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荦的雅集唱和活动及康熙诗坛领袖地位的确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兵 周媛媛 《励耘学刊》 2023年第2期168-181,308,共15页
宋荦是清初著名诗人,诗歌创作数量颇丰,与王士禛共同引导康熙诗坛诗风走向。宋荦对诗文创作热情极高,官位不显时,便树立了成为“风雅总持”的理想。他酷爱交游,早期在其父宋权与侯方域等人的引荐下,得以结交魏禧、王弘撰等著名遗民,并... 宋荦是清初著名诗人,诗歌创作数量颇丰,与王士禛共同引导康熙诗坛诗风走向。宋荦对诗文创作热情极高,官位不显时,便树立了成为“风雅总持”的理想。他酷爱交游,早期在其父宋权与侯方域等人的引荐下,得以结交魏禧、王弘撰等著名遗民,并获得他们的认可与赞誉。宋荦还热心奖掖后进,每到一处都与当地文人更倡迭和。康熙四十二年(1703)《江左十五子诗选》的编刻,使其诗坛领袖地位得到官方认可。虽然历来研究者对宋荦的诗歌成就评价不一,多将其作为文学“组织者”来看待,但是从诗坛影响力来看,宋荦的确是康熙诗坛唯一能与王士禛媲美的诗坛领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荦 《江左十五子诗选》 风雅总持
下载PDF
京口瓜洲一水间——论唐人选唐诗的地域因缘
2
作者 石树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7-124,共8页
《文选》在唐代的地位很高,学者追捧,士子研习,“文选学”随之兴起,来自扬州、润州的曹宪、魏模、公孙罗、许淹等众多学者注音释义,推动“文选学”走向兴盛,其后“文选学”迅速突破地域局限,风靡京师,辐射全国。在“文选学”的影响下,... 《文选》在唐代的地位很高,学者追捧,士子研习,“文选学”随之兴起,来自扬州、润州的曹宪、魏模、公孙罗、许淹等众多学者注音释义,推动“文选学”走向兴盛,其后“文选学”迅速突破地域局限,风靡京师,辐射全国。在“文选学”的影响下,“诗选学”逐渐酝酿成熟,京师掀起编撰浪潮,著名诗选家殷璠辑录了《丹阳集》《河岳英灵集》《荆扬挺秀集》,三部选本均与扬州、润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部分唐人选唐诗与“文选学”不仅存在学术渊源,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因缘,即“文选学”由扬州、润州流传到京师,“诗选学”由京师流传到扬州、润州,二者传播路线相同,方向相反,都与扬州、润州有着不解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选唐诗 扬州 润州 殷璠 “文选学”
下载PDF
孙星衍“学人之诗”成因探赜 被引量:2
3
作者 伏涛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由于受到乾嘉考据学风、所处学术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兴趣爱好等原因,颇具诗歌天赋的孙星衍由诗歌创作转向考据之学。因为知识结构的影响、人生目标的转变以及考据思维的渗透,其诗歌内容、风格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已见"学人之诗"... 由于受到乾嘉考据学风、所处学术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兴趣爱好等原因,颇具诗歌天赋的孙星衍由诗歌创作转向考据之学。因为知识结构的影响、人生目标的转变以及考据思维的渗透,其诗歌内容、风格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已见"学人之诗"之端倪。对此有所认识不仅有益于了解"学人之诗"的成因,而且有利于解读孙氏之诗,对促进常州诗派、常州学派等的研究亦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星衍 《芳茂山人诗录》 学人之诗 考据 学人
下载PDF
选本批评与美国华人学者对现代汉诗史的海外重构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文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9,共15页
现代汉诗选本能彰显选者鲜明的文学趣味、文学观念和批评意识,更隐含着选者对特定历史时期现代汉诗发展演变的独特把握。当代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选本是勘察现代汉诗海外翻译、传播和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他们既向海外翻译传播... 现代汉诗选本能彰显选者鲜明的文学趣味、文学观念和批评意识,更隐含着选者对特定历史时期现代汉诗发展演变的独特把握。当代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选本是勘察现代汉诗海外翻译、传播和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他们既向海外翻译传播优秀的现代汉诗作品,也对现代汉诗史的书写提供重要的海外视野。叶维廉对现代主义诗歌史的挖掘重整、张错对台湾现代诗版图的个性擘画、奚密对百年现代汉诗史的海外建构,在研究观念、批评视角、甚至价值立场等方面,都形成迥异于中国本土学者的特殊理解与诗学阐释。具体而言,在选本标准上,凸显诗歌自身的艺术特性与发展规律;在选本意图上,呈现深刻的历史意识与文学经典秩序的重构;在选本策略上,彰显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批评眼光。其启示意义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选者是权威的现代汉诗研究者及翻译者;第二,出版者是权威的出版机构;第三,读者是被瞄准着相对明确的目标人群。进而言之,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不能忽视洋人学者尤其是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力量。尽管美国华人学者在现代汉诗选本的编选中拥有某种“特权”,也借此在美国/海外传播中国文学作品,形塑“中国形象”,但他们作为“他者”去解读中国的“特权”,洞见与不见并存,需辩证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批评 美国华人学者 现代汉诗 海外重构 经典化
下载PDF
刘应李考辨五题——兼对《建阳县志》、《全宋诗》等典籍的订补与批评 被引量:2
5
作者 仝建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4-28,共5页
刘应李是宋末元初福建建阳知名学者,理学传人,生平事迹所知甚少。其生卒年应在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稍前后到元泰定元年(1324)之前;曾祖父应为刘炳、祖父为刘填;其同道文友可以考知者有熊禾、胡一桂、詹君履、李重峰四人;三种《建阳县... 刘应李是宋末元初福建建阳知名学者,理学传人,生平事迹所知甚少。其生卒年应在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稍前后到元泰定元年(1324)之前;曾祖父应为刘炳、祖父为刘填;其同道文友可以考知者有熊禾、胡一桂、詹君履、李重峰四人;三种《建阳县志》所记刘应李曾师从真德秀学习均是错误的;《全宋诗》所收刘应李诗2首均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应李 生卒年 父祖 交游 《全宋诗》
下载PDF
从《赵翼诗编年全集》看乾嘉士风与诗风
6
作者 伏涛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22-26,共5页
从《赵翼诗编年全集》这个窗口,可以看出乾嘉时期诗歌创作的祈向以及诗学宗趣及其转变。通过诗风可以透视士风的变化,由士风又可管窥世风。反之亦然,乾嘉时期特殊的世风影响着士风的演变,而士风的转变直接影响着诗风的发展。
关键词 赵翼 诗集 士风 诗风
下载PDF
从《赵翼诗编年全集》看乾嘉士风与诗风
7
作者 伏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从《赵翼诗编年全集》这个窗口,可以看出乾嘉时期诗歌创作的祈向以及诗学宗趣及其转变。通过诗风可以透视士风的变化,由士风又可管窥世风。反之亦然,乾嘉时期特殊的世风影响着士风的演变,而士风的转变直接影响着诗风的发展。
关键词 赵翼 赵翼诗编年全集 士风 诗风
下载PDF
《还粹集》与“三生会”杂忆
8
作者 刘学洙 《贵州文史丛刊》 2012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闽中诗人何梅生(振岱)、刘龙生(敬)、高颖生结成"三生会",不时聚会咏唱。高颖生《还粹集》刻成,赠我祖父刘敬一部,祖父在集中有批语,我年少时亲见过。此集早已遗失,不料而今被福建图书馆找到。消息传来,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闽中诗人何梅生(振岱)、刘龙生(敬)、高颖生结成"三生会",不时聚会咏唱。高颖生《还粹集》刻成,赠我祖父刘敬一部,祖父在集中有批语,我年少时亲见过。此集早已遗失,不料而今被福建图书馆找到。消息传来,惊喜不已,勾起对三位诗老昔日风采的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粹集》“三生会”童年记忆
下载PDF
从《赵翼诗编年全集》看乾嘉士风与诗风
9
作者 伏涛 《孝感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8-62,共5页
从《赵翼诗编年全集》这个窗口,可以看出乾嘉时期诗歌创作的祈向以及诗学宗趣及其转变。通过诗风可以透视士风的变化,由士风又可管窥世风。反之亦然,乾嘉时期特殊的世风影响着士风的演变,而士风的转变直接影响着诗风的发展。
关键词 赵翼 诗集 士风 诗风
下载PDF
朱熹《诗集传》——与汉儒诗说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茹 薛颖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从孔子开始,一代代学者相继进行了一场把《诗三百》诠释为儒家经典的学术运动,如《毛诗故训传》、《郑笺》等,而真正转变《诗》学风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就是南宋朱熹的《诗集传》了。文章通过比较汉儒诗说和朱熹诗说,总结《诗集传... 从孔子开始,一代代学者相继进行了一场把《诗三百》诠释为儒家经典的学术运动,如《毛诗故训传》、《郑笺》等,而真正转变《诗》学风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就是南宋朱熹的《诗集传》了。文章通过比较汉儒诗说和朱熹诗说,总结《诗集传》的三个主要特点,即:一、以本为本,高度重视《诗经》文本,强调读《诗》的独立感受,力图从文学角度解说,抛弃汉儒以“美刺”说《诗》。二、对赋、比、兴的界定。三、淫诗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传 汉儒 朱熹
下载PDF
主体、特征与动机:宋代福建士人诗集自编自刊传播意识的观照维度
11
作者 林阳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宋代福建士人具备的诗集自编自刊传播意识,可以通过自编自刊主体及其特征与传播动机加以观照。宋代福建士人存在诗集自编自刊的有16位,含大家、名家与一般作家。自编自刊主体在成员构成、时空分布与编刊情况上皆具备一定的特征。借助诗... 宋代福建士人具备的诗集自编自刊传播意识,可以通过自编自刊主体及其特征与传播动机加以观照。宋代福建士人存在诗集自编自刊的有16位,含大家、名家与一般作家。自编自刊主体在成员构成、时空分布与编刊情况上皆具备一定的特征。借助诗集的自编自刊,宋代福建士人五种类型的传播动机由此得以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福建士人 诗集自编自刊 传播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