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藿香^(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植株的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巫锴丽 刘键锺 +3 位作者 李成梅 曾建荣 庞玉新 严寒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为应对广藿香药材需求量急速增加、无突出优点的品种且品种单一的情况,解决广藿香道地药材缺失及种质退化、种质来源混乱、易遭受病害虫害等问题,本研究通过辐照诱变育种,设置梯度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愈伤组织、丛生芽、生根苗3种... 为应对广藿香药材需求量急速增加、无突出优点的品种且品种单一的情况,解决广藿香道地药材缺失及种质退化、种质来源混乱、易遭受病害虫害等问题,本研究通过辐照诱变育种,设置梯度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愈伤组织、丛生芽、生根苗3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广藿香进行辐照处理,观测再生植株外观形态,筛选出变异植株,测量其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其主要挥发性成分广藿香酮及百秋李醇含量。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对^(60)Co-γ射线较为敏感,死亡率较高,生根苗对^(60)Co-γ射线较为耐受,死亡率较低,最佳诱变育种的方式是采用100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生根苗,其诱变率高达10%。本研究最终获得29株广藿香变异植株,分别为三叶轮生、异型叶、深裂叶、狭叶、卷叶、下卷叶和紫色叶7种形态类型植株,通过比较分析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抗氧化物质(丙二醛、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广藿香酮和百秋李醇含量,最终筛选得到15株具有潜力植株,分别为:抗逆且高有效成分植株SY7和ZY1;对环境敏感且高有效成分植株SY15、SY18和XY1;抗逆植株SY2、SY6、SY19、YY2、YY9和XJY1;高有效成分植株SY10和SY17;“酮型”广藿香植株SY3和JY1。其中SY7和ZY1为双重优良特性新种质,2株“酮型”广藿香植株对于解决道地药材缺失及其种质退化等问题具有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方法选育的广藿香变异植株,具有较强抗逆性、高有效成分等优点,为广藿香诱变育种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成熟方法和潜在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60)Co-γ射线 生理生化指标 GC-MS 百秋李醇 广藿香酮
下载PDF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的广藿香干预病毒性肺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楚 荆文光 +3 位作者 赵小亮 马双成 魏锋 张玉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目的:基于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探究广藿香干预病毒性肺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广藿香水煎液、大鼠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样品中的成... 目的:基于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探究广藿香干预病毒性肺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广藿香水煎液、大鼠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样品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应用Compound Discoverer 3.1化合物预测软件,结合二级谱图及已有文献,鉴定广藿香的入血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广藿香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将关键词“viral pneumonia”输入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检索得到病毒性肺炎的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2个入血成分,包括7个原型成分和5个代谢产物,原型成分分别是木犀草素-7-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圣草酚-7,3′-二甲醚、芫花素、广藿香酮、4′,7-二甲基柚皮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为PPI中的核心靶点;富集分析显示,广藿香入血成分可能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I3K-Akt)信号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JAK-STA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病毒、抗炎作用。结论:广藿香中入血成分可能通过抗病毒、抗炎、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相关的蛋白及通路发挥干预病毒性肺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血清药物化学 网络药理学 病毒性肺炎 药效物质基础
下载PDF
广藿香和土藿香研究现状及相关建议
3
作者 荆文光 李楚 +4 位作者 赵小亮 杨建波 程显隆 马双成 魏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6期1342-1349,共8页
藿香类临床常用中药主要有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和唇形科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又名土藿香),两者由于名称类似,容易造成混淆和混用。从本草考证、现代标准收录、... 藿香类临床常用中药主要有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和唇形科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又名土藿香),两者由于名称类似,容易造成混淆和混用。从本草考证、现代标准收录、化学成分差异、安全性用药4个方面总结2种藿香的研究现状。本草考证显示,明代以前只有藿香一名,根据植物形态及繁殖方式的描述确定为现今使用的广藿香;温病学派兴起后,土藿香在江浙一带开始使用,具有一定的药用历史。2种藿香曾作为正品藿香来源短暂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但《中国药典》1985年版之后仅收载广藿香。比较其化学成分,2种藿香含有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其临床功效有别的主要原因。广藿香临床使用尚无不良反应报道,而土藿香挥发油中的甲基胡椒酚成分具有致癌性,临床应用需谨慎。综合现代使用和研究情况,为规范药品名称,避免临床使用混淆,建议相关标准恢复传统藿香之名,基原为广藿香,同时以土藿香之名收载藿香属藿香,以示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土藿香 本草考证 标准 化学成分 安全性
下载PDF
广藿香化学诱变植株SRAP遗传特性及质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成梅 李莹莹 +4 位作者 刘键锺 曾建荣 林明鑫 严寒静 庞玉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研究广藿香化学诱变植株的遗传特性和品质差异。方法:以前期经氟乐灵、亚硝酸钠及亚硫酸钠诱变后筛选出的变异植株为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并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10对SRAP引物扩增的总位... 目的:研究广藿香化学诱变植株的遗传特性和品质差异。方法:以前期经氟乐灵、亚硝酸钠及亚硫酸钠诱变后筛选出的变异植株为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并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10对SRAP引物扩增的总位点数为235个,其位点数为16~29个,而多态位点数为220个,平均多态性百分比达86.96%;广藿香变异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45~0.938,其变异程度大于不同产地种群间的变异程度;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55时,变异程度较大的植株N1a、N1b、N1c、S4c、S4d、S6c聚为一类,其他与CK聚为另一类。变异植株主要化学成分百秋李醇及广藿香酮含量与CK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变异植株F1、F2a、F4a、F4d、F4e、F6e、F8i、N2c、N2d的广藿香酮明显升高,且高于百秋李醇的含量,由“醇型”广藿香转变为“酮型”广藿香;变异植株F4c、F6d、F8j、N1a、N1b、N1c、S3b、S4c、S4d、S6b、S6c的百秋李醇或广藿香酮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结论:化学诱变是广藿香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可提高其遗传多态性,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变异植株F1、F2a、F4a、F4b、F4d、F4e、F6e、F8i、F10d、N2c、N2d、N1a、N1b、N1c、S4c、S4d、S6c具有开发潜能,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化学诱变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 百秋李醇 广藿香酮
下载PDF
浅析林下经济植物广藿香种质资源保护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宇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广藿香是唇形科刺蕊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连作、病虫害以及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方式影响,广蕾香已出现种质退化、抗病虫能力下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广霍香药材质量和药效。本文从广藿香种子资源收集、育种、栽培3方面阐述广藿香种质... 广藿香是唇形科刺蕊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连作、病虫害以及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方式影响,广蕾香已出现种质退化、抗病虫能力下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广霍香药材质量和药效。本文从广藿香种子资源收集、育种、栽培3方面阐述广藿香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现状,广藿香产量和药效成分积累相关情况,展望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种质资源创新、现代育种技术对广藿香的应用价值,以期更好利用广藿香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生物活性 种质资源保护 现代育种技术
下载PDF
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Ⅱ) 被引量:80
6
作者 张广文 蓝文键 +3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杨得坡 王发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对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全草中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以筛选天然抗菌新药。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 ,用 GC- 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 ,并利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鉴定出该精油... 目的 对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全草中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以筛选天然抗菌新药。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 ,用 GC- 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 ,并利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鉴定出该精油成分中的 18个化合物 ,占精油总量的 94 .87%。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 (31.4 7% )、α-愈创木烯 (19.78% )、δ-愈创木烯 (17.4 7% )、α-广藿香烯 (7.5 1% )、丁香烯 (3.4 1% )。对 5种致病真菌、6种条件致病真菌和 5种细菌的体外抗菌实验表明该精油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为 0 .2~ 1.0 m L / L。结论 广藿香精油具有一定的抑制真菌和细菌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广藿香 精油 GC/MS 抗真菌 抗细菌
下载PDF
广藿香的基因序列与挥发油化学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6
7
作者 刘玉萍 罗集鹏 +2 位作者 冯毅凡 郭晓玲 曹晖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 探讨“南药”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 (Blanco)Benth .不同产地间的叶绿体和核基因组的基因型与挥发油化学型的关系 ,为广藿香道地性品质评价、规范化种植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广藿香6个产地样本的叶绿体matK... 目的 探讨“南药”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 (Blanco)Benth .不同产地间的叶绿体和核基因组的基因型与挥发油化学型的关系 ,为广藿香道地性品质评价、规范化种植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广藿香6个产地样本的叶绿体matK基因和核 18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结果 广藿香 6个样本的matK基因序列长均为 12 4 5bp ,编码 4 15个氨基酸成熟酶。 18SrRNA基因序列长为 180 3~ 180 5bp。根据排序比较 ,广藿香 6个样本间的matK基因序列存在 4 7个变异位点 ,18SrRNA基因存在 17个变异位点 ,非加权组平均法构建的系统分支树表明广藿香基因序列分化与其产地、所含挥发油化学变异类型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结合挥发油分析数据 ,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可作为广藿香道地性品质评价方法这一以及规范化种植过程关键技术“物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道地药材 DNA测序 物种鉴定 基因序列 挥发油化学型
下载PDF
广藿香生药、化学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8
作者 张英 张金超 +3 位作者 陈瑶 杨梦苏 曹晖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6-790,共5页
广藿香P og ostem on cablin别名刺蕊草、藿香,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是著名“南药”之一,为临床上常用的芳香化湿药,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能。近年来对广藿香进行了包括品种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的... 广藿香P og ostem on cablin别名刺蕊草、藿香,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是著名“南药”之一,为临床上常用的芳香化湿药,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能。近年来对广藿香进行了包括品种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的广泛研究,阐明了广藿香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分析了影响其化学成分和量的各种因素,并对广藿香调节胃肠道功能和抗菌的药理作用进行了重点归纳。这些研究均为进一步探讨广藿香的品质评价标准、揭示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品质评价 药理作用
下载PDF
GC-MS法建立广藿香挥发油指纹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58
9
作者 魏刚 符红 +1 位作者 王淑英 李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 :建立广藿香挥发油指纹特征图谱 ,为广藿香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特征数据。方法 :采用GC MS法对不同产地广藿香 (石牌、高要、海南藿香 ) ,组织培养广藿香 ,以及超临界提取广藿香、广藿香对照品共 2 1个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 目的 :建立广藿香挥发油指纹特征图谱 ,为广藿香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特征数据。方法 :采用GC MS法对不同产地广藿香 (石牌、高要、海南藿香 ) ,组织培养广藿香 ,以及超临界提取广藿香、广藿香对照品共 2 1个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2 1个广藿香样品均含有 β 广藿香烯、β 榄香烯、顺式 石竹烯、反式 石竹烯、刺蕊草烯、α 愈创木烯、α 广藿香烯、δ 愈创木烯、未鉴定A、广藿香醇、广藿香酮等主要成分 ,以上 11种主成分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 80 %左右。石牌藿香与高要、海南藿香比 ,11个成分的相对含量 (除顺式 石竹烯、反式 石竹烯外 ) ,均有显著性差异 ;高要藿香与海南藿香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1个主要成分的出峰先后顺序及相对含量极具特征性 ,形成了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 (地貌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C法 广藿香挥发油 指纹特征图谱 广藿香醇 广藿香酮
下载PDF
广藿香裂解色谱指纹图谱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铭光 袁敏 +3 位作者 袁鹏 曾志 颜春兰 黄晓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9-752,共4页
目的 研究比较各地广藿香的指纹图谱 ,并考察了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对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裂解色谱法 (PGC)测定 ,模糊聚类法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样品的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 ,也有特征性 ,谱图的重现性好 ,其 RSD均≤ 2 .75 %。... 目的 研究比较各地广藿香的指纹图谱 ,并考察了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对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裂解色谱法 (PGC)测定 ,模糊聚类法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样品的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 ,也有特征性 ,谱图的重现性好 ,其 RSD均≤ 2 .75 %。结论 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 ,裂解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霍香 指纹图谱 裂解色谱 模糊聚类
下载PDF
广藿香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肖省娥 贺红 徐鸿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1-392,共2页
以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根尖、叶片、带节茎段及茎段为材料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叶片及带节茎段较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87.0%以上,适宜的培养基为MT+BA 0.5mg/L+NAA 0.2mg/L。愈伤组织的分化与增殖,以MT+BA 0.5~... 以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根尖、叶片、带节茎段及茎段为材料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叶片及带节茎段较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87.0%以上,适宜的培养基为MT+BA 0.5mg/L+NAA 0.2mg/L。愈伤组织的分化与增殖,以MT+BA 0.5~1.0mg/L为好。在MT基本培养基中,组培苗就能形成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段 植株再生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BA 基本培养基 叶片 MT 广藿香 增殖
下载PDF
广藿香药用部位成熟结构及有效成分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冯承浩 姚辉 +2 位作者 吴鸿 赵晟 孙同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揭示广藿香根、茎和叶的成熟结构及挥发油在其内的分布部位 ,为合理的评价和采收该药用植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石蜡切片法、半薄切片法、组织化学法。结果 在根的成熟结构中 ,挥发油主要分布在木薄壁组织细胞中 ;在茎中 ... 目的 揭示广藿香根、茎和叶的成熟结构及挥发油在其内的分布部位 ,为合理的评价和采收该药用植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石蜡切片法、半薄切片法、组织化学法。结果 在根的成熟结构中 ,挥发油主要分布在木薄壁组织细胞中 ;在茎中 ,主要分布在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中 ;在叶中 ,主要分布在叶肉组织和叶脉的韧皮部薄壁细胞中。结论 广藿香全草均含挥发油 ;另外 ,根内木质部的粗度、茎皮和叶片的厚度可作为评价广藿香品种优良的 3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成熟结构 有效成分
下载PDF
石牌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罗集鹏 冯毅凡 郭晓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分析广州产广藿香茎和叶中挥发油成分 ,阐明广东特产药材“石牌藿香”的道地性内涵以及不同采收期的成分变化。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结果 从四月和七月采收的茎油中分离鉴定出 6 2个化合物 ,占总量的 96 .6 3% ,... 目的 分析广州产广藿香茎和叶中挥发油成分 ,阐明广东特产药材“石牌藿香”的道地性内涵以及不同采收期的成分变化。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结果 从四月和七月采收的茎油中分离鉴定出 6 2个化合物 ,占总量的 96 .6 3% ,主要含广藿香酮 (71.87%和 71.72 % )、广藿香醇 (2 .5 7%和 3.39% )以及十六烷酸、d-苦橙油醇、δ-愈创木烯和反式 -丁香烯等 ;从叶油中分离鉴定出 5 6个化合物 ,占总量的 91.0 3% ,主要含广藿香酮(16 .6 9%和 6 5 .15 % )、广藿香醇 (18.95 %和 6 .10 % )以及反式 -丁香烯、α-愈创木烯、法呢醇、十六烷酸、刺蕊草烯等。结论 石牌藿香的茎油和叶油中均以广藿香酮的含量最高 ,与其它产地的明显不同 ;且以七月采收的含量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牌藿香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广藿香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勤梅 彭成 +3 位作者 李小红 郭力 熊亮 林大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运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藿香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百秋李醇(1)、广藿香...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运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藿香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百秋李醇(1)、广藿香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甲酯(6)、5α-豆甾-3,6-二酮(7)、豆甾-4-烯-3-酮(8)、β-谷甾醇(9)、藿香黄酮醇(10)、5-羟基-3,3',4',7-四甲氧基黄酮(11)、(-)-愈创木基丙三醇(12)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8、12和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GC-MS建立石牌广藿香挥发油指纹图谱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魏刚 李薇 徐鸿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建立石牌广藿香挥发油GC MS分析色谱条件 ,初步拟定石牌藿香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指标成分群 ,阐明石牌藿香的道地特性 ;方法 :采用GC MS法对不同采集期石牌藿香 ,以及同基地栽培的高要、湛江藿香挥发油进行主成分比较分析 ;结果 :... 目的 :建立石牌广藿香挥发油GC MS分析色谱条件 ,初步拟定石牌藿香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指标成分群 ,阐明石牌藿香的道地特性 ;方法 :采用GC MS法对不同采集期石牌藿香 ,以及同基地栽培的高要、湛江藿香挥发油进行主成分比较分析 ;结果 :以 1 1个主要共有峰为评价指标 ,GC MS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 ;固定产地的石牌藿香稳定性好 ,不同采收期主成分基本相同 ,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 ;与同地栽培的高要、湛江藿香相比 ,广藿香酮、广藿香醇等含氧组分以及不含氧的倍半萜烯类主成分的相对含量均有明显差异 ;结论 :GC MS法分析广藿香挥发油主成分 ,方法准确可靠 ;其本身具有的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 ,为阐明道地药材牌香与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石牌藿香 挥发油 指纹图谱 广藿香酮 GC-MS
下载PDF
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及抑菌活性成分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晓蓉 邓毛程 张媛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0,共4页
以水蒸汽蒸馏法从广藿香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泡温度及提取时间对出油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70%乙醇,50℃浸泡,提取9 h。对挥发油的抑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挥发油在强酸、重金属离子处理... 以水蒸汽蒸馏法从广藿香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泡温度及提取时间对出油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70%乙醇,50℃浸泡,提取9 h。对挥发油的抑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挥发油在强酸、重金属离子处理下不稳定,高温、紫外光处理对其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分别为0.5 mg/mL、0.25 mg/mL和1 mg/mL,对三者的最低杀菌浓度(MBC)都是2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挥发油 提取 抑菌活性 稳定性
下载PDF
海南广藿香叶和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友根 郭巧生 +2 位作者 梁振益 范春蕾 张军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7-530,共4页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海南广藿香叶和茎中挥发油,鉴定各化学组分并测试其含量,为海南广藿香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GC-MS技术和标准图谱检索对照、核对和补充检查的方法分离和鉴...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海南广藿香叶和茎中挥发油,鉴定各化学组分并测试其含量,为海南广藿香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GC-MS技术和标准图谱检索对照、核对和补充检查的方法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用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水蒸气蒸馏提取的叶挥发油中分离出40个色谱峰,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7.82%,含量在1%以上的成分有16个,以百秋李醇含量最高,为24.32%;从水蒸气蒸馏提取的茎油中分离得到17个色谱峰,全部被鉴定。其中12种化合物的含量超过1%,亦以百秋李醇含量最高,为33.32%;从超临界CO2萃取的叶挥发油中分离出39个色谱峰,全部被鉴定,其中含量在1%以上的成分有16个;从超临界CO2萃取的茎油中分离得到24个色谱峰,全部被鉴定,15种化合物的含量超过1%,以百秋李醇含量最高,为22.06%。结论鉴定的化合物主要为薁(甘菊环)、烯、酚、酯、醇、醛、酮、萘、烷、酸类等成分,其中百秋李醇的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叶和茎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其扦插苗的化感自毒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唐堃 李明 +4 位作者 董闪 赵盼 黎韵琪 黄结雯 李龙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后茬广藿香扦插苗生根的影响,初步揭示广藿香根际土壤的化感作用。方法:分别考察不同浓度的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其扦插苗在生根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影响。结果: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其扦插苗生根的生... 目的:探讨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后茬广藿香扦插苗生根的影响,初步揭示广藿香根际土壤的化感作用。方法:分别考察不同浓度的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其扦插苗在生根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影响。结果: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其扦插苗生根的生根率、根长、平均不定根数、根系活力以及扦插苗的生长速率和鲜重增加速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水浸液浓度的升高,其对扦插苗生根率、根长、平均不定根数、生长速率和鲜重增加速率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并降低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升高了叶片MDA的含量,扦插苗POD、PPO和IAAO酶的活性也受到了影响。结论:不同浓度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其扦插苗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土壤水浸液 连作障碍 化感自毒作用 扦插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广藿香中水分含量 被引量:29
19
作者 蔡佳良 李蕾蕾 姬生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建立广藿香中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快速测定广藿香中水分含量。方法用减压干燥法测定142批广藿香水分含量,采集并用多元散射校正法、一阶导数法预处理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广藿香中水分含量的定量模型。结果所建立... 目的建立广藿香中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快速测定广藿香中水分含量。方法用减压干燥法测定142批广藿香水分含量,采集并用多元散射校正法、一阶导数法预处理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广藿香中水分含量的定量模型。结果所建立的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达到0.968 67,校正均方差为0.241,预测均方差为0.308,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430。结论该近红外定量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对广藿香中水分含量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水分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广东省广藿香种植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16
20
作者 何国振 李锦坤 +2 位作者 高伟 苏景 陈蔚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1期288-292,共5页
为了给广藿香种植业的政策制定和科研方向提供参考,通过调查分析广东省内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肇庆市4个产区内广藿香的生产现状,指出产区内广藿香种植业存在种质来源混杂、病虫害严重、栽培管理粗放、销售价格不稳定、政府支持力... 为了给广藿香种植业的政策制定和科研方向提供参考,通过调查分析广东省内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肇庆市4个产区内广藿香的生产现状,指出产区内广藿香种植业存在种质来源混杂、病虫害严重、栽培管理粗放、销售价格不稳定、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导致生产逐渐萎缩的问题,结合现代南药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广藿香种植业的策略。最后指出建立大型广藿香栽培基地、明确市场容量以引导生产、突破连作障碍技术等,是广藿香种植业良性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广藿香 种植业 调查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