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角蕨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向燕 王皓 温远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3,共5页
从鹿角蕨(PlatyceriumwallichiiHook.)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七个成分,利用UV、IR、13C-NMR、1H-NMR、MS等光谱方法鉴定出它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Ⅰ)、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Ⅱ)、2-propenoicacid,3-[2,3-dihydro-2-(4-hydroxy-3-m... 从鹿角蕨(PlatyceriumwallichiiHook.)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七个成分,利用UV、IR、13C-NMR、1H-NMR、MS等光谱方法鉴定出它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Ⅰ)、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Ⅱ)、2-propenoicacid,3-[2,3-dihydro-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5-benzofurany]-(Ⅲ)、松脂素(Ⅳ)、松脂素-4'-O-β-D-葡萄糖甙(Ⅴ)、2,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Ⅵ)、槲皮素3-O-β-吡喃半乳糖甙(Ⅶ)。七个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蕨 化学成分 木脂素 蕨类
下载PDF
鹿角蕨孢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叶秀仙 陈艺荃 +2 位作者 方能炎 吴建设 钟淮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73-2780,共8页
【目的】建立鹿角蕨孢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鹿角蕨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鹿角蕨孢子为外植体,采用3种不同消毒方法进行孢子灭菌与萌发;利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基本培养基(MS、改良1号和改良2号)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 【目的】建立鹿角蕨孢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鹿角蕨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鹿角蕨孢子为外植体,采用3种不同消毒方法进行孢子灭菌与萌发;利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基本培养基(MS、改良1号和改良2号)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KT、NAA和IBA)等对绿色球状体(GGB)增殖、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等关键环节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孢子消毒方法及GGB增殖、丛生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适宜孢子消毒的方法为超声波清洗器振荡清洗40 min,污染率低,仅为6.7%,孢子萌发率高达100.0%;各试验因素对GGB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6-BA>CH>NAA,以改良1号为基本培养基较好,6-BA适宜浓度为0.5 mg/L,NAA适宜浓度为0.1 mg/L,CH适宜浓度为0.2 g/L,42 d平均增殖系数达5.5;各试验因素对丛生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IBA>6-BA>NAA>KT,IBA适宜浓度为0.5 mg/L,6-BA适宜浓度为0.3 mg/L,KT适宜浓度为0.1 mg/L,NAA适宜浓度为0.3 mg/L,60 d平均增殖系数达5.3;添加NAA 0.3 mg/L为最适浓度,生根率为100.0%;试管苗移栽60 d成活率达98.5%。【结论】超声波清洗器振荡清洗40 min能有效降低鹿角蕨孢子污染率,提高孢子萌发率。鹿角蕨GGB增殖培养基以改良1号+6-BA 0.5mg/L+NAA 0.1 mg/L+CH 0.2 g/L较适宜,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改良2号+6-BA 0.3 mg/L+KT 0.1 mg/L+NAA 0.3 mg/L+IBA 0.5 mg/L较适宜,生根培养基以改良1号+NAA 0.3 mg/L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蕨 超声波 绿色球状体 正交设计 快速繁殖
下载PDF
应用正交设计优选二歧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秀仙 方能炎 +1 位作者 吴建设 钟淮钦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筛选二歧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建立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技术体系。以二歧鹿角蕨孢子萌发的绿色球状体为芽分化培养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基本培养基、IBA、活性炭(AC)和白糖4种因素对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的影响,结... 为筛选二歧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建立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技术体系。以二歧鹿角蕨孢子萌发的绿色球状体为芽分化培养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基本培养基、IBA、活性炭(AC)和白糖4种因素对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IBA>AC>白糖;筛选出适宜二歧鹿角蕨绿色球状体(GGB)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HD2基本培养基+IBA 0.5 mg·L^-1+AC 0.5 mg·L^-1+白糖30.0 g·L^-1,培养56 d,芽分化系数达6.7,有效提高了其繁殖效率,为种苗规模化育苗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蕨 球状体 正交设计 快速繁殖
下载PDF
鹿角蕨(鹿角蕨科)配子体发育及其濒危机制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卫清 成晓 焦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297,311,共6页
采用改良Knop's琼脂培养基和腐殖土分别培养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孢子,解剖镜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的全部过程和有性繁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鹿角蕨的濒危原因。结果表明:鹿角蕨的成熟孢子橙... 采用改良Knop's琼脂培养基和腐殖土分别培养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孢子,解剖镜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的全部过程和有性繁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鹿角蕨的濒危原因。结果表明:鹿角蕨的成熟孢子橙黄色,两侧对称,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成熟原叶体呈对称心脏形;毛状体在幼原叶体阶段开始出现;精子器和颈卵器的发生时间间隔过长和自然状况下受精期湿度太低阻碍了精卵结合是鹿角蕨自身在配子体世代的主要濒危原因;此外,分布区狭窄、个体数量少、分布地原生植被遭到破坏、适宜的温暖阴湿自然环境丧失及人为滥采乱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鹿角蕨的濒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蕨 配子体发育 有性繁殖 濒危机制
下载PDF
鹿角蕨的资源调查与保护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哲 区智 +2 位作者 李双智 杨自云 邓莉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89-93,共5页
依托云南省第二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对鹿角蕨在德宏州分布设置8个点进行实测法调查,并从鹿角蕨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群落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8个点中,其中有5个分布点为本次调查到的新分布点;鹿角蕨在保护区... 依托云南省第二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对鹿角蕨在德宏州分布设置8个点进行实测法调查,并从鹿角蕨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群落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8个点中,其中有5个分布点为本次调查到的新分布点;鹿角蕨在保护区内主要附生在曲枝榕、八宝树、西南猫尾木和印度血桐等植物上,在保护区外主要附生在黄葛树、露兜树、橡胶树等乔木上,与这些植物伴生的主要有桑科、大戟科、菊科、禾本科等植物,群落组成复杂,植物种类丰富;空气湿度和郁闭度是构成鹿角蕨生境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蕨 群落 新分布 保护价值
下载PDF
鹿角蕨的孢子培养及其繁殖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捡 刘婷婷 +1 位作者 孟宪利 刘保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以大型观叶植物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Hook.)为材料,采用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法,研究其孢子培养及幼苗的复壮。结果表明: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 20 ~ 30 ℃;在黑暗条件下孢子不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最适光照强度为 60 ~ 80... 以大型观叶植物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Hook.)为材料,采用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法,研究其孢子培养及幼苗的复壮。结果表明: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 20 ~ 30 ℃;在黑暗条件下孢子不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最适光照强度为 60 ~ 80 μmol · m-2· s-1;配子体在 pH 4.5 ~ 7.5 的范围都可以正常发育;蔗糖浓度小于等于 2%的培养条件更利于孢子的萌发及原叶体的形成。当幼孢苗发育到 2 ~ 3 cm时即可移栽,移栽适宜的基质为腐殖土︰河沙︰有机肥 = 4︰2︰1;幼孢苗复壮 4 个月左右,株高约 10 cm时即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蕨 孢子 有性繁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