钥匙。在塔里木盆地西部一间房露头区,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沉积体横向追踪与对比、典型沉积体系剖面写实、系统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对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台缘生物礁-滩沉积体系、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底部的台缘斜坡-斜坡扇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沉积体系内部成因相构成及其储集性能研究。研究认为台缘沉积体系具有复杂的内部构成,其成因相具有相对固定的空间配置格架和品质迥异的储集性能。在台缘靠近台地一侧往往发育生物礁-滩沉积体系,由生物礁、生物碎屑滩和台缘背景沉积等3种成因相组合构成。生物碎屑滩产出于生物礁周围,礁前则具有特征的砾质滩。由内侧滩向外侧滩沉积物颗粒变细、分选性变差、生屑含量和亮晶胶结物减少。而在台缘靠近盆地一侧,则往往台缘斜坡-斜坡扇沉积体系,主要由斜坡、斜坡扇、扇面水道和滑塌体等4种成因相组合构成。扇面水道通常切割斜坡扇,滑塌体周围往往伴生有小型斜坡扇体。由斜坡扇或者扇面水道的近端向远端,沉积物由砾质逐渐转变为砂质。在上述两种台缘沉积体系中,礁前内侧砂质滩和礁后内侧砂质滩、远端砂质斜坡扇具有良好的储层品质。比较而言,台缘生物礁-滩沉积体系的潜在储集性能总体上优于台缘斜坡-斜坡扇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 生物礁-滩 斜坡-斜坡扇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结构差异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川东北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台地边缘带为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邢凤存 陆永潮 +4 位作者 郭彤楼 李思田 侯明才 胡华蕊 吴嗣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5-1316,共12页
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带(简称台缘带)具有沉积结构和演化的差异性,其不但记录了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过程,同时也对相关油气储层的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东北部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同期近平行的三排台缘带为... 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带(简称台缘带)具有沉积结构和演化的差异性,其不但记录了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过程,同时也对相关油气储层的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东北部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同期近平行的三排台缘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野外露头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早三叠世飞仙关早期台缘鲕粒滩带明显继承了晚二叠世长兴期台缘礁滩带的分布,并具有整体向东迁移的特点。不同台缘带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识别出迁移型和加积型两种台缘结构样式,迁移型台缘带主要分布在元坝-龙岗-梁平台缘带(简称1号台缘带)、简池-鸡王洞-沙陀台缘带(简称3号台缘带),其具有台缘斜坡坡度缓、迁移明显,造成台缘带鲕粒滩整体分布宽但厚度薄、横向间互云化的特点;加积型台缘带主要分布在铁厂河-普光-罗家寨台缘带(简称2号台缘带),沉积结构总体上表现为加积特征,但晚期具有向东迁移特点,台缘带窄、台前滑塌普遍,鲕粒滩分布集中且厚度大、云化彻底。不同台缘带内部沉积和储层分布具有差异性,1号台缘带内部具有斜坡带陡缓相间,缓坡区台缘带鲕粒滩迁移明显,鲕粒滩累积厚度薄且云化弱或不发育,相对的陡坡区迁移幅度略小,鲕粒滩累计厚度略厚,且具有向上云化程度逐渐增强的特点;由于面对相对开阔的海域,3号台缘斜坡带风暴影响明显,具有横向上的云化间互及垂向云化增强特征明显,资料有限,横向地貌变化尚待进一步揭示;2号台缘带具有横向上的鲕粒滩厚薄变化,但加积和整体云化特征稳定。台缘沉积结构差异性明显受早期长兴期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及古风向和沉积期差异沉降等因素的联合影响。研究建立了相关台缘带沉积和白云岩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结构差异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鲕粒滩储层 飞仙关组 川东北
下载PDF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台地边缘形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徐安娜 汪泽成 +2 位作者 江兴福 翟秀芬 殷积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共7页
晚二叠世长兴期,受勉略洋扩张和区域拉张应力的影响,四川盆地北部发育了开江—梁平海槽。为弄清该海槽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及其上礁滩体发育的主控因素,在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二维、三维地震资料中礁滩体的反射特征和钻... 晚二叠世长兴期,受勉略洋扩张和区域拉张应力的影响,四川盆地北部发育了开江—梁平海槽。为弄清该海槽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及其上礁滩体发育的主控因素,在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二维、三维地震资料中礁滩体的反射特征和钻井资料,利用地质—地震解释技术,刻画出长兴期海槽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变化,建立了不同类型台地边缘之上礁滩体发育的地震反射模式和沉积模式,分析了其储层分布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结论认为:①长兴期,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台地边缘形态可划分为断控陡坡型和缓坡型2大类,包含断层—陡坡型、陡坡型、缓坡—坡折型和缓坡型4种类型;②长兴期,海槽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是控制礁滩体规模、沉积模式的关键地质因素,也是造成礁滩体储层特征差异性的根本原因;③白云石化、多期溶蚀和裂缝作用是改善长兴组礁滩体储层质量的关键作用,有利储层主要位于每期礁滩体的顶部,分布于台缘带陡坡或基底断裂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开江—梁平海槽 台地边缘形态 礁滩体 储集层特征 成岩作用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台缘带礁滩大气区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 被引量:94
13
作者 邹才能 徐春春 +5 位作者 汪泽成 胡素云 杨光 李军 杨雨 杨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1-651,共11页
以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带礁滩大气区为例,阐述了台缘礁滩体带状大气区形成条件与地质特征。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经历了克拉通内裂陷作用和基底断裂活动,在区域大缓坡背景下,形成了以城口—鄂西海、开江—梁平海槽... 以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带礁滩大气区为例,阐述了台缘礁滩体带状大气区形成条件与地质特征。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经历了克拉通内裂陷作用和基底断裂活动,在区域大缓坡背景下,形成了以城口—鄂西海、开江—梁平海槽及南充—绵阳台内洼地3个负向单元以及奉节—镇巴台坪、石柱—仪陇台坪、遂宁—磨溪台坪3个古地貌高点为特征的"三隆三凹"的古地理格局,台坪向海槽过渡的高能带环境发育大型台缘带礁滩体;经历早期溶蚀、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与埋藏溶蚀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形成了沿台缘带分布的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台缘带礁滩体具有良好烃源条件,断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明显优于台内礁滩体,台缘带控制天然气富集,即大型台缘古地理背景、规模白云岩溶蚀礁滩储集层、良好的下生与侧向气源条件和带状集群展布的岩性、构造及构造-岩性复合3类圈闭"四要素"有机配置决定带状大气区的形成与分布,展示了台缘带礁滩大油气区的良好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缘带 礁滩大气区 成藏条件 白云岩储集层 基底断裂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模式新认识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威 魏国齐 +7 位作者 谢武仁 刘满仓 金惠 曾富英 苏楠 孙爱 沈珏红 马石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5,共8页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的天然气主要富集于川中地区的颗粒滩中,做好岩相古地理研究和颗粒滩分布预测是提高该区天然气勘探成功率的关键。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露头、钻井、地震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及邻...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的天然气主要富集于川中地区的颗粒滩中,做好岩相古地理研究和颗粒滩分布预测是提高该区天然气勘探成功率的关键。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露头、钻井、地震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及邻区龙王庙组沉积相、沉积体系模式,编制岩相古地理图,建立龙王庙组"三滩"沉积模式,预测3条滩带的分布范围,分析"3条滩带"的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进而指出了该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和领域。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龙王庙期呈现碳酸盐岩镶边台地的古地理格局,发育混积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斜坡等沉积相;(2)建立了龙王庙组"三滩"沉积模式,其中一条为台地边缘颗粒滩,分布于该盆地东缘,另外两条为台内颗粒滩,分布于潟湖亚相的东西两侧,分属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3)局限台地相颗粒滩是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的主要储集体,分布于川中地区,发育受潟湖和高石梯—磨溪古隆起所控制;(4)台地边缘颗粒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北缘和东缘,发育受沉积古地貌坡折控制。结论认为:(1)局限台地相颗粒滩和台地边缘滩储层质量好,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2)龙王庙组"三滩"沉积模式和颗粒滩带分布的新认识,对古老地层的沉积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寒武世 龙王庙组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局限台地 台地边缘 颗粒滩 天然气勘探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吴家坪组层序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季春辉 段金宝 +2 位作者 熊治富 缪志伟 张雷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6-152,共7页
通过对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的重新梳理,运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对元坝地区吴家坪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选择典型连井剖面进行地层层序对比,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格架内开展了沉积充填作用的研... 通过对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的重新梳理,运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对元坝地区吴家坪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选择典型连井剖面进行地层层序对比,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格架内开展了沉积充填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1)元坝地区吴家坪组地层划分为三段,吴一段底部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及铝土岩为主,中上部为生屑灰岩,吴二段下部岩性为泥岩、泥灰岩,上部为生屑灰岩夹薄层硅质灰岩,吴三段岩性以厚层生屑灰岩为主,吴一段为一个三级层序SQ1,吴二、吴三段组成一个三级层序SQ2;(2)吴家坪组继承了茅口组的沉积格局,SQ1和SQ2早中期为碳酸盐岩缓坡沉积模式,SQ2晚期在峨眉地裂运动的拉张作用下,出现"台盆分异",具有发育台缘高能浅滩的沉积背景,且地震响应特征明显;(3)吴三段台缘高能浅滩储层发育,且具有"多元供烃、近源富集"的特征,生储盖配置好,成藏条件优越,展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元坝地区吴三段发育台缘浅滩相储层这一认识将有利拓宽上二叠统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划分 台缘浅滩 勘探潜力 吴家坪组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不同构造背景下礁滩的发育特征和差异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伟 洪海涛 +2 位作者 张艳秋 郝彬 石书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1,共8页
生物礁、颗粒滩或礁滩复合体是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了解其演化过程和时空分布规律,对预测礁滩型储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的实例解剖,分析了稳定和活动构造背景下台缘礁滩与台内滩在发育位置、规... 生物礁、颗粒滩或礁滩复合体是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了解其演化过程和时空分布规律,对预测礁滩型储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的实例解剖,分析了稳定和活动构造背景下台缘礁滩与台内滩在发育位置、规模、形态以及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异同。结论认为:在稳定构造背景下,台缘礁滩体生长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和海平面变化,具有生命周期长、多期稳定发育,纵向厚度大、横向迁移明显的特点;而在构造活动期,板块内部隆坳格局的改变造成台缘带多次迁移,虽然台缘礁滩也是多期发育,但是继承性差且规模较小;此外,板内断裂活动通常会导致沿断层走向方向形成新的台地边缘建造,这类台缘礁滩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通常生命周期较短,以加积生长为主,厚度可以较大,但横向迁移特征不明显。而颗粒滩的形成,在构造稳定期主要与局部原始古地形高有关,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相变快、数量多、分布面积广的特点;但在构造活动背景下,受区域构造古隆起的控制,在斜坡部位形成环状分布的高能滩,单层厚度大,横向连续性好,分布面积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活动 碳酸盐岩 台缘礁滩 台内滩 沉积模式 断裂活动 发育特征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沉积相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 被引量:48
17
作者 黎荣 胡明毅 +1 位作者 杨威 刘满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勘探取得一些突破,显示该区中二叠统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前人对该区中二叠统沉积相和储层等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模式存在较大分歧,进而制约了有利储集...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勘探取得一些突破,显示该区中二叠统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前人对该区中二叠统沉积相和储层等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模式存在较大分歧,进而制约了有利储集体分布预测研究。文章结合近期一些新钻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和生物化石等相标志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主要发育台地边缘相、开阔台地相和台洼相,其中中二叠统栖霞组早期以碳酸盐岩台地模式为主,栖霞组中晚期和茅口组演变为镶边台地和孤立台凹模式。该区主要发育有台缘滩和台内滩两类主要的储集体,且主要集中在层序高位体系域,台缘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Sq1-HST期雅安-绵竹和剑阁-广元等区带,以及Sq2-HST时期雅安-绵竹-广元区带;台内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Sq1-HST和Sq2-HST期川中高石梯-磨溪区块,以及Sq2-HST时期的威远-自贡区带,Sq2-HST时期高石梯-磨溪区块台内滩储集体受古岩溶和构造热液叠加影响呈条带状展布。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台缘滩和台内滩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体系域 台缘滩 台内滩 沉积相模式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台缘类型及其储层发育程度的差异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兴平 潘文庆 +1 位作者 常少英 沈安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多个层段发育碳酸盐岩台地边缘高能沉积相带,但其台缘礁滩体储层性能差异显著。统计表明,进积-加积型镶边台缘在薄片面孔率、岩样孔隙度及录井异常方面总体超过退积-缓坡型台缘带。前缘斜坡角度与台缘带储地比之间存在...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多个层段发育碳酸盐岩台地边缘高能沉积相带,但其台缘礁滩体储层性能差异显著。统计表明,进积-加积型镶边台缘在薄片面孔率、岩样孔隙度及录井异常方面总体超过退积-缓坡型台缘带。前缘斜坡角度与台缘带储地比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斜坡角度大、建隆高的进积-加积型台缘带礁滩体在准同生期遭受较强的暴露和大气淡水淋滤,且早期存在的孔隙也有利于后期叠加埋藏溶蚀作用,因而储层厚度较大,储集条件较好;而斜坡角度小的缓坡台缘带需要裂缝、热液和白云石化作用等额外因素才能形成有效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缘 储层 礁滩 斜坡 角度 储地比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城口-鄂西海槽西侧晚二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发育新认识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巍 张廷山 +3 位作者 魏国齐 杨威 刘满仓 刘治成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93,共15页
基于城口-鄂西海槽西侧地区详细的露头调查、钻井资料分析,结合古生物、古生态以及地层对比,对研究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相及其演化进行详细解剖,得出区内台地边缘骨架礁-凝块石灰泥丘生态-沉积演化对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 基于城口-鄂西海槽西侧地区详细的露头调查、钻井资料分析,结合古生物、古生态以及地层对比,对研究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相及其演化进行详细解剖,得出区内台地边缘骨架礁-凝块石灰泥丘生态-沉积演化对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具有积极作用的认识。研究表明区内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礁滩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碳酸盐台地边缘坡折带尚未形成,台地边缘礁滩欠发育,且台地前缘斜坡坡度较缓;第二阶段,碳酸盐台地镶边开始形成,发育骨架礁及滩相沉积,垂向上构成进积-加积组合序列,台地前缘斜坡变陡;第三阶段,微生物逐渐占据后生造礁生物生态空间,发育台地边缘凝块石灰泥丘,与上覆台地边缘滩构成垂向加积组合序列,促进了台地边缘正向地貌的发育,使区内台地边缘更加陡峭,台地前缘斜坡发育滑塌角砾岩。造礁生物生态演替及相对海平面变化共同影响并控制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边缘 生物礁滩 生态-沉积演化 长兴期 城口-鄂西海槽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茅口组台缘浅滩天然气勘探的突破与启示 被引量:57
20
作者 胡东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共10页
2018年,元坝地区元坝7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钻遇台缘浅滩储层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四川盆地茅口组台缘高能相带新领域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深化对于茅口组的地质认识,在分析区域构造运动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矿物学等手段,结... 2018年,元坝地区元坝7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钻遇台缘浅滩储层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四川盆地茅口组台缘高能相带新领域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深化对于茅口组的地质认识,在分析区域构造运动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矿物学等手段,结合地震剖面精细解剖成果,研究了茅口组的岩性、厚度、古地貌、地震反射结构,明确其沉积相展布;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研究了茅口组储层的特征及控制因素,并初步确定其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盖层特征及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元坝地区受茅口晚期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发育碳酸盐岩台缘—斜坡—陆棚沉积相带,台缘发育高能浅滩碳酸盐岩和沉凝灰岩两类储层;②茅口组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台缘相带、暴露溶蚀、东吴运动抬升和火山灰沉积蚀变作用等的联合控制;③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潜力大,台缘相带是大中型气田发育的有利区域。结论认为,加强地质研究、创新地质认识是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基础,发展面向储层识别的地震勘探关键技术是高效勘探获得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地区 中二叠世 台缘浅滩 岩性气藏 储集层特征 天然气成藏条件 勘探突破与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