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作人“灵肉一致”思想与英国诗人布莱克之间的关联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61-67,共7页
周作人的人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周作人仅引述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作为"灵肉一致观"的代表。通过研究,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周作人虽最先接触到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 周作人的人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周作人仅引述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作为"灵肉一致观"的代表。通过研究,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周作人虽最先接触到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灵肉一致"的文学史观,但在《人的文学》中周却将厨川所推崇的"灵肉一致"的代表——"惠特曼"改换为"布莱克",此改动折射出灵肉问题上布莱克之于周作人的重要性;其次,周的"灵肉一致"思想更直接地受到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结婚》中《恶魔之声》的启发;再次,周对布莱克"灵肉一致"思想的接受,是建立在对其"神人合一"的神秘主义思想的理解之上;最后,周也对布的灵肉思想进行了选择性的接受,即消除布氏思想中的神秘气,反增灵肉思想中的启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布莱克 灵肉一致 神人合一 《人的文学》
下载PDF
再论天人合一是否为儒家所独有?——兼与林安梧教授对话 被引量:3
2
作者 黄保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1,共8页
笔者结合与林安梧教授的对话及以前的拙文,再次探讨天人合一是否为儒家所独有的问题。林文及许多同类文章的问题是缺乏对"天人合一"等相关术语和概念进行精确的界定,笔者对此进行补阕之后,首先分析了林文作为探讨天人合一理... 笔者结合与林安梧教授的对话及以前的拙文,再次探讨天人合一是否为儒家所独有的问题。林文及许多同类文章的问题是缺乏对"天人合一"等相关术语和概念进行精确的界定,笔者对此进行补阕之后,首先分析了林文作为探讨天人合一理论背景的"绝对一神论"与"万有在道论"、"连续型"和"断裂型"理性的优点之余,特别指出其列出太多特质而缺乏论证及过分依赖人的主体性的局限和方法论的不足。然后,从过去本然、现在实然和未来应然的层面分析论证了天人合一并非为儒家所独有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神人合一 儒家 个人修养
下载PDF
升仙团圆剧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贾亚丽 《太原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
在古代戏曲中,有一批敷演男女爱情故事、并以"升仙团圆"为结局的剧作。它们以神奇的爱情故事高扬了生命的珍贵与美丽,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其剧作的"升仙团圆"结局也是作家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 在古代戏曲中,有一批敷演男女爱情故事、并以"升仙团圆"为结局的剧作。它们以神奇的爱情故事高扬了生命的珍贵与美丽,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其剧作的"升仙团圆"结局也是作家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由于根基于作家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载着社会生活的壮阔场景,沟通着时代精神和时代情绪,因而具有深广的社会意蕴:封建礼教的束缚迫使作家产生自我安慰;社会的动荡不安使有识之士产生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仙团圆剧 原因 封建礼教 社会动荡
下载PDF
论歌舞伎舞台的祭典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滕军 马晓云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1,共6页
始于17世纪初的歌舞伎与日本的神事有很深的渊源,歌舞伎的舞台形成受到民俗祭典活动深层精神的支配。本文从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视角对歌舞伎舞台体现的祭典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拜殿是民俗艺能表演的中心舞台,而歌舞伎舞台是对祭典场... 始于17世纪初的歌舞伎与日本的神事有很深的渊源,歌舞伎的舞台形成受到民俗祭典活动深层精神的支配。本文从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视角对歌舞伎舞台体现的祭典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拜殿是民俗艺能表演的中心舞台,而歌舞伎舞台是对祭典场所——拜殿的摹写,在根本上体现了祭典的神人共融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典 拜殿 歌舞伎舞台 神人共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