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安石与韩愈“以问为诗”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敏
赵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2-17,共6页
韩愈诗中包含问句的诗歌占比接近一半,问的内容和方式也十分广泛,“以问为诗”是其诗歌的一大特色。王安石作为唐音转宋调的关键人物,将韩愈作为师法对象。在对韩愈的文学接受中,王安石虽有尊韩、诋韩的矛盾,但创作中却不自觉受其诗歌...
韩愈诗中包含问句的诗歌占比接近一半,问的内容和方式也十分广泛,“以问为诗”是其诗歌的一大特色。王安石作为唐音转宋调的关键人物,将韩愈作为师法对象。在对韩愈的文学接受中,王安石虽有尊韩、诋韩的矛盾,但创作中却不自觉受其诗歌风格影响。王安石的问在选词造句、立意手法等方面都对韩愈进行了研习。同时又在诗问广度、艺术性、诗歌意境上对韩愈实现了新变和超越。在这种创造性的文学接受中,王安石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并深刻影响了宋诗“好议论、重学问”的整体面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接受
王安石
韩愈
诗问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再证——兼答祖保泉、张少康、王步高三教授之质疑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尚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98,共15页
我与汪涌豪教授1994年提出《二十四诗品》伪书说,至今已经十多年。学者补充了许多新的证据,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后者尤以祖保泉、张少康、王步高三教授之论述为详,然而其"(伪书说)主要证据已被否定"之论,并无有力证据支持。本...
我与汪涌豪教授1994年提出《二十四诗品》伪书说,至今已经十多年。学者补充了许多新的证据,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后者尤以祖保泉、张少康、王步高三教授之论述为详,然而其"(伪书说)主要证据已被否定"之论,并无有力证据支持。本文详尽罗列三家的主要依据,并就张少康《关于〈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争论》所陈八条观点,逐一申述我见,认为"八条"都不能成立。又对苏轼"二十四韵"一段话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并罗列宋元人对苏轼这段话的申述,以明苏轼语与司空图无涉。此外,对《二十四诗品》里唐以后的痕迹作了考释,并对唐宋文献的传布规则,从学理上作了适当的说明。本文结论是:从目前来看,《二十四诗品》的问世时间,还没有突破十四世纪初(即西元1300年)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辨伪
答疑
祖保泉
张少康
王步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体性和诗学元问题的回归
3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共3页
20世纪,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的欧洲大陆诗学和欧美新批评以其共同的对于文本世界、诗性形式的集中关注,合奏了一曲反主体性的壮歌。其合奏的合理性与文学既受科学主义影响,又企图摆脱科学主义支配的努力密切相关。其不合理性在于半途上...
20世纪,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的欧洲大陆诗学和欧美新批评以其共同的对于文本世界、诗性形式的集中关注,合奏了一曲反主体性的壮歌。其合奏的合理性与文学既受科学主义影响,又企图摆脱科学主义支配的努力密切相关。其不合理性在于半途上遗失了对文学人性意义的关注。文学与人的存在的关联是诗学的元问题。在经历了从创作到文本到接受的演变之后,当代的诗学应该回归新型的“作者”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诗学
元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下)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应斌
《嘉应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101-107,共7页
本文下篇探索黄遵宪等超前的“诗界革命”理论和创作的文化背景 ,岭东诗派和诗人宋湘等是其精神文化土壤 .在“诗界革命”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嘉应现象”,岭东诗人与“诗界革命”有着深刻的联系。
关键词
诗界革命
黄遵宪
丘逢甲
嘉应现象
诗人
文学研究
文化渊源
岭东诗派
宋湘
地理成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刊杂剧选择问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家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39-43,共5页
汉语选择问句从先秦到近代发生了重要变化,元刊杂剧作为现存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我们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文献。全面考察元刊杂剧中并列问句和反复问句的结构后发现,"VPNegVP"式在元刊杂剧中是一种占据优势的反复问句,"...
汉语选择问句从先秦到近代发生了重要变化,元刊杂剧作为现存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我们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文献。全面考察元刊杂剧中并列问句和反复问句的结构后发现,"VPNegVP"式在元刊杂剧中是一种占据优势的反复问句,"是"字并列问句在元刊杂剧时代也有较大的发展;在句尾语气词趋于减少的同时,元刊杂剧中出现了大量句中语气词,这与汉语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符的,又带有元杂剧自身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元杂剧
元刊杂剧
选择问句
并列问句
反复问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小说的一个另类文本——《一件小事》细读
被引量:
1
6
作者
严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50-51,共2页
《一件小事》是鲁迅短篇小说中很特别的一篇,它塑造了与"众"不同的车夫和启蒙者——"我"的形象,为了表达对启蒙者的质疑和反省,作者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车夫,表现了正剧的美学风格,反映了鲁迅早期对民众和启蒙者的...
《一件小事》是鲁迅短篇小说中很特别的一篇,它塑造了与"众"不同的车夫和启蒙者——"我"的形象,为了表达对启蒙者的质疑和反省,作者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车夫,表现了正剧的美学风格,反映了鲁迅早期对民众和启蒙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众”不同
虚设
质疑
启蒙者
正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操纵理论三要素视域下“God”译名之争的历史演变
7
作者
黄旦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9期122-123,145,共3页
"God",作为西方宗教——基督教的核心观念之一,它在东方之国——中国的汉译问题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上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其持续时间之久,影响范围之广,使其拥有一个专门的名称——译名之争。译名之争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
"God",作为西方宗教——基督教的核心观念之一,它在东方之国——中国的汉译问题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上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其持续时间之久,影响范围之广,使其拥有一个专门的名称——译名之争。译名之争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其核心问题在于究竟是用中文的"上帝"还是"神"来翻译英文的"God"。中文和英文因语言生成环境殊异而具有各自的文化特性,"God"的译名之争不仅涉及中英文的转换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出语言背后的操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d”译名之争
操纵理论
意识形态
诗学观
赞助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界在有无缥缈间——评鲁枢元的《文学的跨界研究》
8
作者
李红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鲁枢元先生三卷本的《文学的跨界研究》新近出版,这应是他三十年来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晶,其中一个突出的关键词就是"跨学科"。他在"无界"的状态下开始进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涉足心理学、语言学和生态学,但所有的...
鲁枢元先生三卷本的《文学的跨界研究》新近出版,这应是他三十年来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晶,其中一个突出的关键词就是"跨学科"。他在"无界"的状态下开始进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涉足心理学、语言学和生态学,但所有的跨越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对文学的个体心灵与诗意空间的坚守。当他在文学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文艺学三块领域都取得显著成果时,他却对"学科"由执着转向反思和质疑,在他看来,学科的跨越起源于原本的"无界"状态,经历学科壁垒森严的阶段,必然还要打破一个个"牢笼",重新回归"无界"的自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跨界研究
鲁枢元
无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安石与韩愈“以问为诗”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敏
赵超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2-1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宋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1AZW0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气象人文与江苏文化研究院开放课题“南京山水诗的文化品格及其当代价值”(KYCX22-1230)。
文摘
韩愈诗中包含问句的诗歌占比接近一半,问的内容和方式也十分广泛,“以问为诗”是其诗歌的一大特色。王安石作为唐音转宋调的关键人物,将韩愈作为师法对象。在对韩愈的文学接受中,王安石虽有尊韩、诋韩的矛盾,但创作中却不自觉受其诗歌风格影响。王安石的问在选词造句、立意手法等方面都对韩愈进行了研习。同时又在诗问广度、艺术性、诗歌意境上对韩愈实现了新变和超越。在这种创造性的文学接受中,王安石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并深刻影响了宋诗“好议论、重学问”的整体面目的形成。
关键词
文学接受
王安石
韩愈
诗问
定量分析
Keywords
Literary acceptance
WANG Anshi
HAN Yu
poetic questio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再证——兼答祖保泉、张少康、王步高三教授之质疑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尚君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98,共15页
文摘
我与汪涌豪教授1994年提出《二十四诗品》伪书说,至今已经十多年。学者补充了许多新的证据,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后者尤以祖保泉、张少康、王步高三教授之论述为详,然而其"(伪书说)主要证据已被否定"之论,并无有力证据支持。本文详尽罗列三家的主要依据,并就张少康《关于〈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争论》所陈八条观点,逐一申述我见,认为"八条"都不能成立。又对苏轼"二十四韵"一段话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并罗列宋元人对苏轼这段话的申述,以明苏轼语与司空图无涉。此外,对《二十四诗品》里唐以后的痕迹作了考释,并对唐宋文献的传布规则,从学理上作了适当的说明。本文结论是:从目前来看,《二十四诗品》的问世时间,还没有突破十四世纪初(即西元1300年)的上限。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辨伪
答疑
祖保泉
张少康
王步高
Keywords
Sikong Tu
Twenty-Four Varieties of
poetic
Experience
discrimination
question
-answering
Zu Baoquan
Zhang Shaokang
Wang Bugao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性和诗学元问题的回归
3
作者
张文初
机构
湖南师大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共3页
文摘
20世纪,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的欧洲大陆诗学和欧美新批评以其共同的对于文本世界、诗性形式的集中关注,合奏了一曲反主体性的壮歌。其合奏的合理性与文学既受科学主义影响,又企图摆脱科学主义支配的努力密切相关。其不合理性在于半途上遗失了对文学人性意义的关注。文学与人的存在的关联是诗学的元问题。在经历了从创作到文本到接受的演变之后,当代的诗学应该回归新型的“作者”主体。
关键词
主体性
诗学
元问题
Keywords
subjectivity
poetic
s
meta-
questio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下)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应斌
机构
嘉应大学中文系
出处
《嘉应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101-107,共7页
文摘
本文下篇探索黄遵宪等超前的“诗界革命”理论和创作的文化背景 ,岭东诗派和诗人宋湘等是其精神文化土壤 .在“诗界革命”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嘉应现象”,岭东诗人与“诗界革命”有着深刻的联系。
关键词
诗界革命
黄遵宪
丘逢甲
嘉应现象
诗人
文学研究
文化渊源
岭东诗派
宋湘
地理成因
Keywords
Huang Zhun xian
Qiu Feng jia
poetic
circles' revolution
Jiaying phenomenon
poetic
circles' revolution original
ques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刊杂剧选择问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家合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摘
汉语选择问句从先秦到近代发生了重要变化,元刊杂剧作为现存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我们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文献。全面考察元刊杂剧中并列问句和反复问句的结构后发现,"VPNegVP"式在元刊杂剧中是一种占据优势的反复问句,"是"字并列问句在元刊杂剧时代也有较大的发展;在句尾语气词趋于减少的同时,元刊杂剧中出现了大量句中语气词,这与汉语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符的,又带有元杂剧自身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元杂剧
元刊杂剧
选择问句
并列问句
反复问句
Keywords
modem Chinese
poetic
drama of Yuan Dynasty
Yuankan Zaju
alternative
question
s
parallel
question
s
repeating
question
s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小说的一个另类文本——《一件小事》细读
被引量:
1
6
作者
严虹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50-51,共2页
文摘
《一件小事》是鲁迅短篇小说中很特别的一篇,它塑造了与"众"不同的车夫和启蒙者——"我"的形象,为了表达对启蒙者的质疑和反省,作者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车夫,表现了正剧的美学风格,反映了鲁迅早期对民众和启蒙者的认识。
关键词
与“众”不同
虚设
质疑
启蒙者
正剧
Keywords
different
poetic
al
question
torchbearer
drama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操纵理论三要素视域下“God”译名之争的历史演变
7
作者
黄旦
机构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9期122-123,145,共3页
文摘
"God",作为西方宗教——基督教的核心观念之一,它在东方之国——中国的汉译问题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上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其持续时间之久,影响范围之广,使其拥有一个专门的名称——译名之争。译名之争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其核心问题在于究竟是用中文的"上帝"还是"神"来翻译英文的"God"。中文和英文因语言生成环境殊异而具有各自的文化特性,"God"的译名之争不仅涉及中英文的转换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出语言背后的操纵过程。
关键词
“God”译名之争
操纵理论
意识形态
诗学观
赞助者
Keywords
Term
question
Manipulation Theory
ideology
poetic
s
sponsor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界在有无缥缈间——评鲁枢元的《文学的跨界研究》
8
作者
李红英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出处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文摘
鲁枢元先生三卷本的《文学的跨界研究》新近出版,这应是他三十年来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晶,其中一个突出的关键词就是"跨学科"。他在"无界"的状态下开始进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涉足心理学、语言学和生态学,但所有的跨越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对文学的个体心灵与诗意空间的坚守。当他在文学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文艺学三块领域都取得显著成果时,他却对"学科"由执着转向反思和质疑,在他看来,学科的跨越起源于原本的"无界"状态,经历学科壁垒森严的阶段,必然还要打破一个个"牢笼",重新回归"无界"的自然状态。
关键词
文学的跨界研究
鲁枢元
无界
Keywords
.He devoted himself to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ture study with unbounded state
involve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nd ecology.But all across surrounded a center:he always hold his ground on the literature of individual mind and
poetic
space.When he has achieved noticeable fruit
he begun to
question
and self-examination "subject"
in his opinion
interdisciplinary result from unbounded state
and it will return the unbounded state at last.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literature study
Lu shuyuan unbounded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安石与韩愈“以问为诗”的对比研究
张敏
赵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再证——兼答祖保泉、张少康、王步高三教授之质疑
陈尚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主体性和诗学元问题的回归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下)
张应斌
《嘉应大学学报》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元刊杂剧选择问句研究
张家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鲁迅小说的一个另类文本——《一件小事》细读
严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操纵理论三要素视域下“God”译名之争的历史演变
黄旦
《海外英语》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界在有无缥缈间——评鲁枢元的《文学的跨界研究》
李红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