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rrestrial Mio-Pliocene Boundary in the Linxia Basin,Gansu,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DENG Tao HOU Sukuan +3 位作者 SHI Qinqin CHEN Shaokun HE Wen CHEN Shanq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52-464,共13页
The Lower Pliocene of the Linxia Basin in Gansu Province is one of only a few representative sections for the Early Pliocene sedimentary records in northern China, and even in East Asia. Recently,abundant mammalian fo... The Lower Pliocene of the Linxia Basin in Gansu Province is one of only a few representative sections for the Early Pliocene sedimentary records in northern China, and even in East Asia. Recently,abundant mammalian fossils were found from the base of red clays of the Lower Pliocene Hewangjia Formation at Duikang in Guanghe County within this basin. Previously, the Pliocene mammals were sparsely found in China, and most were collected from fluvial and lacustrine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Loess Plateau. Mammals from the widely distributed Pliocene Hipparion Red Clay are less in number.The known fossils from Duikang include 20 species and belong to the Shilidun Fauna. Their faunal components are similar to the Early Pliocene Gaozhuang Fauna from Ynshe, Shanxi. On the other hand, some taxa from Duikang have not been found in the Gaozhuang Fauna, are slightly more primitive in evolutionary level, and appeared mainly in the Late Miocene. As a result, the age of the Duikang fossils may be slightly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Gaozhuang Fauna and closer to the lower boundary of the Piiocene. The Duikang fossiliferons bed is 0.8 m above the top of the Late Miocene Linshu Formation, and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the three-toed horse Hipparion pater can be regarded as a biostratigraphical marker of the Miocene/Pliocene boundary. In conclusion, Duikang is an ideal candidate locality to establish as the stratotype of the lower boundary of the Chinese terrestrial Pli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OCENE pliocene boundary stratotype mammalian fauna Hipparion Red Clay Linxia Basin
下载PDF
Lower Boundary of the Marine Pleistocene in Northern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Wang Pinxian Xia Lunyu +1 位作者 Wang Lujiang Cheng Xinrong Department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Nanhai West Oil Corporation,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57,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27-439,460,共14页
A marin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cross the Pliocene / Pleistocene boundary has been found i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marine Quaternary deposits in the Yinggehai Basin may ex-ceed 2,... A marin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cross the Pliocene / Pleistocene boundary has been found i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marine Quaternary deposits in the Yinggehai Basin may ex-ceed 2,000 m in thickness, probably providing the best section for studying the lower boundary of the marinePleistocene in South China. The vertical succession with planktonic foraminifers and nannofossils revealed inboreholes in the basin has been well correlated with that in the international stratotype section of thePliocene / Pleistocene boundary at Vrica, Italy, resulting in the acquirement of a biostratigraphic boundary at1.64 Ma. This boundary, however, does not coincide with any prominent lithological palaeoenvironmentalchang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can hardly be used in geological practice. There are, in contrast, significantchanges at the level of LAD of Globorotalia multicamerata sensu lato located below the above-mentionedboundary. The percentage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s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foraminiferaltests display great changes at this level corresponding to a clear onlap on the seismic profiles and indicating adepositional hiatus at ca. 2.0-2.5 Ma. Since the level can be widely traced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ndthe Beibu Gulf Basin and well corresponds with the marke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recorded inthe west Pacific and other region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lio / Pleistocene boundary be drawn at the levelof Gr. multicamerata sensu lato LAD, roughly concurrent with the Gauss / Matuyama tu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boundary of the Marine pleistocene in Northern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成都盆地新生代大邑砾岩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凤林 李勇 +2 位作者 李永昭 王谋 张玉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通过对龙门山前陆盆地大邑砾岩的发育层序、沉积特征及物源的分析 ,建立其垂向相序 ,总结出大邑砾岩的沉积具冲积扇相的特点 ;恢复大邑砾岩发育时期的古地貌 ,推断其至少由三个冲积扇组成 :古岷江扇 ,古青衣江扇 ,古玉溪扇。同时 ,结合... 通过对龙门山前陆盆地大邑砾岩的发育层序、沉积特征及物源的分析 ,建立其垂向相序 ,总结出大邑砾岩的沉积具冲积扇相的特点 ;恢复大邑砾岩发育时期的古地貌 ,推断其至少由三个冲积扇组成 :古岷江扇 ,古青衣江扇 ,古玉溪扇。同时 ,结合测年资料 ,指出大邑砾岩是上新世 -早更新世的整合沉积相 ,有别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的不整合事件。大邑砾岩沉积之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盆地 大邑砾岩 上新世一早更新世 冲积物 沉积特征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中两个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9
4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7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孙立倩 王建平 韩同林 韩建恩 杜建军 余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5-608,共4页
通过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实测剖面和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根据沉积岩性、不整合面、所含化石、固结程度和岩相变化,初步将这套水平产出、原顶底及接触关系不明的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划分为1个群、3个组、2... 通过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实测剖面和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根据沉积岩性、不整合面、所含化石、固结程度和岩相变化,初步将这套水平产出、原顶底及接触关系不明的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划分为1个群、3个组、2次构造运动(不整合)。从新到老为下更新统香孜组(Qp1x)和上新统古格群(N2gg),其中后者又细分为上新统札达组(N22z)和上新统托林组(N12t)。河湖相沉积中香孜组与札达组、札达组与托林组之间2个不整合面的发现和象泉运动与古格运动2次构造运动的确定,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该区新近纪以来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和环境演化,以及新近系、第四系地层划分等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河湖相沉积 不整合面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重新厘定与划分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5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1-1120,共10页
通过对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实测,对分布于盆地内的新近系上新统—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重新厘定了该区上新世—早更新世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层序。首次提出了该区上新统—... 通过对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实测,对分布于盆地内的新近系上新统—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重新厘定了该区上新世—早更新世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层序。首次提出了该区上新统—下更新统三分方案,将该套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3个组、7个沉积相、11个岩性段,并为确定上新统与下更新统的界线位置提出了具体意见,为青藏高原乃至全球新近系上新统与第四系的研究、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年代地层
下载PDF
莱州湾南岸HLL01孔磁性地层定年 被引量:9
6
作者 姜兴钰 易亮 +6 位作者 田立柱 施佩歆 陈永胜 王宏 王福 李建芬 商志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69-1678,共10页
亚洲大陆边缘海在区域能量与物质交换及气候与环境演化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磁性地层学方法是建立年代框架的有效手段。过去对于渤海地区的长钻孔研究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及其北岸,莱州湾地区尚未有较长的公开发表的钻孔。利用莱州湾南岸... 亚洲大陆边缘海在区域能量与物质交换及气候与环境演化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磁性地层学方法是建立年代框架的有效手段。过去对于渤海地区的长钻孔研究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及其北岸,莱州湾地区尚未有较长的公开发表的钻孔。利用莱州湾南岸新近钻取的孔深452m的HLL01孔沉积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1HLL01孔共有272块样品用于建立钻孔的磁性地层序列,可识别出10个正极性时段和9个负极性时段;2通过与国际标准极性年表的对比,确定HLL01孔记录了正极性亚时C3An.2n^C1n(布容正极性时)的沉积,钻孔底部位于C3An.2n,年龄约为6.6Ma;3钻孔内中、上新世的界线位于340m,上新世与更新世的界线位于140m;4通过与渤海湾及其北岸的研究成果对比,发现莱州湾自晚中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过程与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磁性地层学 沉积物 上新世 更新世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5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本文将西藏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河湖相地层的古地磁法和ESR法测年结果表明,札达盆地内河湖相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为新近纪上新世-第... 本文将西藏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河湖相地层的古地磁法和ESR法测年结果表明,札达盆地内河湖相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为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根据该套河湖相地层沉积演化和其中的孢粉组合特征、河湖相沉积中所发现的各种古动植物化石等的综合分析,笔者对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札达地区上新世-早更新世气候经历了从湿热-温暖潮湿-偏冷潮湿-寒冷干旱的变化,以及植被从森林-灌木-草原的逐渐演化。可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环境演化划分为7个大的阶段,其总体特征是:①5.4~4.4Ma,札达地区处于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④4.4~3.95Ma,为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⑧3.95~3.5Ma,为偏凉潮湿阶段,气候开始转冷;①3.5~3.2Ma,为温暖潮湿阶段;⑤3.2~2.9Ma,气候转为偏冷潮湿阶段;⑥2.9~2.57Ma,该阶段气候偏冷而干旱,整体较为干冷;⑦2.57~1.36Ma,气候寒冷而干旱。表明自上新世-早更新世,该区的古气候环境在逐渐变干、变冷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孢粉记录 古生物 古环境与古气候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地层 被引量:43
8
作者 刘嘉麒 刘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第四纪沉积类型及第四系的划分,并与国际第四系划分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以陆相沉积为主。按其成因主要有风成黄土堆积、河一湖相沉积、冲一洪积堆积、冰川沉积、洞穴堆积、风化壳残积... 本文综述了中国第四纪沉积类型及第四系的划分,并与国际第四系划分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以陆相沉积为主。按其成因主要有风成黄土堆积、河一湖相沉积、冲一洪积堆积、冰川沉积、洞穴堆积、风化壳残积(红土)、火山堆积和海相沉积等。各种沉积物都有很好的剖面,尤其是黄土和河一湖相沉积更为连续完整。按中国第四纪地层发育的实际情况,第四系的底界应置于松山一高斯极性转换界线(M/G,2.6MaB,P,);第四系内部划分为更新统(Q_p)和14新统(Q_h),界线在11000aB,P,。更新统进一步划分为下、中和上3个阶(Q_(p1), Q_(p2), Q_(p3)), Q_(p2)/Q_(p1)的界线为布容一松山极性转换界线(B/M; 0.78MaB,P,);Q_(p3_/Q_(p2)的界线为本次间冰期的起始时间(0.128Ma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第四纪 地层 第四系底界 第四系划分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6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王津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83-992,共10页
通过对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实测剖面中的古地磁、ESR样品的测试分析,确定了札达盆地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沉积地层的时间序列。测试结果表明:从剖面自下而上所做的古地磁测年数据为5.41~1.60Ma;而ESR测年数据为5.4~1.3... 通过对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实测剖面中的古地磁、ESR样品的测试分析,确定了札达盆地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沉积地层的时间序列。测试结果表明:从剖面自下而上所做的古地磁测年数据为5.41~1.60Ma;而ESR测年数据为5.4~1.36Ma,两者大体吻合。根据古地磁、ESR测年结果,可将该套河湖相地层的时序划分为:上新世托林组(N21t)的形成时间为5.41~4.20Ma、上新世古格组(N22g)为4.20~2.57Ma、早更新世香孜组(Qp1-1x)为2.57~1.36Ma。为青藏高原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地层时间序列标尺的建立,以及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地层划分 磁性地层 年代地层
下载PDF
西藏札达盆地形成演化与喜马拉雅山隆升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5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3-200,共8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实测地层剖面和室内综合研究,笔者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形成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①盆地初始断陷阶段;②盆地加速断陷阶段;③盆地强烈断陷阶段;④盆地断陷止息阶段;⑤盆地二次初始断陷阶段;⑥盆地二次加速断陷阶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实测地层剖面和室内综合研究,笔者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形成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①盆地初始断陷阶段;②盆地加速断陷阶段;③盆地强烈断陷阶段;④盆地断陷止息阶段;⑤盆地二次初始断陷阶段;⑥盆地二次加速断陷阶段.并以札达盆地形成演化为基础将喜马拉雅山此阶段的隆升划分为5个阶段:①慢速隆升阶段(5.4~4.4Ma);②中速隆升阶段(4.4~3.5 Ma);③快速隆升阶段(3.5~3.2Ma);④停止隆升阶段(3.2~2.7 Ma);⑤快速隆升阶段(2.7Ma).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盆地演化 山脉隆升 喜马拉雅山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相及其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30
11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8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孙立倩 王建平 韩同林 韩建恩 杜建军 余佳 孟庆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45-252,共8页
札达盆地新近系上新统一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可划分为下更新统香孜组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群(N2gg),其中后者又细分为上新统札达组(N22z)(Qp1t),属地堑型湖盆沉积,主要发育冲洪积相、冰缘相、冰湖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持续裂陷相、湖... 札达盆地新近系上新统一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可划分为下更新统香孜组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群(N2gg),其中后者又细分为上新统札达组(N22z)(Qp1t),属地堑型湖盆沉积,主要发育冲洪积相、冰缘相、冰湖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持续裂陷相、湖相及河流相。札达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早期裂陷(N21x)、稳定隆升(Qp2f)和强烈快速隆升(Qp3~Qh)等5个2z)、湖盆外泻(Qp(N2阶段。盆地南北两侧数条相向正断层的活动性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相展布格局:断层活动强烈时,湖盆水域扩大,湖水加深,主要发育深湖—半深湖沉积,断层活动减弱时,水体变浅或干涸,湖盆被充填,主要发育河流相、冲洪积沉积。第四纪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札达盆地周缘高山区冰川活动加剧,主要发育冰缘相和冰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上新世—早更新世 断陷湖盆 构造演化 西藏札达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孟宪刚 朱大岗 +5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0-167,共8页
通过对札达盆地及其周缘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的实测,确定了札达盆地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在喜马拉雅板块构造格局中的位置,并从基底构造、盆缘构造和盆内构造三个方面,论述了札达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从盆地类型、盆地的形成过程,对... 通过对札达盆地及其周缘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的实测,确定了札达盆地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在喜马拉雅板块构造格局中的位置,并从基底构造、盆缘构造和盆内构造三个方面,论述了札达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从盆地类型、盆地的形成过程,对札达盆地的构造成因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中香孜组与古格组、古格组与托林组之间两个不整合面的发现,象泉运动与古格运动两次构造运动的确定,以及上新统褶皱的发现,为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运动晚阶段(第Ⅲ幕)的表现形式及新近纪到第四纪时期高原隆升过程、方式等,提供了实际资料和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地质构造组合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5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8-315,共8页
根据札达盆地河湖相剖面地层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古生物等反映的沉积岩相,以及不整合面等沉积特征,可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初步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Ⅰ、Ⅱ)。层序Ⅰ代表上新统地层层序,并进一步区分出退积准层序组... 根据札达盆地河湖相剖面地层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古生物等反映的沉积岩相,以及不整合面等沉积特征,可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初步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Ⅰ、Ⅱ)。层序Ⅰ代表上新统地层层序,并进一步区分出退积准层序组和进积准层序组。对应上新世湖相沉积由低位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收缩体系域的演化,反映湖泊由源区水系冲积亚相—滨湖三角洲亚相—滨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的湖泊,由扩张到萎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化旋回。层序II代表下更新统地层层序,反映一个盆地受构造和气候(冰期—间冰期)双重控制的夭折型冰湖形成演化的由冰水冲积相到冰湖沉积相的不完整沉积旋回,为青藏高原新近系上新统与第四系的研究与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新世-早更新世 河湖相沉积 层序地层 札达盆地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札达盆地上新统—早更新统河湖相地层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6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王津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4,共8页
根据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实测剖面中的接触关系、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岩相、岩性、古生物特征和ESR、古地磁测年结果,笔者对札达盆地上新统—早更新统河湖相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和时代确定。结合该套河湖相沉积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 根据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实测剖面中的接触关系、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岩相、岩性、古生物特征和ESR、古地磁测年结果,笔者对札达盆地上新统—早更新统河湖相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和时代确定。结合该套河湖相沉积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磁性地层、层序地层和地质构造事件,对札达盆地上新统—早更新统河湖相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将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划分为3个组、4个沉积相、7个沉积亚相、11个岩性段。由新到老划分为:早更新统香孜组(Qp1-1x)、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新统 早更新统 河湖沉积 划分与对比 札达盆地 西藏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黎敦朋 赵越 +3 位作者 刘健 潘燕兵 裴军令 何哲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10,共18页
晚新生代,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使青藏高原周缘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隆升作用,然而不同学者对高原强烈构造变形和隆升时代的认识却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与地貌响应等的... 晚新生代,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使青藏高原周缘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隆升作用,然而不同学者对高原强烈构造变形和隆升时代的认识却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与地貌响应等的综合研究,依据古新统至中新统地层的连续沉积和产状的协调一致,提出青藏高原西北缘在古新世—中新世末并未发生区域性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基于褶皱、生长地层、楔顶沉积和冲断带中局部不整合等标定青藏高原西北缘强烈构造变形的时代为上新世—早更新世,其中最强烈的构造变形发生于西域砾岩沉积结束阶段,即约1.1~0.7Ma的昆黄运动最终使中更新世以前地层全面褶皱-抬升,形成区域性的乌苏群与西域砾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这为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提供了关键的构造地质学证据;同时,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研究成果提出青藏高原西北缘的主要隆升可能是在上新世—早更新世通过高原边缘的边界断层系以后展式逆冲扩展作用抬升形成的,并就裂变径迹热历史模拟的剥蚀厚度提出西域砾岩很可能主要来自高原边缘地形变化最剧烈的陡坡带,支持西域砾岩属构造成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后展式逆冲扩展 上新世—早更新世 青藏高原西北缘
下载PDF
新近纪南海深层水的增氧与分层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前裕 赵泉鸿 +4 位作者 钟广法 翦知湣 田军 成鑫荣 陈木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共11页
综合南海ODP1148站、1146站和1143站沉积物物性、底栖有孔虫、同位素等资料,探讨早中新世以来南海深层水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1~17Ma、15~10Ma和10~5Ma3个时间段分别对应3个富含红褐色粘土的岩性单元,其红色参数(a^*)增高... 综合南海ODP1148站、1146站和1143站沉积物物性、底栖有孔虫、同位素等资料,探讨早中新世以来南海深层水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1~17Ma、15~10Ma和10~5Ma3个时间段分别对应3个富含红褐色粘土的岩性单元,其红色参数(a^*)增高指示南海深层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对比发现,前两阶段的深层水增氧与南极底层水和北大西洋组合水增强有关,说明10Ma前南海与外地的底层水基本是相互连通的.10Ma以后,南海深层水溶解氧降低,同时分别处于下深层水的1148站和上深层水的1146站之间的CaCO3含量变化加大,喜氧底栖有孔虫减少,底栖δ^13 C在~10Ma大幅度减轻,说明南海当时的深层水受大洋深层水的控制减弱.推测主要是南海海盆白16-15Ma停止扩张以后,南海逐渐关闭引起本地深层水开始形成的缘故.从6Ma左右开始出现大量的太平洋底层水和深层水的底栖有孔虫标志种,1148站和1146站在5~3Ma期间的CaCO3含量之差达到40%,标志南海深层水最大分异期.除了全球气候变冷、北半球结冰引起太平洋深层水扩张的影响之外,南海海盆由于更强烈向东俯冲而进一步下沉也可能是原因之一.3Ma以来南海深层水演化进入现代模式,两站之间的CaCO3含量之差稳定在10%左右,厌氧底栖种丰度增加.太平洋底层水和深层水的标志种相继在1.2Ma和0.9Ma大量减少,底栖δ^13 C也同时大幅度变轻到新近纪的最低值,表明太平洋底层水的影响基本消失,太平洋深层水的影响也大大减弱.因此,标准现代模式的南海深层水,推测主要由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巴士海峡下面的海槛抬升到接近目前~2600m的深度时,才开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中新世 上新世 更新世 深层水演化 增氧 碳酸盐沉积 氧碳同位素.
下载PDF
西藏札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江尚松 向树元 徐亚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31,共11页
札达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隅的阿里地区,是在中新世晚期约9.6Ma B.P.形成的一个NW-SE向断陷盆地。该盆地在上新世-早更新世发育一套完整的河湖-冲积扇相地层。在札达县香孜乡西北约1km处精细实测了上上新统一下更新统香孜剖面。根据... 札达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隅的阿里地区,是在中新世晚期约9.6Ma B.P.形成的一个NW-SE向断陷盆地。该盆地在上新世-早更新世发育一套完整的河湖-冲积扇相地层。在札达县香孜乡西北约1km处精细实测了上上新统一下更新统香孜剖面。根据前人的古地磁及ESR年龄数据确定下更新统香孜组年龄为2.60-1.67Ma B.P.。根据孢粉学研究把香孜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带(8个孢粉组合),并据此将札达盆地2.75M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1)孢粉组合带Ⅰ(孢粉组合1~2),植被为温暖偏湿的常绿与落叶针阔叶混交林,2.67Ma以后气候逐渐向干旱转变,地层对比时代为晚上新世(2.75~2.60Ma);(2)孢粉组合带Ⅱ(孢粉组合3~5),发育温凉偏湿的亚高山落叶针阔叶混交林,并在约2.38Ma逐渐变为针叶林,气候趋向变冷,地层对比时代为早更新世(2.54—2.16Ma);(3)孢粉组合带Ⅲ(孢粉组合6~8),发育寒冷干旱的高山针叶林,并存在高寒灌丛草甸草原,低海拔处零星分布落叶针阔叶混交林,指示较强的地势差异,地层对比时代为早更新世(2.13~1.8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札达盆地 孢粉组合 古气候变化 晚上新世-早更新世
下载PDF
北部湾R_1钻孔岩心上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史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苍树溪 陈丽蓉 董太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3-58,共6页
本文综述北部湾东北部R_1孔岩心记录。R_1孔岩心长度100m,水深42m。在粒度分析、矿物分析及微体古生物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在上新世时,为浅海相沉积,更新世则以陆相为主,仅在晚更新世时出现两个滨海相沉积层,全新世为浅海相沉积。
关键词 上新世 沉积环境 钻孔岩心
下载PDF
更新统下界的半世纪之争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品先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8-181,共4页
更新统下界的厘定从1948年提出任务,1984年建立意大利Vrica国际层型剖面(界线年龄为1.8Ma),到1998年界线下移(到2.5Ma)的建议未获通过,国际争议前后延续了半个世纪,迄今仍未平息。问题的实质在于新... 更新统下界的厘定从1948年提出任务,1984年建立意大利Vrica国际层型剖面(界线年龄为1.8Ma),到1998年界线下移(到2.5Ma)的建议未获通过,国际争议前后延续了半个世纪,迄今仍未平息。问题的实质在于新生代最晚期缺乏全球性的重大生物演化事件,而且与其它地质时代不同,第四纪的陆相地层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统 上新统 界线 层型 地层 更新统下界
下载PDF
记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亚科(Arvicolinae)和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五新种(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绍华 张颖奇 崔宁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8-324,共17页
泥河湾盆地因产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及众多的旧石器地点而久负盛名。为弄清盆地地层的年代范围,近年开展了包括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孢粉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目前主要分歧在于对泥河湾层的年代学认识,表现在... 泥河湾盆地因产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及众多的旧石器地点而久负盛名。为弄清盆地地层的年代范围,近年开展了包括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孢粉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目前主要分歧在于对泥河湾层的年代学认识,表现在生物地层学与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不一致。新种化石材料即是从甄选的典型剖面中采集的。䶄亚科和鼢鼠亚科由于演化趋势明显并且容易量化、演化速率快,对晚新生代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鉴于此,对产自泥河湾盆地的䶄亚科三个新种(泥河湾模鼠Mimomys nihewanensis sp.nov.、简齿松田鼠Pitymys simplicidens sp.nov.、前中华波尔索地鼠Borsodia prechinensis sp.nov.)及鼢鼠亚科两个新种(稻地上新鼢鼠Pliosiphneus daodiensis sp.nov.、铺路上新鼢鼠P.puluensis sp.nov.)进行了简要记述,以期对泥河湾盆地生物地层学框架的建立有所帮助,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为泥河湾层的年代学认识提供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泥河湾 晚上新世−早更新世 䶄亚科 鼢鼠亚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