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音古节,嗣响唐贤”:论朝鲜朝诗人李尚迪对唐诗的接受
1
作者 杨柳青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6-106,151,共12页
李尚迪作为朝鲜朝晚期的杰出诗人,以其卓越的诗才与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中朝文人的赞誉。他的汉诗作品往往遵循自然天成的创作观念,具有古典韵味与清丽格调,体现出诗人对唐诗风格的借鉴与模仿。此外,李尚迪的诗歌认识也与唐代诗学关联密切... 李尚迪作为朝鲜朝晚期的杰出诗人,以其卓越的诗才与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中朝文人的赞誉。他的汉诗作品往往遵循自然天成的创作观念,具有古典韵味与清丽格调,体现出诗人对唐诗风格的借鉴与模仿。此外,李尚迪的诗歌认识也与唐代诗学关联密切,可以说,唐代诗学对李尚迪的诗风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探究李尚迪对唐诗的接受,可以揭示朝鲜朝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与继承,为认识古代中国与朝鲜的文学发展关系提供重要线索与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朝诗人 李尚迪 汉诗创作 唐诗接受
下载PDF
Hwangryongsa reconsidered:A Korean mirror to the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ritual-architectural transformation
2
作者 Zhu Xu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3年第1期28-41,共14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one-century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Silla’s state monastery Hwangryongsa,understanding its archite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ing ritual-spatial concept within the con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one-century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Silla’s state monastery Hwangryongsa,understanding its archite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ing ritual-spatial concept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medieval Sino-Korean cultural exchanges.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between 553 and 569,supervised by the Koguryŏe´migre´monk Hyeryang,followed the sixth-century Northern Chinese model to build Hwangryongsa as a dormitory-enclosed compound,in which the One-Hundred-Seat Assembly was enacted in the image hall as the earlier Chinese Buddhist tradition would do.This plan was soon altered under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newly developed Southern Chinese paradigm.An extensive reconstruction started in 574 for the purpose of imitating the Chen imperial performance of the One-Hundred-Seat Assembly at Taijidian compound of Jiankang palace,while the archaic,oddly-empty organization of the central image hall reveals a hidden connection between Hwangryongsa and Tongtaisi,the state monastery of the Liang and also the first Chinese monastery modeled after the Taijidian compound.Hwangryongsa was event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corridor-enclosed ceremonial courtyard fronted by three image halls and one nine-story pagoda by 645,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foundly mirrored China’s medieval architectural reform of Buddhist ritual space between the sixth and seventh cent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wangryongsa Taijidian Tongtaisi Sino-Korean exchange silla chines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原文传递
崔庆昌汉诗研究
3
作者 孙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5-127,155,共14页
崔庆昌与李达、白光勋合称“三唐诗人”,其诗学主张是全面宗唐。他的学习对象是唐诗整体,对整个唐王朝时期的唐诗都进行了学习模仿。他提倡率性直白的情感表达,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其诗歌风格整体偏向于中晚唐的清苦,又带有边塞诗的刚劲;... 崔庆昌与李达、白光勋合称“三唐诗人”,其诗学主张是全面宗唐。他的学习对象是唐诗整体,对整个唐王朝时期的唐诗都进行了学习模仿。他提倡率性直白的情感表达,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其诗歌风格整体偏向于中晚唐的清苦,又带有边塞诗的刚劲;其诗境清澈澄明,诗意清新自然。崔庆昌虽没有诗学理论流传于世,但他的创作实践对朝鲜朝中期汉诗转向全面宗唐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庆昌 三唐诗人 朝鲜朝 汉诗 宗唐
下载PDF
统一新罗时期汉诗的晚唐风韵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会敏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1-88,共8页
统一新罗前、中期留存的汉诗作品寥寥无几,直到统一新罗后期汉诗创作的主体——新罗宾贡诗人的汉诗才大量出现。在题材内容上,宾贡诗人的汉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晚唐诗人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儒释道化的感伤底蕴,这种感伤底蕴以壮志未... 统一新罗前、中期留存的汉诗作品寥寥无几,直到统一新罗后期汉诗创作的主体——新罗宾贡诗人的汉诗才大量出现。在题材内容上,宾贡诗人的汉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晚唐诗人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儒释道化的感伤底蕴,这种感伤底蕴以壮志未酬而忧郁难伸的儒家济世情怀为主要基调,又兼有离宦退隐而无奈伤感的释道情怀;在艺术风格技巧上,宾贡诗人的汉诗以淡雅明畅为主导,也不乏清健俊丽、雄劲壮阔之作,并且借鉴了晚唐主流诗派——温李诗派的对仗、声律及用典技巧,使其汉诗在平易通畅中见精工典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新罗时期 汉诗 宾贡诗人 晚唐风韵
下载PDF
朝鲜朝“异端派”诗人金时习的汉诗论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会敏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2-110,共9页
金时习是朝鲜朝16世纪著名的"异端派"诗人,作为一个在黑暗的王朝统治时期选择绝意仕进、浪游归隐而坚决不与当权者合作的异端分子,他创作了大量汉诗,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现象,关怀民生疾苦。而对金时习的生平、人... 金时习是朝鲜朝16世纪著名的"异端派"诗人,作为一个在黑暗的王朝统治时期选择绝意仕进、浪游归隐而坚决不与当权者合作的异端分子,他创作了大量汉诗,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现象,关怀民生疾苦。而对金时习的生平、人格、诗学观、独特诗风的简论,对部分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原因的解析,都有助于深化对其诗歌的"异端"特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时习 朝鲜朝 “异端派”诗人 汉诗
下载PDF
李朝末期四大诗人爱国汉诗论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春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102-105,共4页
在李朝末期四大诗人创作的汉文诗歌中,爱国诗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所创作爱国汉诗或哀伤国事,抒发悲愤心绪;或讴歌军民抗敌的壮烈事迹,彰显民族气概;或追念古代的民族英雄,寄寓爱国情感;或关注民生疾苦,吐露忧民情怀,及时地展... 在李朝末期四大诗人创作的汉文诗歌中,爱国诗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所创作爱国汉诗或哀伤国事,抒发悲愤心绪;或讴歌军民抗敌的壮烈事迹,彰显民族气概;或追念古代的民族英雄,寄寓爱国情感;或关注民生疾苦,吐露忧民情怀,及时地展现了突变的时代风貌和忧国忧民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朝末期 四大诗人 爱国汉诗
下载PDF
新罗宾贡生的汉诗与唐代格律诗
7
作者 徐东日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4期122-128,F0003,共8页
朝鲜从初唐时期开始就通过新罗宾贡生接受了中国格律诗的影响。其诗作集中表现了感时伤事、思乡、惜别、人生无常的情感;讲求押韵、平仄、对仗,同时用典灵活自然,注重运用隐喻手法;另外,其诗作深受晚唐唯美主义诗风的影响,但崔致远和朴... 朝鲜从初唐时期开始就通过新罗宾贡生接受了中国格律诗的影响。其诗作集中表现了感时伤事、思乡、惜别、人生无常的情感;讲求押韵、平仄、对仗,同时用典灵活自然,注重运用隐喻手法;另外,其诗作深受晚唐唯美主义诗风的影响,但崔致远和朴仁范则体现出淡雅、通俗直白、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现实主义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罗汉诗 唐代格律诗 感伤之情 押韵 平仄 对仗 诗风
下载PDF
欧阳修王安石诗歌创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0-63,共4页
欧阳修和王安石虽然性格差异比较明显 ,对诗歌审美价值取向各有侧重 ,但二人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 ,因此 ,他们选择的诗歌题材十分相近 ,在反映社会问题、咏史怀古、写景寄情诸方面 ,均可寻到如出一辙的思想和情调。但是 ,由于地位、个性... 欧阳修和王安石虽然性格差异比较明显 ,对诗歌审美价值取向各有侧重 ,但二人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 ,因此 ,他们选择的诗歌题材十分相近 ,在反映社会问题、咏史怀古、写景寄情诸方面 ,均可寻到如出一辙的思想和情调。但是 ,由于地位、个性和命运结局的不同 ,两人诗作的风格、气度、成就和影响又有较大的差异。作为本文比较研究的对象 ,无论是两位著名诗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异中之同”还是“同中之异” ,都可以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 ,提供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人生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诗人 欧阳修与王安石 诗歌题材 艺术个性 美学价值 影响源流.
下载PDF
论郁达夫旧体诗中的晚唐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常丽洁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9-34,共6页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旧体诗得益于晚唐诗处颇多,二者在许多地方也十分相象。本文探讨了这种相象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成因,着重论述了二者在"深情绵邈"、"绮艳丽"与"俊爽劲拔"等三方面的深层联系,认为郁达夫...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旧体诗得益于晚唐诗处颇多,二者在许多地方也十分相象。本文探讨了这种相象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成因,着重论述了二者在"深情绵邈"、"绮艳丽"与"俊爽劲拔"等三方面的深层联系,认为郁达夫的旧体诗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另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旧体诗 晚唐情结 传统承继
下载PDF
域外汉诗:新罗新生代诗人崔匡裕的汉诗研究
10
作者 尹允镇 金基永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30-35,140,共7页
崔匡裕是新罗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青少年时期来到中国,参加宾贡科考试,是留唐新罗新生代诗人之一。他在中国写了不少诗歌,但大部分已失传,只在《夹注名贤十抄诗》《东文选》等韩国古代文献中收录部分诗歌并流传到至今。综观崔匡裕的诗... 崔匡裕是新罗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青少年时期来到中国,参加宾贡科考试,是留唐新罗新生代诗人之一。他在中国写了不少诗歌,但大部分已失传,只在《夹注名贤十抄诗》《东文选》等韩国古代文献中收录部分诗歌并流传到至今。综观崔匡裕的诗歌,以反映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为主,着重描写学习生活的艰辛、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清静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以及隐逸倾向。在诗歌创作中,他和新罗时期其他作家一样,经常借用中国历史人物和典故,时而抒发自己的情感,时而表达自己的情趣,时而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志向,使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显然,这是汉文学的域外延伸,是东亚汉文学百花园中一支绚丽的花朵。他在诗歌中表现出的对大自然的憧憬和隐逸倾向与"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新罗 留唐 新生代诗人 中国文学 关联
下载PDF
元代蒙古族诗人汉文诗歌创作研究谫论
11
作者 冯文开 李青林 王旭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3-28,共6页
元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诗歌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学界较为系统地对元代蒙古族诗人及其汉文诗歌的考证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学人从多个理论角度认识蒙古族... 元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诗歌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学界较为系统地对元代蒙古族诗人及其汉文诗歌的考证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学人从多个理论角度认识蒙古族诗人及其汉文诗作、蒙汉诗歌关系,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与见解,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相继涌现,使得蒙古族诗人及其作品、蒙汉诗歌关系的研究展示出新的面貌,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业已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蒙古族诗人 汉文诗歌
下载PDF
元代回回诗人蒲寿[山成]仕履及文学成就综论
12
作者 刘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82-88,共7页
有元一代,大量华化的西域人使用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抒情言志。蒲寿(山成)作为元代西域人华化之先导,其文学创作反映了一个华化较深的伊斯兰作家的心路历程,体现了西域民族原有的审美和文化特征在其华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文学本身的... 有元一代,大量华化的西域人使用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抒情言志。蒲寿(山成)作为元代西域人华化之先导,其文学创作反映了一个华化较深的伊斯兰作家的心路历程,体现了西域民族原有的审美和文化特征在其华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文学本身的延续性和民族文学的交融性来看,蒲寿(山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至为重要,尤其对于探讨回族文学的发生、发展,蒲寿(山成)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人华化 元代回回诗人 蒲寿[山成] 《心泉学诗稿》
下载PDF
阴阳同构与中国词学的基本精神
13
作者 孙艳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3,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甚至于文史哲融为一体。中国哲学的阴阳观念促成了中国诗学的和谐精神,更是词本体具有女性化特征的最好诠释。阴阳同构、阴阳互生深植于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中国文人"贵阴尚柔"的... 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甚至于文史哲融为一体。中国哲学的阴阳观念促成了中国诗学的和谐精神,更是词本体具有女性化特征的最好诠释。阴阳同构、阴阳互生深植于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中国文人"贵阴尚柔"的审美心理和多重文化人格。由于宋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双性同体"现象在宋代词人身上表现明显。宋代男性词人代女性立言,又借助"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使词的女性化特征一直涵纳在词本体之内,阴柔艳美的风格弥漫于宋代词坛。这不单是词体文学的勃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济、互通共融的有力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同构 阴阳互生 中国文人 中国诗学(词学) 女性化特征 宋代词人 “双性同体”
下载PDF
韩国古代诗坛的唐风与宋风——第二次交替:朝鲜中期至朝鲜后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丽秋 《韩国研究论丛》 2020年第2期53-67,共15页
本文对韩国古代诗坛诗风的第二次交替情况进行了概述,朝鲜中期“三唐诗人”的出现标志着唐风重新抬头,诗集和诗话中也以唐风为正品。17世纪末期,朝鲜诗坛开始反思唐风,宋风再次抬头。进入18世纪后,朝鲜诗坛开始反思拟古,强调“今”的概... 本文对韩国古代诗坛诗风的第二次交替情况进行了概述,朝鲜中期“三唐诗人”的出现标志着唐风重新抬头,诗集和诗话中也以唐风为正品。17世纪末期,朝鲜诗坛开始反思唐风,宋风再次抬头。进入18世纪后,朝鲜诗坛开始反思拟古,强调“今”的概念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提倡描写朝鲜风土人情的“朝鲜风”和“朝鲜诗”。本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与变化原因,对汉诗诗风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时代汉诗 唐风 宋风 三唐诗人 朝鲜风
下载PDF
半世纪来韩国国内清代诗学研究概况
15
作者 柳晟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1-86,共6页
近几十年以来,韩国清代诗学研究比其他诗学,如唐宋诗或魏晋诗,有相当大的差距。进入1990年代以后,有关清诗与清代诗论研究的成果时有呈现。在清诗思潮研究方面,清代诗学研究的水平并不高,研究范围也只限于所谓四大诗论而已,但近来开始... 近几十年以来,韩国清代诗学研究比其他诗学,如唐宋诗或魏晋诗,有相当大的差距。进入1990年代以后,有关清诗与清代诗论研究的成果时有呈现。在清诗思潮研究方面,清代诗学研究的水平并不高,研究范围也只限于所谓四大诗论而已,但近来开始重视诗歌理论的研究和对中国传统诗论的理解,研究热度愈来愈高,这是相当鼓舞人心的;在作家论部分,清代重要作家如钱谦益、王士祯、袁枚、沈德潜等十多人大约都涉及到了,其中偏重于王士祯、袁枚等诗论,但其研究水平尚不高;在中国诗论部分,最重要的资料以清诗话为中心,国内清诗话研究者不过二十余人,其中本人近十年间集中研究清诗话,把其诗论内容开始应用于唐诗等中国诗学,关于清诗话研究方面的专著仅有本人所撰《清诗话研究》、《中国诗话的诗论》和《中国诗话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汉文学 清诗思潮 作家论 清诗话 清诗话研究
下载PDF
论南朝诗文对汉译佛经之容摄
16
作者 李秀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5-89,共5页
南朝时期,现实太多的灾难决定汉地诗文容摄功德、因果报应思想等佛经内容;小说对称观世音名以得救思想、僧尼传对佛经功德都表现出强烈偏好;汉地发达之实用—经验理性决定容摄称观世音名以得救思想显现较高艺术性之文章比较多,决定容摄... 南朝时期,现实太多的灾难决定汉地诗文容摄功德、因果报应思想等佛经内容;小说对称观世音名以得救思想、僧尼传对佛经功德都表现出强烈偏好;汉地发达之实用—经验理性决定容摄称观世音名以得救思想显现较高艺术性之文章比较多,决定容摄其他佛经内容显现较高艺术性之诗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诗文 汉译佛经 容摄
下载PDF
中国诗坛现代精神的发轫——晚清留日浪潮与现代留日诗人
17
作者 田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29,共7页
自晚清以来,中日文学关系日益密切,双方文化交流也不断增进。明治末期的日本社会的转型与晚清的留日浪潮孕育了中国诗坛的现代精神,也开启了现代留日诗人异域求学之窗,异域留学体验延续了晚清留日诗人的探索路线,构建起中日文化交流的... 自晚清以来,中日文学关系日益密切,双方文化交流也不断增进。明治末期的日本社会的转型与晚清的留日浪潮孕育了中国诗坛的现代精神,也开启了现代留日诗人异域求学之窗,异域留学体验延续了晚清留日诗人的探索路线,构建起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此外,现代留日诗人在诗歌中倾注了师法日本与鼓动革新的文化诉求。通过对明治末期中日关系的梳理,可以深入系统地诠释现代留日诗人沿袭变革的时代特质,彰显出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原初养料与初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坛 现代精神 晚清留日浪潮 现代留日诗人
下载PDF
朴齐家的“味”学观与中国诗学的关系
18
作者 金哲 《东疆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46-51,共6页
朝鲜朝后期著名的北学思想家、诗人楚亭朴齐家的"诗味观"与中国文学有着重要的关联,他的文学观中最过人的见解之一便是和诗学观相连的"味"学观。"味"学观就是以开放性的美意识为基础,积极吸收中国诗学的... 朝鲜朝后期著名的北学思想家、诗人楚亭朴齐家的"诗味观"与中国文学有着重要的关联,他的文学观中最过人的见解之一便是和诗学观相连的"味"学观。"味"学观就是以开放性的美意识为基础,积极吸收中国诗学的精华,创造性地应用于创作实践中而总结出来的美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后期 诗人朴齐家 诗味学 中国诗学 关联研究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中的明代七子派研究述评
19
作者 史小军 杨亚蒙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9-84,共16页
七子派在明代文坛上首屈一指,影响延至明清以后,但对该派完整且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则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中国文学史》是了解中国文学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然而20世纪以来其对七子派的研究过程也同样漫长而曲折,关于七子派的整体评价及文学... 七子派在明代文坛上首屈一指,影响延至明清以后,但对该派完整且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则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中国文学史》是了解中国文学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然而20世纪以来其对七子派的研究过程也同样漫长而曲折,关于七子派的整体评价及文学史地位问题、七子派复古运动中的模拟与"真诗乃在民间"问题以及七子派与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其他文学流派的关系等问题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表现出著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明代文学 明代七子派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明清时期大理白族诗人汉语写作的修辞探究
20
作者 周锦国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9期6-11,共6页
明清时期大理白族地区有了完备的汉文化教学体系,人们重视汉文化的学习,为白族诗人们运用汉语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白族诗人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如下的修辞特征:平仄格律的娴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诗歌体式的继承与创新。这... 明清时期大理白族地区有了完备的汉文化教学体系,人们重视汉文化的学习,为白族诗人们运用汉语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白族诗人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如下的修辞特征:平仄格律的娴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诗歌体式的继承与创新。这些既是汉文化的影响,也是本民族诗人们顺应时代的一种创造。白族诗人在有机地吸收汉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过程中,也加进了自己的文化元素,使白族诗人的汉语诗歌写作,在继承中有了创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白族 诗人 汉语 写作 修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